正文 第103章 第 103 章

作品:《我开书院怎么亏成首富了

    徐惑叹了一口气。

    其实他也不想写这么多。但没办法,  很多内容与其说是写给白菲昕看的,不如说写是给李舒看的。

    首先,五年亏钱报告的开篇就是分析白马书院经营现状。

    目前白马书院虽然搞了很多附属产业,  但主体仍然是书院,  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教学生。其他产业是围绕着书院来的。

    而相应的附属产业有合作社,期货市场,  造纸作坊,工匠知识平台,图书馆等等。

    这其中,最重要的产业就是合作社。

    它几乎是所有产业的枢纽。所有资金流动都需要通过它,  是它支撑和连接了其他部门。白马书院及其他产业才能成为一个集合体。

    徐惑是这样分析的,  也是这样写的。

    这些内容白菲昕会不了解吗,  她自家的产业她不了解,  可能吗。都是给李舒看的。

    报告的第二部分,  是分析不同部门的经济状况。

    徐惑是这样想的,如果要亏钱,他起码得先分析出哪一项产业在赚钱。

    徐惑把白马书院所有产业分成了三个层次。赚钱的,  亏钱的,  收支平衡的。

    赚钱的比如合作社,建筑班。

    建筑班收到的订单几乎是白马书院最大现金流了。

    还有教辅和预科班。不像书院三百个正式学生有人数限制,  最近魏知正利用预科班疯狂扩张,  招收到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三位数。

    可惜学费每个人只收一千刀币,所以总收入不会高。

    收支平衡的比如白马书院本身。

    其实白马书院学费高昂,原本能够成为巨大的盈利点,  但白菲昕资助了太多贫家学生,高额收入硬生生的给她搞到收支平衡了。

    另外还有白马书院实践农场,芝麻信用,  水磨坊,小吃街,工匠知识平台。这些属于做了事情,但成果是其他人在使用,书院并没有收益的。

    这还是徐惑剔除了人力成本。白马书院工资很高。如果算上人力成本,恐怕还是亏钱。徐惑直摇头。

    至于白马书院亏钱的部门。那就非常多了。

    第一个,科学杂志

    徐惑就想不通白菲昕为什么要把它大量往外免费发放。多亏钱啊

    另一个,白马期货市场和保险。简直就是巨额亏损项目完全为他人做嫁衣。

    识字大赛。徐惑不用计算都能看出,这又是一个巨额亏损项目。他搞不懂白菲昕办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别人识字,白马书院亏钱。

    图书馆。书院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买入新书籍补充进去。虽然缓慢,但图书馆一直在稳定地亏钱。

    以及最后,非常隐蔽的却不得不说的,白马书院的员工工资。

    远远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还有福利系统,如果再带上幼儿园等等投入,这都算不清了。

    这让白菲昕不论做什么,都要至少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成本。

    说实话,徐惑是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的。

    报告写到这里,他都不敢相信。

    他以为的白马书院经营状况,多方位的收入渠道。大量现金,隐蔽的亏损点。

    实际的白马书院状况,七八处消耗大量资金的地方,全部吞噬掉了只有一两项的收入。看起来可怜巴巴的。

    这奇怪的纸面账目是怎么回事徐惑当时瞪着眼睛大惑不解。

    白马书院不说赚大钱,至少也得是收支相抵吧。

    收入为正的部门的数量居然如此之少,已经让他非常吃惊了。

    如果真的是这个状况,白马书院应该早已亏损倒闭了啊怎么还会是现在这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每天无数新的学生报名,新的工匠慕名来学习,新的商人把资金投入期货市场。

    究竟是怎么回事徐惑想不明白。

    他以为自己写错了,返回去反复检查反复推算,仍然是如此。

    后来他战战兢兢地把报告交给李舒看,果然被骂得狗血淋头。

    打回来重写之后,徐惑痛定思痛,点灯熬夜研究,终于找到了白马书院还能坚持住的最大的原因。一个不起眼的部门芝麻信用。

    换句话说。

    人心。

    只要大家还相信白马书院,就会愿意往里投钱,书院表面的繁荣就能够维持得住,然后再吸引更多的人来。正向循环就建立了。

    说不定合作社看起来运转流畅,实际上里面已经亏出天坑了,徐惑暗想。

    所以,白菲昕绝对是赚钱方面的大师级人物

    徐惑提高了警惕。

    这种局面还能给她经营起来。如果是别人,白马书院早就亏本十遍,再带重启三回的了。她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徐惑看着报告不得不真心佩服她。

    虚假繁荣虚假繁荣。徐惑念叨。不然想一想就觉得绝望。

    于是这也影响了他写的报告的第三部分,建议和目标。

    徐惑已经明白了。

    他不再执着于找到亏损点,应该做的是打消掉所有人对白马书院的信任。

    那样白马书院直接不攻自破了。

    对于亏钱的建议,他也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于白马书院内部。

    徐惑写,图书馆、期货市场和保险业务,白马书院都应该加大投入。

    图书馆书太少了,要多多购买藏书。期货市场只有临泗附近的人知道,增加宣传费用,外国人不来说明办得不够好。

    保险业务不止要覆盖自己的员工,其他临泗人不配得到保障吗

    总而言之,如果真心想要亏本还不简单,徐惑都没有认真写,随便杠一杠,只要从细里挑刺就行了。

    徐惑再次想到了他在开补习班时候的那三个工匠同学,于是又加了一部分内容。

    书院不能只想着为自己的学生介绍工作。

    外面的人怎么办难道就袖手旁观吗书院为什么不派自己员工为他们介绍工作。

    而且白马书院占着好老师不放,学生们在别的书院听不到课,自然只能交高额学费来这里读书。

    这样书院要如何才能亏本。

    想要亏本当然是让好老师流动起来,也能够去别的书院讲课。学生们就不会来了。

    还有已经招进来的学生,整天读书,一点不运动。虽然身体越来越糟糕,但成绩越来越好,书院名气自然越来越大。书院不能这么做,要强制学生运动。

    徐惑的这些建议基本上都是在乱写,直接就是杠。

    因为他已经放弃在对内的亏钱建议里动手脚了。

    徐惑很肯定,白菲昕并不是真心的想要亏钱。

    说什么亏钱报告,好像她这么说了,他就真的相信了似的。

    她不过是爱面子,不想承认白马书院已经在亏损了。她需要的实际上是能够扭亏为盈的方法。

    徐惑觉得他和白菲昕之间,在这一点上应该是有默契的。

    如果他不能准确指出白马书院持续亏钱的原因,白菲昕就不会信任他,亏钱建议也不会认真看,更别说拿去用了。

    所以当他发现白马书院内部亏钱的地方多得像筛子一样,就放弃这个方向了。

    他直接把重点放在了下面。

    第二部分,白马书院的外部。

    白马书院未来五年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

    徐惑故意胡写了上面的部分,也是想让白菲昕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来。

    徐惑写的是,白马书院应该扩大招收学生人数,在未来五年里至少达到三千人。

    招聘老师至少达到五十人。

    多招老师多付工资不是多亏钱吗,他还欲盖弥彰地备注。

    同时经营好合作社,吸收农民的存款,再用存款购买大量土地作为学田。既能资产保值,又能每年得到营收。

    和其他书院联合,并保持领头地位。想要经营好关系就要亏钱。不愿意加入的,利用雄厚资本把对方挤垮。仍然要亏钱。

    这样书院就能够屹立不倒。

    这部分他写地太快了,时不时地就说秃噜嘴,说的是赚钱,但他想白菲昕就算发现了也会当做没看到的。

    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寻常的发展建议。很多书院都是这样干的。但里面埋了大雷。

    一个搞不好白马书院就要失去支持。

    真的是杀人又诛心。

    在后面,徐惑又胡乱加上了几条,让内容更加丰富一点。然后差不多就停笔了。

    他赶紧收拾了一番,趁着天色还早,迅速拿着跑去给李舒看了。

    李舒放下了最后的一张纸,比了比纸张的厚度,这才满意地拈了拈胡须。

    “这样还勉强差不多。你之前写的都是什么。”

    徐惑满头是汗的点点头。

    终于过稿了,之前改来改去地太折磨人了。

    “既然你要让对方相信能够赚钱,就要一定要显得长久,五年之内都能赚,你才能够取信于她。”  李舒还在忍不住训话。

    徐惑连连点头。

    “行了,别傻站着点头了。去,拿给白菲昕吧。”

    徐惑连忙抱起报告就要跑,李舒却再次喊住了他。

    “徐惑,干大事情不能惜身。尽管放手去做,回来之后,你就是大功臣,我自然会提拔你,明白吗”李舒拈着胡须眼泛精光,语气意味深长。

    徐惑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是,掌院。”

    然后他再次回到白马书院,找到白菲昕办公室,把亏钱报告交给了她。

    看到白菲昕接了过去,事情完成了,徐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么厚”白菲昕震惊。

    她一拿到手,就立刻比了比厚度。

    徐惑突然僵住了。

    白菲昕再转到封面一看。

    “五年计划”  她惊叫起来。

    什么意思亏个钱五年还没有亏完

    这不是咒她吗

    “五年坚决不行”白菲昕语气坚定,都还没有翻开,手就已经把报告递还了回来,“简单同学,你拿回去重写吧。”

    徐惑已经整个变成了石头。

    文章究竟是要厚还是要薄时间是要长还是要短

    你们两个能不能商量好了再告诉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