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9、科举改革

作品:《听说我是神童(科举)

    京城京郊的处清幽庭院内聚集着数十学子,这次文会乃是各省解元起举办的,这等盛会自然听闻者无不纷至沓来。水榭前,景色怡人,吟诗作赋者有之,浅谈时政者有之。

    他们不免对今次的主考官谢琰谈论起来。顺天府的经魁孙颍好奇的问道“听说最近朝中出了大事了,谢大人可能不会任今科的主考官了,这是真的吗”

    旁边有人嗤之以鼻,道“你这消息太慢了,谢大人因为父亲和兄弟涉嫌科场舞弊,竟然自己揭发了出去。姚阁老建议圣人将谢大人罢官,而王首辅却支持谢大人继续任春闱总裁。这事可不简单,掺合进科场舞弊的,能有几个逃脱的”

    身穿褐色儒衫的士子不悦,道“谢大人为人清正,刚直不阿,且多得圣人的看重,何况春闱总裁已定,也不好轻易换人吧”

    那人回道“你是和谢大人是同乡,当然帮他说话喏。”

    这时一个小厮附耳在孙颍身边说了几句,孙颍听完对众人道“圣人今日下的旨,今科的主考官依旧为谢大人。而且,谢大人上书要对这次科考进行改革,明日会公布出改革内容。”

    众学子听,都议论纷纷起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会改革什么内容的,有的人匆忙出门,想去打听些更多的消息。

    剩下的学子啧啧称奇,道“谢大人可真是深得皇恩啊。”谢琰的父亲谢安和还是安阳驸马呢,掺合进这事后被判了流放,谢瑞也是。

    谢琰坐在轿中,闭目养神,身子随着轿身晃晃悠悠的。突然一个士子拦在轿前,手里拿着文章,兴奋道“谢大人,谢大人,学生仰慕您的才华,可否指点一番”

    谢琰暗自皱眉,撩开轿帘,对韩五低语了几声。这位士子不仅没得到谢琰的指点,还得到了去京兆府监狱一日游的机会。

    回到府内,仪珑坐在塌上看着闲书。谢琰换了身便服,仪珑放下书,笑着打趣道“你最近可是红的发紫啊,今天去参加花会,群妇人都在暗地打听科举之事呢。”

    谢琰无奈的笑笑,躺在塌上,舒服的呻吟,道“这几天可忙死

    我了,科举改革是我提的主意。八股文陈旧,但也有存在的必要,可是我还想添些对朝廷更有利的评判。”

    谢昱斜挎着书袋,小短腿迈过门槛,路小跑扑在仪珑怀里“娘亲,我下学了。”仪珑捧着他白嫩嫩的脸颊,宠溺的亲了口。

    突然发现自己老爹也在,谢昱连忙起身,恭敬道“爹爹好,爹爹忙完了”如清泉澄亮的眼眸眨巴眨巴的看着谢琰,嫩生生的脸蛋儿肉嘟嘟的惹人可怜。

    谢琰揉了揉他的小脑瓜,微哑的声音“今日先生教了什么啊”谢琰平日里忙,便从翰林院请了位老翰林教习,他自己也会督促学业。

    谢昱有些紧张,回答道“先生今天教了声韵启蒙,让我回来背熟。”

    谢琰点点头,仪珑在一旁笑意盈盈道“今日去宫里,昱儿和六皇子玩的好,那依依不舍的样子倒像是亲兄弟样。”

    谢昱也在一旁帮腔,扯着谢琰的袖子道“爹爹,爹爹,我要小弟弟嘛。别人家里都有兄弟姐妹陪着玩,我都没有。”谢昱说完,面觑着谢琰,面看向仪珑。

    谢琰看着这孩子看着仪珑,副求奖励的表情,哪有不懂的。谢琰叹气,郁闷的看着仪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给昱儿添弟弟妹妹。之前我直担心你的身体,现在养好了,你要是愿意自然可以。”

    自从生了谢昱后,谢琰担心生子太频繁会伤了仪珑的身体,便让燕喜嬷嬷使了手段,三四年内仪珑都不会怀孕。

    仪珑这才眉开眼笑,期盼起来,谢昱乖乖的去了旁边描红读书。这时,云英进来,对他二人道“公主,驸马,刚刚姑娘回来脸色不太好,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谢琰蹙眉“岚儿她今天不是和于湛出去骑马了吗怎么会这样难道于湛惹她生气了”

    谢岚和于湛的亲事在国丧后就定下了,时间就定在今年七月。谢岚和于湛感情不错,于湛家室简单,嫁过去也能过得不错。

    谢琰和仪珑对视眼,起身赶往谢岚的院子。进了屋子,谢岚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坐在椅子上,手上的绣花棚闲置着。

    谢琰上前

    问道“岚儿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不开心,于湛惹你了”

    谢岚看向谢琰,气急流泪道“哥哥,不是他。是近日有个国子监的学子直在纠缠我,今天我去京郊骑马,他竟敢对我图谋不轨,还好有于湛帮我收拾了。”

    谢琰心里气愤不已,这些学子是一个比个猖狂为了科举登科,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谢琰安慰她,道“岚儿,你以后要多加小心,我会配更多的护军陪你出门。对了,你可知道那人是谁”

    谢岚思索,道“他自称万君,说是什么国子监三大才子之。”仪珑也在一旁安慰,让人煮了安神的药给谢岚。

    于湛晚上和谢琰在书房里说起此事,于湛不屑顾道“谢兄,那人我之前打了他顿,刚刚去打听了番,万君不过是一个小门小户出身。在国子监也不过是才能平平,近日他听闻谢兄你为今科的主考官,便打上了谢姑娘的主意。”

    谢琰冷笑出声,道“你放心,这人我来收拾。”

    于湛有些担忧,叮嘱道“谢兄,收拾可别脏了自己的手啊,朝廷内外现在都看着你呢。对了,谢姑娘还好吗”

    谢琰笑着点头道“岚儿喝下安神药,现在已经睡下了。你放心,我会用阳谋让他什么都得不到,身败名裂别人就算想找我麻烦,也无可挑剔。”

    于湛太小看谢琰的手段了,万君品行不端,私底下肯定干过龌龊事,加把火抖落出去,大肆宣扬一番,他还能在国子监立足吗品德不堪,纵有才华谁会取他为进士

    翌日,谢琰便向天下的士子宣布了改革内容。依旧以八股文为主,但是添加了算科、时政和体科的东西。

    士子们知道后无不是议论纷纷,他们钻研了这么多年的八股,现在添些这些东西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吗时间抵触声到处都是,群情激愤。

    他们不明白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时政还说得过去,算科和体科要来何用谢琰据此,还洋洋洒洒写了篇学子论,根据他在礼部的卷宗里的调查数据,写了近十年来的学子情况。

    举人中很多都只是死读书的人,20的人不理旁事,可谓

    是两脚书柜,连自理能力都没有。有的举人还是大才子,连普通的术数还比不上小孩子。

    曾经有位状元,不知历史,竟然鄙视起司马迁来,道此人不曾中过榜,竟然乱写史书,惹得大家笑话。殊不知西汉没有科举制,何来中榜呢

    谢琰这篇学子论是振聋发赣,直击心扉,很多士子读了都面红耳赤,羞愧起来。心里对谢琰的不服,也没了,毕竟这篇文章的确是文章斐然,谢琰不愧是当年能连中三元的人。

    有的士子不免模仿起了谢琰的文风,以求中举。士子们把谢琰之前的文章和现在的文章作了比较,心里郁闷起来。谢琰之前的文章多走华丽之风,就算是言之有物,但文藻清丽,如凤凰翱翔在黑夜中,夺目耀眼的让人无法忽视。

    而现在谢琰的风格多为朴实纯正的风格,读来如碗清粥,棵草不起眼但却充满生机的小草。他们都在纠结到底是学哪种文风好呢还是另辟蹊径,博得总裁的青眼呢

    今天是科考开始的时候,士子们早早的起床赶往贡院。贡院前卫兵林立,秩序森严。谢琰站在考场中的楼阁上前,看着陆陆续续进来的考生,有些感慨,他当年也是这莘莘学子中的人。

    何翰林何赟也在一旁道“谢大人,当年我们也是这样忐忑的进了考场,多年寒窗苦读,只为今朝。虽然过了几年,想来倒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半。”

    谢琰也不是当年那个简单的少年了,何赟、徐靖、李游、柳晋、于湛和他网罗的些官员,他在朝中也有股不小的势力了。而且自今日后,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这次科考他是主考官,他就是中榜士子们的座师。

    官场人脉复杂,般都是以同乡、同年等等牵扯在一起。李游在替谢琰网罗官员中出力也相当多,谢琰也不想承太多的情,便有时会给他些做政绩的机会。这让他安心,他至少没有利用李游的情意,而是等价交换。

    科考开始,谢琰不仅设置了八股文考试,这次他也不想太过刁难考生们。他都是按照往年的题目的中等难度出的,算科他考虑到实际情况,只出了简单的小学水平;时政主要是以近年的时事政治;而体科则是考察考生的体魄素质。

    射是君子六艺之,谢琰便定了它为主要的考核项目。谢琰想着,以后他还得出本和算科为主的资料书籍,也算有个标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