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0、殿试
作品:《听说我是神童(科举)》 谢琰迷迷糊糊睡醒,天依旧还未亮,蟹壳青的天笼盖着这片天地,今日是殿试的日子,谢琰自然是不敢惫懒的。谢琰翻身起床,穿了一套新制的襕衫,头戴四方巾,脚上登一双双尖翘头方履,腰上用青色的丝线系了一块双鱼忍冬纹玉佩和一对银红纱如意卷草纹香袋。
香袋里装了淡雅的杜若、佩兰、白芷和冰片,还有前几日仪珑托人送来的一张月夜桂荫图案的方胜,上面的写了一首诗,不是情诗,却是谢琰早年写的一首对未来期望的一首诗。仪珑这是把他的心愿当成她自己的心愿啊,谢琰低头用手拢着香袋一笑,欲把相思似谁,浅情人不知。
谢琰洗漱完本想在自己屋子吃饭,没想到王秀娘也早早的起床了,便去了正屋用饭。桌上多是摆了些糕点等物,不见一点蒜之类的气味大的食物。今日要面见圣人和高官学士等人,若是因小节惹了厌恶倒是因小失大了。
何赟和柳晋二人进来先跟王秀娘请了礼,再坐下吃饭。何赟这次名次虽不及谢琰和柳晋二人名次靠前,但也还不错,名列二十八名。相比之下,黎洵的名次就比较低了,九十五名,若殿试上没有得到圣人青眼,估计逃不了同进士的位次。
三人吃完,相约和隔壁的黎洵一同前去参加殿试。一路上,别柳晋几人了,就是谢琰也不由紧张起来,初春的天气,额头竟有些出汗。
旭日东升,和煦的阳光照在皇宫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和朱红色的墙上,愈发显得气势恢宏。汉白玉的栏杆,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巍峨壮丽。这里就是大燕皇帝居住的地方,天子所居,果然是华丽非常。
谢琰等人到的时候,午门前已经有不少的贡士等着了,里面不乏有谢琰认识的人。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一是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二是殿试考中状元、探花和榜眼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谢琰看着光芒万丈的午门,双眼带着坚定,这荣耀今日他要定了
孔跃、郑旭安等人见了谢琰,也面上笑笑打了招呼
,就连平日和谢琰不大对付的白令元也强扯了笑容。只有程擢依旧不改傲气,谢琰也不顾及他,径自走到了头前领头位置。
程擢伸出一只手,拦住谢琰,侧头看着他道“你是这次会试的会元不错,不过殿试可不一定。”
谢琰也不客气,他虽比程擢小几岁,但是身量比他高多了。谢琰低头看着程擢,一手抓住他的手,手上使劲,痛得程擢额头冒汗,叫唤不已。
谢琰推开他,嘴角含着一丝冷笑,道“程擢,你应该祈祷我今天捏的不是你右手,不然你今天殿试也别想什么写字了,还想出头”谢琰也很是鄙视,程擢这样的人居然能成为太子中的第一幕僚难怪太子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呢。
程擢没想到谢琰看着文弱,力气竟然这么大,手都快被捏断了,上面里面青了一大片。程擢大怒,质问谢琰道“你竟敢在午门前放肆文人雅士,竟学莽夫武人所为,可耻。”
程擢这么一,午门前守卫的侍卫等人看他的眼神都很快刺穿他了,他们虽是武夫,但是能在午门当差的武夫身世哪个简单了
谢琰目含凶光,在一旁不客气道“程擢,你还是歇歇吧,从仕途的士子必须身无残疾,我如果待会不小心,不定你手断了就不能从仕了。再大燕自太祖太宗时便是马上得的天下,武艺不凡,你谁是武夫呢”
程擢的伤手垂掉着,听到谢琰的警告之言,还是怕了,嘴里却依旧不肯低头,但是还是让开了身躯,让谢琰走到头前的位置。
后面的贡士们都恭顺的站在谢琰后面,有怯怯私语者道“这个谢琰,去年才中清宁省的解元,今年又高中会元,若是今日再中状元,岂不是连中三元朝中已有一个宁清宁大人,本朝难道会出现两个中大三元的人”
一旁的人低声道“这有什么这谢琰当年还连中了小三元,若是今日真的有幸中了状元,比宁大人可牛气多了。”还有的士子却是不信,这个谢琰真的运气这么好能中状元正待要问,礼官却到了。
礼官来了午门前,问道
“今科一百二十一名贡士可到齐了”一旁有兵士回话,俱已到齐了。
礼官是个瘦瘦高高的中年男子,高声问道“谁是会元谢琰啊”
谢琰出列,行礼道“在下谢琰,见过大人。”
礼官略打量了谢琰一番,淡淡道“你既是今科的会元,就领着这些贡士们到丹陛前吧。”完径自转身,在前面带路。
午门大开,朱红门漆上的黄铜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阙楼上浮雕飞龙翔凤图案,金楼玉阁,雕梁画柱。谢琰等人跟着礼官缓缓走进,金水桥上玉栏白柱,桥下,随河宛转,形似玉带。
宽阔平整的广场上中间是雕龙御道,御道是皇帝才能走的,谢琰等人早被礼官教过了,特地离远了走。走在御道上,谢琰也很是紧张,屏息急促起来,这里就是大燕历代皇帝所居,也是仪珑的家。谢琰想到此,心里泛起暖意,紧张也消散了几分。
到了太和殿前,也就是金銮殿,小黄门进去禀报,过了半晌,才出来道“尊圣人旨意,宣今科贡士进殿”
谢琰心提到嗓子口,一步一步登上白基石,迈腿进殿却不敢细看,只敢低头跪下行礼。眼角的余光能看见明黄色龙纹衣摆和左右朱紫色的衣袂。
穆帝略看了看底下这百余名贡士,道“起来吧。”谢琰起身,并不敢直视圣颜,这不合规矩。穆帝坐在龙椅上,离的最近的臣子是王首辅、庞次辅和俞学士,再次是内阁其他的学士和六部九卿。满朝朱紫,王首辅着一身朱红色锦鸡补子官服,腰上系着花犀带。头发花白,眼神明亮有神,举止甚有气势。
庞次辅却两眼放空,精神不济,大约是最近势力大减的缘故。虽然圣人没有罢免他次辅的职位,但是他心知肚明,圣人不过是还顾他这么多年的辛苦留个面子,等他自己开口致仕而已。至于俞学士,面色严肃,这次是他的主总裁,这差事是圣人交给他的,总的办的漂漂亮亮的吧
穆帝看贡士们都是畏惧皇家威严,举止都放不开,又问道“这次会试前三是谁站出来看看。”谢琰、孔跃和郑旭安等人走出
列,跪下行礼,自报家门。程擢不由忿恨,他刚好第四,进不了圣人的眼,不过他当年又不是没让圣人召见过,他不缺这个
穆帝认识谢琰,因他是自己点的会元,看着也亲切几分。他试了试三人的才华,谢琰的确不负他所望,才思敏捷,常有奇思妙想,关键的是细想来倒也有几分道理。孔跃和郑旭安站在一旁不免失色。
俞学士见穆帝问得兴起,看了看时辰,便插话禀告“圣人,已到了吉时,可以发卷了。圣人,你看”穆帝一看,的确也是,便让谢琰等人退下,发话让人发卷。
穆帝话音刚落,十余名小黄门让众贡士按名次坐定,再分发试卷。太和殿虽大,但也站不了众文武百官和百余名士子,名次稍低的只能安排到左右偏殿之中。
谢琰的位次就在丹陛之下,黄铜螭龙纹香炉中冉冉升起龙涎香。秦舒林位次低,只能去左偏殿,心里不禁很是失落,这如何在圣人面前出头啊心里又暗暗忌恨谢琰能在最显眼的位置,不免恨恨不已。
谢琰展开试卷,考题是朕乘乾御极于兹夕惕晨兴,永怀至理。然权宦飭而吏滋玩,田野垦而民滋困,学校肃而士滋偷,边鄙宁而兵滋哗,督捕严而盗滋起,厥咎安在岂朕仁未溥欤,明或弊欤,当机而少断欤是用诏所司,进多士,详延于廷,诹以此道。诸生得不勉思而茂明之其为朕阐典谟之旨,推帝王之宪,稽当世之务,悉陈勿讳。朕眷兹洽闻,将裁览而采行焉
满场寂静无声,众位考生都知道这场殿试的重要性,这一场就是决定他们前途的最后一场考试了。穆帝这道考题问的是自他登基以来,夙心夜寐,未敢放松,然而之前权宦当道,吏治糜烂。田野开垦但是人民困顿,学校整肃然而士子惫懒,边境安宁但是兵士哗变,督捕严厉然而盗贼屡禁不止,难道是朕的过错吗
谢琰挽着袖子磨墨,这题自然不敢是皇帝的错,谁是穆帝的错,那就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谢琰自然不能去指摘穆帝的错,但是却要找个合适的理由而且要用妥当的解决办法。
谢
琰凝眉细思了半晌却还未下笔,身后和一旁的孔跃早就蘸墨在一旁大书特书了,特别是孔跃,他挥笔而就,丝毫未歇,难免惹得谢琰有些心绪不宁。谢琰迟迟不动笔,自然惹得了围观的几位学士的眼光,俞学士暗暗皱眉,王首辅则是颇感兴趣,他看过谢琰的文章,算是迎合新政的人,他看来自然顺眼得多。
谢琰回复好心境,这才拿笔蘸墨,在宣纸上细细写道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盛世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谢琰不敢是穆帝的错,便推到了之前治理国政并没有切实量度的法规,这时有了新政,定下法规制度也就可行了。谢琰越写越觉得才思泉涌,洋洋洒洒继续写下自己所思。匀圆丰满、秀润华丽的馆阁体在其中显露。虽然馆阁体限制了考生的自己风格,但还是能在字体中显露出些许的风格。
殿试无需誊卷,毕竟誊卷是为了防止考生和阅卷官作弊,但这殿试的主考官可是穆帝,故而在场的贡士们都故意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期望能让自己这一手好字吸引住圣人的眼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