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 黄金时代

作品:《重来1976

    见王书记一下认出了自己,白客挺高兴。

    连忙热情地迎上去“呵呵,王书记好啊,我当然认识您了,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嘛。”

    “哼白总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难道我们还在别处见过”

    白客假装极力思考着。

    王书记拍了他的肩膀一下“我帮你提个醒,1995年,巴菲特访华”

    “哦,想起来,我说怎么看您面熟”

    “哈哈咱们也算老朋友了是不是”

    “嗯,是老朋友”

    “既然如此,就不用客气了,坐着聊会儿。”

    王书记和白客像老朋友一样坐下来,聊了会儿。

    “王书记,您这么忙,怎么有功夫到我们这里来了”

    “再忙也得来看你啊。”

    “您真客气”

    “客气的是你,你为首都做了这么多好事,连个招呼都不打”

    “哈哈哈哈”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都跟着笑起来。

    两人又寒暄几句。

    王书记了解一下白客名下公司的运营情况。

    然后压低了声音“你个臭小子在搞什么名堂”

    “怎么了”

    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知趣地离得远一点。

    让王书记和白客说悄悄话。

    “95年那会儿你就应该是全国首富了,这些年来怎么还倒退了”

    “那个,我经常当甩手掌柜,所以进步比较慢。”

    “小滑头你以为我不知道”

    白客这才想起95年的时候王书记已经是金融系统的老大了。

    白客的那些隐瞒财富的小伎俩,他肯定能识破。

    “那个啥,德不配位嘛,这种事不敢造次”

    “哈哈哈哈,可以理解。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谢谢王书记”

    “咱们老朋友了,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就叫我老王,我叫你小白。”

    “这不太好吧”

    “有啥不好的我要是不当书记了,咱们就做不成朋友了吗”

    “怎么会呢,我们永远是朋友。”

    “那不得了,就叫老王。”

    “好吧,老,老王”

    “哈哈小白同志加油干”

    五一过后,数据也统计出来了。

    好家伙,首都感染非典的人数是羊城的两倍。

    死掉的人却是羊城的三倍。

    不透明真是害死人啊。

    要不怎么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你上嘴唇碰小嘴唇倒轻巧,不知背后有多少人头落地。

    白客自己也一样。

    他名下所有的企业员工加起来有将近10万人。

    随便一句话就有可能决定数万人的命运。

    不过,至少在非典这事儿上他是作对了。

    员工们严格遵守白客制定的的规章制度。

    并教导给自己的亲属家人。

    整个非典期间,不论员工,还是他们的家属们都没有一人被传染。

    而且各个公司的销售业绩都不降反升。

    雾都制药厂生产的板蓝根冲剂卖了一个亿。

    这板蓝根冲剂是6块钱一大包的。

    一个亿的销售额就得有将近2000万包。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卓杰网。

    从年初的腊八节,一直到6月份非典疫情渐渐结束。

    卓杰网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成立以来全部销售额的两倍。

    华尔街投资家给卓杰网的估值再创新高,达到了300亿美金。

    三大门户网站的估值也不过才五六十亿美金。

    卓杰网也凭一己之力改写了历史,让国人提前进入网购时代。

    卓杰网的卓越表现让其它商家眼红。

    非典疫情结束后,一夜之间就冒出了其它十几家购物网站。

    杰克马也屁颠儿屁颠儿地找过来。

    “恭喜你啊,白总。”

    “你个狗日的恭喜我干啥非典期间全国死了这么多人,你还恭喜我。”

    “不是,那啥,我的意思你们卓杰网发展迅猛。”

    “你个狗日的,怎么开始学我们东北人说话瞧不起我们是吧”

    “没有啊,主要你们东北话有毒,一不留神就溜达出来了。”

    “哦,好吧,你们欧得巴巴发展的怎么样了,我看你们去年的财务报表很一般啊。”

    “是啊,光做企业平台不行”

    “当年不知道谁吹牛逼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个”杰克马有些尴尬。

    “呵呵,今年有什么打算”

    “那个啥,我正想跟白总您商量一下。”

    “商量啥”

    “我们也想搞购物网站”

    “不整2b,整2c了”

    眼下,杰克马的欧得巴巴属于b2b模式,白客的卓杰网以及铛铛网都属于b2c模式。

    “不,不,我们是c2c。”

    “你们改出租柜台了是吧”

    “是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过您放心,我们不跟你们抢生意,我们只做低端的。”

    “九块九包邮,康帅傅方便面、七匹狠服饰、娃娃哈饮料、大白免奶糖是不是”

    “哈哈”

    “我是你的大股东,你干好了我也有钱赚。有啥好顾虑的”

    “是啊,白总明白人。”

    “再说,市场只会越做越大,怕你干啥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白总说得对我们下半年就开始张罗这事儿了啊。”

    “嗯,有什么问题尽管跟高洋他们商量。”

    非典期间,除了卓杰网得到长足发展。

    东方时代周刊也出尽了风头。

    在非典前期,别的周刊报纸都在竞相辟谣。

    干了不少帮瘸子打瞎子,祸国殃民的事儿。

    只有两家媒体被知识分子们认定为最正派的媒体。

    一个是南方的“南方周末”。

    一个就是北方的“东方时代周刊”。

    两家周刊都遵循南方周末提出的办刊理念不说假话,尽量说真话。

    不让说真话就闭嘴,但坚决不说假话。

    由于攒了两三期可以说真话的稿子。

    到了王书记上台时,周刊的稿子就喷薄而出了。

    甚至压过了南方周末。

    徐毅社长胆子也大,直接把发行量调高到150万份。

    周刊的价格是99元,发行量在20万份以下时都会赔钱。

    超过20万份才开始有盈利。

    到了150万份,平均每本能赚2元钱。

    也就等于说,光买周刊就能净赚300万。

    一个月就是1200万,一年就是一亿四千四百万。

    而且,随着发行量的剧增,广告费也水涨船高。

    每一期都能收到2000万的广告费。

    周刊往年的投资一下就赚回来了。

    到年底的时候,估计连盖大楼的钱都赚够了。

    此时,媒体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虽然只是回光返照的几年,但也是一场滔天盛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