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其人

作品:《农家子的科举逆袭之路(女穿男))

    除此之外,  就是这绩县实在被这黄县令治理得太差了

    绩县总共有人口6千余人,按人口算的话算是中等规模的县城,但是绩县占地面积却不小,  何文静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将近两平方公里,也就是差不多占地3000亩左右。

    这样大面积的县城,  百姓生活却如此贫困,  作为县令肯定是有责任的。

    不仅如此,  县衙中的案卷审结也十分混乱,大牢里人满为患。何文静翻看过卷宗,其中所犯罪行严重者并不多,  又多以藐视朝廷官吏、打架斗殴、欠缴税赋等等名目被抓进大牢中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不仅如此,  牢里还有许多人的定罪都不明不白,很多人就是这么稀里糊涂的被关进来又稀里糊涂的放出去,  具体过程几乎一笔带过。

    何文静很想效仿前人让黄县令把这些问题都妥善解决完再走,不过想到他办事的风格又放弃了,案子还是他自己来审吧,否则不知道又要有多少冤假错案。

    只是这库存的稻谷中掺杂物过多,  这却是必须要给出解决办法来的。

    “我说何大人,这可真不是本官的责任。”黄县令见他坚持,  也慌了,  “你要不信可以去村中转转,  这绩县土地贫瘠,又多泥沼,百姓们交上来的粮税就是如此。本官怜悯他们不易,因此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大人要真如此较真,  那岂不是浪费本官的一片爱民之心”

    “黄大人言重了。”何文静并不理会他的道德绑架,笑道“非是我不容情,实在是这钱谷备要里规定了,取谷碾米若不得五成以上则为不及,若我此时在黄大人这里开了这头,后面接任的诸位大人又将如何自处岂非本官带头弃朝廷律法而不顾”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不认为黄县令收上来的粮税真是这样。

    何文静在绩县也住了半个月了,不说城门口的那一幕,就说他自己所见,黄县令家中不仅仆婢众多,且室内摆设更是讲究,古玩字画不再少数。

    而且他还听他家夫人说,那黄县令还娶了好几位小妾,各个均是穿金戴银,黄夫人因为不得宠又家世单薄压不下这几个妾室,说话都被打断了好几次。

    所以要说这黄县令是清官,何文静是不信的。他看过黄县令的履历,知他也不过平民出身,可既然他能在这贫穷的绩县过着堪称享受的生活,其中必有不义之财。

    “这这这”黄县令急得抓耳挠腮,半天没想到怎么接话。

    他本以为何文静不过一年轻书生,该是正满怀一腔热血,爱民之心也还很充沛,自己找这个理由肯定能让他心软放过,却没想到他如此油盐不进。

    “所以黄大人这几日不妨再核对一下所欠之数,如此交割完毕之后黄大人也好尽快离开此地。”

    何文静将刑狱交盘文件签署完递给他,“对了,多亏黄人提醒,本官现在也准备去临县转转,就先告辞了。”何文静冲他拱拱手,带着王青出了县衙大门。

    “诶何大人何大人”黄县令紧追两步,见何文静脚步未停只好悻悻收回手,长叹口气,准备找县丞和主簿商量一下对策。

    “少爷。”王青刚开口,便见何文静看过来,连忙改口,“大人,你真的要去附近的村子吗”

    “这是自然,难道还有假的吗”何文静笑着反问。

    “我还以为大人只是为了找借口从黄县令那里脱身呢。”王青在何文静身边这么多年也算摸到了点他的脾气,人也没有刚开始那么傻了。

    “我确实不耐烦应付他,也懒得听他讲那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不过这村中到底情况如何我也的确想去看看。”说完就催王青赶紧去把马牵来。

    见他确实准备出城,王青也不再耽搁,快步往马厩赶去。

    何文静站在县衙门前的长街上,一边打量街景一边回想他一路上看到的田间景象。

    他走的是官道,当时在马上所见,官道两旁地势平坦,田地也早被开垦出来,有百姓在其间撒种栽苗。地里的春小麦也也快要抽穗了,远远看去到是一片翠绿之色,与他在其他地方见到的似乎并无不同。

    可他观察县中百姓的穿着以及在集市上所见,又表明此地确实比别县贫困许多,所以他还是得去看个究竟。

    等马牵来,何文静便一人一马往城外疾驰而去。

    到了城外,这次何文静不再挑官道走,只选乡间小路,只是才不过行了不到半个时辰,他就被迫停下了。

    何文静翻身下马,先看过马前蹄上的黑色淤泥又看着眼前的植物,圆筒形的叶鞘,叶片细长扁平,正是芦苇。这竟然是一片淤泥沼地

    何文静对这种地形并不陌生,他前世做监理时就常去工地监督施工单位清淤以及后续换填碎石,不过那时的清淤段多是农田,只有少部分是泥沼地,那种农田的土质虽然无法作为承载公路的地基,但是却对农民们种庄稼无碍。

    可这里的泥沼地却是太稀,别说种地,就是脚踩上去都不能。他看着中间那浅浅的一汪水,这里既不能种庄稼,又没有足够的水供鱼群生长,真就是一块废地了。

    何文静皱皱眉头,牵着马绕行。

    西南多山林,土地平坦者少,何文静行了半日便发现,那官道旁的田地估计算是县中最平最好的一块了,像他现在看到的,这里能连成片的土地极少且多成阶梯状,其间还掺杂着不少碎石,百姓打理起来十分困难。

    他沿着乡间小路继续往前走,想到附近的村子看看,却忽听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何文静抽出腰间佩剑警惕回头。

    “大人且慢”章谏之刚拐过弯,正大喘气,就见前面何文静手持长剑冷冷看着他,吓了一大跳,赶忙出声阻止。

    “是你”何文静收剑归鞘,皱眉看他,“还有,你为何称呼我为大人。”

    章谏之见危险解除,这才拍拍胸脯,又揖了一礼道“小人听闻绩县新任县尊大人到了,一直想瞻仰一下大人风采,几日前见过大人从县衙出来,因此知晓。”

    “哦那你现在为何又会出现在此地”何文静挑眉,“这里荒郊野外,你可别说也是偶遇。”

    “确实不是偶遇。”章谏之敛容,“小人是跟随大人而来。”

    自从那日在城门口相遇之后,章谏之便猜出他就是新任县令,因此这几天他都在城门口附近转悠,想制造点单独见面的机会。今天他见何文静快马出城便撒丫子追了上去。

    只是他两条腿实在比不过四条腿,好在他对此地熟悉无比又知道何文静去的方向,一直紧赶慢赶,跟着他的足迹走,现在总算是追上了。

    “你跟踪我”何文静沉下脸,声音也转冷。

    “大人别误会”章谏之连忙摆手,“小人只是猜测大人估计会来附近查看民情,因此想来给大人做个向导。”

    何文静抱胸看着他,并不接话。

    章谏之见他不信,也收了脸上的大义凛然,老实道“小人常年混迹市井,不过也就为着混口饭吃,那日我见大人浩然正气刚正不阿,所以就想能不能给大人出点力,随便混个小小的差事。”说完他伸出小拇指,掐着指尖,比了个一点点的手势。

    “哦,你怎知我一定会用你”何文静反问。

    章谏之听他这话眼睛一亮,立刻道“不瞒大人说,小人祖上三代都是绩县人士,对此地风俗民情那是再了解不过。而且小人有童生功名,能写会算,平日若大人有公文处理不及,小人也可帮上些忙,再就是大人若有不方便写的,小人还可捉刀代笔。”

    何文静打量他片刻,问道“你既然是读书人,为何不在家中好好读书我看你与那守城士兵已然熟悉,想来你应是以此谋生,你不觉得混迹市井有辱斯文吗”

    这话已经有点重了,可章谏之脸上却无羞愤之色,反而坦然道“小人家贫,家中还有妻子儿女要养活,如果非要拘泥圣贤之道,小人一家许早就饿死了。”

    “况且,小人所行之事乃是为人排忧解难而非作奸犯科,也算的上是以智谋财了,所以算不得有辱斯文。”章谏之见他还是没答话,又补充道。

    何文静勾起嘴角,笑道“你倒是一点也不谦虚。”说完看他脸上神色,而且也不玻璃心。

    “小人虽读了几年书,可绝不是那迂腐之人,不说智计百出,但也算得上灵活机变,又能屈能伸,实在难得。”章谏之越说越兴奋,开始细数起自己的优点来。

    “呵呵,你倒是夸自己夸上瘾了。”何文静轻笑两声,牵着马转身走了。

    “诶大人等等”章谏之见何文静离开,赶紧追上去。

    何文静牵着马走得不疾不徐,既没出声赶他也没理会他的搭讪。

    章谏之虽没得到回应,但仍热情不减,兴致勃勃的给何文静讲着绩县的风土人情。嗯,反正大人没有赶他走,那便算是默认他留下来了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