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7、第47章
作品:《带着文豪红包群考科举》 好家伙
这可真是及时雨
系统,不愧是你优秀。
这送上门来的奖励,当然是要啊
苏晏忙选择了确定。
叮恭喜群主成功领取任务奖励对于云山书院的课程内容,本系统将会在课后发放重难点手册
重难点手册
试问哪个考生不喜欢老师考前划重点鸭
请群主上完课后注意查收
好咧
本重难点手册仅根据现有数据库和算法统计分析得出,具体内容还需要群主自行甄别
得,只要这重点不是星辰大海就好。
备注若是此次云山书院分舍考试任务失败,将收回群主的任意两个红包作为服务费
嘤,两个红包的服务费,这可真有点儿贵啊,苏晏心想着。
要知道,从他得到金手指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总共还没得到几个红包呢。
预祝群主考试顺利
系统说完便神隐了。
虽然还不知道重难点手册的效果,但至少苏晏又多了份信心。
关键是谢临风怎么办呢
要不问问教育经验丰富的文豪大佬们,看看他们有什么法子。
由于苏晏估摸着大佬们对于这书院的学习生活会比较感兴趣,他来了云山书院后,便常常开着红包系统。
今早入学大典上云山书院的民乐团就得到了大佬们的高度好评。
曹植大佬还感慨道“能跟乐府一较高下了。”
于是,方才群里的大佬们也见证了陈猷庸的挑衅过程,都觉得自家孩子被欺负了,一时非常不满
苏轼晏哥儿是我老苏家的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苏轼这几年来,他读书学习日日不落下,系统红包还在考试的时候特地屏蔽了他
苏轼我们晏哥儿可是凭真本事考的小三元
苏轼竟然敢污蔑他作弊
苏轼吃我大铁拳jg
苏晏乌乌感动
苏晏给大佬比心jg
李白白生平最恨此类颠倒黑白之人
苏晏点头
杜甫晏哥儿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苏晏嗯嗯
曹植对。
曹植心平气和jg
苏晏行
李
白白罩着你
苏轼哼,男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jg
苏轼这次分舍考试得虐虐这小子,让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曹植植赞同。
曹植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曹植那位学子肯定是自己心里有鬼。
杜甫晏哥儿我倒是还挺放心的。
杜甫但是小谢的话就不好说了
苏晏感到鸭力jg
苏轼不要慌,问题不大jg
曹植这有点难办,由于我们发给晏哥儿的红包还在使用中,也没法发新红包。
曹植就算能发,也无法发给小谢使用。
苏轼得想想办法帮他,我还挺喜欢他那把漂亮扇子的。
上次苏轼看到谢临风那把“信不信我扇你”的扇子后,觉得妙极,便让苏晏悄咪咪地用了“复制成双”的技能将这扇子复制了发红包发给了他。
杜甫要不先出几道题,看看小谢的水平怎么样。
曹植可。
曹植就这样,晏哥儿你去拿纸写下几道题,暂且考考他。
苏晏好咧
李白白来出诗赋题
李白就以行军打仗为主题题诗罢
苏轼那我来出经义题,就
群里的大佬三言两语就将谢临风安排得明明白白。
苏晏也乖乖照做了,在谢临风诧异的眼神下,拿出笔墨挥笔而就,用他那手隽秀的字写下令谢临风颤颤巍巍的考题。
“我觉得,还是得先了解了解你的水平,才好安排复习计划。”
苏晏望着谢临风也有些抱歉,他有些内疚地说道“要不是你为了帮我出头,你也不用参与这个赌约。”
“嗐那算什么小爷我看他那副德行就不顺眼”谢临风听到苏晏这话,潇洒地挥了挥手,“以为长了张嘴就可以胡说八道了分舍考试小爷得教他重新做人”
谢临风说到这,也热情燃烧了起来,男子汉说到做到
他从苏晏手里接过试卷,斗志昂扬地写了起来。
苏晏没料到自己的道歉还有这效果,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真是热血中二、活力满满的少年啊。
两个钟头后,原本活力满满的少年写完这张试卷,感觉精气神儿都被榨干了。
谢临风在床上把自己瘫成了和小白一样的猫饼
。
小白窝在一旁,嫌弃地看了他一样喵奇形怪状
苏晏拿着谢临风的答卷,周允文和宋子修站在他身旁和他一起看着。
与此同时,红包群的大佬们也在着谢临风的答卷。
苏轼还好还好,没我想象中的糟糕
苏轼听到小谢说他是凭运气通过的,还真让我担心了一会儿
曹植真正凭借运气就能通过考试的屈指可数。
杜甫我也赞同,更多是勤奋努力再加上运气。
杜甫嗐,我就是典型的运气不好,不过现在不说这个罢。
李白这诗写的倒有点儿意思
李白性情中人豪爽白看好他
苏轼基本功还扎实,思路也还灵活。
曹植不过引经据典有点儿生搬硬套。
杜甫这是书读的不够多,积累不够。
曹植明日先看看书院的夫子如何上课。
苏轼没错,既然这一个月只有这些经义课程,那必然会是对一个月后的分舍考试有帮助和提示
杜甫不过今天下午也别闲着,去藏书阁看看书罢
杜甫小谢可以先看看
苏晏看着杜甫大佬甩出的一堆书单,接下来谢临风的课余时间恐怕是都要被这书籍占满了罢。
“你四书的基础知识还不错,五经的略差一点,怕是五经内容还不够熟悉,引用起来欠几分火候。”此时,周允文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谢临风的问题。
“对没错”谢临风休息了一会儿后似乎恢复了点元气。
他冲着周允文比了个大拇指,说道“我五经来不及好好看,便是粗略地过了几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不过你诗赋写的不错,情感充沛,情真意切。”话本大佬宋子修对于文笔和感情比较敏感,他也觉得谢临风底子还不错。
“嘿嘿那是,我早想着之后哪天能上阵杀敌了”谢临风抬了抬下巴。
“可惜我娘亲硬是说什么,我出生时有个大师给我批命,说是上不得战场,不然会有血光之灾。”想到这,他又有些沮丧。
“没事,等你加冠后,若是考虑清楚了,弃文从武就好。”苏晏经历过季长青的事儿,倒是觉得什么道士啊批命啊都不足为信。
“你
不是带了一把剑吗愿意的话,可以每天在院子里练练剑,强身健体。”苏晏想起他那把宝剑,提议道。
谢临风头一天收拾屋子的时候就给几人秀了自己爷爷镇国大将军送自己的宝剑。
那剑刃如秋霜、削铁如泥,看着就价值不菲。
谢临风还挽了几个剑花,像模像样的。
宋子修当时就冒出了一个剑客的话本灵感。
“对,刚好科举也需要强身健体。”周允文对此颇有感触,他原本并没有那么重视身体素质,还好老是被苏晏拉着锻炼身体,不然的话院试三天两夜定是更加难熬。
“我看中午吃完午食,便有新生去藏书阁了,我们也去那看看罢。”尽管周允文没有参与陈猷庸的赌约,但是他可不想落后苏晏太多,好歹自己也是苏晏的小师兄,得起到榜样作用。
他这么一想,双眸放光,学霸之魂熊熊燃烧,更是觉得下午的时间可得拿来好好学习。
周允文抽出池思淼发的那张课程表,点了点上面写的明日安排,说道“刚好明日就有大学、论语的课程,我们今日下午就可以好好看看藏书阁的四书注疏。”
苏晏见小师兄提前开口了,更是双手赞同。
宋子修也想好好看看藏书阁的构造,写话本细节很重要,得去好好考察一番。
谢临风听到又要去藏书阁,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小白。
还是小白好啊,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脾气老大还被大家哄着宠着,哪里需要看什么书、做什么功课喔
谢临风此时已经真实地体会到了“人不如猫”的残酷真相。
他尝试自救,小声地嘟囔“说不定这一次分舍考试,我也能运气好的赢叭。”
你不对劲。
苏晏和周允文听到了他这话,两人对视了一眼,一起把他从床上拔了起来。
苏晏绷着张小脸严肃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道“用不确定性的运气来对抗确定性的考试,最后只会被现实教训得过惨,导致没有人性。”
谢临风听了这话,深吸一口气。
这,就是学神的觉悟吗
他顿时感觉到苏晏身上的学神气息扑面而来。
“没事坚持住熬过这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没有
陈猷庸的书院里,快乐地享受各种好玩的活动了。”苏晏继续鼓励他。
“最重要的是分舍考试之后就没有考试了”苏晏右手卷着课程表敲击在左手掌心。
没有考试
行吧,谢临风艰难地咽了一口口水。
小爷永不服输
“放心”周允文温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永远不会独行。”
苏晏一行人去往了藏书阁。
藏书阁是从实用性这个角度描述的这建筑的名称,实际上云山书院的藏书阁名为“文津阁”。
文津阁青瓦红墙,古朴肃穆,是个三层楼的漂亮楼阁。远远望去,十分惹人注目。
门口处高悬着山长安和先生亲自题写的“文津阁”三字匾额,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底层的左右两侧还有雕梁画栋的抄手游廊。
这“文津阁”的名字中带“水”,意在“以水克火”。
而且根据易经中“天生一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文津阁最上层为一大间屋子,此是意为“天一”;而底层则分为六间房间,意为“地六”,也是意在“以水克火”。
文津阁前有一清澈的水池,唤做“日月池”。
水池是不规则的形状,看似随意建造,实则顺应了地势的高低变化,巧妙地在水池周围点缀了亭榭、曲廊、假山、叠石等装饰物,亭榭曲廊之间有小桥互相贯通,真真是玲珑奇巧,清秀雅致。
阁前就有水池,如果遭遇意外的火灾,便能引水灭火。
苏晏觉得这文津阁的设计者还真是有很不错的消防意识,从名字、结构到周边景致,都极其注意防备火灾。
不过也是,在现代灭火都是件麻烦的事情,而藏书阁若是真起火了,这千万宝贵书籍毁于一旦,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嘿,你们看那”谢临风有些兴奋地指着水池中的某一处,又怕吵到文津阁内的学子,他刻意压低了声音。
苏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
只见清澈的水池中倒映着一轮弯月,有清风拂过水面,这小小的白色月亮还随波悠悠晃动着。
这就奇了怪了。
周允文也忍不住抬头望了望天空,秋高气爽,旭日当空。
“在那是那假
山上的缝隙。”宋子修慧眼如炬,道破了这玄机,他同样也压低了嗓音。
那一轮弯月附近的假山上特地弄出了一个半月形的缝隙,在日光的照射下,便在水中倒映出一轮弯月。
设计这假山的可真是个妙人呐
苏晏仔细一瞧,那假山上还有四个淡淡的字迹“日月同辉”。
也是,白天见此景象,天空中高挂着旭日,池水中倒映着明月,可不就是“日月同辉”的奇观了。
怪不得这水池叫“日月池”。
欣赏完周边的景致后,他们步入文津阁内。
文津阁门口处有一个穿着书院仆役统一素色直裰的小童。
见他们走进来,小童一眼就看出他们是刚入学的、还未来过文津阁的新生。
他指了指旁边的一块木牌,那木牌上面写着文津阁的规矩
违者一月内禁止入内
一、保持安静,切勿喧哗。
二、借书、还书于门口处登记。
三、污染、损坏书籍者需去董夫子处领取惩罚。
四、上舍学生一次可借书三本,一旬内归还。
五、中舍学生一次可借书二本,一旬内归还。
六、下舍学生一次可借书一本,一旬内归还。
七、借阅顶层书籍需夫子特批文书。
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诸君共勉。
见他们都读完抬起头,小童轻声地补充道“未分舍新生不得外借书籍。”
他指了指门内右侧的三间读书室,说道“等你们分舍之后才可以外借书籍。不过你们现在可以在这读书室里面,或者自带笔墨抄录,但请注意别污染损坏书籍。”
小童顿了顿,面色一瞬间有些古怪,他嘟囔着“那惩罚的内容你们不会想知道的。”
看来这惩罚挺严重的啊。
苏晏他们小声谢过小童,朝里头走去。
文津阁一层是六间房,其中三间是读书室,给学子们在此借阅书籍读书。
另外三间则是藏书室。
藏书室全用楠木造壁,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书香盈溢。
书架干净整洁,书籍摆放得井然有序,看得出是有人日日整理打扫的。
他们又上了文津阁第二层,这
一层依旧是差不多的结构。
然而再要往上走时,却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口处看见了一个青年人,他坐在一张矮凳上,正捧着一本书在。
这青年人生得魁梧高大,看上去不像个读书人。但是他身上也穿着云山书院仆役的素色直裰。
青年人见苏晏一行人上来,伸出一只大手示意将夫子的批条递给他。
苏晏忙摆摆手,放轻声音说道“我们是这一届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开始上课,只是想来这儿看一看。”
青年人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夫子的批条,你们现在可不能上去。”
苏晏偷偷瞥见了青年人手上那一本正在的书籍的封面,似乎是一本兵书
见大家有些失望的模样,青年人又好心地补充了一句“好好学习,拿到夫子的批条后,就能看这些藏书阁最宝贵的书籍了。”
苏晏点点头,和小伙伴们退回了一楼。
“三楼放的是什么书啊,这么神秘还专门派了个彪形大汉守在那。”宋子修小声吐槽着。
“我跟你们说,刚刚的那人会功夫”谢临风也凑近他们,用气音说道“我爷爷教过我如何辨认习武之人的气息吐纳。刚刚那人可不是一般人”
身材壮,会武功,看兵书。
啧,有点儿意思。
那青年人守着三楼的书库,就跟恶龙守着珠宝似的,苏晏心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见识见识这文津阁第三层的书籍。
第一层的书籍摆放得也很有规律,苏晏一行人从四书的书架上面各自选了一本四书注疏,拿到读书室看了起来。
或许是云山书院奉行精英教育,书院的学生本就不多,一届二三十人左右。
更加上现在是开学第一天,大概许多老生们都去上课了。
此时文津阁的读书室内空空荡荡,只有三三两两的学子散落在各个书桌旁专注地读着书,非常清静。
周允文拿到书本后也很快便进入了状态,开始用心地读了起来。
谢临风叹了口气,拿起书本两眼发直。
宋子修则是掏出他携带着的炭笔和纸,开始给他一直构思着的书院话本添砖加瓦。
还在扬州的时候,宋子修就跟苏晏吐槽过,他若
是外出了,记载这一闪而过的灵感就变得十分不方便。
苏晏想想,也确实如此。等准备好文房四宝,磨好墨,说不定灵感都飞逝了。
更何况,不等那纸张上的墨迹干涸,也不好保存文稿。
他突然想到了现代的铅笔,有了类似于铅笔的东西,不就方便速记了。
苏晏并不知道铅笔的组成成分,笔芯似乎是石墨,但在这大卫朝,石墨又要到哪儿去找。
于是苏晏又想到了画画用的炭笔,这个应该好做许多。
炭笔,顾名思义,应该是跟木炭的原理差不多。于是苏晏便将这炭笔具体描述给了宋子修。
几日后他再次见到宋子修时,宋家的仆役就已经将这炭笔给研制了出来。
这可真是宋家速度
既然如此,苏晏干脆把卷笔刀的设计也告诉宋子修,看看宋家的仆役能否做出来。
炭笔卷笔刀一起组合,方便快捷翻倍。
果不其然,宋家的能工巧匠也给造了出来。
苏晏还因为这炭笔和卷笔刀,见到了宋子修的大哥宋子元,也是如今宋家生意的一把手。
宋子元见到自己小弟弟要人折腾的这东西后,立马就意识到了商机。
用宋子修的话来说“大哥当时两眼都闪着金元宝的亮光”。
这炭笔造价比毛笔便宜,加上有卷笔刀,用起来也格外方便,非常适合那些不是读书人但又需要写字记事的人群。
宋子元不愧是宋家现在的掌权人,办事情滴水不漏,非常尊重知识产权,知道这炭笔是苏晏提出的之后,想跟他谈合作,打算大规模生产这炭笔和卷笔刀。
谈生意这事儿,苏晏可不擅长。于是他求助了自己的小舅舅柳楷瑞,让小舅舅跟宋子元两个专业的商人谈这事儿。
柳楷瑞觉得自己的小外甥可真是个人才,前几年小小年纪就对话本有着深入的见解,让松竹斋在各大书坊中站稳了脚跟,之后的许多营销措施又是狠狠地赚了一笔。
现在,苏晏又弄出了这么个新玩意儿,柳楷瑞也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了,看着这东西立马明白,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好好推广一番,也是细水长流的一笔收入。
若是在民间推广开,未必不能倒逼读书人也尝试使用,要是
之后有好的机会,更可以在天下士人中普及使用。
柳楷瑞想到这儿,不由得感慨自己小外甥可真是有巧思。
两方约在了扬州城的松竹斋楼上见面,这是小舅舅柳楷瑞要求的。他还特地跟苏晏解释道,这谈判的地点安排在自己的地盘上本身就是给对方的一种压力。
于是之后,苏晏便在上次见着宋子修的地方见到了他大哥,这古代的财阀总裁。
宋子元长得不如宋子逸俊秀,也不如宋子修秀丽。
他剑眉星目,五官深邃,眼眸漆黑。被他盯着的时候,像是被一只目光锐利的老鹰给盯上了。
谈判的过程,苏晏觉得自己就跟小白一样,是个吉祥物。
看着小舅舅和宋子元你来我往地客套,相互交锋,最终定下了宋家负责生产,宋家的店铺和松竹斋一同售卖这炭笔、卷笔刀,宋家为松竹斋专供各种精致的高端产品和套盒。
苏晏从扬州出发的时候,小舅舅柳楷瑞还特地给他们准备了高端的炭笔礼盒,里头的炭笔用料都是柳桉木,手感自然易握。笔身漆了一层清漆,笔尾端还雕刻有隽秀的花纹。
苏晏从回忆中回神过来,看着宋子修已经刷刷刷写了不少。
习惯了写毛笔的人,最初用炭笔的时候需要磨合一阵时间,但适应了以后,写起来也是比毛笔要快许多。
这炭笔,苏晏打算日后上课的时候用来速记笔记。
他的注意力回到手中的书籍上,正准备翻开,耳边又传来红包系统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喜欢和理解,请继续支持我呀比心心
藏书阁的各种设定参照了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日月同辉”也是参照承德文津阁的特色景观。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