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60 章(二合一)

作品:《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

    看着李巍一脸震惊,乔翼桥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刚说了什么。

    “哎,不是让你真的跳楼,”乔翼桥连忙找补,“我是说咱们找一种方式,尝试实拍那几秒钟的坠落戏。”

    “哦”李巍一头雾水,“无论怎么样我都愿意配合试试,但具体是怎么做呢”

    乔翼桥如实回答“这个我们也在想办法。”

    之后他就和小何商量了起来。

    起初,他的构想就是找到一个民用的飞机,在上面进行改装,然后让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坠落的间隙完成拍摄。

    李巍听完张大了嘴巴“这真的可能吗”

    乔翼桥拿出理论依据,点头“当然是可能的。”

    “可是”李巍不解,“为了这一个镜头,至于吗”

    乔翼桥笑了笑,是啊,为了一个镜头,至于吗

    但他宁愿这样做。

    就算在当前的华国影视圈里,还从来没有人这么拍摄过,但乔翼桥就想试试。

    先不说这样拍摄和做特效的价格可能会差不多,但是效果会好上不少。

    就说这头一次采用这种模式拍摄的“殊荣”,乔翼桥也很想挑战一下。

    但这并不容易。

    因为华国航空管制等等问题,第一个方案基本ass。

    在华国,民用飞机的使用要经过层层审批,很难给他们机会去真的改造一个小飞机,然后让它在空中做一上午自由落体运动。

    就算是能批下来,他们还要再去找愿意陪他们这样尝试的飞行员。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在时间层面就不允许。

    乔翼桥很快想到了一个稍微简单一些的方式。

    去东南亚地区拍摄呢

    小何在经过一天的外联之后,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虽然在东南亚很多国家,航空审批相对容易,但适合改造的飞机太少了,找到适合的飞行员也更加困难。

    这种失重的操作并不是每一架飞机都可以做到的。

    乔翼桥不可能用自己和李巍他们的生命去冒险。

    太不安全了。

    最终,乔翼桥咬了咬牙,说要不然去a国拍呢

    在电影阿波罗十二号中,a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就为剧组了一架失重训练飞机,名叫“呕吐彗星号”,这架飞机再后来也为很多剧组了拍摄的环境。

    小何查到资料之后,通过层层人脉,终于联系到了a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负责人员,这人叫尤纳斯。

    乔翼桥立马给他打去了电话。

    “我了解你们的需求,事实上,很多电影都曾向我们提过相关的需求,”尤纳斯说道,“但很抱歉,乔先生,我们要拒绝您的合作申请。”

    乔翼桥不解“为什么是预算问题吗,还是档期问题”

    “都不是,主要是因为呕吐彗星号是我国国家航空

    航天局的宝贵财产,”

    尤纳斯笑笑,“它其中有各种技术,我们并不方便租借给我国公民之外的人使用。”

    “”

    乔翼桥之前上网查过资料,知道呕吐彗星号曾经还借给过其他国家的人使用。

    尤纳斯现在说的,不过是借口。

    但拆穿这样的借口也不会带来什么好处,总之就是人家摆明了态度,就是不借。

    更何况,呕吐彗星号早就已经是退役的飞机了。

    再说的直白一些,塔不过是一个训练宇航员失重状态的零重力飞机,并没有包括太多的所谓高精尖技术。

    “好吧。”

    乔翼桥也没辩驳,悻悻挂断了电话。

    看来这个计划要夭折了。

    不过也没关系,就用绿布,又能差成什么样呢大家都这么用。

    但乔翼桥并不是爱放弃的性格。

    更何况,他被尤纳斯这种“我可以借别的国家但不借你的国家”的这种态度搞得有点生气。

    于是,挂断电话之后没多久,他便直接打给了华国国家航天局。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找哪个部门,总之有人听电话,他就亮出身份表明来意。

    不少接到电话的听到他说是要拍电影都感到十分新奇。

    很快,就有人把他介绍给了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

    后者的负责人是一位姓李的女同志。

    “你好,乔翼桥导演,你的需求我们已经知道了,”李同志非常和善,“我将你的电话转接给我们的另一位干事,姓洪,名叫洪霞,她在负责一个新的项目,我想她应该知道你的需求,好吗”

    电话很快又转接给了这位洪霞女士。

    “乔翼桥导演,您好。”

    乔翼桥又像对方打了招呼,并表明来意。

    “哎呀,那不是巧了吗”洪霞说道,“其实我在负责的新项目就是我国航天局影视中心的筹备”

    接着,洪霞就讲了起来。

    原来随着近些年,科幻类型影视作品的兴起,很多电影项目都像航天局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因此航天局也打算像其他部门一样,成立自己的影视中心,专门负责这些业务。

    乔翼桥觉得这很熟悉,司法部的天秤影视中心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部门愿意和影视行业合作了。

    “不过,其他的电影项目顶多也就是想要请一些顾问,解答问题这种,”洪霞笑笑,“关于您这样的需求,我也是第一次见。”

    乔翼桥也不太确信“那有可能实现吗如果不太添麻烦的话”

    然后,他又把自己被a国国家航天局拒绝的事讲了一遍。

    洪霞静静听着,然后说“这样啊,没事,我去给你问问吧。”

    她的情绪也有点不好了,显然不愿意自己国家的人受到这样的对待。

    乔翼桥本以为这事儿黄

    了,但没想到仅仅一天之后,洪霞就联系到了他,并告诉他了一个好消息

    飞机找到了,随时可以拍摄,甚至可以不要钱。

    乔翼桥听完这话,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他赶忙带着小何、夏龙龙还有摄像组的负责人以及李巍,赶到了祖国大西北的一个神秘地点。

    下了车之后,他们是被洪霞姐开车来接走的。

    至于到了什么地方,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总之就是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机场。

    而这机场上面,就停着一架飞机。

    “这就是零重力飞机,也是用来训练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反应的,”洪霞姐介绍道,“不过这个飞机很老了,已经被淘汰了,但它性能之类的还是非常可以的,正好适合你们拍摄。”

    乔翼桥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对洪霞姐一个劲儿的感谢。

    洪霞摆摆手“反正这种飞机放着也是放着,如果你这次实验成功,我们影视中心还能多开发一个业务啦,不过你们拍摄的时候请尽量不要露出里面的情况,至于素材我们这边会审核一次,可以接受吗”

    乔翼桥点头“当然。”

    然后他们和飞行员打了招呼,就上了飞机。

    机舱已经都被腾空了,只留下了四五把椅子,后面就是非常大的空间。

    两位飞行员都是中年男人,国字脸,看上去就非常可靠,可惜就是话很少,只对他们表示知道待会怎么飞了。

    摄影师赶紧在飞机上铺好了绿幕,然后夏龙龙给李巍化妆,戴面具,穿好了傩戏的服装。

    洪霞感叹“这就是傩戏吧装扮可真好看。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好啊。感谢你啊,愿意把我们的传统给拍出来。”

    乔翼桥也道“传统有传统的好,创新也有创新的好,航天局也真的很了不起。”

    “哈哈,那是,”洪霞笑道,“那有机会我们一定好好合作一把,拍个既传统又创新的东西出来。”

    “没问题。”

    李巍的妆造都做好了,摄像师也完成了最后的调配,将自己固定在了机舱内。

    一切准备就绪,乔翼桥他们就系好了安全带,准备上天。

    飞机正常地起飞着,经过大概十几分钟的飞行,飞行员回头对他们说“好了。待会我们会关闭引擎开始自由落体,我先给你们演示一次失重状态是什么样子的。请注意安全。”

    接着,飞行员走到了绿幕前。

    引擎关闭,整个飞机瞬间向下坠去,只见那位飞行员就飘在了空中,大概五秒钟之后,引擎重新启动,飞行员稳稳站住了。

    他看向李巍“不要紧张就好,可以吗”

    李巍点点头“我可以的。”

    接着,就是第一次实拍。

    飞行员在前面喊“准备。”

    李巍站定。

    “好了。”

    飞机瞬间向下坠去,李巍就这样“飘

    ”了起来,他匆匆保持平衡,完成表演。

    乔翼桥看着监视器,只说,“再来一条。”

    第一次这样拍摄,李巍还有些紧张。

    不过第二次、第二次,一次比一次好。

    乔翼桥只顾认真盯着监视器,没空管其他的,只一条一条让李巍实验。

    然后,在第八条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一声“呕”。

    回头一看,只见是夏龙龙吐了。

    吐得十分惨烈。

    幸亏他有随身带湿巾的习惯,早上也没吃什么东西。

    他一边连声道“对不起”一边擦着地面。

    乔翼桥刚想安慰他,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转移了注意力,只觉得胃里也是一阵翻腾。

    李巍扭过头,不敢看他们。

    “没事,多吐吐就好了。”飞行员在前面安慰他们。

    可正在难受的二人分明见到飞行员露出了好灿烂的一张笑脸。

    时间就是金钱,乔翼桥也不管还想不想吐了,对着李巍“再来一次”。

    然后飞行员就又做了一次。

    之后又来了几条。

    到最后,李巍也吐了,摄像师也吐了。

    这个组全员脸都绿了。

    但李巍还是拍出了一条绝美镜头,眼神将不舍、震撼、遗憾、惋惜、恍然大悟等等情绪融合在了一起。他眼型本身就好看,再加上呕吐过后眼尾通红,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他们终于落了地。

    洪霞在地面上等着他们,可她也没想到这几个人一出来,就都趴在地上了。

    洪霞面露担忧“你们没事吧”

    “没事”乔翼桥气若游丝,“非常感谢呕感谢您给我们这次机会呕我们一定会记得这份经历呕”

    乔翼桥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就带着李巍他们回到了亦正校园。

    至此,短片傩全部镜头及场景全面杀青。

    这次拍摄结束后,没有杀青宴,也没有杀青仪式。

    所有人杀青之后的奖励就是在宿舍里昏睡一天。

    连乔翼桥也不例外。

    虽然电影工业化的最初衷其实是让每个人都不那么累,少考虑一些东西。

    但毕竟作为第一次摸索,乔翼桥他们所有人还是累到不行。

    不过,这份疲惫是很有成效的。

    乔翼桥不用在全部杀青之后再整理素材了。

    整个拍摄流程中,工业化成果最显著的就是摄像部门。

    在拍摄时,每个镜头完成之后,镜头就已经通过sdi数据线接入了现场调色的部门,之后输出调整过的视频信号给到了视频管理部门。

    视频管理部门在对视频素材进行编号存储之后,再通过sdi和ifi的方式传回现场,让乔翼桥和摄像师重新检查、观看。

    在导演和

    摄像师确认好素材之后,所有的相关数据都进入了dt数据管理部门,随同现场的调色和粗剪辑信息一并汇聚成文件,再经过编码、储存、转码,直接分发给了之后的剪辑、视效、di调色digitaie数字中间片、声音部门传递。

    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因此哪怕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丢失数据,都可以通过其他环节的数据进行复原。

    而这套流程在每一个镜头拍摄之后都会走一遍,因此乔翼桥就不再需要等所有镜头都拍好之后,再一一确认镜头。

    对于导演来说,这省了不少事,也让导演的工作更加具体并具有时效性,不需要后置。

    而现场剪辑的存在也能让导演及时看到影片拍摄之后的效果,将补拍和重拍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因此,现在整个片子的数据都已经到了钱悠和辛楠手里。

    乔翼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睡觉了。

    连续一个多月的连轴转,再加上最后飞机中拍摄的戏份,几乎榨干了乔翼桥的全部精力。

    但放眼全球,哪怕是在电影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好莱坞,导演也都是这么疲惫的。

    乔翼桥不仅自己十分疲惫,其实整个导演组都是整个片场最为疲惫的存在。

    整个导演组有近十个人,除了导演本人和一位副导演之外,每一个部门还有自己的副导演比如负责造型的副导演、负责道具的副导演、负责对接现场剪辑和调色的副导演、负责群众演员的副导演,等等

    拍摄的很多时候,乔翼桥都只是在负责画面,而沟通各个组别,传递消息,甚至有时候指导演员表演的活儿都是由这些副导演负责的。

    比如之前出现的道具出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乔翼桥去主要推进的,而是道具副导演一早进行了多个预案的设计,这样才形成了不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有解决方案的流程。

    乔翼桥经常觉得,自己手下的副导演比自己还累。

    他们不光要想到很多现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没有具体任务的时候,也有很多位副导演也会坐在乔翼桥身后,跟他一起盯着现场情况。

    拍摄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几班倒”

    的情况,比如群演量很大的那几场戏,有的时候为了抢进度,n个机位同时拍摄。

    乔翼桥只要在监视器后面就可以了,是这些副导演冲在第一线,满场跑动,才保证了效率。

    而当前期拍摄已经在细节的追求中做到了精益求精,后期部门的工作难度其实也在同步增加。

    有了之前高墙倒塌时的经历,这次乔翼桥确信了,自己不能再盯着剪辑了。

    更何况,在有预拍摄的成型视频之后,钱悠已经充分了解了导演的意图。

    但现实情况并没有轻松很多。

    因为傩这部短片讲究的就是信息量轰炸,所以每一场次的镜头数量都非常多,经常需要用到快速剪辑和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来传递信息。

    更何况,傩作为一部恐怖片,剪辑急需调动观众的情绪,虽然钱悠已经算是经验丰富的剪辑师了,但面对这部短片,还是感觉挑战重重。

    剪辑团队可能是整个剧组最小的一个团队。

    只有钱悠一名主剪辑,和两位助手。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海量的素材,这个20分钟的短片的素材量几乎等同于半部电影的体量。

    但留给剪辑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比通常电影的工期要短了不少。

    多亏有预拍摄视频,才让钱悠有了个抓手。

    预拍摄阶段和正式拍摄阶段,他几乎全程在场,很清楚导演需要的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他也保留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以及市场化的考量。

    而这样剪辑完的成片竟然达到了40分钟。

    他知道这样的长度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他都没有把这一版交给乔翼桥,而是自己苦剪,狠狠地剪。

    有的时候,他一边剪辑一边流泪。

    因为他觉得拍摄的那些镜头都太美了,不想割舍。

    为此,他不得不删去大量群演的表演戏份,只保留最精华、最诡异也是最美的群傩舞镜头。

    很多时候,他在剪辑台前一坐就是一天,也不是在偷懒,就是反反复复在权衡每一个镜头。

    总之,就在这样的折磨之下,他完成了成片。

    最终时长23分钟32秒。

    圆满达标。

    在剪辑推进的同时,视效工作也在进行。

    虽然乔翼桥进行了大量的实拍,但无论是烟雾效果、诡异的氛围都需要强有效的视效支撑。

    而乔翼桥给出的要求很简单要尽可能的真实。

    如果恐怖片看上去满眼都是假假的特效,那就不恐怖了。

    但是在这样极度风格化的片子中想要真实是很不容易的。

    幸好,虽然特效难度极大,但总体的风格是相对统一的,最难的就是如同商店、街道等等大场面的制作。

    这些场面之中不仅仅天气和光线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氛围感的东西。

    地面应该是什么质感演员口中的哈气要不要擦除是不是把他们反射在玻璃上的倒影擦除以做出恐怖效果

    这些都是辛楠要考虑的事情。

    视效不仅仅是在加工,同时也是在创作,这已经成了电影制作流程之中越来越显著的观点。

    除了大场面之外,最难的一段特效是在李巍饰演的角色坠楼的时候。

    在坠楼的过程中,他脸上带着的面具要一点一点碎裂。

    这个镜头需要特别细腻的变化,同时兼顾光影的变化。

    总之在这个镜头上,辛楠带着团队磨了几乎一个礼拜,大到每一个面具碎块,小到李巍皮肤上的纹理在风中的变化,每一个细节都是一点一点绘制出来的。

    她也特别感谢乔翼桥是个实拍狂魔。

    有

    了他们在飞机上的那条实拍镜头,

    ▏▏,

    调色工作就相对容易了很多。

    还是那句话,这多半是乔翼桥强制要求有现场调色这一环节的功劳。

    最后一步的创作,就是全片的声音了。

    声音包括二部分台词、音效和配乐。

    傩中几乎没有太多台词,这部分比较好搞,配乐也有周皮皮负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难的则是音效的部分。

    因为群演多、现场发声的道具也很多,音效部门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拟音录制。

    在某些场景之中,音轨可能多达几百条,这几乎把声音软件都卡死了。

    乔翼桥对于声音的要求和视效一样,都要“润物细无声”,这样才恐怖。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声音部门还要分析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这场戏的物理空间、画内空间、画外空间和心理空间都是什么样的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那些音效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制作。

    声音往往是一部电影最容易被忽视的部门,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通常不会觉得这场戏声音不错,或者那场戏的声音吓到我了,这样都很低级。

    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必然是一个整体的效果,声音起到的作用就是融合、完善这个整体,带给大家最好的视听体验。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的后期制作,傩的成片终于诞生了。

    而这天,郑茂导演也正好过来探班。

    于是,乔翼桥就带着郑茂一起,怀着相当忐忑的心情走入了放映室。

    影片第一次正式放映,开始。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