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第一百零二章回红河农场

作品:《在年代文里逆袭

    暑假即将结束, 孩子们该回去了。先送的是孟家的五个孩子,三个大的还好,两个小的又是一番哭天抢地, 抱着顾立春的大腿不放。

    最后还是陈禹出面哄好的, 严格来说, 不是哄的,是吓的的。

    他说道“妞妞, 奔奔,你们要是每次都这样, 下回你爸妈都不敢把你俩送来了, 以后你们寒暑假只能在家写作业,你们说这个损失大不大”

    两人对视一眼, 好像是这样哎。

    两人的哭声渐渐止住了。

    孟东临见两个小的终于不哭了, 不禁松了一口气。他趁机问道“小舅舅, 你今年过年去哪里呀”

    顾立春“离过年还好久呢。”

    孟东临“好久吗过完暑假不就是寒假了吗”好像也没毛病。

    孟东临一开口,东阳和东方也开始抢人。

    “小叔叔, 要不你跟我们去青边吧, 那里也挺有意思的。”

    妞妞和奔奔跟东临的目标一致, 想让顾立春去京城。

    明宝也说道“大哥,你有几年没回家了。二奶奶可想你了, 爸妈也想你, 舅老爷也想你,大家都想你。”

    顾立春想想还真是, 他有几年没回去了。

    小雨和明华明非三个也在旁边帮腔“是啊大哥, 你好久没回去了。二哥说他今年也回来,你要是能回去,咱们全家就齐了。”

    顾立春想了一会儿, 说道“离过年还早,看我到时候的安排,我尽量抽时间回去。”

    孟东临和东阳东方三人无奈地对视一眼,他们明显落于下风,没争过顾家的人。

    妞妞和奔奔也觉得事情不妙,两人便往地上一坐,抱着脚大声嚷“哎哟,我的命好苦,你们顾家人欺负我们孟家人,你们抢我小叔叔。”

    众人“”

    顾立春问道“这俩孩子最近看了哪部电视剧”

    明宝说道“不知道,他俩什么剧都看,看完就跟着学,上回拿着木剑砍人,说要当大侠。”

    顾立春严肃地道“你们以后给我少看那些家庭伦理剧。”

    争人之事不了了之,孟家的五个孩子被送上了车,当然,大包小包的礼物自然是少不了的。他们早上出发,晚上就到了京城。

    孩子到家后,孟念群打电话来报平安。

    顾立春趁机给他说起了孩子教育的问题,孟念群也有些意外,恍然大悟道“我说最近这俩孩子说话有点怪怪的,原来都是跟电视学的。”

    顾立春道“你们俩有空多陪陪孩子,睡前,亲子时光搞起来,别回来就往沙发上一躺,当个沙发土豆。”

    孟念群道“行,以后我们注意些。”

    孟家五个孩子送走以后,就轮到了明宝。她非要自己坐长途汽车回去。顾立春哪里肯放心,就托了个可靠的人把她送回家。

    小雨和明华、明非三人要返校,顾立春让会计给三人结算勤工俭学的工资。

    小雨推辞道“大哥,我们在这儿白吃白住一个多月,你还真给工资啊。”

    顾立春笑道“说了给就得给,再说了,招的暑假工可不止你们三个。”

    他们三人每人领到120块钱,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巨款。

    三人临走时依旧是大包小包的,孟安城夫妻俩送的礼物,青扬送的新衣裳,还有顾立春送的零食和书籍。

    顾立春没让小雨和明华坐火车,趁着司机师傅去京城送货时把他们捎上,明非的学校就在邻市,她得先去赵志荣家再回学校。

    孩子们走了,其他打暑期工的学生们也陆续返校,农场里安静不少。

    夏天过后,便是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场的秋天尤为喜人。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大鸭梨压弯了树枝,一串串玛瑙似的红枣挂在枝头,风一吹,枣子落得满地都是,刮大风时大家不敢走树下,一不小心就被砸得满头包。

    秋天也是忙碌的季节,工作人员和雇工们要摘苹果、摘梨子、打枣。

    到了周末那些来旅玩和写生的学生们也加入进来。他们不要工钱,顾立春就送他们每人一筐水果。

    这些人回去一宣传,结果就有更多的人要来帮忙采摘。

    如此一来,孟想农场不但省了雇工人的钱,还给农场的水果做了广告。

    不用顾立春怎么宣传,这批刚上市的水果就销售一空。

    不仅是孟想农场,其他几个农场和果园的水果也是极受大家欢迎。

    整个秋天,顾立春就在几个农场之间转悠忙碌,中间还抽空去了一趟云河市,那里的度假山庄也要开工了。

    顾立春把调赵高和小孙调过去帮忙,两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都能独挡一面,尤其是小孙,他为人机灵,又善于应酬,擅长与各路人打交道,是顾立春不可或缺的助手。

    赵高的变通能力不如小孙,但他做事认真,很少出错,对顾立春更是忠心耿耿。

    顾立春把两人安排在各自合适的位置上,让小孙负责销售和市场这块,赵高负责后勤和安保这块。目前来说,两人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是游刃有余。

    除了赵高和小孙,郭红梅对分配的工作不太满意,也辞职来跟他干,郭红梅一来,金发自然也跟着。

    现在,郭红梅已经成了分公司的经理,金发嘛,也是经理,负责管理仓库的。

    陈禹曾开玩笑说顾立春公司的经理是满地走。

    顾立春一笑而过,对于名头这种东西,又不用多花钱,为什么不给

    最忙碌的秋季过去后,顾立春终于闲清下来。既没什么要紧的工作要忙,天又冷,他便坐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听音乐看书写文章撸猫。

    三只猫,不,现在已经是五只猫,上个月农场来了两只流浪猫,顾立春收养了它们。

    五只猫围在顾立春身边,他想撸哪只就撸哪只,往往是怀里抱着一只,脚边卧着两只,肩膀和腿上各坐一只。这种左拥右抱的感觉可真好。

    顾立春正在跟猫们互动,陈禹一进来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凑上去,顾立春撸猫,他也撸,只不过他撸的是姓顾的猫。

    到了晚上睡觉时,有两只最机灵的猫竟提前钻进了被窝,他一伸手去摸人,却触碰到一团毛茸茸。

    陈禹忍无可忍“顾小猫,你够了。让它们回窝去。”

    顾立春说“你为什么非要跟猫计较一起睡不好吗”

    陈禹“不好,一点都不好。你今晚必须在我和猫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你到底是要猫还是要我”

    顾立春毫不犹豫地说道“那你回自己窝吧。你比猫坚强独立,你能照顾好自己。”

    陈禹“”

    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的一生之敌,不仅有远方的邓威,还有眼前的这一二三四五只猫。

    最后陈禹无奈妥协,只好接受与两只猫一起睡。

    从此他对猫就有了根深蒂固的敌意,他不喜欢猫,猫也不喜欢他,双方两相两相厌。

    偏偏孟安城也喜欢猫,他看出陈禹对猫的敌意后,就语重心长地说道“小鱼啊,你是人类,是高等动物,你的天敌是同类,不是猫,不要因为名字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陈禹无言以对。

    时间进入到12月份后,天气越来越冷,顾立春也越发地宅,他每天睡到自然醒,陈禹把早餐端到床上给他吃,吃完早完饭,就拥着他一起看书看文件。

    平静的生活持续了半个多月后,顾立春又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抉择。

    自两家孩子的暑假争夺赛后,顾家和孟家的大人也展开了抢人赛。

    大伯二伯邀请顾立春一家人去京城过年,田三红和赵志军希望他能回红河农场过年。

    陈禹哪儿都不想去,他只想要二人时光,就在一旁鼓动道“要不,咱们找个暖和的地方过年,就咱俩。”

    顾立春纠结着,思考着,最后,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回红河农场。因为平常他时不时地要去京城处理工作上的事,但回红河农场的机会几乎没有。他已经好几年没回了,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顾立春决定回红河农场过年,大伯二伯虽然遗憾,也只能接受。

    孟安城想了想说道“那我跟你妈去京城,你跟小鱼回去行吗”

    顾立春道“行。”

    结果两人也没走成,因为青扬过年时店里最忙走不开,两人也不忍心丢下她一个人,便决定留下来在自已家过年。

    顾立春打电话回家,说他今年要回去,田三红和赵志军自是喜出望外。

    姑姑顾红玉一听说他要回,也准备回去。

    顾立春和陈禹各开了一辆车回去,因为要带的礼物太多,三四家子的年礼,再加上亲戚朋友的礼物,一辆车实在装不下。除了礼物还有人,立冬、赵高、小孙三人也跟着他们一起回去,小满小雨他们仨坐火车一起回。

    他们云阳县现在也通了火车,不用再像以前再去市里倒车。

    三辆车一起开进红河农场,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这年头私家车还不算多,农场的更少,最多的是还是自行车,有部分人家已经有了摩托车。

    所以当他们这三辆车一进来时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红河农场南门的看门人换人了,陆大爷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

    那新大门大爷一看到顾立春就惊喜地喊道“你是小顾吧我认得你,哎呀呀,真是越来越有派头了。”

    顾立春打开车门,热情地给看门大爷一盒烟,寒暄几句,便开着车进了大门。

    看门大爷珍而重之地把烟揣在怀里,之后,再有人经过,他絮叨道“你猜刚才我看到谁了是小顾。他还给了一盒烟,高档烟,不跟你抽,就让你瞧瞧。他这么大的老板,一点架子都没有。”

    没多久,大半个农场的人都知道顾立春回来了。

    顾立春缓缓地开着车,打量着窗外这熟悉的景色,冬日的农场没什么可看的,一片萧索。

    跟以前相比,也就是路变宽了,房子变多了,有些熟人变老了,其他变化不大。

    他们到达家属区的时候,二奶奶正跟一帮老头老太太坐在路边晒太阳闲聊天。

    一听人喊说立春回来了。她一路小跑前去接着,顾立春赶紧停下车,下去搀扶着二奶奶“奶奶,你小心点儿,可别摔了。”

    二奶奶满脸都是笑容“没事,你给我寄的鞋子防滑,摔不倒。”

    顾立春“”

    二奶奶拉着顾立春左看看右看看,一会儿说长高了,一会儿说太瘦了。

    陈禹也过来打招呼,二奶奶这些年一直没见过他,猛一看就没认出来。还是孙厚玉提醒,她才想起来。

    “哦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大眼睛白脸蛋的挺俊的小伙子,哎呀人,你咋长这么高了听说你留洋去了洋人的饭比咱们的饭长个吗”

    陈禹笑着说道“洋人的饭还没咱们的饭好吃,我长得高,是因为父母长得高。”

    二奶奶表示明白了。

    二奶奶又拉着立冬问长问短,对立冬的生长状况表示十分满意。

    其他人也围上来问东问西,顾立春一一跟大家打着招呼,让立冬把车上准备的零食和水果搬下来,让他们尝尝。

    大家一人拿了一份,一边品尝一边议论

    “哎哎妈呀,这饼干真好吃,又酥又脆,还是咸的。”

    “这果干挺好吃。”

    “这是什么土豆片还是山药片”

    起实只是一波大人,接着是孩子们一起来。顾立春继续发零食,还好他们带得多,而且都是小包装的,否则真发不过来。

    发完第二波零食后,顾立春问二奶奶“我妈和赵叔人呢”

    二奶奶道“他们一大早就去县里办年货了,明宝也跟着去了,都没想到你们怎么早到家,还以为你下午才能回到呢”

    三人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停车,开始往下面搬东西。

    大家伙也过来帮忙,足足搬了三趟才搬完。

    搬完他们的东西,顾立春便让赵高和小孙开一辆车回家去。

    两人正好想借开着车回去炫耀一通,这个提议是正中下怀。

    他对两人说道“你们先回去,等我有空,去给你们两家拜年。”

    两人忙说“不用不用,我们带着家人来你家就行。”

    顾立春一锤定音“好几年没回,一定得去。”

    两人见他不是随便说说,心里是既高兴又激动。

    两人跟二奶奶和大家伙打完招呼,便开着车回去了。

    大伙看着小孙和赵高的背影,议论道“这俩小子比以前沉稳多了,出息了。”

    他们到家一个多小时后,田三红赵志军明宝他们三人才回家。

    明宝一看到顾立春就大叫着跑上来“嘎嘎,你回来了。”

    田三红看到两个儿子回来,笑得见牙不见眼。赵志军含蓄些,但眼角眉梢也都是笑意。

    他说道“今天咱们吃鸡汤刀削面,早上我就把面和好了,你们先歇着,我去做饭。”

    大家簇拥着顾立春回客厅,赵志军陪着他们坐了一会儿就去厨房做饭。

    田三红和二奶奶两人都有很多问题,却又不知从何问起。

    顾立春就主动自己交代,尽量说一些她们能理解的事情,像建农场、摘果子之类的事。

    两人听得是津津有味。

    半小时后,明宝过来说要开饭了。

    赵志军端着一只大钢精锅进来,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刀削面,除了面,还有热菜和凉菜、卤肉卤蛋。

    一人一大碗鸡汤刀削面,吃上几口,身上就暖和起来,就着爽口的小菜,一顿饭吃得特别舒服。

    顾立春赞道“赵叔,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这面真劲道,这汤底味道特别好。”

    赵志军道“面是我做的,汤是你奶奶熬的。”

    “手艺都好。”

    大家吃完饭,继续坐着拉家常。

    没多久,赵高母子和孙厚玉母子,四个人一起来了。

    大家起身迎接。

    赵高妈看着顾立春十分激动,拉着他又问长问短的。

    “立春这孩子,真是越长真俊。哪像我家那小子,除了长肉,别的不长。”

    赵高在旁边怼道“妈,我都成年了,只能长肉了,你还指望我长个吗”

    赵高妈瞪了赵高一眼,接着问顾立春“立春啊,姨知道你一向是个诚实的孩子,你从来都不说瞎话的,姨问你一件事,你要实话实说。”

    顾立春“”阿姨你真的误会了。

    陈禹也是一脸高深莫测的笑意。

    赵高妈还没问,赵高自己急了,他无奈地说道“妈,你怎么就不相信你儿子呢我说有对象就是真的有对象。”

    顾立春恍然,原来是赵高对象的事。

    果然,赵高妈拿出了一张照片让顾立春看“立春,这照片上的姑娘真是我家老三的对象”

    顾立春看了一眼,这姑娘他认识,确实是赵高的对象。他点头道“姨,赵高没有骗你,这姑娘叫小秋,真的是他对象。要不是今年不方便,赵高就把人给带回来了。”

    赵高妈张大嘴巴,拍着大腿道“妈的妈,我的姥姥,这么漂亮的姑娘竟然能看上我儿子,咱家祖坟是着火了吗”

    赵高“”

    众人“”

    继赵高之后,孙厚玉的妈也拿来一张照片找顾立春确认。

    顾立春也说是真的,孙妈却不太信。

    她怕顾立春误会,遂赶紧解释道“立春,不是我不信你,是我家这小子有前科,前年,我催他找对象,他说找到了,还寄了一张照片回来,那照片上的姑娘咋看咋好看,我喜欢得不行,就拿着照片让别人看,结果你猜怎么着那照片上的姑娘是个明星,我丢脸丢到他姥姥家去了。”

    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孙厚玉一脸窘迫“嗐,我那不是逗你们玩吗谁知道你们真不认识那个女明星。”

    大家再次放声大笑。

    继赵家和孙家人之后,其他人家也陆续登门拜访,宽敞的大厅就显得不够坐了。

    无论来者是谁,顾立春都礼貌和气地接待。

    大家都暗自感慨,小顾同志一看就是干大事的,年纪轻轻的,有那么大本事却一点都不倨傲,甚至比以前还谦虚低调。不像有的人,多挣了百儿八十块钱,就开始大风天穿绸缎抖起来了。看人时鼻孔朝天,眼睛长在脑门上。

    大家多是闲聊,也有一部分带着目的来,无非是想让顾立春帮着找工作换工作之类,极少部分想借钱。

    赵志军对这方面经验更丰富,后两类人他出来帮忙打发。

    大家也颇识趣,便不再提起,打算等年后单独登门时再提。

    招待完三波客人后,田三红心疼地说道“立春,你跟小鱼到你赵叔家去午睡一会儿,家里再来我们,就由我们招待。”

    顾立春点头“好的妈,我还真有点困了。”他们半夜出发,起得很早,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着实累了。

    顾立春跟陈禹去赵志军家午休。

    陈禹习惯性地从背后抱着顾立春入睡,他喜滋滋地说道“这次再也没有猫跟我抢你了。”

    顾立春打了个哈欠“你真幼稚,跟猫争宠。”

    两人睡了一个踏实的午觉,醒来时,天都暗了。

    晚饭吃的是饺子,立冬好久没吃到家乡菜,一口气干掉三大盘肉饺子,饭量超过了赵志军。

    第二天中午,小满小雨明华三人到家,家里更加热闹。

    陆大爷也从亲戚家赶回来。几年不见,陆大爷头发白了些,人老了些,精神还很矍铄。

    陆大爷的儿子调到了东陵市,几次提出要接他过去养老,他去呆过一阵不适应又回来了。

    陆大爷见顾立春自是十分高兴,一向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陆大爷看着几个孩子说道“你们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志军啊,你这半辈子做对的事不多,唯有找立春妈当老婆这事做得最对。”

    赵志军无奈地扯扯嘴角,只得接受了这个夸奖。

    下午的时候,顾红玉夫妻俩和杨珠珠到了,他们刚到不久,立夏回来了,家里的热闹达到了巅峰。

    大家看着这个戴着蛤、蟆镜、身穿黑色皮衣、喇叭裤的时尚青年立夏,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简单的寒暄过后,大家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立夏的装扮上。

    田三红瞅着他的大喇叭裤,说道“你穿这裤子在家里走一圈,咱就不用扫地了。”

    立冬说道“二哥,你这墨镜是不是应该夏天戴比较好”

    二奶奶却关切地问道“立夏,你们那边理发特别贵吗你的头发咋长那么长还不理理”

    立夏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问题。

    他只好统一回答“我这叫时髦,花城的人都这样。我跟你们讲,我在那边老受欢迎了,走在街上好多女孩子回头看我。”

    立夏打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新鲜事,听得大伙连连惊叹。

    闲叙完毕,立夏又开始给大家分发礼物。

    他们兄妹几个,人手一条喇叭裤一件花衬衫。

    见人都到齐了,顾立春也把行李收拾出来,给大家分礼物,每人都有。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俱全。

    尤其是他选的衣服是面料好样式新颖,又不突兀,大家都喜欢。

    田三红说道“立春,你买的衣服我是最常穿的,穿着舒服,几年都不过时。”

    顾红玉也说“是呢,立春的眼光就是好。”

    姑父杨爱国也有礼物,他高兴地接过礼物,说道“你这孩子比你哥都孝顺,他自从娶了媳妇以后,满心都是他老丈人。”

    顾红玉撇撇嘴,说道“你姑父吃醋了。”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提到表哥杨中华,他顺口问道“中华哥去他岳父家过年了”

    顾红玉点头“是啊。”

    三人说话间闲叙起来,顾红玉说他们供销社越来越不景气,被私营商店抢走了不少生意。

    顾立春心说,现在还能勉强支撑,再过几年供销社就要彻底关闭了。

    想到这里,他提醒顾红玉“姑,除了在供销社,你有没有想过干别的工作”

    顾红玉听出了顾立春的言外之意,她叹息一声“连你也觉得我们供销社开不长了说实话,我在供销社干了这么多年,又一把年纪了,我还真不知道能干旁的什么工作。”

    顾立春道“你也可以试着自己开店。”

    顾红玉道“我再想想吧。”

    顾立春点到为止,也没再继续劝。

    杨爱国说道“立春,你还记得年局不”

    “啊,我记得。他现在调到哪儿了”

    “要调到农业部了,前两年他还提起你呢,说你是个人才,去做生意可惜了。”

    顾立春笑笑,没想到年局对他倒是念念不忘。

    杨爱国感慨道“年局说你们红河农场是个风水宝地,净出人才,人家出大学生是一个一个的,你们倒好,一串一串的。出了你个商业奇才,还出了个邓威。”

    陈禹一听杨爱国又提到邓威,便忍不住插话道“姑父,还有我呢,我也是红河农场的。”

    杨爱国瞥了陈禹一眼,“嗯,你也还行吧。都是我们立春教育得好,要不然,就你这一肚子坏水,指不定出什么岔子呢。”

    陈禹“”

    晚上,陈禹没忍住,便向顾立春求证“姑父是怎么看出我一肚子坏水的”

    顾立春打了个哈欠说道“可能他觉得是你祸害了我吧。”

    陈禹想了想,这个理由倒是能接受。

    顾立春伸手在床上抓了一把,没撸到毛茸茸的猫,便把陈禹拉到身边当替代品。陈禹本来还挺开心,这只高傲的猫终于主动亲近他了。可是越来越觉得不对劲。

    顾立春先是揉揉他的脑袋,说道“毛太硬了。”

    又捏捏他的手,又说“一点也不软。”

    最后意兴阑珊地说道“好想念我的五只猫,人是怎么也替代不了。陈小鱼,给我来个初级按摩,睡觉。”

    陈禹也来了脾气,说道“顾小猫,我要让你知道,我是有骨气的人,你的话伤了我,你不给我补偿,我就不给你按摩。”

    顾立春趴在床上,把脸埋进枕头,说道“我怎么忍心伤害你,我那是恃宠而骄。”

    顾立春伸展四肢“陈小鱼,其实你比猫强多了,它们不会按摩。”

    陈禹这才脸色稍霁,开始用轻柔的动作给顾立春按摩。

    这个年过得是异常热闹,每天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过完后,便开始了一轮一轮的饭局。邀请的人实在太多,顾立春能挑选了几家关系亲近的过去,他顺便还给以前的老领领导老同事拜拜年,送送礼物。他还去看了看朱书记,朱书记老了许多,精气神不如以前,倒是比以前有趣多了。他对顾立春的到来十分高兴,拉着他聊了很久。

    顾立春也看到了朱书记的儿子朱义,活脱脱一个年轻版的朱书记,说话一板一眼的。他也是直到这时才发现,这家伙喜欢他妹妹小满。回来问问小满,小满却说她一心搞事业奔理想,不想找对象。看来这个朱义注定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顾立春在家呆了两个星期,拜访了一圈故人,参加了十几个饭局,就准备打道回府。

    不但他们要回,小满立夏立冬都得离开。

    田三红这两天心情十分低落,赵志军看出来过来安慰她“孩子们大了,就像小鸟长大了要离巢一样,这是正常现象。”

    田三红说道“唉,回来的时候挺热闹,可是一飞走就是一大群,最后就剩下咱们两个老的趴窝里。”

    赵志军笑“有两个就不错了,咱舅一个人不还得趴着”

    顾立春经过他们身边时“”

    所以,这就是直男的安慰

    顾立春他们一行人来的时候,三车装得满满当当,回去时还是满满当当。

    二奶奶和田三红恨不得把家里的东西都给装上,瓶瓶罐罐的都往车里塞。赵高妈和孙妈也是这样。

    临走时,家长们拿着各自的孩子嘱咐。

    田三红道“立春,你不要太累,好好照顾自己。有空就回来看看。”

    顾立春点头“好的妈,我会常回来的,你跟赵叔有空也常出去走动。”

    轮到二奶奶时,顾立春拉着的手安慰道“奶奶,以后的路越修越好,咱家又有车,等到高速公路修好了,我带着你坐车试试,说不定你就不晕车了。”

    二奶奶的耳朵略有些背,她听到什么公路,便说道“立春,你又要修路啊,那得不少钱吧”

    顾立春笑“奶奶,这高速路我想修也修不了,也修不起。我是说等修好,我开车载着你去省城,去看看你大孙子的农场。”

    二奶奶笑道“好好,我等着。”

    跟二奶奶说完话,顾立春又去跟陆大爷告别“大爷,你又不晕车,有空去我们那儿看看。”

    陆大爷点头“行,我会考虑的。”

    陆大爷看着顾立春不禁有感而发“小顾啊,你猜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是啥”

    顾立春想了一会儿,试探道“是找到陆大娘”

    陆大爷的脸上浮上一丝笑意“那也算是。不过还有一件,就是当初我让你来五场应聘啊。你想,如果你不来应聘,五分场能发展得这么好你不来,你妈也不会来,你妈不会来,志军他能找到这么好的媳妇”

    顾立春呆了一会儿,用力点头“陆大爷你永远是我大爷,你说得对。”

    快上车时,顾立春没忍住把这个信息透漏给了赵志军。

    赵志军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舅才是隐藏最深的,原来他看似在夸我,其实是在夸自己眼光好。”

    顾立春“对。”

    车子离开农场时,顾立春把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大家听罢是捶腿大笑。

    这笑声冲淡了离别的愁绪,让气氛变得轻松不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