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3、第一百七十三章顾副场长(下)

作品:《在年代文里逆袭

    顾立春骑上自行车去场办, 谈场长正在邓场办公室里等他。

    “谈场长,邓场。”顾立春礼貌地打声招呼。

    邓场冲他点头致意,谈场长亲切地让他坐下, 态度和蔼地询问一些工作上的事, 顾立春是有问必答。

    “鸭苗的养殖情况如何有没有大面积死亡”

    “目前雏鸭们适应情况良好, 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尽心尽责轮流值夜班,目前还没有死伤现象。”

    谈场长满意地点头“不错。生产队队员养猪的情况如何”

    顾立春答道“进展也很顺利, 职工们积极性极高,几个小型养猪场正在建造中, 等第二批猪仔送来后正好能建成。”

    谈场长一件件询问下去, 顾立春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各项数据细节常常是脱口而出, 谈场长愈发满意。

    末了, 谈场长突然问道“小顾,你是如何预测到今年有春旱的”

    对于这个问题, 顾立春早有准备, 他稍加思索, 缓声说道“谈场长,我是来自于贫下中农家庭, 我们家是村里有名的穷户, 丰年吃粗粮能吃个七分饱,一到荒年能活着都算是命大。

    因此我从小就对年景气候之类的特别敏感, 生怕年景不好挨饿。老人家讲农谚之类的, 我都喜欢默默记在心里,多少了解一些常识。这种危机感一直伴存着我,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做事喜欢提前准备,宁愿事情没发生做无用功,也不想等事情发生了捶胸后悔。

    去年麦收时,我听到我们村老人说可能会有连阴雨,我就上了心,当时想的是,赶紧把麦子收了,如果不下雨正好,下了雨不就替集体和农场挽回损失了吗结果麦收时真的有雨。

    去年年底时,我又想,今年雨水多,明年万一要有干旱可怎么办于是我就趁着农闲带着大家挖水渠,把蓝河水引过来,蓝河离我们五场最近,引进来并不算太难,幸亏邓场和赵科长支持我,五场的群众也积极配合,我们才得以完成这个大工程。”

    谈场长听罢,对邓场说道“怪不得人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咱们的小顾同志既敢想敢干,又稳重踏实,肯钻营,领悟能力强。”

    邓场道“他确实还行。”

    谈场长笑容和煦“小顾,总场对你最近的工作表示很满意,尤其是你的引河入渠这一举动,为场里挽回不少损失。”

    顾立春谦虚地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谈场长意味深长地说道“小顾,若是总场再给你加副担子,你有没有信心担起来”

    顾立春斟酌着用词和语气,用略带激动的语气回答道“谈场长,我听从组织的安排,革命重担肩上挑,天塌下来压不垮。”

    邓场“”

    谈场长笑着说道“好好,有志气有勇气,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

    说罢,他又忍不住叹息一声“你们这些年轻一代都成长起来了,我们这一辈人都老喽,快不中用了。”

    顾立春忙说道“谈场长,你们这些前辈是大海上的舵手,有你们把握着航向,我们这些后辈才敢在风浪里放心扑腾,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养足精神,争取再焕发几次革命的青春。”

    谈场长听罢朗声笑了起来,他对邓场说道“小邓,你听听小顾多会说话。”

    邓场脸上带着笑意,嘴上却仍淡淡地说道“他说话还行。”

    谈场长在办公室呆了半小时才离开。

    他一离开,邓场就说道“看样子,你升职的事基本稳了,不过也不能大意,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更要注意,工作上尤其不能出差错。”

    “好的邓场,我会格外注意。”

    顾立春还是有些疑惑,想了一下还是问道“邓场,史书记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

    邓场冷笑“他不改变能行吗除非他连脸面和名誉都不要了。最近各分场里风言风语的,说他任人唯亲,只顾派系斗争,不顾职工利益,他只能妥协。”

    顾立春被提拔为副场长的事情大体定了下来,之后,总场场办还要上报给市农垦局,上面批准了,正式任命才下来。

    虽然顾立春还没收到正式的任命,但消息早在全场传开了,这事既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人家顾同志有能力有水平有觉悟,各方面的条件能甩姓谢的十条街,提拔是他应该的,不提拔才不正常。

    大家因为此事对史书记的看法有了改变,还个人其实也还行。

    其他分场的人只是议论议论,当个谈资而已。五群的职工却跟过节一样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这些日子他们一直提着心,生怕谢宣当选副场长后,乱出主意,不怕他没主意,就怕他能力不行还主意多。毕竟以前的经验教训告诉他们,不怕干部不指挥,就怕瞎指挥。现在他们可算是吃下了定心丸。

    大家伙路上碰到顾立春,都是笑眯眯地说道“顾同志,恭喜恭喜。”

    顾立春谦虚地跟大家说几句话,问问情况,态度仍跟以前一样。

    五场职工喜气洋洋,顾家人更不用说。田三红这几天没少听食堂员工和邻居们夸奖自家儿子,在外面,她需要保持谦虚和低调,回到家里就不用了。

    到了家里,赵志军在拖地干家务,田三红在旁边眉飞色舞地说话。

    田三红说着说着,又看看赵志军的脸色,试探道“志军,立春成了你的领导,你会不会不自在”

    赵志军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有什么不自在的我早习惯了。”

    他见田三红似乎没明白,就补充一句“你忘了老邓了那小子是志荣的同学,比我小那么多,结果当上我的领导,我能怎么办还不是得习惯”

    田三红笑了笑,这还真是。

    赵志军一边拖地一边感叹道“估计我这辈子也是当科长的命,你跟着我也就这样了。”

    田三红忙说“你当上科长已经很厉害了,我挺满足的。咱家的日子过得多好啊,我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赵志军揶揄道“你的想像力不发达,要多想想更好的。你看看你儿子才多大都当上副场长了,以后肯定得飞得更高。”

    他们正说着话,小满立夏几人刚好进来,小满接过话:“妈,赵叔,我一直以大哥为榜样,以后我也能飞得很高。”

    立冬却接道“小满,你别飞得太高,掉下来摔着咋办”

    小满白了立冬一眼“你不会说话你别说,掉下来我就砸你。”

    两人的对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笑声。

    晚上吃饭时,大家又就这件事讨论一番,二奶奶建议道“立春,这事得告诉你姑,让她也高兴高兴。”

    顾立春笑道“二奶奶,我估计姑父有可能比咱们先知道正式任命,毕竟他的名字是要报到农垦局的。”

    “那倒也是。”

    顾立春还是说道“他知道归知道,我还是得说一声,我过两天给他们写封信,再寄点东西过去。”正好叶北林捎了很多山货来,寄给姑姑一些。

    二奶奶一听到顾立春要写信,就说她也要写一封,当然,她自个儿不会写,她口述,要别人帮忙写。小满自告奋勇地接了这个活,她的作文在几个孩子中是最好的,在班里时不时被老师当范文念。

    晚饭后,二奶奶和田三红在一旁口述,小满动笔写,其他人也凑上去,你一句我一句的。

    小雨大声说道“姐,给我加一句,让珠珠暑假回来。”

    明华也要加一句,小满叹了口气说道“你俩也是小学生了,也可以自己写嘛。”

    明华和小雨对视一眼,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是啊,他们自己也能写啊。

    小雨和明华再加上来串门的陆明非,三只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写写改改,无比辛苦地写信,当然错别字是少不了的,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替代,甚至还用上了绘画的本领,一封信写得跟手抄报似的。

    第二天,顾立春中午下班后去了一趟邮局,把四只大包裹和一几封厚厚的信寄出去。这些东西不止是给姑姑的,还给赵志荣赵志新葛珲他们各寄了一些。

    刚好陈洁也来寄东西,两人笑着打了个招呼,顾立春先来的,他办完事在外面等了陈洁一会儿,两人一起骑着自行车一起去食堂吃饭。

    路上,顾立春问道“又给你爸寄东西啊”

    “是的,老叶不是也送了一些特产吗我留了一些,剩下的就给我爸他们寄过去了。”

    顾立春笑道“我也是,给我姑寄了些,让他们也尝尝。”

    两人有说有笑地往回骑,半路却遇到谢宣,这真是冤家路窄。

    谢宣黑着脸,瞅着他们两个。

    陈洁客气地打了声招呼,顾立春没理会他。

    两人骑出老远,顾立春察觉到有一道目光在盯着自己,他扭过头一看,就见谢宣还停留在原地盯着他们的背影看。

    顾立春有些担忧地问陈洁“这家伙没为难你吧”谢宣名义上是属于党委办公室的,还算是陈洁的上级。

    陈洁叹了口气道“还行,没有为难。就是觉得他这人怪怪的。”

    顾立春心中警惕,便提醒陈洁“嗯,你小心提防他,发现他有不轨行为就立即说出来,别忍着。”

    陈洁见他这么紧张,忙说道“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算了,也可能是我的错觉。”

    顾立春松了一口气,猜测是谢宣向陈洁献殷勤,有追求她的意思。

    他想起可怜的还在默默暗恋着陈洁的孟念群,就替他问了一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喜欢怎么类型的男同志”

    陈洁突然被这么直白的询问,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她笑着扭过头,说“你这个问题有点让人为难。”

    顾立春笑着说“不要太拘束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过这个问题太宽泛,我给你几个框架小孙这种的是机灵混得开的社会型男人;吴胖这种的是憨厚单纯但说话直来直去气死人,我们叫他电线杆型男人;孟念群这种的”

    顾立春一说到电线杆型男人,陈洁忍不住大笑起来。

    顾立春只好等她笑够了才继续说“还有孟念群这种的居家旅行必备的多功能型男同志,他这种的,既能陪你看星星看月亮,又能下厨做饭,还会动手做家具,长得还英俊帅气,当然也有缺点,就是现在比较穷和落魄,但以后潜力很大。”

    陈洁扭过头来,笑吟吟地看着顾立春,意味深长地说道“顾哥,你是不是收了小孟的好处,才这么大力推销他”

    顾立春面不改色道“你这话倒提醒了我,我回去就找他要好处,可不能白推销。”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骑回食堂,拿上饭盒去九号窗口打饭,在食堂吃完饭再回办公室。

    顾立春在办公室跟赵高和老梁说道“春播的事咱们不用管了,灌溉浇水的事有老张和老赵管,现在到了咱们农牧科最忙的时间了。我们要种苜蓿,还要要向场里申请五台粉碎机,筹备饲料厂,鱼苗和果树苗的事也可以联系了。”

    他把工作内容分了一下,每人负责一块。老梁负责种苜蓿,协调机器,组织人手,都由他管;赵高负责鱼苗和树苗的事;顾立春除了统筹规划外,再主抓猪场和饲料厂这块。

    十天后,提拔顾立春为五场副场长的通知正式下达。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不止是顾立春,五场的其他干部也是松了一口气,当然也有人泄了气,这人就是谢宣。谢宣像一只皮球似的,初来五场时,打足了气,鼓胀鼓胀的;如今像是漏了气,迅速地瘪下去,精神萎靡,士气低落。

    朱书记在旁边看着,不由得暗自摇头不说别的,就说这革命意志和精气神就不行,一受打击就一蹶不振,根本不符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要求。

    谢宣在事业上受挫,就想转移一下注意力,他注意到了陈洁,这个女同志长得不错,文化水平也可以,而且还是京城来的,谢宣觉得陈洁配得上自己,于是就向陆续向她释放一些信号。

    陈洁是避之不及,谢宣起初以为这是女同志的羞涩和矜持,可越想越不对,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根源,没错,还是那个顾立春。

    职位被抢,他忍了;现在连他看好的对象也被抢,他真的是忍无可忍。

    这天下班后,谢宣半路拦下顾立春,说要跟他谈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