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3、第一百二十三章恭喜你

作品:《在年代文里逆袭

    晚上, 顾立春回到家里,正好把菜拿出来给大家加餐。

    可惜的是,田三红闻不了鱼腥味, 有点想吐,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胃口, 她赶紧找借口出去。

    顾立春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侧头看看赵志军。

    他本想直接问, 又觉得当着弟弟妹妹的面不好,便起身说道“赵叔, 咱们到门口透透气。”

    赵志军站起来跟着顾立春到外面去,顾立春瞥了他一眼我妈怎么回事”

    赵志军的声音里带着克制的喜悦和得意“应该是有了, 还没确定就没告诉你。你妈跟陈洁约好明天去医院做检查,被我拦住了,我带着她去。”

    赵志军接着说道“我希望这胎是个女儿, 我一直想要个闺女, 你看小满和小雨多可爱。”

    顾立春的心情略复杂,反正是惊大于喜,他只好说“恭喜你啊, 要当新爸了。”

    赵志军投桃报李“也恭喜你,又要当哥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

    就在这时候,田三红回来了, 她一看到儿子这副表情,就知道他已经发现了, 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大儿子都这么大了,她又怀上一个, 这是她自己都没料到的事。

    顾立春比较担心田三红的身体,就说“妈,你是高龄产妇,会不会对身体不好”

    田三红笑道“没什么不好的,咱村里比我年纪大的生孩子都没事。”

    “明天去医院仔细问问注意事项。你以后少干活,少生气,好好养胎。”

    赵志军连忙表示“家里的活归我。”

    大家返回饭桌继续吃饭。

    田三红只吃了两块烤土豆和南瓜饼。烤猪蹄和烤鱼分给几个孩子吃,这两道菜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立冬说道“大哥,这鱼是谁烤的真好吃,我星期天去钓鱼,咱也这么烤。”

    小满说“我猜不是陈姐就是孟哥烤的,他俩的手艺最好。”

    孩子们凑在一堆热烈地讨论着。

    赵志军担忧地看着田三红道“你的反应有点严重,吃不了有营养的东西可不行。要不你跟食堂请假,我直接带你去市里医院看看,场部的医院水平太一般。”

    田三红不以然地道“怀孕前三个月吃不下东西很正常,这点反应算什么我怀前面四个孩子时,都快生了还下地干活呢,没那么娇气。”

    顾立春道“妈,以前是没条件讲究,现在有这个条件就得注意些。你累了就休息,别硬撑。大不了可以跟食堂说,找个临时工先替着你。”

    赵志军也赞同顾立春的意见。

    田三红急忙说“我好容易得着这个工作,干嘛找人替我不行。你周姐和小魏人挺好的,主动帮我分担,我没事。”

    赵志军只好说“三红,不是说好了我养家吗我一个人的工资够养活咱们一家。”

    田三红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用准确的词句描述那种感觉,反正就是觉得有工作后跟以前不一样了,觉得更有底气。

    她说道“志军,这不是工资不工资的事儿,我就觉得有工作干心里踏实。”

    他们三个大人正说着话,小满不知什么时候凑了上来,加入他们的谈话“妈,你的意思我明白,我听高副书记提过,她说妇女要想顶半边天,就得跟男人一样参加劳动和工作,要比男人更努力。”

    小满的理想是当干部,她的学习榜样是白大姐和高副书记这样的女干部。平常逮着机会就往她们身边凑,偶尔能学个一句半句的,回来就活学活用,说起话来跟个小大似的,顾立春有时候听着就忍不住想笑。

    顾立春有意启发小满“高副书记说得有道理,不过,不管是谁的话,你都要用辩证和批判的眼光去看问题,不能全信。”这个时代的洗脑太厉害,他想试着教会妹妹去独立思考。

    小满不懂就问“那什么是辩证批判的眼光呢”

    顾立春一步步启发她“就是对任何话都不能轻易全信,要自己动脑子去想,想这人的说话立场,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真的对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哪些地方需要反驳想不明白的可以问问别人,也可以去看书自己找答案。

    比如说这句,妇女能顶半天边,女同志要跟男人一样参加工作。女人在智力上跟男人是一样的,干智力方面的工作向男人看齐绝对没问题,可是体力呢男女体力有差距,我们就要承认这种客观的差距,不能不顾实际的身体情况,硬要跟男人一样。还有啊,既然大家都干一样的活,是不是待遇就得一样可是在有些地方,只有干活时男女一样,一到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男女又不一样了。后面这是个大问题,以后你当了干部再试着去解决。”

    顾立春说的这种情况,在建国初期更明显,听说有些女同志为了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大冷天的来着例假泡在冷水里干活。现在略好些,但仍存在这种情况。他就是想告诉小满,不要轻易因为任何的主义和口号去盲目地牺牲自己。不要轻信任何人的话,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省得将来被手段高明的渣男ua。

    小满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又不全懂,她皱着眉头费力地思索着。

    赵志军扫了顾立春一眼,说道“小满才多大,你就跟她讲这些”

    顾立春认真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顾立春也不指望小满这个年纪的孩子一听就懂,教育是要潜移默化的。

    他鼓励小满“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一时半会能想明白的,你可以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读书。好了,继续吃饭。”

    小满一边安静地吃饭一边思考问题。

    田三红坚持要继续工作,赵志军和顾立春尊重她的选择。

    从这以后,食堂里多了几个义务打杂工,立夏、立冬、小满、赵明光几个大孩子,放了学轮流去后厨房打杂帮忙,赵志军工作之余也去后厨干活。他做饭水平不行,可是力气大,端锅颠大勺很有优势。

    开饭时,赵志军还在食堂窗口帮忙打饭。

    这天中午,陆大爷去打饭,一看到赵志军在窗口打饭,不由得一愣,随即便直接了当地问道“这饭菜是你做的要是你做的我就换个窗口打。”

    赵志军气得直瞪眼“我再怎么地,也比你厨艺好吧”

    陆大爷严肃地说道“那可不一定,你的厨艺遗传你妈,能比我好到哪里去。”

    赵志军气得不想说话。

    排队的众人挤眉弄眼,相视而笑。

    最后还是田三红出来辟谣“舅,你放心打饭,这饭还是我们仨做的,志军只负责打杂帮忙。”

    听到这话,陆大爷放心了,其他人也放心了。

    有时顾立春中午有空也会去帮忙,这时候,大家伙又是另外一番态度。

    “小顾同志,哪道菜是你亲手做的我一定得好好尝尝。”

    “顾同志,要你给我们打饭,多不好意思。”

    轮到陆大爷,他笑眯眯地问道“这菜是你做的要是你做的,我就多打些。”

    赵志军听到后,看向陆大爷和众人时,目光都冷飕飕的。

    入秋之后,天气越来越凉。冬小麦播种完后,农场进入了冬闲时节,大家的工作量大幅减少。

    顾立春难得清闲下来,他察觉到自己开始长膘了,原因也很奇葩。  因为田三红怀孕的缘故,大家一致同意取消家庭早餐和午餐,好让她多歇歇。一家人全部到食堂去吃早饭和午饭,晚饭大家一起帮忙做。

    顾立春本来也没觉得不好,五场的食堂经过一番改革后,饭菜味道在全场是数得着的。

    可孟念群听说后,主动包揽起他的早午两餐。

    自打有了顾立春的菜谱后,孟念群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经常换着花样做饭,光是早餐就花样繁多。

    今天是葱油饼,明天是水煎包,后天是炸油条。

    这天早上,他做了胡萝卜土豆丝卷饼和八宝粥,为了带着方便,八宝粥是用竹筒装着的,上面还有个盖,里面有只木勺。早餐不但有顾立春的份,还有陈洁的份。

    顾立春带着卷饼和粥去找陈洁,陈洁是一脸惊喜,此时,上班时间还没到,两人就坐在办公室门口吃卷饼喝粥。

    陈洁一边吃饼一边调侃道“你知道女宿舍卧谈会上大家评价出最值得嫁的男同志是谁吗”

    顾立春面带惊讶“你们还谈论这个话题”他还以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很保守呢。

    陈洁笑道“大家私下里说的,当然原话不是这样,原话是你觉得适合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革命伙伴是谁。”

    顾立春指指自己“有我”

    陈洁笑着点头“你排第一位,孟念群也在前十,要不是他的身份问题,估计还能排更高。”

    顾立春对于孟念群的排名不意外,他长相英俊,厨艺好,会的手艺高,脾气还好。

    对于自己的排名嘛,略带惊喜,他自嘲道“可惜了这么高的排名,我早已下定决心为了革命事业,光荣地打光棍。”

    陈洁有些不解“为了革命事业,不至于要打光棍吧”

    两人正在说话,刚好朱书记邓场还有白大姐等人来上班了。

    朱书记听到了顾立春的话,好声劝道“小顾,你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打光棍那是为了女同志好,你打光棍那是女同志的损失。”

    大家相视而笑,都知道朱书记说的别人是谁

    做为“别人”的邓场意味深长地一笑,果然,他的预感是对的。

    赵志军的关注点却在顾立春手中的早点上,“小顾,你这生活水平又提高了。”他好容易才跟着他吃上鸡蛋灌饼,结果对方又改吃土豆丝卷饼了,连粥都是竹筒装着的。

    顾立春站起身来说道“早饭是别人请的。”以后不在办公室门口吃早点了,容易招人嫉妒。

    顾立春回到农牧科办公室,把卷饼啃完,开始工作。

    五场的很多工作也开始进入收尾阶段,苜蓿收割完最后一茬,晒干后发货到省里和京城;沼泽地里的公鹅公鸭和鹅蛋鸭蛋也运到市里的供销社,紧接着,草编厂和副食厂的货款也结算回来。

    四笔钱入帐,五场的帐面上是空前的富裕。财务科的职员是满面春风,其他科室也差不多,形势一片大好,大家干劲更足。

    开会时,会议室里气氛一片融洽,连争执都少了,各科室相处十分和谐。

    这让吕进步十分不适应。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供销科无论在哪个分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偏偏到了五场这里,本该是边缘冷门的农牧科成了香饽饽据说五场的年轻人都在打听农牧科还招不招人供销科倒也有人打听,可是人家问的是要是农牧科不招人就先去供销科占地儿,以后再平调也方便。

    吕进步听了只想骂人,一切都乱了套了,这是什么世道

    他当初来五场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而来,他想要的是邓场的秘书之位,和将来的副场长甚至五场场长之位。现在看来,目标离他越来越远了。吕进步心怀不甘,但又无可奈何,或许,他需要一个外援

    这是一场总结大会,来开会的不但有各科室干部,还有各大生产队的代表和知青代表。

    两位领导进行发言和总结后就是大家的讨论时间。

    与以往的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不同,今天讨论的主题很单一。

    生产队代表问的是“顾秘书,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提升一下我们生产队的生产水平为我们的社员多谋点出路。”

    知青代表问的是“顾科长,我们知青对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非常满意,不过,我们还有一些想法,就是咱们的图书室能不能再扩大一些咱们的精神生活是不是还可以再丰富一些我们女知青想组一个业余文工队可以吗”

    其他的代表也纷纷发言。

    其中十个问题是有七个是冲顾立春来的,剩下两个是先经过领导同意再冲顾立春来,最后一个是他实在解决不了的。

    顾立春忙得嘴都不够用,吕进步闲得发慌,抄着手看热闹。

    朱书记看着都心疼顾立春,在旁边劝道“大家别急,一个个来。这次商量不完,下次再说也可以嘛。”

    邓场也发言“小顾先把问题记下来,我们以后再逐个讨论论证,大部分问题,不可能现场就给你们答案。”

    大家一听也是,有些问题怎么可能现场得到答复

    讨论的热度终于降了下来,顾立春终于得以喘口气,有人递过来一杯水,顾立春接过来喝了。喝完才发现是邓场递的,他真心诚意地流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神色。

    顾立春喝完水,缓口气,朗声说道“关于各生产队的发展问题,这个情况太复杂,毕竟各生产队的情况不同,我们得制定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得带领咱们的干部团队进行实地勘察和科学论证,最后再集思广益,选出最好的方案,大家不要着急。我们一一个个的来。”

    胡大华快人快语“顾秘书,你把我们队做为试点生产队吧,我们全体队员一定积极配合你。”

    其他生产队代表不干了,纷纷下场抢人“我们也可以的。”

    顾立春笑着往下压压手“别急,一个个来。这个可不是食堂打饭,到的越早越好。”

    一场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顾立春被吵得头昏脑涨的。

    开完会,他生怕大家再拉着他继续讨论,便直接进了邓场办公室。我就不信你们敢跟着进来,果然没几个人敢进来。

    对面的邓场“到我来这躲风头”

    顾立春坚决不承认“没有,我来聆听领导的教诲和汇报工作。”

    邓场“那行,你接着汇报。”

    顾立春汇报了10分钟工作,喝了20分钟茶,等到大家都散了,他才慢悠悠地出来。

    吕进步一看到顾立春在邓场办公室里一呆就是半小时,心里就很不好受,他义正词严地说道“顾同志,你汇报工作的时间太长了,领导的时间很宝贵,咱们做下属的要注意分寸。”

    顾立春看着吕进步,笑着说“吕同志,这不是时间宝贵与否的问题,是你本人的说话水平还有进步的空间。”

    吕进步“”

    顾立春语重心长地说“老吕,你长点心吧,你父母给你取这个名字不是有先见之明的。”说完,飘然离开。

    五场进帐虽多,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别的不说,单是两栋宿舍楼就没少花钱。更别提等过完年后还有几大笔花销。但不管怎样,今年大家的日子比去年好过多了,人人都是喜气洋洋。

    几家欢乐几家愁,现在的金发是又欢喜又愁。欢喜的是自己打了二十多年光棍,终于能娶上了媳妇了。两个人的证明都打了,结婚没有阻碍。

    革委会那边因为顾立春的帮忙不但没有因不尽责挨骂,反而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让他们再接再厉,继续打入敌人内部。对此,王铁和金发只有一个字“服。”

    两人还就此事向顾立春讨教“是不是对于领导来说,只能能说会吹,不用干事也行”

    顾立春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有些能,有些不能,比如邓场,在他手底下工作,还是得拼命干活,还得干得比别人好。”

    两人立即懂了。他们突然有些同情顾立春,那么会吹的一个人最后还是得干活。

    金发高兴的事还真不少,可烦恼也随之来了。他觉得自己结婚了,就想向场办申请分一间房子,哪怕一小间就行。可是农场人口越来越多,房子还是以前盖的那些,是僧多粥少,根本不够分。何况金发又不是干部又不是劳动模范,排队也轮不到他。

    一想到结婚后,两个人还得挤集体宿舍,金发就抑郁了。

    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说道“顾同志,你说我俩什么时候才能分到房子”

    顾立春看着金发,据他所知,农场里像他这种情况的不在少数。农场不缺地方,就是缺盖房子的钱。

    他试探道“金发同志,我对你是深表同情,要不,我把办公室腾出来给你俩住”

    金发道“那也不是常法呀,再说腾给我们,你去哪办公唉,过日子真难哪,我去找场办,场办的人说这种情况的不止我一个,让我耐心等待,问题是等到哪年呀。”

    顾立春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心里已有个大致轮廓,他问道“金发同志,如果场里出地,让你自己出钱盖房,你愿意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