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第 1 章

作品:《我在巴黎当网红

    “卡桑德,天神赐下木马祝福特洛伊城了”1

    富有穿透力的美声在她耳边响起,恍若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这是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魏西缓缓岱睁开眼。

    凑在她眼前的少年高鼻深目,金发蓝眸。见她苏醒,对方停下歌声望来,眼中好似有星星闪烁。

    西岱一惊,猛然坐起。

    随着她的动作,一股浓烈的酸臭混着尿骚冲入鼻腔。她捂着鼻子环顾四周,发现味道不仅来自于眼前的小伙,还有衣不蔽体的流浪汉们。他们躺在起球的毛毯上,酒瓶滚落一地,正在神志不清地嘟囔。

    不远处有座金碧喷泉,青铜人鱼像托着水柱,淅沥作响。广场正中伫着恢宏尖碑。远方有桥,一抹黑影凭栏吹奏萨克斯,婉转悠扬,愁肠满腹。更远的夜幕下,路灯衬出沉睡中的古典建筑群。彼岸群楼后,露出一截标志性的铁塔尖顶,散发着端庄的黄。

    “巴黎”

    魏西岱下意识地喃喃。

    她来这儿开过2场演唱会,旅游购物过几次。她很快意识到,自己正面向贯穿全城的塞纳河,坐在巴黎第8区著名的协和广场上。18世纪末,这里曾是路易十六的断头台。

    这一认知令她的手臂倏地起了疙瘩。

    她今年22岁,是女团现役成员,千万粉丝博主、热搜包年用户。睁眼前,她正在三亚拍摄电影,扮演的是纯真善良的采珠女阿。虽是小角色,电影却是影帝贾斛的复出作,有机会冲刺戛纳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她从老友温导演那儿争取来名额,就是计划转型演员,来年再去蹭戛纳的红毯。

    可怎么一睁眼她出现在了巴黎

    沉思间,眼前的美少年颤着眉毛又哼唱起来。他唱得很深情也动听,可她一个词都没听懂。

    “喂这位歌剧家,你讲英文吗”西岱不得不打断他,庆幸为进军亚洲学的英语派上了用场。

    美少年迷离的眼神变清晰,愕然地换成英文“卡桑德,你居然讲英语了你不是最讨厌英语”

    “卡桑德”

    西岱怔忪片刻,怀着不详的预感低下头。

    映入眼帘的是三大圈肚腩,粗壮如牛的大腿,布满老

    茧的双手,以及发黑的指缝。身上是件瞧不出颜色的t恤。咯吱窝处破了个洞,隐隐的酸气溢出来,发间也传来可疑的痒意。

    她手边有个干瘪的布袋,里面有一张卡桑德的身份证,一张捡来的学生证,一个没电的诺基亚滑盖机,五张折起的10欧元纸币以及一张法国兴业银行的卡。

    这,就是她所有的资产。

    魏西岱咽了下口水,感到太阳穴阵阵跃动。

    一切都昭示着,她不仅来到了巴黎,还成了名为卡桑德的街头流浪汉。

    她愣了几秒,利落地抽了自己一巴掌。伴随着清脆的“啪”声,脸庞上传来的深切痛意。她又捏着腹部旋转180度,霎时疼得直抽气。

    “我没在做梦”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顿时,无数个问号在脑袋里飞奔,旋转,跳跃。

    她怎会跨越过大半个地球,从另一个胖女人的身体里醒来没错,她挺喜欢巴黎的,也憧憬过在此住上一年半载,但绝不是以这种形式

    她的千万粉丝,她和影帝的新电影,她的芭莎封面,她准备了7个月的新专,最最最重要的是,她存在瑞士银行的雄厚资产都没了

    她又变回了当年的穷光蛋

    西岱的脸颊直线升温,烧得脑袋发烫。即便她见过不少大场面,也无法消化这超越常识的转变。一时间,她懵在了原地。

    尚未从惊愕中清醒,一辆紫色大巴已向协和广场驶来,稳稳当当地停在建筑物前。一位蓝衣修女走下来,拿着小话筒阴阳顿挫地喊了一通。几个流浪汉麻利地坐起来,揉去眼角的污物,将自己的毯子一卷一扎,背着家当上了大巴。

    歌剧家眼神发亮,脸色泛红

    “有饭了教会组织慈善活动了”

    “等等”

    西岱踉跄着被拽上大巴。

    封闭狭小的空间内,流浪汉们的酸臭味堪比最繁忙的垃圾回收站。西岱忍住干呕的冲动,捏着鼻子找到空位。弗一坐下,歌剧家的眼神又迷离起来,开始哼哼唧唧地,也不和她讲话。西岱蹙眉观察了会儿,终于确定这位美少年的脑袋瓜不太正常。

    她扶额叹息,转向另一侧的窗。

    路灯的昏黄光线下,窗外的景物在飞快逝去,晃动的车窗映出她迷茫的

    双眼以及她新的脸庞。

    那是个肥胖的亚裔女人。她的额头与鼻翼闪着油光,两颊的赘肉模糊了原本的五官,面相很凶,那双杏眼是这张大脸上唯一的优点。即便光线昏暗,她也能辨认出一副黑眼圈,鼻尖的黑头,以及脖颈上两条深邃的颈纹。

    颈纹两条身份证上明明只有22岁

    西岱忍无可忍地转头,将歌剧家从自己的世界里拽出来

    “我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22岁就有颈纹”

    她痛不欲生地提了提脖子上松弛的肉。

    歌剧家勉强回神,眼神迷离“你,呃”

    “哈”

    “你非常懒每天不是躺着就是去麦当劳买扭扭薯条。对了,你还偷东西”

    歌剧家说,卡桑德是个标准的懒货。把协和广场当成固定流浪点前,卡桑德是巴黎运输公司地铁协和站的售票员。因为不愿同旅客讲英语,她被投诉到失业。下岗后她懒得找新工作,就靠每月微薄的政府补贴语与偷窃维生。在竞争激烈的巴黎,600欧勉强够付一个20区的七层斜顶阁楼。不出意外,卡桑德这样的年轻人被无情地淘汰到了大街上。

    西岱捏着脸颊两侧的赘肉,深深闭上了眼。

    还没平复好心情,司机师傅已经一个刹车,在教堂前停下。她抬头张望,只见流浪汉们鱼贯而出,争先恐后地涌进去。

    教堂朴素干净。修女们带他们转入左前方的小屋。里头放了五排长桌,几位志愿者在前方分发番茄浓汤,熏肉,与面包。食物的香气与汗臭味儿交替。流浪汉们熙熙攘攘,推推搡搡,却老实地抱着铁碗排队等候。

    西岱刚踏进门,就被一位黑发黑眼的工作人员吸引了视线。

    他大约27、8的年纪,身材高大,眉眼深刻,鼻梁挺直,一双薄唇微微抿着,在上了年纪的修女与牧师中显得鹤立鸡群。男人正与跟前的老流浪汉说话。老人犯了糊涂,不停地颤抖哆嗦,眼含泪意地环顾四周。男人不断拍着他佝偻的脊背,低声抚慰,耐心得彷佛重临人间的耶稣。

    帅哥。

    西岱收回目光,耐着性子取了食物,和歌剧家找位子坐下来。作为女团成员,她不惜以最严苛的标准虐待身体。见到卡桑德的模样后,她很想绝食。但腹

    中到底饥饿,她将法棍丢给歌剧家,自己只吃了点熏肉与汤。

    突然间,她瞥见对面女孩的碗。

    那里面有沙拉。

    西岱终于来了精神。她张望几下,发现只有那女孩有沙拉,便用英语问

    “小姑娘,你在哪儿拿的色拉”

    女孩警惕地看了她眼,护住碗向后移了移,用蹩脚的英语回答“这是给未成年人的。”

    她还未有下一步动作。一只手蓦地拽住她的手腕。

    西岱下意识地回头。

    不知何时,刚才的亚裔男人已经站在她的身后。

    近距离下,她能看清他眼中的血丝,与下巴上浅浅的胡茬。他没什么表情,眼神也波澜不惊。可寡淡的神情下,那与身俱来的吸引力令她倏地耳根泛红,手腕相触的地方都有些烫

    西岱下意识地甩开手。

    远看他气质清冷,不想近看却这样撩人。她自诩在娱乐圈浸淫多年,见过数不胜数的荷尔蒙鲜肉,却没人给过她这样的感觉。同浸泡在浮华中的肤浅皮囊相比,男人的气息冷硬,寡淡,却诱人。

    他表情淡淡地收回手,垂眼看她,吐出一串流利的法语。

    西岱勉强定住心神“我不语。”

    他蹙眉望着西岱片刻,换成英语“卡桑德,不管你在耍什么花样。在我这里,偷东西是绝对禁止的。”

    对方语调淡淡,却不容违逆。

    卡桑德。

    他认识她

    他修长的手指压住她肩膀,弯腰,轻声商量,彷佛她是心智不全的孩子“别偷别人的。要是不够,我再给你熏肉。”

    凑近以后,他身上烟草的气息愈发明显,几乎将她圈起来。从西岱的角度,正好看到他滚动、棱角分明的喉结。对此,他却毫无察觉。

    她定住心神“我想吃沙拉。”

    “那是给未成年人的。”

    西岱抿了抿嘴。

    男人盯着她看了会儿,确认她没在开玩笑,才直起身,向前方的志愿者嘱咐了几句。很快,他们送来了满满一盆沙拉。

    见他走向别的流浪汉。西岱下意识地松了口气。

    流浪汉们用完餐,陆续走回来时的大巴车。

    西岱咽下碗里最后一片菜叶,惦记起今晚的住宿问题。卡桑德能忍受睡大街,但她魏西岱到底是

    个女明星,女明星怎么能在协和广场睡地砖说出去岂不是要被媒体和对头笑话死

    在她的不断恳求下,修女为她拨了115巴黎紧急住宿热线。五分钟后,修女摇摇头,说今晚全市的收容所都是满员状态。事实上,这是令人遗憾的常态,不然教堂内就不会聚着这么多无家可归者。

    西岱双手搁在桌子上,眯眼问“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睡一晚我没办法睡大街。”

    修女犹豫“或许你有钱那可以试试青年旅馆”

    “最便宜的青旅多少一晚”

    “巴黎物价较高。据我所知,至少也得40欧一晚。”

    西岱飞快地思忖。

    她兜里有50欧,再加上卡桑德的银行卡,怎么也够一晚房费了。等到第二天,她就去大使馆救助。只要回国联系上熟人,再让母亲用她的银行卡密码提取存款,下半辈子也能衣食无忧。

    计划好一切,她抱着修女给的一叠巴黎地图与介绍册,满怀希望地回到臭气熏天的大巴上。旁边的歌剧家又开始神神叨叨,眼神迷离地嚷嚷。她无语地转头,正巧看见那个男人从教堂里走出来,靠在墙上,默默点起一支烟。

    她望着他,有些出神。

    他们注定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她会记得那一碗沙拉。

    大巴逐渐驶离教堂。

    沉默的男人与他烟头的星火逐渐变小。锁起的商铺与一栋栋奥斯曼式的古典建筑被抛在身后。最后,熟悉的尖碑映入眼帘,大巴在协和广场边慢慢停下。

    她跳下大巴,拿着册子往最近的青旅出发。

    “卡桑德”

    冷风一吹,恢复清醒的歌剧家叫住她,“要是不行就回来,你的毯子还在这儿”

    西岱没有回头,毫不留恋地冲他挥挥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