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041 布局铺路

作品:《七十年代翻身记

    因为邵琛和方淳表现十分出色, 陈茉和陈梅姐妹俩这个年, 过的可谓是格外顺畅。

    徐桂芝仿佛从更年期的暴躁里彻底走出来,每天都乐呵呵的, 等看到两个帅气出色的女婿,更是欢喜的难以自持。

    老大结婚有了孩子,二姑娘三姑娘各自有个出色的男人,现在就剩下老四了。

    可老四陈卫民今年刚成年,在念高一, 显然谈娶媳妇的事儿还尚早,更何况,在徐桂芝心里, 老四以后也是要去上大学的,过早结婚,反而不好。

    你看看家里的两个闺女,不都是出去见过世面,才能找到这样的金龟婿

    这边徐桂芝对陈卫民比较放心, 那边两个姐姐, 倒是没这么心大。

    “这两年我的事情比较多, 也不知道你的生意究竟做成什么样了,你现在年纪大了,大哥管不住你, 我和二姐又不经常在家。”

    陈卫民的小卧室里, 陈茉看着躺在床上的少年, 说道“趁着这个时间, 你也说道说道,以后是想走哪条路,你俩姐夫也算是多少有些本事,不能说一定比你强,但好在比你大一些,能给你些建议和帮助。”

    因为知道青春期的少年都有些叛逆敏感,所以陈茉说话很是注意。

    陈梅在旁边也笑“实在不行,你跟我们透透底,我听你三姐说,你这两年也算是小有资产了。”

    陈卫民瞥了一眼两个姐姐,觉得很是头痛,闷声道“没啥资产,相当于二姐夫给咱妈的那个数吧。”

    嚯,这口气,还真不小。

    陈梅不是太相信,倒是陈茉心里多少有些谱儿,没觉得太过于惊讶。

    陈卫民这两年,可不仅仅是在学校上学那么简单,一有时间,就带着人四处奔波,收旧物件。

    搞收藏这种事情,只要你有眼光,手段高明,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可就是因为盈利额太高,反而让陈茉有些担心。

    “我知道你自己主意大,我们也不是说一定要干涉你的生活,但就是想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打算的。”陈茉斟酌着说道“比如,这学,你还打算继续念下去吗”

    生意学业肯定不能两边兼顾,陈卫民在学校缺课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这事儿都没让徐桂芝知道罢了。

    都是大哥陈卫国在后面给他擦屁股,现在过年两个妹妹回来,他自然是要悄悄通个气儿的。

    不然以后若是弟弟长歪了,谁负责

    “你前两年,不也是一样事业学业两边倒吗,也没少旷课,有的还是我帮你兜着的。”陈卫民斜了二姐一眼,委屈道“怎么到我这里就不行了学肯定是要上的,我以是要去学考古的。”

    这还学会犟嘴了。

    陈茉气的咬牙,可终究是自己不占理,索性换个思路,问道“去哪个学校考古”

    陈卫民一仰头,嘿笑道“清华。”

    “行,两年以后,我在北京等你。若是到时候你没本事考过来”陈茉不怀好意的瞥了一眼他的床底下,说道“我把你床底下藏得宝贝,全都给你砸了。”

    陈卫民顿时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然而让他惊恐的还在后面。

    陈梅听到三妹这么说,顿时两眼光放“啥老四床底下有宝贝让我瞅瞅”

    “没有没有,二姐你快出去妈,二姐抢我东西”

    少年的惨叫声穿透到院子里,徐桂芝听到了也不以为意,反倒是说道“你那床底下都是些破烂瓶瓶罐罐,有啥宝贝的,别说你二姐,连村口收破烂的四大爷都瞧不上,上次他路过家门口,我把你那东西给他瞧了瞧,他”

    没等徐桂芝说完,就看到陈卫民一脸欲哭无泪的跑出来,慌张问道“你把我床底下的东西当成破烂卖给四大爷了”

    陈茉和陈梅跟出来,也都有些揪心,紧紧的看向徐桂芝。

    那可是动辄一件好几万的东西

    卖给收破烂的,可真是能耐呢

    “哦,他说都是些瓶瓶罐罐,不值啥钱,搬起来也不好搬,容易碎,就没收。”瞧见儿子闺女都一脸紧张,徐桂芝有些摸不着头脑,嘲笑道“收破烂都看不上的,你们倒是还当宝贝了。”

    陈卫民松了口气,转过身一脸哀怨道“我就算是拼命也要考到清华去,这个家真是没法呆了。”

    两位姐姐皆是一脸同情,一左一右捏住他的脸揉了揉,表示加油鼓劲。

    陈茉在家呆了半个多月,等正月十五过完以后,她和邵琛就开始准备回京了。

    方淳和陈梅也要回广州,他们的公司,需要两人回去把持。

    成年以后,家就是个暂时的港湾,大多数人,都要为了生计,为了学业,天南海北的闯荡。

    徐桂芝虽然不舍,但也就是唠叨几句。

    1981年,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是迅速腾飞的年代。

    且不说别的地方,就北京而言,小商品经济开始迅速崛起,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卖私货的。

    更有南北倒的倒爷们,把电子表等相对来说稀有的物件,大批量北上运到京城,狠狠赚了一大笔。

    这个在当时被定性为投机倒把的行当,带来的利润是惊人的巨大。

    陈茉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重活一世,她连陈卫民那种淘文物的事情都不愿意做,怎么可能沾惹这些说不清的行当。

    这辈子,她稳扎稳打,清清白白,看似走的道路比较辛苦,但绝对能长久安稳

    她对这个行业不感兴趣,但是对这个行业的人感兴趣。

    几十年后,有个叫做微商的行业,无孔不入见缝插针,上线发展下线,成功的在无数消费者中间建立起了第一手消费渠道。

    虽然这个行业被爆出来无数丑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发展的很是成功。

    将需要销售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的推出去。

    陈茉现在看中的,就是倒爷们的销售渠道。

    现在在大街小巷售卖东西的这些人,其实都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微商下线,他们卖出去一件东西,就能得到相应的提成。

    但是,这种大街小巷的叫卖,显然是最低端的存在,只要上家断了你的货源,你就完蛋了。

    于是陈茉私底下,悄悄联系了一批倒爷。

    她买下一些店铺,以租赁的名义,把店铺的使用权,转给这些个体户。

    什么你说你没钱,没关系,我们再签署个合同,我这铺子先租赁给你,等你卖东西赚到了钱,利润我们三七分账

    你不知道该卖什么

    爱卖什么卖什么,只要别赔钱就行

    这样相当于白送店铺的好事儿,让京城里很多有门路的倒爷下线们闻风而动,争相上门来寻求合作。

    毕竟,只要有了店铺,能拿到经营许可证,他们就能立刻翻身挂牌,成了正经生意人

    这样的好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最诱人的是,前期根本不用任何投资,谁都能开的起铺子

    于是,从1981年的年初,到1983年的年末,这两年间,陈茉几乎什么生意都没做,在北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砸钱。

    前些年从上海带来的百万加盟费砸完以后,又从王驰那里陆陆续续调过来了数百万资金,单单是这两年时间,她已经在北京砸了好几百万的真金白银。

    这些铺子总体来说是盈利的,毕竟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只要开门做生意,就能赚到钱。

    但是,盈利额远远比不上产出值。

    王驰那边的生意也要开展,陈茉不能过度剥削他,好在到1983年年底的时候,她在北京,大大小小已经买下来数百家商铺。

    这些商铺,每个月的盈利额,已经到暂时能让她积累启动资金的时候了。

    于是,在这个年底,所有商铺的承租方,都接到了业主的指示两年合同已经到期,不接受续约,要么搬走,要么接受业主安排,关店等待新的安排。

    且不管这些店面的承租方怎样想,陈茉把意思传递出去以后,通知上海的王驰,示意他可以加快步伐,朝着北京挺进。

    新的一年到来以后,去年的动乱风波彻底过去,1984年的街头,没有流氓混混,没有打架斗殴,整个国家,一片祥和美满。

    陈茉将搬走空掉的店铺收归,然后安抚接受安排的店主,以公司员工的形式,将这些店主们收归麾下。

    与此同时,水牛村里生产的家具,开始源源不断装进绿皮火车,运进北京。

    数百家店铺停业半月,等再开业的时候,就已经装修完毕,统一挂上时代家居的牌子,一夜之间攻陷整个北京城。

    开张第一个月,桌椅板凳打折,柜子箱子打折,整个北京城都陷入一场家具业狂欢。

    平时舍不得换家具的人家,纷纷掏腰包购买。

    单单这一个月,就给陈茉敛到了巨额的资金。

    时代家居的名头,以这样强势的姿态,在北京城一炮而红

    但是,陈茉蓄势三年,怎么可能为的是这点蝇头小利

    她要开始憋大招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