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030 恐怖的巨额利润

作品:《七十年代翻身记

    陈茉是在国庆节最后一天的下午回到县城的。

    卡里面带着一万二的存款。

    樟木箱的订金是两万, 花掉的八千, 自然是买下来了王驰的公司。

    按道理讲她现在还在上学, 打理公司并不方便,更何况公司还在千里迢迢的上海,可是认真思索过后陈茉还是决定买了。

    北上广, 和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深圳, 杭州这五个大城市, 是她必须要提前规划布局的地方。

    其余的几个城市先不说,她现在的生意在上海已经展开,无论是商业上和丹枫实业的齐总搭上线, 还是官场上能和靠着汤臣照应, 她都没办法眼睁睁看着这块大蛋糕被别人吃下去。

    所以, 既然要做,那就把准备工作做充分。

    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无论是前期招揽储备人才,还是日后制造与销售一条线兼并,显然都会方便很多。

    买下新公司以后,她第一时间修改了公司的名字时代家居。

    至于公司的总经理,陈茉思索片刻, 仍旧还是敲定了王驰。

    这人现如今已经被汤臣吓破了胆, 因为惧怕汤臣的恐怖背景, 没有丝毫二心。这样一个能彻底拿捏在手里的人, 用来当做下属, 还是比较适合的。

    至少, 他会兢兢业业,百分百听话。

    时代家居的事情办完,陈茉,邵琛和马师傅三人当即踏上归途。

    到县城以后,邵琛找来顾红军,两人骑车把陈茉以及马师傅送回水牛村。

    往日在村子里,陈茉出现的地方,都是被人明里暗里调笑。她虽然不见得跟这群人一般见识,但总归是心里不舒服的。

    然而这次回来,大家看她的眼神都很复杂。

    有畏惧,有艳羡,有难以置信,有隐隐讨好,以上种种,难以用语言表述。

    就连平时里的老人家们,和她打招呼的时候,也有些拘谨。

    短短几天时间,陈茉的英雄事迹,已经在水牛村彻底发酵,并且随着这股风潮,朝着周围十里八村蔓延。

    刚满十八岁的陈茉,已经活成了大家眼里的传奇。

    现如今提起老陈家的三丫头,哪个不是要竖起大拇指来,叫一声好的

    金钱与权势的增长,从周围人对你的态度,就能看出来端倪。

    更何况,还有件事。

    李淑嫁人的那个粮站副站长,据说因为得罪了陈茉,直接被下了职位。就这两天,李淑气势哄哄回娘家来算账,却被李成功一酒瓶子给砸进了医院。

    到现在,据说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看看老李家凄惨的下场,再看看老陈家如日中天的红火日子,谁还敢凑上去找不痛快

    陈茉仍旧面色如常的和大家打招呼,心里其实早就乐开了花。

    不是说陈家三丫头草包啥也不会吗,现在草包就站在你面前,你倒是再说一句试试啊。

    怀着这种暗爽的心情回到家,陈茉脸上的笑意突然就凝住了。

    因为徐桂芝正在家里冷着脸等她,看这架势,显然是要三堂会审了。

    陈卫民在旁边露出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于是接下来,在上海赚到四万块,能和汤臣谈笑风生的陈茉,回到家以后,只能苦逼的和自己老妈解释,为什么做了这么多事儿,却瞒着家里。

    徐桂芝坐在椅子上,把闺女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冷笑道“俺当你是出去和同学玩了,没想到跑上海去了,你这死丫头可真是能耐,还出钱包山头,那山头上能有啥,值两千块一年”

    这个时候,她已经从儿子嘴里知道,闺女国庆节假期去了上海。

    “我去上海也不是为了玩儿啊,我那是去跑生意。”陈茉有些无奈,解释道“后山的香樟树,能拿来做箱子,我买下农具制造厂,包下后山,就是为了做樟木箱的生意。”

    徐桂芝狐疑道“这箱子能有啥生意,你一年可是要往后山砸两千块钱的”

    提起两千块的时候,徐桂芝脸上一阵扭曲,显然是生怕闺女被坑了。

    陈茉随口说道“这生意还行吧,目前看来一年十几万的利润还是有的,不过接下来,我得全面扩大生产规模了,不管怎样,包山一年的两千块钱,我还是出得起的。”

    她这轻飘飘的一句十几万,让全家人都惊呆了。

    徐桂芝呆呆的看着自己闺女,半晌没缓过神,最后只能说道“那俺知道了。”

    乖乖,他们老陈家是祖坟上冒青烟了,生出来三丫头这样一个活财神

    在这个万元户都是稀奇的年代,陈茉敢夸下海口,一年挣钱十几万

    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件事啊

    唯有陈茉自己不以为意。

    眼瞅着改革开放的巨轮就要扬帆起航,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大批的富商们已经积累到足够多的资本,就等着国家的好政策做跳板,彻底来一次鱼跃龙门的大跳跃。

    她如果再不努力的话,不用几年时间,后会被远远抛在身后,无力追赶。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抓住能抓住的所有资源,奋力往前爬

    家里有了新嫂子,也不知道一家人还能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按照陈茉的想法,其实不太想过早把自己的资本显露出来。

    可是,时不我待,她现在没精力去管这些家长里短。

    换句话说,她对于自己现在的资本也有了信心,哪怕家里人想要翻出什么浪花,她也有能力按下去

    还有一个原因,富豪发家的问题,向来都是大忌讳。

    几十年后,但凡是身家数十数百亿,但却发家史不明的富豪,多少少少都是靠着歪路子起家的。这样的人,哪怕给国家带来巨额的利润,最终也少不了因为踩线被清算的悲惨结局。

    她陈茉为了给自己闯出来一条干净的路,不走任何歪路子,安心做实业,堂堂正正做生意。

    为何要捂着不得见光

    我就是能力超群会赚钱,有什么异议吗

    如果有,那请你憋着

    因为陈茉的原因,农具制造厂的后续大动作,并没有遭遇到奇怪的质疑。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陈家三丫头在外面接了大单子,开始制造樟木箱。

    水牛村的七八个老师傅,显然并不能满足如此数额庞大的樟木箱数量,于是,农具制造厂开始大力招人。

    为什么一个地区的经济,是靠厂子,公司带起来的呢因为有他们在,就能产生效益。

    制作家具,伐木需要出力气的工人,做家具需要有技术的工人,要买漆料,要包装,要运输,甚至还得要护理保养,这些可都是一个又一个岗位啊

    一个地区的经济腾飞,可不就是靠这些起来的。

    陈茉这个农具厂快速扩张,基本上,一个水牛村,和周围十里八村的劳动力们,都不再缺工作。

    她一个人,能养活附近五六个村子。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陈茉的家乡,香樟木的后备储蓄仓库,水牛村的人均gd,一直走在中原省最前列。

    到后来,更是兼并周围村落,推掉之前的破旧房子,建造精美统一的联排乡村别墅,号称天下第一村

    且不说以后,就陈茉从上海回来之后的一个月。

    水牛村所有青壮劳动力都有了工作,战线从后山上的伐木,到村里的樟木树前期切割处理,最后到厂子里深度加工,正式实现了流水线生产。

    现在提起陈茉,人们已经从一个月之前的畏惧,到现在无尽的感激。

    毕竟,陈茉这可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陈家三丫头的名头,一时间在县城里都传的格外响亮,人人都好奇,才十八岁的姑娘,如何能有这么大的能力,硬生生走上了让人仰视的高度

    就连县长,这些天都连续来到水牛村慰问。守着陈茉这个招财大户,等他任期满了,何愁没有政绩,何愁不能往上爬

    就在人们对陈茉的事情空前关注的的时候,有两件大事发生,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第一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八个村民,偷偷分发了土地

    此事一出,举国哗然震动

    本来就暗地里汹涌的潮流,第一次被搬到了明面上,毫不夸张的说,数亿农民都沸腾了。

    无数双眼睛盯着小岗村,盯着上面任何风吹草动的政策变化,等着观望,这群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落得什么样的下场

    人们在议论,在争吵,有支持的,有较好的,自然也有唱衰的,整个国家,都陷入了一场压抑着狂欢的大讨论。

    而这场讨论浩浩荡荡持续了一个月,直到1978年12月,严冬到来的时候。

    北方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冷气直钻人骨头缝里。

    好在,这个未来的强国,号称从沉睡中醒来的华夏,为这个寒冬,第一时间送来了温暖。

    1978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

    会议从思想、政治、到组织路线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更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高度评价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

    自此,中国,开始进入全面井喷的新时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