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作品:《顾双宅门手记

    栀子玉容霜

    顾双疑惑,鹤童看出了端倪,心下愕然。

    少爷居然没把东西交给素馨

    他轻咳一声,掩饰过去,笑道“没什么,是我记错了,一时说了胡话。”

    顾双心里装着事,也没心思揣摩鹤童究竟什么意思。

    一会儿到了正房,三太太必定要追问起七少爷移居的事,到时候以苏姨娘的口才,必然要被压一头。

    顾双倒是有了个不错的对策,只是以自己和苏姨娘的关系,不方便直接和她说,让秀珠转达,又怕着秀珠嫉恨,在这两人面前,自己还是装成懵懂无知的样子才最安全。

    九小姐倒是个绝佳的传话筒,奈何年纪太小,万一说错了话,或是说漏了嘴,反而让苏姨娘觉得她有话不直说,越描越黑。

    思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试试鹤童这边。

    鹤童见顾双心神不宁,问道“素馨,你在伺候九小姐,莫不是被折腾出多疑病来了”

    九小姐的顽劣可是有目共睹的,他常在外院却也听说过。

    顾双摇头道“算是,也不全是。”

    鹤童奇怪道“这话怎么说”

    顾双道“我在想,若是三太太因为七少爷的事迁怒了苏姨娘,九小姐又当如何”

    鹤童听出她话里有话,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我临时想出一套说辞,或许可行,只是我年纪小,又是才拨到院子里的,怕姨娘不信服。”

    鹤童皱皱眉,道“你说来听听。”

    顾双附在他耳边徐徐道来,鹤童皱着的眉头慢慢展开,继而眼中泛起亮光,他本以为这小丫鬟是在胡闹,谁知还真有些办法,当下答应传话,至于苏姨娘是否听信,又能吃透多少话里的含义,只能看天意了。

    西间里,苏姨娘如云的鬓发绾成简单的一窝丝,端着茶盅看儿女向自己请安。

    她尤其赞许地看着女儿的打扮,这孩子倒是越来越懂事了。

    可当目光移到儿子身上时,心中暗暗失落,这孩子向来有自己的主意,全然不考虑她的感受。

    “走吧。”她起身,秀珠从旁搀扶,东间的顾双和鹤童也闻声起身,鹤童向秀珠说了顾双的法子,却隐去了她的名字,秀珠自然把话当做七少爷的意思,当即悄悄在苏姨娘耳边说了,一边说,一边相携来到正房。

    为了今日的请安,三太太提前做了早课,瑞金和乔扇正在收拾经卷。

    珍蕊跟在后面跑腿,顾双望见她时,她朝顾双甜甜一笑,看来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西跨院的陶姨娘到底比苏姨娘更有眼力见,早已带着女儿过来,苏姨娘进门时,她们二人正和三太太话家常,八小姐一身石青袄裙,不经装饰的素面银鎏金头面,乖乖巧巧地坐在三太太膝旁,三太太轻握着八小姐的手,状似亲生母女。

    顾双心里清楚,又该轮到自己当背景板了,便安安静静站在九小姐身后的圈椅旁,服侍她落座,却见九小姐恨恨地盯着什么,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一头果然是面露得意的八小姐。

    她连忙拽了拽九小姐的衣袖,借着搬椅落座的杂音,在她耳边轻声提点“太太看不见八小姐,却能看见您。”

    九小姐一个激灵,心知险些落了八姐的下怀,当下默然落座,直视前方,心无旁骛。

    顾双放心了,垂头听着三太太交代明日三老爷回来该准备一桌团圆席面,又因女不祭灶,嘱咐鹤童帮着打理院中小厨房祭灶的事宜。

    两位姨娘连连应声,陶姨娘和三太太的关系似乎更亲近些,偶尔帮着补充两句,像个智囊的样子。

    话题绕来绕去,转到今日三小姐开宴上,三太太夸了三小姐的性情,劝两个庶女多学这着些,两位小姐却各怀心事,性情好又如何嫡女之尊又如何还不是被大老爷带累着许了门招人耻笑的婚事。

    话题又兜兜转转,落在七少爷移居一事上。

    顾双吐了口气,方才只是压轴,大轴戏终于开始了。

    方才所谈都是内宅琐事,七少爷本就不应操心,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如今才起身上前一步,再度行礼问安。

    他的座次也颇有玄机,并不挨着苏姨娘,而是在三太太下首,却又隔着些距离,从顾双的位置看去,竟像是孤立在外的一个人。

    三太太未开口先变了脸色,在她身边的八小姐也坐正了几分,气氛一时格外凝重。

    “唉,瞧瞧你这孩子,几日不见,又长高了。”

    听话听音,这是在抱怨七少爷的疏离。

    果不其然,三太太继续开口“你有心学你大哥、四哥他们搬去外宅,原也不是大事,我知道你一日大似一日,在内宅住着确有不便,可这样大的事,怎么不知会我一声倒叫我在老太爷面前做了回后知后觉的人,好像我这个做母亲的从来不关心儿女一般。”

    她说着,抿了抿嘴,美丽的凤眼就要掉下泪来,八小姐见状连忙送上一条手帕。换来三太太慈爱地摸摸她的头。

    三太太擦了擦眼角,道“我生来福薄,命中无子,所幸得了你们三个,我性子淡薄些,又念着你们生母尚在,不忍断了骨肉之情,舍不得把你们留在身边,可疼你们的心与世上慈母无异,你们倒好,有了事只管自己关起门来,倒把我忘了。”

    苏姨娘一凛。

    三太太这是在戳她的脊梁骨啊,明面上埋怨七少爷,却是在暗里指责苏姨娘知情不报。

    苏姨娘有苦说不出,若不是三太太为大房张目在先,又岂会有今日的情形

    蓦然想起始作俑者正是三太太,苏姨娘精神为之一振,想起了秀珠嘱咐的话无论如何,都把话引回放官吏债一事上,三太太心虚,自然会把话题揭过。

    她定了定神,唇边露出势在必得的笑,语气却颇为无奈“这件事因老太爷那边一直压着,七官也无十成把握,我也是在太太说了官吏债的事后才听说的,还是七官心里有愧,知道手里周转不开,恐怕要负了太太的好意,才向我求教的,奈何我也是糊涂脑子,怕太太听了心里不痛快,哪知不告诉太太,反惹得您更伤心,我只后悔没当日就和您说了这事。”

    听她按着自己的意思回了话,顾双松了口气,三太太果然没了说辞,再看陶姨娘,显然根本不知官吏债的事,只是一味眼观鼻、鼻观心,稍显沉闷的葡萄紫长袄衬着她的脸,越发寡淡的让人记不清模样。

    听说陶姨娘是从外面纳进府的良家子,在府里无依无靠,所以养出了一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性子。

    她不说话,可八小姐就是她的嘴。

    “母亲,既然都是为了七哥好,七哥自然记在心里的。莫说七哥了,就是苏姨娘方才也是夸您呢”

    三太太闻言笑了起来,旁人也跟着赔笑。

    可八小姐心里明白,若不是为了给嫡母找台阶,她才不会替东跨院的人说话。

    “瞧你八妹妹说的,我既是为了七官好,焉能不表表心意,多的我也周转不出,唯有手头上五百两是我自己存下的,本想着明年乡试后,你和你成文表弟双双榜上有名,我用这钱办个局子邀亲友一齐喜庆喜庆,你现在就拿去用吧。”

    说着,又像唯恐七少爷不收似的,道“咱们不只有母子之名,说句没道理的话,老爷三个孩子里,属你最招我疼爱,到底是在我身边长大的,比起你两个妹妹多有不同。”

    她说这话时,八小姐九小姐难得地双双垂下头,都没什么可辩驳的。

    也正因为这份旧情,于情于理,七少爷都该收下这笔银子,不然就是和三太太划清界限。

    他行礼道了谢,顾双看在眼里,瞟了苏姨娘一眼,这位姨娘果然不情不愿,还在为三太太方才关于“母子之情”的说辞生气。

    不过也好,总算是没有发作。

    顾双忽然想起秀珠说过的话苏姨娘和三老爷算得上青梅竹马,想想也是,若没这层关系,苏姨娘何以能压了陶姨娘一头,风光到今天呢

    所以人的命当真是难以预料,聪明人未必就能过好日子。

    眼见时辰差不多了,三太太由瑞金和乔扇服侍着去了松鹤堂。

    和小姐们不同,少爷们肩负功名前程,读书不可有一日懈怠,纵然年关在望,惜抱轩的范先生也是照常授课。

    送走了七少爷,见离赴约的时间尚早,顾双看着九小姐小睡片刻。

    这孩子起得早了,倒还真有困意,眼睛眯成了一线,不多时就沉沉睡去。

    门外有咳嗽声,紧接着是有人小声唤她的名,不是素馨,而是双儿妹妹。

    顾双马上听出了说话的人是谁,悄声推门,果然是珍蕊。

    顾双想着她念旧,还记着自己昔日的名字,又想起两人一同进府,经历了些波折,交情自然不同旁人,便也开口叫了声“小丫”。

    谁知对面的女孩子竟轻咳一声,满不情愿地道“快别提我从前的名字了,多难听,我是叫错了,往后都叫你素馨。”

    顾双心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望,一闪而过,连她自己都抓不住,只是点头做了回应。

    珍蕊甜甜一笑,玩着双髻上垂下的头须,曼声道“素馨,你可知我来找你是为了什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