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玉米面

作品:《七零小娇妻后妈

    “你想要啥子要求”大队长问。

    “我们不要家里一分钱,分完家之后,我们也不负担爹娘养老。”

    这话一出,众人对孟宁看法有的瞬间都变了。

    不给爹娘养老,那可是大大的不孝。

    孟宁目光沉稳,不卑不亢,“六叔公,大队长,还有各位街坊邻居们,你们都是看着韩竟长大的,也都是看着我们老韩家条件变好的。我们老韩家什么时候条件变得好了我想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韩竟在外当兵数年,冰天雪地,冻股冰寒,生死只在一瞬间。家里的那些钱都是韩竟拿命换回来的,那些钱韩竟一分都没用在自己身上。”

    孟宁眨巴眨巴眼,努力憋出泪意,“去年,韩竟上战场,一走一年。钱是月月打在家里,而晨晨在家过得什么日子,邻里街坊,你们也都能看得见。韩竟命大,从战场上捡回来了一条命。晨晨也才捡回了一条命”

    “六叔公,大队长,这是人他都得有心,得讲良心。”孟宁摆手,大方极了,“过往十几年,韩竟挣的钱,我们都不要了。这次爹娘生病,我们就是把房子卖了,也给他们看。但,也只能到这了。”

    大队长听不下去了,轻喊一句,“竟哥儿家的,你这话就严重了。”

    “大队长,那你知道晨晨掉进河里的事吗”

    大队长噎了下,好像是听过家里娘们提过一嘴。

    但这其实这在村里其实都不算个什么。

    前几年灾年的时候,孩子养不活,女娃扔尿盆溺死或者扔后山的事儿多了去了。

    “晨晨是韩竟唯一的孩子。而我爹娘大嫂却花着韩竟拿命换的钱虐待着孩子要是韩竟从战场上下不来了,你们谁能保证晨晨还能安然无恙地站在这里”

    众人一阵缄默。

    拿着人家的钱,都还虐待人孩子。

    要真韩竟人不在了,晨晨日子怕以后只会过得更艰难。

    “六叔公,”孟宁语气又缓和起来,“韩竟已经快三十了。我们都知道卖了屋子,我们一家从今以后再也没个落脚的地方。从此以后,再无容身之所。”

    “可我们,是真的没办法了。”

    孟宁说的缓慢而又悲伤,眼泪看着便要掉下来。

    围观的邻居有看不过的眼,“六叔公,给他们家分了吧。”

    “是啊,六叔,分了吧。竟哥儿为这个家付出已经够多了,是老韩头对不住竟哥儿”

    “就是啊,六叔公,咱总不能真让竟哥儿扒皮割肉还血吧。”

    “对啊,六叔,分了吧。韩竟这十几年挣的钱,老韩头一家花一辈子都花不完。更别提,现在竟哥儿还愿意出钱给老韩头他们治病。这看病可是个大头呢”

    “那可不是,竟哥儿都想把房子卖了给韩老头看病,也算仁至义尽了。”

    族里小辈,六叔公之前最喜欢的就是韩竟。

    六叔公停了片刻,问韩竟,“你真这样想的。”

    “嗯。”

    六叔公又问韩力,“你对老二提出的分家有没有什么意见”

    “没。”韩力低着个头,半天闷出声道,“叔公,分了吧。我们家现在也是真的拿不出钱给爹娘看病。只要老二愿意掏钱给爹娘看病,那以后我给爹娘养老。”

    老人都不在,能主事的弟兄两都没意见,那他又何必做这个恶人。

    分了,说不定也都好。

    老韩家确实是一笔糟心事。

    他重重叹口气道,“那就分了吧。”

    真的到分家这一步,反而分的很快。

    韩竟孟宁除了屋子什么都不要。

    韩磊不在家,杏花也不是个有主意的,听着六叔公的话,跟着韩力一家暂时搭伙过着日子。

    立完字据,几人按上手印,六叔公和大队长也签上名字,算是分家分完了。

    而后,孟宁也不避人,当着大家伙的面,便问大队长,“大队长,六叔公,我们家房子的事,还烦请你们多留心。我们走得急,谁要是有这个想法,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都可以来家问问。价格都好说。”

    这话一说,果不其然,人群里有几个蠢蠢欲动的人,急急忙忙张口问道。

    “韩竞家的,你们家房子怎么卖啊”

    “对啊,你们屋里的炕和柜子什么的,你们带走还是折给人家”

    孟宁笑,滴水不漏,“只要价格公道,怎么卖都行。”

    待人群散去,刚过一个多小时,便有几家拎着些许东西,陆续上门。

    说是来看新媳妇,其实眼睛都恨不得把屋子里里外外扫过一遍。

    孟宁也不管他们,来了呢,就倒水招待着;聊天呢,也陪着;问房子,也不拐弯。

    直说让他们出个价,自己还需跟当家的韩竟再商量商量。

    诸如上类,陆续走过几波。

    韩竟见孟宁脸上有了惫态,便早早锁了家大门,喊着两孩子洗漱完,上床睡觉。

    等两孩子都睡着了,孟宁脑子还在过房子的事。

    “韩竟,你说咱们房子卖多少合适”

    韩竟睡觉就像一块平铺在床上的木板一样,躺的很平,“四五十吧。毕竟也住几年了。”

    “那你还挺良心的。”孟宁低声嘟囔一句。

    炕柜子,大衣柜,圆桌椅子加椅子等,屋子里什么东西都人给留着。

    拎包都能住。

    无非是漆一堵墙,换个方向开个门的事。

    “那你想卖多少”

    “我也不知道,多多益善吧。反正今晚有人带家具给我出到四十五,我没答应。”

    孟宁毕竟跟何扒皮在一起合作了这么长时间,知道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明天再看看吧。”

    “嗯。”

    想要睡下的时候,孟宁又想起什么似的,戳了戳韩竟胳膊,硬的跟石头似的。

    “你明天早上记得早起。”

    “嗯。”

    第二天早上,天还蒙蒙亮的时候。

    韩竟悄悄起身,穿好衣服。

    孟宁心里挂着事,也醒了,迷蒙着眼睛,说话带着几分憨憨,“韩竟,钥匙在我包里。”

    “嗯。”

    韩竟走过来,给她掖了掖被子,像哄晨晨似的隔着被子拍了拍她,“睡吧。”

    孟宁挣扎着保持一分清醒,“靠门的那筐东西,你先别动。”

    “嗯。”

    孟宁说什么,韩竟都应着。

    自觉放心,而后又沉沉睡去。

    等天大亮的时候,韩竟早已回来。

    而他们屋子里所有能藏东西的地方,也都空空如也。

    只余下一个破旧小布包装着的行李跟一筐盖着竹筐的东西。

    天色亮过一半,孟宁刚做好饭,陆续便有人上门。

    其中不乏有昨晚上门来的人。

    赶在饭点,孟宁没急着动,也不让韩竟动。

    倒了杯水,微微晾了晾他们。

    孟宁越是气定神闲,越是一幅不愁卖的样子,想要买的房的人便越心急,越是焦虑。

    这带着家具的两间房是不是早被人定下来了

    定的多少钱”

    等孟宁吃完饭,便有人急不可耐出价到了五十八块八毛八。

    孟宁也不是非要吊着,感觉价格差不多。

    当下,就拍板卖了。

    韩竟跟人去大队部办手续,孟宁挎着小包,招手喊两个漂亮小娃娃。

    “都别玩了哦。”

    冬冬小机灵鬼一个,牵着晨晨小手,“姐姐,我们是不是要走了呀”

    “对啊,”孟宁从不吝啬夸奖孩子,“冬冬真聪明。”

    冬冬嘿嘿笑起来,小脸笑成一朵花。

    韩竟办完手续回来,钱主动上交给孟宁,“大队长收十块,其他的钱让咱们拿着过日子。”

    “韩同志辛苦啦。”孟宁嘴角洋溢起笑。

    “不辛苦,”韩竟想说什么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自己都没觉察到的无奈与纵容。

    “为孟同志服务。”

    等韩竟载着孟宁他们骑着自行车大摇大摆从芙蓉村跑路的时候,遇上的邻居无不在感叹韩是个命苦的。

    “你看看竟哥儿拼死拼活十几年,最后连个房子都没有。”

    “唉,摊上老韩头这样的爹,也是他命不好。啥都没落到手里,还垫了医药费。听说得十好几块呢”

    “可不是,以后还带着两孩子,这日子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你看看竟小子走的时候,一家四口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筐子都能装下。”

    “这可怜见的钱跟粮,啥都没落在手里老韩头这个坏良心的,活该得了重病”

    “先别往市里走。”

    出了芙蓉村,孟宁轻拽韩竟衣角,坐在后座发号施令。

    “嗯”韩竟捏了把,长腿一迈,支着车子,“你想去哪儿”

    “去看看你大妹吧。”

    孟宁想起刚来韩家村那天,韩爱荷热情洋溢的笑。

    很像儿时记忆深处的牛丽芳,那时的笑。

    简单快乐。

    “嫁出去的姑娘,尤其是跟公婆住在一起的,有娘家撑着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韩爱荷既然嫁出去了,依着韩老娘的性子,过年过节,屁都不会给她。

    更别说来看她了。

    韩老娘不会,陈翠花就更不会了。

    要是没个妯娌还好,要是有个妯娌做对比。

    怕是韩爱荷在婆婆那里,日子也不太好过。

    有时候,孟宁也会在想。

    要是当初自己外祖家要能强硬一点,别把她妈既当成泼出去的水,又当成供销社。

    那孟成之后,也不会,更不敢,这么肆无忌惮,无所畏惧。

    韩竟在那瞬间很难想明白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意外,却又带着些许惊喜。

    话到最后,也只是沉沉应了声。

    “好。”

    韩爱荷嫁到芙蓉村的隔壁村子,村子不大,公公是个木工。

    有三儿子,她嫁的是小儿子。

    大孙子,小儿子,老人命根子。

    男人在公婆面前得脸,也爱护她,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二哥,二嫂,你们咋来了”

    韩爱荷是被人从地里喊回来的,带着个草帽,见到韩竟一家,还有些意外。

    “快进来坐。”

    “不进去了,”韩竟看向孟宁,神色露出些许柔意,“你二嫂让过来给你送点东西。”

    “送东西”

    这对韩爱荷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送啥东西啊”韩爱荷没敢往其他方面想,“二哥,我上次来家没忘带什么东西吧”

    “不是,”孟宁笑,打开筐子,拿出最上层的小布包递给韩竟,拉着韩爱荷看,“我跟你二哥想着天冷该过冬了。给你拿一块布,让你留着给孩子们做个帽子什么的。”

    “这布边角有点霉点,做衣服的时候,你给裁了。”

    “这我哪儿舍得裁做衣服翻里面谁也看不出来二嫂,”韩爱荷激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些年,她没少因为过年过节满载东西回娘家,空手回婆家被妯娌笑话。

    更况且,现在布票这么难得,家里孩子又多。

    别说她,就是她男人也有几年没做过衣服了。

    她正愁今年该怎么攒票子给孩子做衣服。

    韩爱荷还有点不可置信,自己可是嫁出去的闺女。

    “二嫂,你这真是给我的呀”

    “对。”孟宁笑了笑,“筐子底下,我给你放了一些玉米面,还有一袋子糖。算是提前给你的过年礼。你留着给孩子甜甜嘴,加个餐什么的。”

    说到底,孟宁也不过见了韩爱荷两面。

    她摸不清韩爱荷的性子,不敢给太多东西。

    财不外露。

    韩爱荷从来没想过自己还有这样的一天。

    她激动地脸都红了,眼眶泛着湿意,静静看了孟宁一会儿,而后转头跑了进去,边跑边说,“二嫂,你等等,你等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

    作者有话说

    鞠躬,感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