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4、周芹怀孕

作品:《七十年代翻身记

    刑大妹当然不知道安慧现在在做什么, 事实上,她与这个女知青也不算特别熟。

    赵青禾道“你忘啦安慧舅舅以前是咱们革委会第一书记,现在是县委书记, 他总不至于坑害自己的外甥女吧”

    两年前安慧为了回城铤而走险,被一个外号叫“三爷”的男人给骗了。

    那人就是个拉皮条的小流氓, 哪有什么好办法把她弄回京市。

    介绍三爷给她的那个同学一开始就不怀好意, 自己吃亏上当了,想拉几个人下水。

    要不是方家成这个舅舅愿意拉了安慧一把,她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她那个同学被骗后泥足深陷,未婚就做了母亲,名声也坏了, 也没有工作, 靠捡破烂为生。

    不过安慧迷途知返, 家里人开明, 支持她到南方闯一闯。

    要知道, 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刚吹起, 国内的市场经济仅仅是泛起一阵涟漪, 虽然不反对私人做买卖,但好多人不确定政策还会不会变,都在观望。

    能下定决心做买卖的, 一是有魄力,二是得有退路。

    安慧有个当官的舅舅,这就是她的底气。

    刑大妹这才放了心, 她抱着孩子把赵青禾送到了大门外,脸上带着笑,“等我家小帆能走路了,我想带着他去锦城看看你和我哥, 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呢。”

    赵青禾也笑“那敢情好,我欢迎。南方和咱们这可不一样了,到时候我带你们娘儿俩个好好的逛一逛。”

    告别家人,离开久违的大河湾,赵青禾和刑卫东又回到锦城军区。

    因为刑卫东他们驻扎的地方在乡下,去年里司务长带领着小兵们开垦出不少荒地,这些开好荒的地可以分给家属们种。

    回家以后,周芹第一时间上门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赵青禾。

    周芹脸上眼里都是喜色“我领了四亩,我都规划好了,种两亩地土豆,一亩地红薯,剩下的全种上菜,以后我们一家的口粮尽够了。”

    赵青禾吃惊的看着她“领这么多,你一个人忙活的过来”

    以她对周芹老公刘大江的了解,甩手掌柜一个,袜子也不见得会自己洗,她的婆婆身体不好,到时候家里和地里,还不得是周芹一个人担着。

    想到这儿,赵青禾就劝她“小芹,你还是上司务长那里说说,咱们要个一两亩地就成了,千万别把自己累着。”

    周芹倒是不以为然,“没出嫁前我在家也种地呢,多的我种不了,四亩肯定没问题。老刘负担重,多种点地也能改善改善我们家的生活。”

    说着,她又开始诉苦“老家的那些个侄子,结婚给老刘写信,盖房给老刘写信,上学也给我们老刘写信,今天这个要五十,明天那个要一百,谁家有钱扛得住这么造。”

    “我看啊,”赵青禾道,“你得说说你们老刘,老婆孩子过着苦日子,他还接济亲戚,这可是他不对。”

    周芹叹了口气,老刘要是肯听她的就好了。婆婆也是,每次让少给老家汇点钱,她老人家就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赵青禾和刑卫东商量后,决定领两亩地就行,领太多也种不过来,一亩种点土豆红薯,一亩种上各色蔬菜。

    她还特意挑了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到了三月份,刑卫东得空就去翻地,也有其他人来帮忙,她倒是没怎么亲自动手。

    这天,赵青禾正在伏案整理医书,突然接到了刑卫东的电话。

    那头的声音虽然克制,但她还是听出一点惊喜和骄傲,“小赵同志,你干嘛呢”

    她看了眼整理了一半的老药方,揉了揉发酸的脖子,“没干嘛你是有啥好事要告诉我吗”

    那头的刑卫东挠了挠头,嘿嘿笑了两声,“等我回来了再和你说吧,我让人买了些东西,今天就能送到家里,先给你打声招呼。”

    “哦,对了,今天中午有事,就不回来吃饭了。”

    赵青禾嗤笑,一双眼睛弯成月牙“知道了,就你会卖关子。”

    难不成去指挥学院进修的名额定下来了

    刑卫东学历不高,就是初中毕业,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已经是极限了,要想跳出现在这个位置,必须得学文化。

    能不能去指挥学院进修,代表的是他还没有机会被提拔,这个机会太重要了。

    赵青禾想了想,除了这个消息,恐怕也没有什么能让他高兴了这个样子了吧。

    工作了一上午,身体都变僵硬了。

    她挂下电话后练了会五禽戏。

    哪怕刑卫东不回来吃饭,赵青禾也不会对付自己的午餐。

    她泡了把糙米,添上山里拉来的泉水,蒸饭的砂锅坐在炭火上,过了一会,切上几片当地的香肠,快出锅了再打入一个鸡蛋,淋上少许酱油。

    想起上辈子去旅游时吃过的煲仔饭,她就有些心动。

    好在她手艺还行,揭开锅盖后,米饭晶莹剔透,蛋白柔嫩,蛋心微微凝固,香肠的香味也飘散在空气中。

    煲仔饭要趁热吃,赵青禾才拿出筷子,就被打断了吃饭的节奏。

    周芹哭着跑来了。

    大院里面,也就是和赵青禾关系好点。她怀孕了,本来以为是个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兴高采烈的就和老刘和婆婆说了。

    谁成想那两人那么狠心,竟然劝她,叫她去把孩子打了。

    刘大江前妻生的娃就是娃,她周芹怀的就不是老刘家的种了

    “我到这会才明白,人家才是一家人,我就是个外人”周芹拉着赵青禾的手抽噎。

    “我娘早就劝过我,说后妈难当,那俩孩子大了,养不熟,我偏不信邪,傻啦吧唧一头撞进了火坑,人家都说我嫁了军官,过上了好日子,我心里的苦谁能清楚,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旧社会也不带这么压迫人的,现在还叫我打孩子,凭什么”

    赵青禾忙给倒了杯温水搁在手边,周芹现在的情绪很激动,她轻轻拍着周芹的脊背,“小芹,你先冷静冷静,怀着孩子呢,情绪波动太大对孩子不好。”

    “你家老刘真让你打胎”

    周芹抹了把眼泪“那还能有假,他亲口说的。”

    赵青禾皱起了眉,刘大江这人,真不是个东西。让老婆打胎,亏他开得了口,就这个年代的医疗水平,打胎对女人的身体伤害特别大,他倒是有儿有女了,周芹可还想当妈呢。

    “小赵,你给我号号脉,我这几天一直下地,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周芹想起了来意,这些天她忙着种地,腰疼,小肚子也坠坠的,一直不大舒服,谁成想今天去检查,竟然是怀孕了。

    她又喜又怕的,大夫虽然说孩子好着呢,但心里总不大放心。

    赵青禾的医术她是十分相信的。

    她就算不提,赵青禾也有这个打算。

    “怎么样,孩子没事吧”

    赵青禾收回手,“你放心,孩子没什么大问题,已经一个多月了。”

    她又感慨“你这一个月又挑水,又挖地,干起活来简直不要命,孩子在你的肚子里平平安安长到现在,真是命大。”

    整整四亩地啊,种过地的都知道,这活儿有多累。

    “听我的,地里的活儿先放一放,养胎要紧,我一会给你开个食补的方子,是药三分毒,你的身体问题不大,药补不如食补。”

    周芹点了点头,她咬着嘴皮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青禾看出来她有话想说“有什么就说什呗,和我千万别藏着掖着,我最喜欢的就是你爽利的性格。”

    周芹“我是想拜托你,让刑团长劝一劝我们家老刘,最好是狠狠的批评他,让他知道自己错了。”

    赵青禾“你确定不要这个孩子是你家老刘的主意”

    刘大江今年调到刑卫东手底下做事。

    刑卫东对他的评价还不错,不过他也说了,刘大江是个孝子,愚孝的孝。

    刘老太太也有意思,整天把刘大江的两个儿女挂在嘴上,把两个孩子看的和眼珠子一样,防周芹这个后妈好比防狼。

    谁看都说,这老太太疼孙子孙女。

    赵青禾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日久见人心嘛。她发现刘老太疼孙子孙女没体现在行动上,只体现在嘴上。

    刘红和刘军这对姐弟吃穿比大院其他孩子都差,学校让交钱也常常交不上。

    按理说,刘大江一个营长,收入应该不低,赵青禾这疑惑这事。问了周芹才知道,她老公挣的钱,大半都给老家寄回去了。

    刘大江有四个兄弟,侄子侄女十来个,老家的日子苦,哪边的孙子不是孙子,刘老太就拼命的扒拉这个最出息的儿子贴补其他儿孙。

    这年代的人都想多子多孙,可孙子孙女刘家又不缺,人家就不指望周芹生。

    赵青禾想了想,周芹婆婆应该是担心这个孩子生出来以后,会改变现在的状况。

    有没有这个小孩,对刘大江一家人来说意义不大,但对周芹来说,可就太不一样了。

    背井离乡跟着丈夫,远离了血脉相连的亲人,那种孤独感,她深有体会。

    有了这个孩子,周芹就有了羁绊,她不会再觉得自己在刘家像个外人,她从此就有了软肋,也有了盔甲。

    周芹“八成是我婆婆撺掇的,大江是个孝子,最听他妈的话。”

    赵青禾把砂锅盖揭开,饭还热着,她安慰周芹,说自己会向刑卫东提这个事,又邀请对方吃饭。

    周芹倒是饿了,不过她并没有胃口,想了想肚子里的孩子,低落的心情好了两分。

    为了孩子,她得吃,没有胃口也要吃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