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第 44 章
作品:《古代的夫君穿来了》 事实证明会种土豆起花生的男人确实不同凡响,秋国华翻着种植书,他出身好,当然不是专业种地的,但追求奚寒时正巧奚寒在研究北宋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投其所好,秋国华恶补了一段时间专业知识不说,还亲自下地实践,就是想跟奚寒能有共同话题。
再后来为了企业形象,下乡慰问时秋国华也会下地干点活,有模有样的,完全不像别人就是做做样子。
而在大齐,每年仲春之日,帝王亦会亲至农田耕种,以示重农。不过先帝连架子都不乐意做,每年亲耕都是由昭武帝替代,而昭武帝是个凡事都要做好的人,所以他虽然不如秋国华精通,却也不是纸上谈兵,只有秋漾是扎扎实实的一窍不通。
但她也不是全然没有优点,她学东西快,现代书籍讲解的十分详细,还有爸爸在边上补充,虽说不能马上精通,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是速成得相当快。
昭武帝给她的这本小册子上标红的人数并不多,秋漾选择先见她们。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想要争取地位,只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没有用的,女人们必须联合起来,才有走出家门的机会。
秋漾脱下宫装,隐瞒了自己皇后的身份,最先见到的是名叫宁秋娘的小娘子,她今年已经二十一岁,却还不曾嫁人,在大齐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她脂粉未施,形容间颇有一种女强人的风范,册子上写着她现在自己开了一家书铺,虽然赚得不多,却足够温饱,独居离群,似乎没有亲朋亦无好友。
召见宁秋娘的地点是在皇庄,这些是昭武帝名下的庄子,先帝是个大方到看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人,只要讨他欢心,那土地金银是大手一挥随便送,害得武秀杰常常头疼,这些赐下的宅子与土地总不能直接收回,但好在去讨好先帝之人大多品行不佳,寻个罪名即可,光明磊落的手段不适宜用在那些不知廉耻的人身上。
虽然秋漾未着宫装,然而她容貌美丽又气势非凡,身上的料子更是上好,宁秋娘只瞧一眼便知她绝非凡人,因此心中格外紧张,秋漾让她起身,她还犹豫了片刻。
册子上只写了基本状况,但秋漾却不大明白,这姑娘一看出身便很不错,举手投足间书卷气十足,怎会独自生活若是放在现代自然不出奇,但在大齐就相当奇怪了。
她不跟宁秋娘兜圈子,直截了当地问“宁姑娘为何没有同家人生活在一起可是有难言之隐”
见宁秋娘微怔,秋漾又道“不方便说的话,不说也无妨。”
只是她更想了解她们的状况,才好制定计划。
宁秋娘摇头“贵人多虑了,民女并非有口难言,只是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她被当作异类已有多年,即便自己开了书铺,想要光明正大地出现在铺子里,都要谎称是死了丈夫的寡妇,否则便会招来非议,这些年她受够了冷眼与质疑,因此在贵人找上门,问她是否愿意一搏时,宁秋娘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民女生在官宦人家,父亲乃是舞阳县县令,父慈母爱,还有一位兄长,因此自幼便受万千宠爱长大,也养成了一副坏性子。”
她说自己性子坏,秋漾微微扬眉,因为宁秋娘看起来格外沉稳,秋漾敢说自己二十一岁的时候还是个胡闹爱玩的小孩,但宁秋娘目光沉着冷静,根本瞧不出坏脾气来。
“父母疼爱,兄长纵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直到民女十五岁那年,兄长娶妻。”宁秋娘陷入回忆之中,她的手紧紧抓住了裙子,显然对她来说,十五岁过后的日子,便不那么快乐了。“民女一直以为能够一辈子这样过下去,可嫂嫂过门后,民女在家里便成了多余的人,嫂嫂很会做人,待民女也很好,但民女却觉得她抢走了民女的家人,因此始终不愿与她接触。后来嫂嫂牵线,为民女说了门亲事,民女与家中大吵一架,愤而出走,便再未归去。”
她语调很平和,像是在诉说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秋漾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宽容开明,但她能够理解这种感受。
“民女不明白,为何兄长成亲,便是带人归家,女子嫁人,便要去到别人家,如若嫂嫂不嫁过来,我们各自在自己家中,不是也很好吗”
宁秋娘说着,眼尾微微泛红,“但民女知道,那已不是家了,嫂嫂并没有错,她到了婆家,自然玲珑谨慎,想要自己过得好。而民女民女冲动离家,便再也回不去了,十六岁离家,五年了,民女在外只敢说是丧夫新寡,若是被人得知云英未嫁,又要惹来争端谩骂,民女厌恨嫂嫂,也厌恨父母兄长,更厌恨自己。”
“幸而圣人仁慈,许民女这样的人立女户,否则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连独自生活的资格都没有。”
宁秋娘抬头望向秋漾,嘴角微微露出笑容“现在民女才想明白,民女依赖父母兄长,正如宠物依赖主人,离了父亲,民女便不是官宦小姐,离了母亲,民女便失了规矩,离了兄长,民女后半生便失了依靠,从头到尾,民女最想要的,只有自由。从物质到情感,都不依附他人的自由。”
年轻小娘子的眼神格外坚定,那是吃足了苦头才能得到的沉稳与坚定,明知自己是异类,却偏要继续做这个异类,秋漾觉得自己都要为宁秋娘倾倒了。
她站起身,朝宁秋娘伸出手“以后请多多指教,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只要你我团结起来,会有更多如你这样的女孩开始追求自由。”
见宁秋娘愣愣的,秋漾主动抓住她的手,握在一起摇了摇“这是朋友的证明,你叫我秋漾就好。”
在大齐,未婚小娘子与妇人的发髻是有区别的,但秋漾爱漂亮,她根本不受这些规矩束缚,宁秋娘在来之前便知道屋里等她的是位贵人,并不知晓秋漾皇后的身份,饶是如此,她仍然选择称呼秋漾为姑娘。
第二位见的女郎名叫温慧,人如其名,生得格外秀丽,透着股英气,穿了一身女子短打,比起沉稳的宁秋娘,她身上有股火焰般的冲劲儿,看见秋漾后毫不吝啬地夸赞“女郎生得真好”
与宁秋娘不同,温慧乃是独生女,在大齐同样少见,她的父母是商户,家里做得是绸缎生意,因着母亲生她时伤了身子,再不能有孕,因此并无手足,她来的目标也很简单有人告诉她能出头,能为父母争口气,她就来了。
“我要继承家业当女掌柜”温慧的外表跟气质相当不搭,她信心十足地告诉秋漾,“因为爹爹只有我一个女儿,族里的叔伯长辈说什么都要他过继个儿子,否则便是后继无人,难道我不是人男人可以娶妻子,我为何不能娶丈夫按照大齐律例,我爹百年之后若膝下无子,家产便由子侄均分,亲生女儿却什么都拿不到,这是何道理我觉得不公平不公平我就要争”
“可族里反对的厉害,他们看我是女郎便欺负我,不拿我当回事,我偏要争这口气”
说完还忙不迭朝秋漾献宝“我算账算得可快了爹说我比他年轻时候都厉害,什么料子产自何地近些年价钱升降我看一眼就全认得出来所以女郎留下我吧,我可以的来之前我已同爹娘说过,若是不做出个样子,我决不回家”
“嗯嗯。”秋漾取过一块木牌放到温慧掌心,“你被录用了。”
温慧高兴地跳起来“谢谢女郎那、那我应该做什么要我算账吗我现在就可以的”
秋漾笑眯眯道“你先去后头吃茶歇息,自然有用到你的时候。”
进来的第三位女子年纪要比宁秋娘跟温慧更大些,像宁秋娘温慧这样有名有姓的并不多,更多的都是如这一位“田白氏”,面对秋漾,今年二十七岁的寡妇田白氏很干脆地说“奴家没有名字,也不识字家中按排行叫三娘,若是贵人不嫌弃,给奴家随意取个名字就行。”
秋漾问她为何要来,田白氏回答的更坦然“奴家那死鬼男人死得早,为他守了快十年的寡,孑然一身,两年前奴家看上了个汉子,想要改嫁,婆家却不许,逼着奴家认小叔子家的男娃当儿子给死鬼男人续香火。奴家不乐意,婆婆还想把奴家浸猪笼,奴家看上的汉子带着奴家跑了出来,如今那汉子正等着奴家,奴家想跟他好。”
原以为这般不知廉耻的话会令贵人蹙眉,谁知贵人却笑起来“你那汉子可会种田”
田白氏相当自信“别的不敢说,种田是个好把式人敦厚力气又大,跟他好了两年了,看着奴家还会脸红,奴家稍微靠近就往后退,说什么没成亲不能”
话说一半察觉有点过火,连忙捂住嘴,总算是不好意思了几分“奴家口无遮拦,还请贵人见谅。”
秋漾可一点不觉得过火,甚至感觉会跟大姐姐很有共同话题,不过眼下不是聊天的时候,便给了木牌请她进后头吃茶。
一上午见了约有十人,个个都令秋漾印象深刻,事不宜迟,当天下午便召集了这些人,得知她们是来种地时,连性格最不外露的宁秋娘都愣了一瞬。
秋漾让她们去看桌上摆放的种子,一样一样地给她们介绍过去,与珍贵花卉不同,现代农作物的生命力十分顽强,且更易存活,而皇庄的土地多年空缺,正适合播种,尤其是五月份,按照秋国华所带来的空气测试仪所显示,无论温度还是湿度都正合适种植,土豆地瓜玉米西红柿都有各自对应的品种,秋漾在列清单时特地标注过,要选择适合在五月种植的品种。
经过多年进化与更替,现代农作物产量更高、外形更好看、也更容易推广,基本上不挑土地,可惜的是大齐的科技水平太落后,没有制作化肥的条件,此外,农具的落后也需要改良,这些昭武帝已经派工部负责。
秋漾所需要的人手并不多,即便以宁秋娘为首的这些女人能够有出路,天底下多得是无数的宁秋娘、温慧还有田白氏,她们要如何挣脱束缚走出来
如宁秋娘,她只有依靠家人才有饭吃,因为有求于人,所以连离家出走都没有底气,倘若她从一开始便有经济独立的底气呢
要让女人经济独立,就得让她们有工可做,这便是秋国华擅长的领域了,开工厂商人的强项。
纺织厂、水泥厂、玻璃厂、印刷厂工厂的兴起会带动经济发展,有昭武帝与户部的大力支持,钱不是问题,技术都在秋国华脑子里。
田白氏非常羡慕宁秋娘与温慧有自己的名字,她又是个胆大的,直接求秋漾给她取个名,秋漾想了半天,将写了好寓意的字弄成纸团,让田白氏自己抓,抓到哪个便是哪个。
田白氏抓到了“虹”字。
她不识字,秋漾告诉她“虹”是彩虹的“虹”,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自然现象,田白氏十分高兴“奴家见过彩虹下雨过后,真是好看,好多种颜色呢”
她很喜欢自己的新名字,从此便叫白虹,秋漾让她不要再自称奴家,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学着宁秋娘等人自称“我”,空闲时,读过书的宁秋娘会教她识字,她最先学会的便是“虹”。
像是玉米土豆西红柿这样的农作物,早熟品种周期在三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八月份她们便能收获胜利果实,而秋漾发现大齐其实是有棉花的,只不过多在边疆种植,产量也低,因此不受重视,这还多亏了温慧。
她家里做绸缎生意,父亲常年走南闯北,带回了棉花,温慧想着贵人似乎对这些稀奇古怪的植物很感兴趣,一送来秋漾就惊了,这不是棉花吗
温慧道“我想起您给我们发的册子上有类似的图案,这是同一种植物吗”
为了让这些女子更了解农作物,秋漾找来画师画了册子,将基础农作物的成熟模样画上去然后分发到每个人手中,虽然略有不同,棉包小得可怜,但这的的确确是棉花没错
她立刻找到昭武帝,昭武帝得知后也十分重视,棉花最重要的是打顶,不打顶不仅花苞瘦小,产量也会大幅降低,昭武帝即可下旨,将棉花种植要点及防虫害等手段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边疆大将军孟飞华手中,令他大力扶持百姓种植棉花,并行封赏。
有了棉花,那能做的事情可多了啊
秋漾高兴极了,她一高兴就喜欢抱人,温慧再是热烈大方,也鲜少与同性这样亲近,被秋漾抱得脸都红了
贵人没有架子,瞧着漂漂亮亮又娇气,其实还会跟她们一起下地,毕竟能看懂农业手册的只有秋漾,她不干都不行,而且她也不想担圣人给的虚名,如果不付出却去摘胜利果实,秋漾觉得有违自己做人的原则。
她性格好,又擅长交朋友,很快便和女人们打成一片,成天在皇庄忙活,其他人是住在皇庄上的,只有她每天都回家。
晚上回去扑进昭武帝怀里就哭唧唧撒娇,指着自己不小心弄破的皮,还有晒得发红的肌肤诉苦,昭武帝心疼的要命,不让她去她却又不答应,知道她只是想撒娇,因此耐心十足地哄,还亲自给她抹芦荟胶,次日秋漾起早出发,他还提醒她别忘了做防晒。
秋漾怎么可能忘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四个大字记得防晒”
她挂在昭武帝背上摇晃他“养儿不防老防晒才防老”
昭武帝摸摸她的小脸,秋漾下地那是全副武装,口罩帽子手套一点皮肤都不外露,她不仅自己防晒,也让宁秋娘等女人一起,种地想不吃苦是不可能的,为了区分,每种农作物分成三块,用现代化肥的、用古代纯天然肥料的、以及不使用肥料的,以此来记录产量上的差距。
出乎意料的是,今天昭武帝也来了。
要种地就要会翻地,经过秋漾允许,白虹将她那汉子带了过来,这汉子在一众女人的围观下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一张脸涨得通红,只有白虹叫他干活,他才有了主心骨,锄头使得飞快。
能被昭武帝列上册子的,都是心性坚定之人,下地确实是苦,可这苦她们心甘情愿,要是连这点苦头都受不了,还喊什么自由,喊什么不公呢
即便昭武帝着常服,他身上的气势也十分惊人,众人尽皆有些胆怯,秋漾瞧见他却很高兴,直接冲了过来。
昭武帝接住这枚活力十足的小炮弹,不嫌她满身是汗脏兮兮,轻柔地给她擦拭,他特意换了身方便下地的短打,平日里政务繁忙,他真舍不得秋漾在这里吃苦。
但秋漾除了抱怨被晒黑之外没有丝毫怨言,她从前在家里就是吃喝玩乐,没想到种地也挺有趣的,而且一想到自己这么做能帮助到很多人,她就乐得不行。
田埂上种了草莓,原本没什么人气的皇庄如今已经变得格外生机勃勃,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吃饱饭,吃饱饭才能读书上学,读了书才能明事理知荣辱,活着本来就是不断向前。
昭武帝亲耕过,所以会用锄头,种完农作物后,最重要的就是浇水施肥防虫害与疾病管控,这些都交给了宁秋娘等人,每天的变化都会被如实记录,她们也知道这些象征着自己的未来,因此格外用心。
秋漾双手托腮“圣兰琉耕地的样子真帅。”
白虹也蹲在她身边,不过看得不是圣人,是自己的汉子,“拿锄头的男人最帅。”
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帅”是什么意思,现在不仅都懂了,还会用帅来夸人,跟着秋漾学了不少口头禅。
皇庄这边稳定下来后,秋漾便隔几日来一次,她深感通信的不便,可惜又不能打电话,打电话的前提得有电,大齐可是连蒸汽机都还没有的国家,别说电了。
“圣人,等国库充盈后,你得铺路。”秋漾望着一眼不见边的土路,皇庄之间的路尚且如此坑坑洼洼,下雨天更是泥泞,更何况民间
交通不便,就会带来通讯与交易上的麻烦,要想富先铺路。
昭武帝颔首“你说得对。”
他回想起在现代所看见的四平八稳的水泥路,那真是平坦宽敞又美观方便,能把人馋哭。
“水泥弄得怎么样了”
水泥不仅可以铺路,还可以运用在建筑、水利与国防等方面,秋漾不喜欢坐马车,这个路也是原因,马车本身没有减震装置,这坎坷不平的路,坐上一小段整个人都能被颠散架,皇室马车还好,民间可以想象多折磨人,所以很多人出门赶路,到了目的地后都很容易病上一段时间。
秋漾马术很好,但谁叫她是皇后呢,以前不能自己骑马,都是坐马车,现在倒是能骑马了,但骑马她也不舒坦啊,她宁可骑自行车
“可以的话,再建一个自行车厂子就好了。”秋漾双手合十,“往长远了想,自行车一普及,方便先不说,就为了骑车,也不可能再穿得这么繁琐了吧”
虽然裙子很漂亮,但裤子也很好看,凭什么不能穿
这么一想,真是任重道远,现在才刚刚开头呢
秋漾嗷呜一声扑进昭武帝怀里“我不管,我累了晚上圣人要好好伺候我”
昭武帝搂住她的腰肢低笑“辛苦了,为夫定然不负娘娘重托。”
两人在这边亲密的毫不掩饰,其实也没干啥,就是拉拉手抱一抱靠得近一点,连说话都很小声令人听不清,但看得其他人是惊呼不止,惟独白虹有点眼热,她趁着汉子放下锄头过来跟自己说话,悄悄伸出手,拧了汉子的屁股一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