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扭扭车

作品:《清穿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阿寿已经走的很稳了。

    不过,阿寿是个精力充沛的小子。

    言娘每天跟着他东看看、西瞧瞧,每天不用节食,不用跳绳,体重就控制的很好。

    这个时代的好多玩具,玩起来都是需要智商的。

    对于阿寿,现在这个坐不住的好奇心强烈的小孩子来说,就不是很友好。

    于是,言娘接着举行上一次被终止的玩具研发商讨大会。

    招来住建部的工匠,像他们描述自己的想法。

    言娘想给孩子建两个游乐场,一个在室内,一个在花园里。

    广东这地儿靠海,常常有雨。

    下雨的时候小孩子在室内呆不住。

    建了室内游乐场,让他有个释放精力的地方。

    花园里那个更大些,让孩子在呼吸道新鲜空气的同时,能愉快的玩耍。

    好吧,我说实话吧,言娘也想玩。

    前世有几次带着侄子去商场的游乐场玩,言娘都很垂涎小朋友们的玩乐场所,好想玩

    现在有机会了,言娘也要满足一下跟着自己穿越时空的小爱好。

    大象滑梯、木马摇摇车、秋千、投球架等,还有好多的塞了棉花的小球球,既防摔倒,又能让崽儿在里面摸滚打爬,挫折教育嘛。

    至于小球球的量,以把室内游乐场堆个半满为准。

    室外的游乐场,里面就放细软的沙子。

    从海滩上选取最细最干净的沙子。

    言娘很好奇这个时代的榫卯结构,让工匠整几个这样的小玩具来,言娘似乎不掩饰自己的玩心。

    这些都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就是小球球需要针线房的援助罢了。

    不过些许小事,想来两个部门的领导能协调好。

    还有小孩子都爱骑的扭扭车。

    言娘上世就爱抱着小侄子,一起骑着扭扭车。

    从一个略有坡度的高度滑下来,当然,双脚随时准备落地刹车减速。

    挺好玩的。

    不过,这不是好的范例,大家不要学。

    心动不如行动,言娘让工匠首先把扭扭车整出来,详细叙述了前面的方向盘和下面的能扭动的小轮子。

    不厌其烦的回答工匠们的提问。

    毕竟这个时代没出现过这种能转动的轮子。

    你问为什么没图纸

    姐要是会画图纸,还会在这儿费口舌

    有那时间,带着崽儿已经在花园溜一圈了。

    这儿天气潮湿,言娘只要在非月经期,每两三天就有用艾叶花椒生姜煮水泡脚一次,周大夫也说这有祛湿助眠的功效。

    言娘就坚持下来了。

    让林老爷也占自己的光泡了几次,不过林老爷泡过脚之后会上火,就没在泡。

    于是,言娘就和周大夫商量,是不是有食补的方子,既祛湿又好吃的。

    周老头白了言娘一眼,不仅打搅自己看医书,还想的挺美。

    不过,对于自己金主家的女人,周大夫还是好脾气列出了一些有益的中药材名单。

    上面有有山药、芡实,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冬瓜、莲子、白扁豆等中药材名字。

    言娘感谢过周大夫后,把名单交给厨房。

    让厨师根据各自的擅长制成膳食。

    每次不忘记给周大夫送过去,毕竟吃水不忘掘井人嘛。

    芡实糕、山药糕、茯苓糕等糕点不错,芡实、薏苡仁、赤小豆、莲子、白扁豆煮的粥还行,冬瓜排骨汤挺常见

    反正就是,一家人在肇庆这个潮湿的地方适应的还可以。

    言娘还在周大夫的指导下会每天做艾灸。

    为此,言娘还有一个专门的艾灸房间。

    毕竟每天做艾灸,就是之后开窗通风,也会有一股艾草味儿。

    虽然言娘现在还吃着周大夫制的避孕药丸,每次都注意这避开危险期。

    但言娘想等阿寿满两岁后,给他生个弟妹,再给林老爷开枝散叶呢。

    周大夫指导她在非经期,可以艾灸石门穴。

    说医书上有记载,艾灸此穴,使妇人易受孕,多子,而且生出来的孩子聪明健康。

    足三里穴是强壮保健要穴,艾灸神阙穴、关元穴有暖宫助孕的作用。

    周大夫给了言娘一大二小共三个艾灸盒,让言娘把大的艾灸盒放在肚子上,艾灸肚脐及以下部位,覆盖着关元、神阙、石门穴。

    两个小的分别固定在双腿上的足三里穴。

    言娘记得自己在后世看过的美容小技巧,说艾灰能去黑头。

    言娘做过艾灸,自恋的坐在珍贵的玻璃镜前欣赏自己的美貌,哈,没有黑头根本用不上。

    这天,大半夜,阿寿却还在哭闹,连爱吃的辅食都不吃了。

    言娘和林老爷知道后,连声让请周大夫。

    披衣来到东厢房。

    “阿寿,阿寿,爹爹姨娘来啦。乖啊,别哭哦。”一迈进东厢房,言娘就开口开始安慰崽儿。

    最爱的姨娘和爹得来了,阿寿也只是伸手让抱抱,被言娘接到怀里,还是接着闹。

    阿寿挣扎的力气很大,言娘差一点儿脱手,吓了一身冷汗,林老爷赶紧过去接过来。

    言娘和丫鬟嬷嬷们很着急。

    阿寿是个好养活的孩子,自出生就没怎么生过病,偶尔有些风寒的兆头,都被周大夫妙手回春截住了,顶多不精神一天半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子。

    阿寿的东厢房温度还行,言娘就让林老爷抱着崽儿坐在榻上。

    准备掀开抱着崽儿的小被子,然后把阿寿的睡衣脱下来,看看孩子的身体。

    言娘知道,婴幼儿最常见的不舒服原因,有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不适。

    阿寿每天的吃食,都是周大夫按阿寿的发育状况调整的。

    言娘盯得紧,不让下面人随意喂东西。刚才丫鬟嬷嬷们已经说了饮食一直按着食谱来,这一方面应该没问题。

    阿寿也没有感冒的兆头。

    于是言娘想看看,阿寿是不是被什么虫子咬了。

    毕竟他在精力十足的嚎哭。

    于是一个光溜溜的猪崽儿出现在林老爷怀里。

    原来崽儿腹股沟附近出了一片疹子,言娘一看就知道是湿疹。

    林老爷眼疾手快的抓住阿寿的小手,防止他抓挠。

    又反过来看阿寿背后,背后没有疹子。

    然后马上把阿寿用小被子包着。

    小家伙身上汗津津的,可见哭闹的多带劲儿。

    但这时候没有地奈德乳膏等激素类药膏,言娘束手无策。

    还是等周大夫吧。

    周大夫一看,湿疹,小问题。

    开了口服的药,还有外洗、外涂止痒的药。

    煎药需要时间,先取来现成的外用药,给崽儿涂上。

    不愧是周大夫,止痒效果立竿见影,阿寿哭声渐渐消失,就是哭久了,还时不时抽泣一下。

    口服的药好了,闻着都苦,想来小崽子就不爱喝。

    大人们折腾了一身大汗,才把药给崽儿喂进去。

    最后,时不时抽泣的崽儿终于入睡了。

    周大夫交代,不要让孩子抓挠出疹子的地方,防止感染。

    这几天进入当地人说的回南天,哪儿都是潮乎乎的,被褥衣服都晒不干,需要用炭火烤干。大人抵抗力强没什么事儿,小孩子却出疹子了。

    言娘拜托周大夫明天给林家族人和孙家人看看,尤其是小孩子,是不是需要提前调理一下,中医不是擅长治未病嘛。

    周大夫欣然同意了。

    医者仁心,他现在每天都有在外面的医馆坐诊。给谁看不是看呢。

    言娘不放心孩子,决定今晚要和阿寿睡。

    防止孩子半夜不舒服哭闹。

    林老爷带着周大夫去了前院书房。据说有事商量。

    第二天下午,听丫鬟汇报说林老爷发布官令,面向民间征集简单便宜的去湿气方子,重金悬赏。

    等林老爷回到后院,言娘问林老爷,发布这个命令是为了阿寿吗是不是有些劳师动众

    “老爷我是这么公私不分的人吗”林老爷抱着半天没见很是想念的儿子,没好气的斜了言娘一眼。

    “当然不是老爷是大公无私的人。”言娘义正辞严的说到,“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儿,实在是有些巧啊。”言娘真心实意的解释。

    担心林老爷会因此别人攻讦。

    “我昨晚和周大夫谈了一下。南方潮湿,房屋低矮潮湿,我见老百姓有好多风湿痹症,询问周大夫有没有什么良方。周大夫说等成为痹症的程度,病症都难除根了。药物只能缓解,而且,药物虽然不是很贵,但对老百姓还是很重的负担。”林如海知道自家小姨娘的心意,贴心的给给自己贤内助解释道。

    “于是就下来这份命令”言娘了然。

    “周大夫说,良医在民间。建议我到民间找找。”林老爷颔首。

    几天后,住建部的工匠送过来第一版扭扭车,有些笨重,呐,还有精美的雕花,但基本原理相同。

    言娘询问后,知道能承载大人的体重。

    就让工匠们再精进一下,看能不能缩小一重,小少爷可能扭不动。

    等工匠们下去后,言娘自己撩开衣摆,跨上去玩了起来。

    虽然看着笨重,但还挺灵活。估计阿寿能骑的动。

    于是,言娘等阿寿午觉醒后,向儿子展示新玩具的玩法。

    果然,小孩子对新玩具爱不释手。

    连亲爹回来了,也只是叫了一声“爹爹”,仍然玩着自己巨大的扭扭车。

    林老爷很好奇的蹲下腰和儿子商量,想看看他的扭扭车。

    阿寿才得了扭扭车不久,正新奇的时候儿,不愿意给爹爹看,想骑着继续玩耍。

    宝宝湿疹还没好,好不容易忘记瘙痒,有兴趣玩耍了,林老爷虽然心里像猫爪一样好奇,但也舍不得让他不高兴。

    “言娘,阿寿这个,嗯,扭扭车的转向功能,能不能用在马车上”

    晚上,等阿寿睡了。林老爷研究过阿寿的扭扭车,和自己小姨娘提到。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言娘有些懊恼。

    确是,现在的马车都是两轮。

    言娘被林老爷一提醒,好像记得自己前世看过一篇报告,说为什么中国古代一直用的都是两轮马车,据说是因为没法解决转向这一问题。

    但西方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西方很早就有四轮马车。

    言娘原本还想着,以后派人出海,让人从西方国家那里学习学习呢。

    毕竟中国匠人的手艺是经过后世国际认证的,仿制品能让专家们真假难辨。

    想来只要给他们个思路,他们就能很快解决这样难题。

    原来自己被思维定势了。

    言娘暗暗告诫自己,不要觉得什么都要靠派人去西方学习后才能干成,显得自己好崇洋媚外。

    中国人的创造力从来不逊色于任何国家。

    要有民族自豪感

    看,工匠师傅不就把扭扭车整出来了吗林如海同志不就观察过扭扭车,然后思考到马车转向问题了吗

    扭扭车类似三轮车,现在马车转向问题有了解题思路,那离能转向信儿四轮大马车还远吗

    这感觉就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关于转向问题,林老爷招来住建部的工匠开始讨论,后来又叫来交通部修理马车的人。

    言娘放心的出去了,林老爷会统筹下面的一切的。

    实际上,林老爷还想到了机械动力车的转向问题。

    只要这个的转向问题解决了,那前者也会变得简单。

    只不过周围下人不少,林老爷就没有和言娘提他这个想法。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