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子
作品:《清穿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言娘把事情交给林老爷,无事一身轻。
想到了后世万千人的女神林黛玉。
于是一次问林老爷“我怀孕的事儿,告诉大姑娘了吗”
“没有。我准备等你生了再送信。”林如海已经被自己好岳家的手段吓着了,孩子没生下不敢告诉贾家。
“唔,快中秋节了吧。老爷给贾府送节礼,有给大姑娘身边的丫鬟们准备东西吗人家大老远的跟着姑娘去京城。大姑娘身边有几个丫鬟几个一等的几个二等的”言娘明知故问。
“两个。”林如海也觉察到有些少了。
不过当时自己妻子、儿子接连丧命,自己为保唯一的血脉,让黛玉低调的去了京城。
后来自己两次清洗贾敏陪房,知道贾家现在是这个德性,林如海有些后悔自己小看后宅了。
言娘惊讶“是亲爹吗那是国公府啊,主子丫头的一大堆,让姑娘寄人篱下吗姑娘有信吗怎么说会不会不让老父亲担忧,报喜不报忧有差下人打听打听吗”
林如海想到女儿和王嬷嬷的信都是说一切都好。
想来那是亲外祖家,自己又准备了丰裕的财物和银钱,女儿应该会受到很好照顾。
现在言娘又提醒了自己,觉得这次多派人去贾家送节礼,就加上几个嬷嬷。
嬷嬷们能进后宅,眼见为实,到时候能看看女儿真正的处境。
让小厮们和贾家下人套套话。
以前没想那么多,都是送过礼和林老爷的信,收起姑娘的信件,当天就返回了。
等林如海从去送礼的人嘴里,听到闺女的消息,已经是九月多。
秋风萧瑟,秋风秋雨愁煞人。
林老爷明明一个儒雅的彬彬君子,怒发冲冠大把的银子礼物撒过去,女儿竟然住在碧纱橱。那时什么地方
几扇屏风隔出来的空间,没有窗户,平常人家换衣服歇脚的地方。
还有和二房宝玉比邻而居
贾宝玉现在都8岁了吧,竟然还在内宅厮混
然而五不娶,女儿需在女性长辈前教导长大。
林老爷颓然,只能忍着。
让林管家在林家世仆里找得用的嬷嬷,丫鬟嬷嬷小厮。
准备等言娘生产后,把闺女接回来看看,把丫头嬷嬷备齐再把女儿送过去。
理由
呵,自己突然有了儿子,自己好岳母肯定想打探清楚哪里出问题了。
言娘把黛玉的事儿给林老爷提过醒后,就抛到脑后了。
自己都能想到的问题,人家是探花郎,之前是忽略了这一点,现在知道了,肯定能妥善处理,毕竟是亲爹啊。
言娘现在在担心卫生问题。
折腾卫生,洗晒被褥。
言娘觉得自己有生产恐惧症。
毕竟都说女人生产是过鬼门关,娘奔死儿奔活。
言娘已经和林老爷说过,自己准备亲自哺乳半年的事儿,说自己的身体好,吃的食物也比奶娘们好,乳汁肯定比奶娘们更有营养。
周大夫也肯定了这一点。
林老爷现在是只要对他孩子好,即使不合世家约定俗成的规矩,他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传出去就好。
林老爷准备的奶娘也到的。
坐月子至关重要,言娘准备白天自己哺乳,夜里让奶娘们带。
这样子孩子既吃到了初乳,得到亲娘的母乳里的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健康守护,自己也能休息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林老爷为了自己将来孩子粮食充足,找了四个奶娘。
言娘建议林老爷让奶娘带着她们的孩子住进林府,这样以免奶娘们牵挂自己生的孩子而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肯定会影响乳汁的质量。
另一方面也避免奶娘们的孩子被人挟持,来让他们伤害到自己孩子。
要知道,哺乳期的女人正是母亲对孩子母爱最充沛的时候。
这样子,奶娘们能白天哺乳她们自己的孩子。
晚上两两分组,一组带主子家的娃,一组带自己的娃,再加上丫头的帮助,两个奶娘夜里应该能的带好他们的四个娃。
小娃娃们白天也能陪自家孩子玩耍。
林老爷挑了一下眉,同意了言娘的突发奇想,确是有一定的安全性。
不过他增加了两个奶娘人数,三组轮班吧,别奶娘们带自己的娃的时候,2拖4,比带小主子还累呢。
还有下人家的孩子,在不懂事儿的时候能成为林家小主子的玩伴,但懂事后,学习陪读玩耍的,还是同一阶层的好。
若这胎真的是儿子,看来自己离开扬州后,得往姑苏族里去一趟。
看有没有族人愿意跟自己到任上,若有族人愿意,自己建议他们带上家属,应该有和自己儿子同龄人吧。
言娘怀胎满八个月了,林家也将两名稳婆接进林府了,不让外出。
稳婆们全身上下的衣服什么的都换新的,生产需要用的东西,都在稳婆们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两位定海神针老嬷嬷也每天关注着进度。
到时候生产的时候,两位老嬷嬷也会在产房里。
他们都有生孩子的经验,也经历过儿媳们生产场景,一方面监督稳婆,一方面以防万一就自己上阵。
林如海关于晒盐之法的冬季的实验,结果出来了,虽然晒盐速度不如夏秋季节快,但冬季少雨,能持续产出。
几千年的盐业模式将会改变,这样名垂青史的功劳,林如海即使告诉自己冷静,也冷静不下来。
在他犹豫的时候,言娘要生了。
原来古代生产是拉大便那样蹲着生的,据接生嬷嬷说这样易于使劲儿。
稳婆还会给言娘揉按三阴交,合谷穴等穴位,减少疼痛。
自己被现代电影、电视那些躺着大汗淋漓,竭斯底里的惨叫的镜头误导了。
孩子正常大小,顺利的从产道滑了出来,胎盘紧接着就出来了。
疼痛也随着消失了。
言娘觉得自己没事儿了,还能再生
康熙32年,十二月初八,林如海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
虽然周大夫把脉说是儿子,但在没抱在怀里之前谁都不能百分百肯定。
林如海抱着儿子,哭声洪亮,小脸儿红润,比他姐姐和没了的哥哥都强壮,是个健康的孩子,周大夫也肯定了他的想法。
林如海激动的手在颤。
这一刻林如海觉得名垂青史不重要了,不要也罢。
什么都没有怀里的儿子实在,没有家族血脉延续重要。
晒盐之法虽然会让自己名垂青史,百姓赞叹,暂不说皇家忌惮,这个方法肯定会动了大盐商们和他们后面的人的切身利益,什么时候都不乏狗急跳墙之辈。
而且,现在皇子们陆续长大了,大皇子和太子之间的针锋相对,即使自己远在扬州也有耳闻。
看过儿子的小脸儿,连襁褓都不忍打开,赶紧让人把儿子抱进去了。
天寒地冻的,冻着自己儿子怎么办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看。
“好好赏全府赏半年月例,石榴院的人一年。”
“谢老爷赏赐。”
稳婆的红包言娘早丫鬟们早准备好了。准备等稳婆们收拾好再给。
不过言娘准备的还没派发,林老爷已经大手笔的赏赐了。
“辛苦稳婆了,每人赏10两。”
稳婆们高兴的谢赏。
言娘这个大功臣没有收到赏赐,难得林老爷忘记了
这倒不是,而是林老爷单纯的觉得,赏赐财物是侮辱言娘对自己的情谊。
言娘这时候到不在意他的赏赐。
看着身旁襁褓里的小脸儿,言娘心里软成了一汪水儿。
觉得自己恨不得给他全世界。
这就是当妈的感觉吗还不赖。
他虽然红红的,张嘴大哭的时候,恨不得一张脸半张都是嘴,但是自己仍觉得他丑萌丑萌的了。
自己前世见过小侄子才出生后不久的样子,就是这样。
自己当时就觉得,才出生的贾宝玉,确实是有那么大的嘴用来含着通灵宝玉
不过,自己怎么觉得自己生的娃比前世小侄子好看呢
这难道是亲娘光环
毕竟屎壳郎还说孩儿香,刺猬还说自家孩儿光呢。
言娘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了。
林如海当下决定,等会儿就去写折子,不在犹豫了。
暗中上书皇帝晒盐之法,并向皇帝哭诉自己的委屈。
写写自己没了的妻子,被人下毒夭折了的儿子,年过不惑才有了的,尚在襁褓的儿子。
希望皇上看在自己的微末功劳上,准许自己离开巡盐御史的位子。
随即想到言娘说过,植物都是等春天天暖和了生根发芽,动物们也是在春天产卵孵化。
因为暖和的天气不仅食物丰富,而且幼崽们不容易夭折。
随即写到,自己愿意到更温暖的南方,给皇上实验晒盐之法。毕竟自己人手有限,只在扬州附近的海域实验了晒盐之法。
你身为臣子,得让皇帝知道你有能力,但能力势力没超过皇帝的警戒范围。
最后把实验数据,还有自己屡次受刺杀,儿子夭折的调查证据附上去。
分两路人马,一队北上吸引大家目光,一对先往南去,然后走海路折返进京。
以林如海当年在翰林院随侍康熙皇帝那几年,对皇帝的了解,觉得皇帝同意的概率有八成。
多少案例是因为胜利在望的时候,得意忘形导致的功亏一篑。
林如海告诫自己绝逼不能犯这种错误,暗暗加强儿子周边的保护力度,其余一切如常。
不收拾行李,不处理铺子田产。
该收的冰敬按照惯例收。
林如海又想起自己要立的那条家规,于是堂而皇之的去祠堂把家规拿出来,写上去。
又想到远在京城的闺女,加上了一句,此法适用于随姑娘出嫁的陪房。
既然有能力不经姑娘同意成为女婿的妾,那就要有全家外加全部亲戚被放出去的心理准备,看女婿会不会有那个脸,把岳家放出去的下人们收了。
这家法将来大大提高了丫鬟们背叛林家姑奶奶的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林家出嫁姑奶奶们腹背受敌的可能性。
还让林管家给大家读了一下,于是很多被爬床成为姨娘的美好前景冲昏头的丫鬟,被浇了一盆凉水,透心凉心飞扬。
有了这条家法,就是她们不死心,也会被亲戚朋友们阻止的。
良民是那么好当的吗
即使自家带着丰厚的积蓄出去买房、买地,没有倚仗能保得住吗
别给他们说等闺女生了孩子就不怕了。
呵,前头老爷后院儿那么多姨娘,有几个生了的。
前面可是有两个姨娘被全家放出去了,看看他们现在的惨状。
前车之鉴啊,需要引以为戒。
或者会有人说,将来林家小姐们嫁的夫婿,不会像林老爷那样子嗣稀少。
既然能爬床成功,肯定怀孕的几率高。
到时候怀孕了,在林家的家人亲戚们都放出来了,不用受制于林家,再被男主子安置好,多好啊。
呵,天真了吧
且不说林家不会眼瘸到选这种姑爷,就是一不小心眼瞎了,发卖自家家仆去挖煤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老爷,你给孩子起名字了吗总不能一直哥儿、哥儿的叫吧。”言娘当时生产是在西厢房,现在已经挪到正房卧室了。隔着屏风询问抱着儿子的林老爷。
言娘孕期的时候,林老爷按照男诗经,女楚辞的取了不少名字,有男孩儿的,有女孩儿的。
但孩子出生了,林老爷又觉得那些名字不够好。
“嗯,已经取好了。”
“是什么名字”言娘期待。
“阿寿。长寿的寿。”这是林如海对儿子最发自内心的期望。
“阿寿啊,是个好名字。”言娘知道林老爷的心结,赞同道。
言娘又开始像上一次一样修复身体。
不过,这一次有嬷嬷给言娘揉肚子,据说能更快的恢复松软的肚皮。
言娘听了,即使每次疼的咬牙切齿大汗淋漓,也坚持了下来,果然比上一次恢复的好。
这一次产后,身体很好,周大夫也没让吃药,只是注意食补而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