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入府

作品:《清穿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言娘仔细听过大哥打听的消息,还是是特地和李捕头打听的,李捕头是扬州城里的地头蛇,他的话很有真实性。

    言娘先是详细问了几个私塾情况,觉得钱举人的钱氏私塾最好,孙大哥也肯定的点头。

    于是言娘让孙大哥第二天腾出有一天时间,带着她到扬州城买小院子。

    孙大哥同意了。

    大家以为言娘要给自己买陪嫁,也支持她。

    第二天一大早,言娘用脂粉把自己的脸、手、脖子抹黑,眉毛画粗。

    反复照镜子,绝不会让外人看到脸上和脖子的皮肤黑白分明,晓得是特意摸黑的,言娘可不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样子,言娘看着就是普通清秀的小娘子。

    这是自从言娘到了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出门,看到什么都很稀奇。

    言娘想想都佩服自己的宅女属性。

    幸好孙家在村尾山脚下,两个大院子连起来的得有4亩,幸好孙家有那么多可爱的小侄子陪着自己玩耍。

    自己才能宅这么长时间。

    不过,确是不够繁荣,这还是离全国有名的扬州城,仅仅只有20余里的地方。

    看清这里,是“里”,不是公里。

    这要是现代,这么近的距离,那称作“城郊”,或者城中村预备役,等着拆迁暴富。

    那不是人流如织,喧闹不绝于耳。

    而现在,除了偶尔见个行人,那是鸟叫声也没有。

    嗯,这种情况也可能和这是冬天的大清早有关。

    到了扬州城,直接找中人,把意思讲了,直接让中人带着参观钱氏私塾附近出售的小院子。

    言娘相中两个小院子,虽然不是左右相邻,但是前后相邻。

    来的时候言娘说可能用的上,把孙家的户籍带过来了。

    直接让中人带着去衙门过户。

    花了180两银子,加上给中人的2两中介费,言娘今年荷包缩了大水。

    给了中人中介费后,言娘稀罕的看着新出炉的房契,原来古代的房契是这样的。

    “言娘,你怎么把房子落在爹和大伯名下”孙大哥焦急的问道。

    “回去再说。”言娘不想回家再重复一次,这样对大哥说到。

    一路无语,孙大哥快骡加鞭的赶回去。

    言娘调理清楚的解释道“一呢,再穷不能穷教育。言娘定下基调。镇上学堂能上一天学,这比村里半天课好。但城里学堂的夫子可是秀才举人,这比镇上单纯的秀才童生好吧咱们做生意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们,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遇到好老师是弟弟侄子们的幸运,说不定能再科举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同意吗”看大家点头。

    “大娃、、二娃小六、小七都满5岁了,也该进学堂了。”

    这就像后世农村,大人有能力了就让孩子去县城上学,县城的教育资源肯定比农村好。

    “二呢,兄长们做生意,镇上人消费能力有限,我看兄长们已经去城里做生意了。现在咱们在城里有房子了,遇到天黑下雨也有地方住。中午也能吃口热乎饭。我可是知道兄长们为了省钱从不在外面吃饭,大冬天也是啃自己带的干粮。你们不心疼我心疼”

    长辈们还有嫂子们点头。

    “你们要是担心城里连吃根青菜都花钱,哥哥他们几乎天天去城里,让他们给你们捎粮食,柴火,青菜。那小院里有井,不用担心吃水问题。我们打听了,也就给夫子的学费贵一倍。”

    孙大哥点头。

    “三呢,我过年后就进林府了,他们富贵人家的高门大院,肯定不让小妾随意乱出去,不能像寻常家嫁人那样来看望你们,你们也不能去看我。到时候爹、娘、大伯、伯母带着弟弟、侄子们在城里读书,离得近,我也能使唤丫鬟出来看看你们,给你们送个信儿。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你们不会不想知道我的消息吧以为从此就没这个闺女了吧”言娘说着说着,情绪有些失控。

    虽然知道自己当初做了最正确的选择,似乎每个人都很好。

    但是言娘知道,自己要去做妾。

    这不是后世的小三、二奶,只是不符合道德规范,顶多被原配暴打,被放到网上受到网络暴力。

    在这个时代,立女为妾,妾通买卖。

    可能连自己的生命自己都做不了主的妾。

    可是,当时的聘妾资自己已经花费过半,还不起尚且不说,对方还是官老爷。

    可能是要离开家了,到林府那个陌生的环境,说不定后半辈子就要被关在林府后院那个方寸之地。

    言娘到现在才后怕起来,不得不说这反射弧够长的。

    不过,乐观是言娘为数不多的长处之一。

    情绪过后,言娘很快就安慰自己林老爷没正房老婆了,还不准备再娶。自己没有了最难搞的地位悬殊的敌人,其他的姨娘也就平级而已。自己可是易孕体质,这是神仙盖过章的,只要自己生个孩子,不,怀孕,就能寻求林老爷的保护。就是没孩子,哈,自己比林老爷年轻二十岁,林老爷可是个白天在书房操劳公务,晚上在后院造孩子的辛苦男人,肯定比自己先死。到时候自己就能让侄子们给自己赎身了。

    言娘畅想了一下,又觉得做妾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几年后自己就回来了,复又高兴起来。

    “四呢,我以后不能承欢膝下,这是我孝敬你们四老的。”言娘乖巧的说到。

    大家混不知她刚才的头脑风暴。

    “好,我们收下。等你进林府后,就带着孩子们住进去,把孩子们送到钱氏书堂。”孙大伯同意道。

    自己的东西反正以后都传给大娃兄弟,自己现在先帮忙保管着。

    孙老爹也是这么想,私下里告诫孙大哥他们,这个院子要留给大娃兄弟,你们别有想法。

    孙大哥兄弟连连保证不会。

    言娘开开心心的在娘家过来最后一个春节。

    古代的春节气氛真浓郁啊,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直能热闹到二月二龙抬头才算过完年。

    言娘收了爹、娘、大伯、伯娘的大红包很开心,连哥嫂们也给了红包,言娘有些不好意思收,自己可是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

    不过盛情难却,还是收了。

    连两个弟弟拿到分红,也给言娘包了个红包,这一回怎么劝言娘也不会收了。

    于是给侄子们发红包的时候特意多包了些。

    不过这么多侄子,一下子发出去十多个红包,积少成多,言娘觉得肉疼。

    幸好有两个侄子还在三嫂和新进门的四嫂肚子里,暂时不用发红包。

    对的,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儿过年。

    十一月底四哥把他的媳妇儿娶回家了,是他在邻村收豌豆时认识的姑娘。

    四嫂是进门喜。

    林管家一直关注着孙家,觉得孙家生机勃勃,发展的不错。

    林管家也乐见其成,要是孙娘子真如大明寺高僧所说宜子,小少爷未来亲娘娘家人越有本事越好。

    林管家算着日子,提前和林如海禀报,按林如海的指示低调行事。

    先借了两名身手好的暗卫当天迎亲用。

    暗卫体力好,能抬着轿子走20里。

    暗卫嘛,外人也不认识,给老爷减少麻烦。

    林管家提前和孙家打好招呼,把嫁衣送过去。

    当天晚上,一台双人抬青衣小轿把身穿粉红嫁衣的言娘,从侧门抬进林府。

    急匆匆的,路上没什么人,言娘也没看清是什么官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