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 第 一百三十二 章

作品:《太子妃的荣华路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巨石, 被猛地投入平静的湖面上,瞬间激起千层巨浪。

    “你说什么哪个世子”

    曹氏尖叫的声音, 犹如一只被卡着脖子的公鸡,死死挤出来, 却高亢变调的不像话。

    纪寿趴在地上, 腿软得起不来, 也不敢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个消息对二房意味着什么, 他头一次懊悔自己当上了大管事的职位,可惜现在已经不得不说。

    他战战兢兢, “是大房的大少爷, 是世子爷。”

    何太夫人仍在, 靖北侯府两房未分家, 孩子的排行本就一起的。即便纪明铮战死,但排行仍在, 大少爷本来就是他,这纪寿特别说明,主要是为了强调一下,好打破主子们侥幸的心理。

    刹那间, 延寿堂中, 除了何太夫人露出梦幻般欣喜若狂的神色以外,其余人等,都是一副山崩海裂的表情。

    其中, 以纪宗贤夫妻, 还有二房嫡长子, 行二的纪明钦为最。

    纪宗贤双手颤抖,纪明钦手里茶盏“砰”一声落下,滚烫茶水溅了他一裤脚,他完全无知无觉。

    父子脸色青白,难看到了极点,曹氏愣了半秒,掩耳尖声喊道“你胡说来人,给我把这个胡说八道的奴才叉下去”

    纪寿匍匐在地不敢抬头,天知道,现在最想下去的,是他。

    但他不敢,只能心惊胆战趴着。

    为什么二房夫妻反应会这么大了呢

    要知道,爵位承爵这事情,承了就是承了的,即便是阴差阳错之故,在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之下,也不会因为世子生还,就把以袭爵的二叔撸下去换回来的道理。

    要知道,王朝的爵位承袭,可不是儿戏的,你阴差阳错,只能算你倒霉了。

    其实,问题就是出在这里了,朝廷的诰封不是儿戏,不管有何原因,都没有轻易更改的道理。

    侯爵如此,世子之位也如此。

    是的,纪宗贤给嫡长子纪明钦请封世子的折子,去年就递上去了,可惜直到现在,还没有被朝廷批复下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稍稍提及一下,大周朝的爵位承袭制度。

    世子之位,就犹如皇太子于皇帝之位一样,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皇帝承认,朝廷承认,天下臣民承认,它具有唯一性。

    皇帝那位置,还有可能兄弟不服,在最后时刻把太子拉下马,自己篡位上。

    换了世子之位,就完全没有这个烦恼,毕竟头顶始终有人压着嘛。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请封世子的原则,由现任当家人写了折子,呈上朝廷,等待批复。

    一般若是嫡长子请封,朝廷是没有理由不批的,若看你不顺眼,最多就压上或长或短一段时间罢了。

    纪宗贤就属于被看不顺眼那一拨。

    当初他承继的是兄长爵位,不好侄女还未出孝,就急不迫待请封自己的儿子,吃相太难看。

    于是,就只能缓一缓。

    这么一缓,纪婉青姐妹出孝了,马上就争产风波,纪宗贤夫妻出演丑角,京城闻名。

    这当口上折子,肯定被卡,于是,只能再缓缓。

    这么又缓了缓,一直等到去年年中,好不容易纪宗贤认为风头过了,才把折子递上去。

    结果还是卡了,高煦彼时与妻子心意相通,十分不喜靖北侯府,大伙儿会看眼色,兼对这人相当看不上,折子很默契被压下来了。

    这么一压,就是鞑靼犯境,大战拉开帷幕,更没人搭理这些许琐事。

    再后来,就是大军凯旋,纪明铮随皇太子一起还朝了。

    换而言之,纪宗贤那道请封世子的折子,朝廷直接打回来即可,也不必再批复了。毕竟一个侯府,不需要两个世子啊。

    在外人看来,这叫完璧归赵,纪宗贤好歹还能当几十年超品候,撞了大运。

    现在,靖北侯府也不怕继续没落,君不见,能干的纪世子回来了吗

    在朝廷看来,这叫称心如意,忠心且有才干的臣子承爵,实在比无能窝囊废好上太多。

    所有人都觉得挺不错的,除了纪宗贤一家。

    简直无法接受啊

    吃下肚子的肉,现在还让他们硬生生吐出来

    哪怕他们烹饪无能,煮地一团乱糟糟,也是吃下肚子能管饱的啊现在竟然要活生生被抠出来

    本来纪明铮立大功而归,纪婉姝这桩祸事随即消弭,算是好事。但很可惜这同时意味着,纪宗贤百年后,这爵位就得归还大房。

    谁还能庆幸避开了祸事谁还能高兴得起来

    延寿堂中,除了何太夫人流出喜悦的眼泪,高声感谢列祖列宗以外,其余所有人,如丧考妣。

    何太夫人喜极而泣是真的,能干的孙子回来了,她享福的日子也回来了,孙子立下大功,二房惹的一屁股祸事,也就不是事了。

    二房所有人如丧考妣也是真的,即使麻烦再大,也总比以后吐回爵位要好啊特别是纪宗贤夫妻,以及纪明钦,这简直是直击要害,且一击毙命。

    不过不管怎么样,时间流速也是一样的,次日,大军抵达京城外,犒赏三军,宫中庆功宴开始。

    这一个昼夜时间,这个靖北侯府的氛围非常古怪,然而哪怕纪宗贤几个有多不愿意,纪明铮也是要回来的。

    本以为战死的世子回归,生擒鞑靼可汗,立下不世之功,靖北侯府当然得洒扫街巷,大开府门迎接。

    何太夫人辈分高,等在延寿堂没出来,纪宗贤并曹氏,领着一干主子奴才,一听见宫宴差不多要散的消息,就迎了出去。

    本来二人是纪明铮的叔婶,长辈身份无需出迎,但侄儿死里逃生,你们还占了天大便宜,不迎一迎就显得太端了。

    况且不管如何煎熬,他们也想第一时间亲眼印证真假。

    夫妻二人勉强挂笑,在门外等没多久,便见负责候在街角的纪寿急奔回来,一边跑一边高声喊道“来了来了”

    纪宗贤等人来不及反应,便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远响起。

    “哒哒哒哒哒”

    马蹄一下下打在青石板上,接连不断又十分清脆,声声回荡在高墙相夹的街巷中,凌乱中却有着特定的规律,听着人数极不少。

    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敲打在人的心上,纪宗庆几人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好在好歹记得街头巷尾看热闹的不少,才勉强保持笑脸。

    像旋风一般,一行带甲健儿跨马瞬息即至,转过街角,出现在靖北侯府大门前正街。

    这些刚下战场的将士,身上尚且带着未散的血腥气,沉默不语动作一致,但如山气势已经压了过来,围观者似要喘不过气来。

    为首一人尤为甚也,他高大魁伟,身姿矫健,不过随意环视,威仪赫赫,已让人不敢逼视。

    这人,就是纪明铮。

    大掌一勒马缰,正高速奔跑的黑色骏马立即嘶鸣一声,双蹄离地,瞬间停下脚步,位置刚好是靖北侯府大门前。

    他眉峰不动,面上看不出喜怒,侧目扫了大门前一干人,翻身下马。

    “大侄儿,你终究是回来了”

    “祖宗庇佑啊”

    这气势颇为厉害,纪宗贤被唬得双腿一软。好在他虽慢一拍,但好歹名门出身,这种情况该有的适当反应,他还是知道的,挤出笑脸迎上前去,状似激动的说着热络话。

    他面子功夫实在不怎么样,心中不乐意,动作间难免带出些许,瞒得过远处部分围观群众,却瞒不过面前的人精子。

    但纪明铮恍若不觉,微微一笑,道“小侄托祖宗庇佑,今日方侥幸回归。”

    纪宗贤干巴巴附和两句,还想凑些废话,纪明铮就提前截住,“祖母身体可康健,我许久不归,正要拜见祖母爹娘。”

    几句话功夫,他不动声色间,已将大门前庭扫了一遍,看着倒是挺热闹,只可惜除了二叔一家,一大群下仆间,已找不到半个熟面孔。

    不过数年,他爹娘的痕迹就已消除了个干干净净。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家人换了,掌事下仆跟着换,这不难理解,但问题是,人家将父母亲毕生心血往死里消耗折腾,他实在无法等闲视之。

    早在鞑靼时,第一次拜托大食商人打听消息时,他就知道里面官司了,为了从妹妹手里抢夺父亲私产,二叔夫妻豁出去脸面,把靖北侯府名声闹得臭不可闻。

    这次回归,抵达京城之前,霍川私下提过一些给纪明铮打底,说话时叹息连连,好友战死不过数年,家里就被折腾成这幅模样,实在让人气愤痛心。

    外人都如此激愤,更何况是纪明铮

    自他懂事以来,就知道靖北侯府是自己的责任,他以振兴这座府邸,延续它的辉煌为毕生重任,并多年来如一日,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可惜现在,这座煌煌宅邸,已经从暗地被人掏空。

    纪明铮大掌倏地攒拳,须臾松开,神色却自若,只笑道“不知祖母可有闲暇”

    “有,有有。”

    纪宗贤连连点头,忙转身向里,“你祖母今儿早早起了,就等着你。”

    说到此处,他心里尤其不是滋味,不过他这人是个典型的自欺欺人兼窝里横,一旦被人强势逼到眼前的话,他立即就怂了。

    靖北侯府的路,纪明铮熟悉得很,且他还是府里的世子,偏偏二房一家万分客气,又是领路又是客套陪聊,看着挺热情的,实际却无形中把人排除在外。

    也不能说二房硬要使些不入流的无用招数,只能说他们城府不够深,尴尬不知说什么的情况下,无意识就带了出来。

    纪明铮恍若不觉,眸色却深了深。

    一行人很快来到延寿堂,老太太早命人守在外面眺望,一见喧闹声逼近,立即高声喜道“世子爷到了”

    整个延寿堂沸腾起了,何太夫人喜形于色,颤颤巍巍站起,刚迈开腿,纪明铮就一个箭步冲上前,跪在榻前。

    “不孝孙儿今日方归,望祖母恕罪。”

    “无罪,无罪,你无罪”

    这一刻,老太太是喜极而泣的,所有孙辈,她最疼的是这个大孙子,能干,孝顺,再无他人可比。

    “怎地受了这般重的伤”

    她苍老的手,抚摸孙儿太阳穴那道疤,心疼半响,又喜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咱家终究是有人能顶门立户了”

    何太夫人的激动喜悦不掺假,纪明铮内心却百般滋味掺杂。

    他是祖母最疼爱看重的孙子,曾经的他万分敬重对方,可惜,真相往往经不起考验。

    父子战死,母亲病逝后,祖母是如何对待他的两个胞妹的

    父亲多心疼他们兄妹,纪明铮最清楚,父亲去世前,必然会重重嘱托自己的亲娘,求她好生照应孀妻弱女,给好生寻两门妥帖亲事,送女儿们出门子的。

    祖母肯定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后来她是怎么做的

    先来一个荤素不忌的纨绔浪荡子韩国公七爷,凭着小妹纪婉湘的性子,这是想逼死她吧。

    这还不止,他们同时与皇后达成协议,算计大妹妹,然后再争夺妹妹们嫁妆,林林总总,令人齿寒。

    纪婉青唯恐兄长受欺瞒,相逢那天下午,就将前事仔细叙述了一遍,至于有何计较,就看兄长。

    这一桩桩一件件,虽说是二叔二婶领头,但要说没有何太夫人默许甚至赞同,是不可能的。

    纪明铮眼睑低垂,或许祖母多年来疼爱的也不是他,而是一个能干的嫡长孙,孝顺,又能振兴门楣,带给她安逸尊重的日子。

    他苦笑,所以说人有时糊涂点也是好事,毕竟感情这玩意,有了裂缝再想完好如初了,恐怕就难了。

    只不过,不管有无夹杂其他,祖母多年疼爱也是真真的,即便有了隔阂,但他面上依旧会保持敬重。

    纪明铮城府深,埋伏鞑靼多年,演技早无懈可击,不管他心中作何感想,此刻在老太太眼里,依旧还是昔日那个好孙子。

    祖孙抱头痛哭一番,何太夫人抹了泪,才笑道“你不但回来了,还立下大功,这是大喜事,正该好生庆贺一番。”

    “家里备了宴席,给你庆功,也给你洗尘。”

    纪明铮落座于右下首,闻言敛了喜色,道“祖母,我欲先回禀爹娘。”

    老太太一愣,随即道“好好,正该如此。”

    一行人直奔宗祠,纪明铮不用蒲团,“砰”一声双膝着地,郑重给叩了九个响头。

    他抬眸,凝视上首两个最簇新的牌位,轻轻说道“爹,娘亲,儿子回来了,日后定会勤勉不怠,支撑门庭,也好给妹妹们撑腰。”

    说起纪婉青姐妹,旁边一群人有一息尴尬,纪宗贤夫妻不敢吭声,何太夫人眸光闪了闪,却自恃辈分高,须臾便忽略过去,只扬声唤了大孙子起来。

    “你爹娘必是极欢喜的。”

    老太太拍了拍他的手,“虽时间仓促了些,但你院子已经洒扫妥当了,待洗尘宴后,你先好生歇歇,改天再与你爹娘好生说话不迟。”

    纪明铮是世子,所居院子,是前院除了主院以外最好的,他“战死”以后,纪宗贤夫妻早收拾一番,迫不及待让儿子搬进去了。

    这次纪明钦匆匆搬离,老太太命人连夜收拾,因为一直有人住着,一天时间也能收拾得不错了。

    其中官司,纪明铮用膝盖都能想到,他扫了面色不大好看的堂弟一眼,淡淡一笑,“不必了祖母,殿下给我赐了一座宅邸,已归整妥当,正好能住。”

    “这怎么行”

    何太夫人诧异,连连摆手,“你既然回来,当然是在家里住着的,老婆子”没几天活头,正好多看看你。

    “皇家所赐,不住即是不敬。”

    纪明铮不等老太太把话说完,就微笑吐出一句,天地君亲师,何太夫人立即卡壳,说不下去了。

    她忽然感觉,大孙子与以往,似乎有了些不同。

    看着纪明铮面上温和的微笑,很莫名的,何太夫人心头添了一丝忌惮,她半响才点了点头,干巴巴地说“确实如此。”

    本来什么太子妃一家人的话,全部堵回去说不去了。

    接下来就是洗尘宴,纪明铮刚在宫里赴过庆功宴,借口吃饱喝足,也没怎么沾盘碗。

    一场前行热闹起来的宴席结束后,他利落离开。

    翻身上马,纪明铮侧头看一眼靖北侯府大门。

    鎏金的门钉,高悬在上的匾额,宝珠吉祥纹的彩画,庄严而厚重,威仪赫赫。

    这是他父祖以命换来的荣耀功勋。

    他绝不容人胡乱挥霍,也不会让人玷污门楣。

    这座府邸必须延续辉煌,他绝不会将父祖基业拱手让人。

    纪明铮神情严肃,薄唇紧抿,端详了半响,方回过头来,猛一夹马腹。

    骏马立即飞驰而去,在一队亲卫簇拥中,很快出了靖北侯府门前正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