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第 六十五 章

作品:《太子妃的荣华路

    早在纪婉青清醒之前,天亮后, 皇后便火急火燎遣人前往陈王府别院, 召小儿子进宫。

    魏王触怒圣上, 连夜被押回府, 勒令闭门思过。这么大一件事, 此时已经沸沸扬扬了。

    陈王昨夜的动作是很谨慎的, 用的都是潜伏在坤宁宫人手中的心腹, 他肯定,并无半点痕迹留下, 更不可能被人察觉。

    只不过, 他明面上是关切兄长的好弟弟,实际上,也极关注谋算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立即稍作整理,准备出门。

    刚要上马, 便碰上前来召他进宫的太监, 于是, 目的地便是行宫。

    “烨儿。”

    陈王一踏进戏莲阁, 皇后便握住他的手, 焦虑道“你哥哥昨天遭了东宫算计。”

    昨夜皇帝拂袖离去之后, 立即下令将事情彻查一番。东宫几乎没伸手, 那丁点痕迹早已抹干净, 而陈王也确实没露馅。唯独皇后, 全程几乎是她布置的, 事后泼脏水也被高煦洞悉先机,利落避开。

    她虽谨慎,但影影绰绰的指向还是有的。

    这正好印证了昌平帝心中猜想,他大怒,天不亮便令孙进忠前来,严厉呵斥皇后长达一个时辰。

    皇后正位中宫十多年,头一次遭遇这等挫折,面子里子都没了。她脸色阴沉,眉心紧蹙,对东宫恨得咬牙切齿。

    只不过,虽颜面扫地,宫权被分割,但对于焦头烂额的皇后而言,当务之急依旧是魏王。毕竟,她这辈子最大的倚仗,是膝下两个嫡出皇子,以及聚拢在麾下的朝中势力。

    只要两者无恙,其他的稍后都能扳回来。

    “你哥哥如今惹了陛下厌弃,正闭门思过,手上差事也卸了。”一见了小儿子,皇后也顾不上叙述其他,赶紧捡最要紧的事务说起。

    “母后已经给你舅舅传了信,他会使劲,你先把差事接过来,暂时先替你哥哥掌着。”

    听到皇后前半句,陈王先一喜,只是后半截子话一出来,他的心便从半空重重落地。

    “暂时”替他哥哥掌着。

    魏王已经被大受打击,触怒皇帝,结下一个几乎不可能解的疙瘩。皇后却从未想过舍弃大儿子,视眼前优秀的小儿子而不见。

    陈王的嘴角有些僵硬,顿了顿,才接话道“我知道的,母后。”

    皇后心神不宁,并未有发现儿子的小异常,得了陈王回应,她点了点头,“烨儿,如今境况不好,母后也不多留你,你赶紧出宫,先找你舅舅,商量一下该如何替你哥哥解困。”

    从进门到离开,陈王不过站了片刻,连椅子也没沾边,便立即出宫,前往临江侯府别院。

    他以为,母后始终是妇人,而舅舅浸淫朝堂已久,眼光终究不同。

    可惜,陈王失望了。

    “你母后的传话,我已接到,并安排下去了。”

    魏王手上大部分朝务,都是纪皇后一党要员协助的,这些事情换了人来,桃子肯定摘不好。皇太子避风头不会插手,而中立党也不会涉足,临江侯周旋一番,让陈王接过来不难。

    “近日,殿下要辛苦些。”

    纪宗文拍了拍小外甥仍响单薄的肩膀,叹了口气,“魏王殿下,恐怕仍需闭门一段时间。”

    闻弦音而知雅意,很明显,临江侯也没有让陈王取魏王而代之的念头。

    陈王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

    昨夜,他固然想过此事不易,一次肯定无法彻底成功,但他却完全没想过,会无法撼动魏王的地位分毫。

    皇后与临江侯,两个坤宁宫一党的灵魂人物,魏王捅了这般大的一个娄子,却无半点埋怨愤怒之意。

    陈王惯会掩饰情绪,心下诸般念头闪过,表面也不露一丝,应了之后,他隐晦试探道“那二哥之事,该如何是好”

    提起这件糟心事,纪宗文也蹙起眉头,“昨夜得了你母后的传信,我已细思良久。”

    “目前陛下正在气头上,魏王殿下及我等应暂且蛰伏,不动即是上策。”

    他再次拍了拍小外甥的肩膀,劝慰道“你也莫要太过担忧,你兄长到底是嫡出皇子,要与东宫抗衡,暂时还是无人能取代的。”

    丽妃所出的四皇子,要成长起来还远得很,等昌平帝冷静下来,他还是得把魏王放出来,并给予差事的。

    “无人能取代”

    陈王心底默念一遍这句话,他再次被忽略,但作为一个担忧兄长的弟弟,他状似释然笑了笑,“舅舅说的是。”

    “好。”

    纪宗文点了点头,既然目前的策略方针已定下,他便说起另一件事,“我近日需悄悄回京一趟,殿下接过朝务后,萧规曹随即可。”

    诸事商量妥当后,陈王跨马离开临江侯府别院,刚转过街口,他立即阴了脸。

    看来,要取魏王而代之,任重而道远。

    陈王满怀期待出门,大受打击而归,回府闭门一个多时辰后,他除了心思更深沉,眸光更坚定,表面看着,并无甚变化。

    他俨然是个努力帮衬兄长的好弟弟,已在马不停蹄接手朝务。

    然而,虽皇后临江侯二人与陈王说话时,是屏退来了所有人的,但只要知悉内情者,从陈王的表现,便能窥出端倪。

    消息在午膳前,便到了高煦手里,并没有让他诧异。

    如今妻子问起,他便告诉了她。

    纪婉青大奇,“难道皇后与临江侯,一丝一毫动摇的念头亦无”

    答案是肯定的,否则陈王绝不会这般受挫。

    “丽妃要协理宫务,四皇子即将封王开府,皇后与临江侯,就感觉不到威胁吗”

    纪婉青一脸疑惑,高煦失笑摇头,“青儿,这是你不了解朝中局势。”

    昌平帝虽为人强势,但说实话,他理政能力真心一般。他在位已经二十载了,王朝之所以没有显出颓势,原因有二。

    其一,先帝英明,给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

    其二,俱因朝堂内外,还有一干能力卓绝的文臣武将保皇党。

    譬如,当初的纪婉青之父纪宗庆。

    这群人大部分历经两朝,不管他们怎样认可皇太子为继承人,那也仅是继承人罢了,如今,他们是尊皇帝为主子的。

    昌平帝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却有一个好处,那就他非常清楚自己倚仗,若想稳坐龙椅,离不开这群人。

    这群人忠心于他,虽说在继承人上偏向太子,但小问题影响不大。

    他不放心的话,抬起人来与东宫抗衡便是了。

    于是,便有了纪皇后母子的崛起。

    皇帝的心思,中立保皇党也知道。既然夺嫡必须存在,那么作为继后嫡出的魏王陈王,便被这群中坚力量承认了资格。

    哪怕他们并不支持对方。

    魏王能被默认,少不了他嫡出的身份。若是换了庶出的四皇子,就很不容易了,多费些心思也不是不成,不过难度会大太多。

    特殊的君臣关系,造就了特殊的朝中局势,若是皇帝英明神武,四皇子的困难将不复存在,可惜没有如果。

    短时间内,四皇子想要取代皇后母子,成为抗衡东宫的新力量,是不可能的。

    所以,昌平帝最后,还是不会让坤宁宫倒下去的,即使憋着气,也不会继续打压。

    “日后有了契机,魏王便会重返朝堂。”况且,这个契机也不会太远。

    高煦看得分明,想必临江侯也懂。

    他将如今局势掰扯开来,细细给妻子解释清楚,“再者,十几年时间,培养一个继承人并不易,不到万不得已,魏王是不会被替换的。”

    如今若轻易不要魏王,万一日后陈王也出差错,那又该换成谁

    也是因此,高煦才会借陈王的手谋算魏王。毕竟,陈王明显比其兄优秀,二人相比,当然魏王更好对付。

    纪婉青恍然,说来也是,魏王还能挽救一下,没到非舍弃不可的地步。

    “想必,陈王不会死心吧。”

    有压迫就有反抗,越不公平,怨愤就越大,强自按捺在心底,只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纪婉青得出结论,仰脸看向高煦,“殿下,你说可是”

    “正是。”他颔首。

    妻子为人聪敏,从前不过少了这方面的教导,如今一点即透,高煦赞赏欣然,目露嘉许。

    “殿下,可是要夸一夸我”

    诸事已说罢,她又俏皮打趣,半跪着直起身子,微微侧头与他平视,笑嘻嘻眨了眨美眸。

    不过,纪婉青起身的动作大了些,牵扯了小腹深处,又有些许闷闷痛感传来,她用手捂了捂。

    痛感不明显,她没太在意,只是,高煦却蹙了眉。

    他细细端详妻子,发现她的脸色与方才相比,似乎差了些,“你身子可还疼”

    那白玉匣中的药是好药,以往夫妻房事稍过,纪婉青用了以后,次日睡醒便好全了。怎么今儿看着,效果好像不大明显。

    也不是不明显,她身上瘀痕已经淡了,活动自如,就是腹部疼痛没见好转。

    “张德海,去传刘太医。”

    说到底,昨夜实在太过,高煦怕自己伤了她。

    “殿下,我无事,只是有些许闷疼罢了,无需召太医的。”

    纪婉青连忙制止张德海,毕竟这种隐晦伤势,怎么说怎么看羞于启齿不说,把脉能把出来吗

    张德海是个机灵的,闻言站住脚跟,面露难色。

    “即便无事,也召太医过来诊个平安脉。”

    高煦虽神色温和,但语气不容质询,纪婉青到底没拗得过他。张德海得令,赶紧出了正房,打发人去太医署。

    “青儿,医者眼中无男女之别,刘太医年近六旬,你莫要介怀。”

    高煦站起身,直接抱起妻子往床榻上行去,温声安抚道“不过把一把脉,若须近身,还有医女。”

    他这话倒是在理,且已经这样,那就只能诊个平安脉吧,总不能,让个六十老头顶着大太阳白跑一趟。

    纪婉青真不觉得自己不妥,毕竟下腹位置只是微微闷疼而已,很轻,应是昨夜房事太过所致,缓一两天就好了。

    不过高煦此举,也是关心她身体罢了。

    她“嗯”地应了一声。

    刘太医很快来了,他是东宫的人,主子传召,焉敢怠慢,自然是紧赶慢赶。

    隔着帘帐,这脉一把,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

    纪婉青有孕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