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镇上赶集

作品:《我在古代教书的日子

    “罗婶子,我在集上逛一下,一会儿来找你。”付子莘看着人来人往的集市,想着如何低调地把银票换开。

    罗婶子拿了两只野兔来卖,是罗大叔和两个儿子上山套的。

    “行,别走远了。”正好碰到有人上来问价,罗婶子随便应了一声。

    付子莘拎着篮子出了菜场,往正街上的店铺走去。

    她在镇上的保和堂前观察了许久,往来进出的人较少,掌柜态度也好。

    药童看见付子莘走进来,“您是抓药还是看病”

    她身上衣服有好些补丁,药童皱了皱眉,却也没说多少。

    “找郎中看病,再抓点药。”

    药童引导她到隔间,里面有老大夫问诊。

    “气血有些不足,脾胃虚弱,有些缺营养。”郎中写好药方递给药童。

    药童又带着付子莘回到大堂,“麻烦稍等片刻。”

    童子负责抓药,旁边有位老师傅看着,若有不对处立即指正。

    大约过了一刻钟,药童把药抓好,老师傅点点头,将药包和单子递给掌柜。

    掌柜取出算盘,一分钟后报出价格,“本次问诊费一两银子,药费三十五文。”

    “什么”付子莘不禁腹诽,难怪没什么人来,问诊费未免太贵了,不过药钱很便宜。

    掌柜又重复了一遍。

    付子莘掏出银票递过去,“劳烦。”

    掌柜找了一张五两银票,另给了三两碎银子,外加九百六十五文零钱。

    付子莘随手接过来,左手抓了一把铜钱,剩余的银子往篮子里一放,随意拨弄了一下篮子里的野菜,再把药包放在上面,转身出门。

    她直奔粮铺,这可是本次的重点。

    “伙计,不知现在米价如何”

    “现在新米是十四文一斤,陈米便宜一文,另有小米九文一斤。”

    “称两斤陈米,一斤小米。”付子莘从手上数了三十五个铜板出来。

    “好嘞,客人您带装粮的布袋没有”

    “这还真忘记了,你们这里可有袋子”付子莘没想到还要自己带装粮的口袋。

    “有的,一文钱一个。”很少碰到会花钱买袋子装粮的傻瓜,谁家不是自己带一个

    “那要一个袋子,都装一起。”付子莘又加了一文钱,手里还有十三个铜板。

    盐也要买一点,“请问这里卖盐吗”

    “私户不可贩盐,这位姐儿出门往左走,有家专卖官盐的铺子,八文钱一斤。”

    付子莘付了钱,将米放进篮子里,又去排队买了半斤盐。

    桃花镇规模不大,集市主要是卖菜的地方,出来是正街,街上两排店铺,再往店铺后面是住宅区。

    付子莘除了住宅区没去过,其他地方已经逛了个遍。

    最终的收获还多了一根针、一把线和两包菜种子。

    付子莘去了集市一趟,罗婶子带来的两只兔子还没卖出去。

    她又去了中人介绍所。

    “有招工的铺子吗”

    “有的,保和堂旁边的镖局招押镖的年轻小子。”

    “除了这个呢”

    “街头的万家酒楼,需要个掌勺的师傅。”

    “呃有适合女性的岗位吗”付子莘再次问道。

    “有是有,镇上的学堂要找个厨娘,中午给学生做饭,还得负责买菜洗碗,只包吃不包住。”

    “那有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付子莘做菜给自己吃还行,当厨娘可没这个水平。

    中人问道“你会干什么”

    “我会计算,会写字,还会”

    “去去去,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哪来的回哪儿去”

    付子莘被中人无情地赶了出来。

    她看了看自己,身高还行,估计有一米七。

    但是骨架偏大,身上光是骨头没有二两肉。

    手掌心都是老茧,皮肤有些干燥,头发也很稀少,摸起来还硬硬的。

    我怎么不像找工作的了难道我看着不像识字的知识分子付子莘有些弱弱地嘀咕道。

    看来还是应该去县里,机会也更多。

    付子莘往集市走去,罗婶子等在集市口。

    “你罗叔前两天才买了粮回去,我今天啥也不用买。”许是兔子卖了个好价,罗婶子神采飞扬,走路带风。

    “篮子重吗,要不要帮你拿”罗婶子热心问道。

    “不重的,最近身体不大好,去捡了几副药。”付子莘没有细说。

    “你空了来我家,我教你针线活,学会了做点帕子卖,也是项收入。”

    “我怕是学不太会。”付子莘委婉地拒绝。

    “稍微学一下,不难的。”罗婶子继续劝说道。

    付子莘敷衍了两句,赶紧转移话题。

    “我听说镇上镖局在招人,要年轻的小伙。”

    “你没听错”罗婶子正愁这个问题,没想到有这样好的机会,肯定要去试上一试的。

    “我叫你有根哥和有财弟弟去看一下,不知能不能选上。”

    罗婶子又问“是哪个镖局”

    “就是保和堂旁边的镖局。”

    罗婶子听到这个招工消息非常高兴,一路快走,赶着回去告诉当家的。

    付子莘一路小跑才得以跟上,一个小时的路程只花了四十分钟。

    付平悦在家看见付子莘的身影,老远就叫道“小姑”

    待付子莘走到屋门口,付平悦主动上来提篮子。

    “阿悦,你看,我买了粮食,我们不会挨饿了。”付子莘拿出装粮食的袋子给付平悦看。

    付平悦开了个小口,瞟了一眼,眼睛一亮,立即系紧带子,抱着袋子跑进屋里藏好。

    接着,付子莘把药包和种子拿出来,放到角落,银子单独放好。

    “阿悦,你去村里买两颗白菜和一块豆腐。”付子莘递给她三文钱。

    付平悦接过铜钱,风一般地跑走,不见踪影。

    不一会儿,就见她抱着三颗白菜和一块豆腐回来。

    “怎么有三颗白菜”付子莘很惊讶,今天镇上卖的都是一文钱两颗。

    “我在卖豆腐的阿婆家买的,她多给了我一颗。”付平悦摸头傻笑。

    付子莘点点头,“你抱颗白菜,再把豆腐分半块给罗婶子家送去。”

    晚饭是豆腐白菜大米粥,付子莘做的,平安和平喜很喜欢吃,要不是付子莘不再喂,多半要撑着。

    而付子莘则吃了在古代的第一个饱饭。

    “小姑,我最喜欢吃豆腐了,以后天天吃。”付平悦幸福地畅想。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