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5.打脸

作品:《清穿之老答应

    既然万岁爷不想说要卖关子,那琳琅只能稀里糊涂的开始办差。

    她先去请教了太后那边。

    太后身边最得用的有四个管事嬷嬷, 分别是春嬷嬷并夏秋冬三个嬷嬷, 春嬷嬷是领头的。琳琅跟太后请了安, 说了来意后,太后也就立马指了春嬷嬷,叫她陪琳琅去后罩殿里景观最好的碧波亭坐一坐。

    知道瑜嫔不通蒙语, 太后这时却是一口的满语。

    琳琅听着倒像是盛京那边的口音。只听太后笑眯眯的道“这后罩殿里的事儿, 她知道的比我都多。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只管问她。”

    春嬷嬷忙恭敬的对着琳琅深深一福。

    琳琅冲她点头微笑。然后起身用满语谢过了太后。

    太后亲切的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快去吧。还有,我昨儿已经和大格格说过了, 让她以后天天都领着妹妹们去漱玉馆请安。

    这话由太后来说,自然比她说来得恰当,琳琅就笑着感激道“劳您费心了。”

    又客套了几句, 琳琅就重新叫福, 然后告退了。

    太后端坐在中央的宝座上,目送春嬷嬷领着瑜嫔主仆三人不快不慢的出了正殿。

    看瑜嫔对自己一如既往的恭敬尊重, 她也就心平气和了。

    皇上要把瑜嫔捧上天, 要学太宗和先帝,都随他去吧, 她瞎操什么心。当年连太皇太后都顶不过先帝, 那还是亲生骨肉呢

    太后叹了一口气, 其实, 关心皇上都是虚的, 她只是一想到董鄂妃就习惯性的不舒服

    春嬷嬷走了,顶上来贴身伺候的就是夏嬷嬷,她一边给太后掐肩,一边就劝“太后,您快别叹气了,叹气容易生皱纹,而且依奴婢瞧着,让瑜嫔管大格格她们也好,她见天的忙起来,宣嫔和平嫔也就有机会了”

    听到这里,太后就皱眉哼了一声,见势不妙,夏嬷嬷赶紧跪下,道“太后恕罪,都是奴婢多嘴了可奴婢,奴婢也是替您鸣不平啊”说完连连磕头。

    瑜嫔这回真是狠扫了太后的面子。

    晋氏死得不明不白,大格格就痛打了马氏的人,还跑来哭求太后替她做主,可太后想的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反倒罚了大格格关禁闭,谁知道,瑜嫔却偏偏要跑出来横插一杠子。

    她倒是慈悲了,可就把太后衬得面目可憎了。

    而且,事后仗着皇上发话,太后还得掐着鼻子把格格们的教养之权分她一半。这下子,随便做一做样子,瑜嫔也就能得一个心善又疼爱格格们的好名声,而太后那,却是戴上了一顶曾刻薄大格格的坏帽子。

    夏嬷嬷的话外音,太后心里有数。她倒不觉得万氏是故意要踩着她扬名,可事实上,皇上就是削了她的脸面去成全万氏。

    所以夏嬷嬷也才敢说,她在鸣不平。

    太后心下一晒,继而就笑了。夏嬷嬷这个奴才可是把主子的心胸想窄了。

    刚过十三岁就离了草原进得宫来,说是奔着继后来的蒙古贵女,可那时谁不知道啊,因为静妃,先帝已经十足厌弃蒙古女人。更何况,当年怕先帝没得挑,太皇太后可是一口气从科尔沁选了六个人进宫。

    太后之所以当年能当上皇后,后来又风平浪静的做了小三十年的太后,靠的就是处处都顺着太皇太后和皇上百依百顺不说,她还能笑呵呵的依着顺着

    否则,百依百顺又算得了什么,难道宫里面还有谁敢跟皇上和太皇太后对着干不成。

    “你起来吧。等会去马荣那里自领二十板子。”太后道。

    马荣,后罩殿的首领太监。

    夏嬷嬷这才停了磕头,捂着脑门,四脚并用的爬开几步,起身退了出去。

    夏嬷嬷因为什么才被太后责罚,也没过不久,就有人和春嬷嬷说了。还说得绘声绘色,连夏嬷嬷磕青了头,然后怎么捂着不敢叫太后看见的情景都说得一清二楚。

    怎么就没磕死她呢

    替太后鸣不平,呸呸,就凭她也配春嬷嬷没想到自己才走开一会,夏嬷嬷就敢闹幺蛾子。

    还好太后没信夏嬷嬷的鬼话就大格格的事儿,春嬷嬷可是一直再劝太后想开点的。

    过了两天,又是宣嫔和平嫔来后罩殿请安的日子。

    宣嫔和平嫔也不是约好的,只是凑巧都该今儿来请安。瑜嫔则是昨天就来过了,这会已经陪着大格格她们去骑马了。

    都是三天一请安,瑜嫔是坐一坐就走,要是太后不留她用膳,瑜嫔最多也就待一个时辰,而宣嫔和平嫔却是一个比一个待得久。

    也难怪,有瑜嫔在,这两位别说有机会伺候皇上了,等闲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干脆就把一身的劲儿都使到了太后这里。毕竟,虽说不能天天来,可只要有空,皇上都会来后罩殿给太后晨昏定省。

    宣嫔和平嫔,这是都盼着见皇上了

    只是最近吧,平嫔却是越待越晚,有时一待就小半天,时辰比宣嫔还长。

    太后也是心烦。平嫔心高气傲,又冷清惯了,是个不太会说笑的,太后喜欢热闹,本心就不喜欢叫她陪着,可也不好开口赶她走,毕竟是宫里唯一的赫舍里氏,就是念着太子,太后也只能忍忍。

    她装病都没用,她敢装病,平嫔就敢跪着伺候她喝药。人家就指着这事显孝心了

    卯正早上六点一过,宣嫔和平嫔前后脚的来了后罩殿。两人都精心打扮了一番,不过底子在那摆着,平嫔是个貌美的,宣嫔则姿容平庸。于是穿着身宝蓝氅衣,外搭梅花绣样马甲的平嫔看着窈窕又清丽,而宣嫔就逊色很多了。

    两人一起跪在太后面前,行了大礼。过了巳时早上九点,见皇上今儿却是没来,宣嫔难掩失望的走了。

    她走了,平嫔却是没走,一边让人去送送宣嫔,太后一边就让人再上茶点。

    平嫔口味寡淡,最不喜欢吃的就是太后这里的热奶茶和炸酥油。只吃了几口,她就又提出要去殿后的佛堂给姐姐孝成仁抄经。

    “你是个有心的”,太后边夸边就点了头。

    平嫔则一面松了口气,一面起身叫福,急匆匆的去了佛堂。

    在太后的眼皮下面,平嫔自然不敢偷懒,到了佛堂,只略歇了歇,就静心抄起来。

    等她把一卷经书抄了一半,也就到了午时。突然,佛堂外传来响亮的嗖嗖声,却是禁鞭在开路。

    皇上来了平嫔手一抖,握着的毛笔啪的一下就掉在了黄绢上,她也顾不得低头查看,赶紧就转身出去迎驾。

    等她匆匆的到了前面,正好就迎面遇上康熙。

    “臣妾赫舍里氏恭迎皇上,谨祝皇上万福金安”平嫔立刻跪在殿前的青砖上。

    康熙继续往里走,一眼没看她,随意挥手道“起吧。”

    见他居然没为自己停下来,平嫔心里很是失落。可这还是她头一回单独在后罩殿里遇到康熙,忙就想跟进去伺候。

    谁知还没走两步,她就被一个御前太监伸手给拦住了。

    平嫔急道“让我进去”

    那太监不客气道“九公爷爷才说了,皇上要和太后说些要紧话,无关紧要的人不能进去。”

    平嫔怔住了她是无关紧要的人

    就是这时,殿里却是传来了一阵笑声,太后边笑边道“小十四居然闹着吃桑叶”

    所以,万氏生的十四阿哥跟只小虫子似的胡吃东西,就是她不能听的要紧事

    平嫔听得人都木了,可还是不死心,于是就一直站在殿外苦等。

    半个时辰后,康熙终于出来了,殿里对太后来说温暖如春,他却是觉得有些闷热,一边走,他一边就吩咐梁九功“叫人去和你瑜主子说一声,就不在春晖堂吃熬茶了,改在后湖吧。”

    “喳”应声后梁九功就倒退几步,去找人传话了。

    总算等到了,平嫔就又跪下请安,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叫福,康熙转头见是她,就不耐烦道“你怎么还在”

    也不等平嫔回话,他就大步走了。

    见她这样丢面儿,一个随侍的小太监乐得噗呲一声。旁边的另一个拿手肘给了他一下,“笑啥,毕竟也是太子的人”

    这下连梁九功都乐了,他捂了下嘴,方才指着那个小太监骂道“自己掌嘴,太子爷清白着呢,哪能任你胡诌。”

    那小太监马上跪下使劲掌嘴。

    平嫔被羞得一脸血红,继而浑身发抖。竟然当场昏了过去。把春桃秋菊吓得连声叫主子

    脸皮这么贵重,还真以为自己是啥宝贝吧。梁九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然后才大声道“平嫔这是晒昏了头吧,你们怎么伺候主子的,还不赶紧把她扶回蕊珠院去。”

    话里的意思,居然连后罩殿都不让平嫔主仆再待。

    听着外面的响动,知道平嫔从今往后再没脸赖在后罩殿,太后不禁舒心的叹了口气。

    春嬷嬷凑趣道“这平嫔是不是傻啊,要啥没啥,还往御前凑。”赫舍里的门脸到了御前可不好使。

    太后听笑了,“皇上怕是一点都不喜欢平嫔。”梁九功才敢丝毫不给平嫔面子。

    替换的分割线

    最先和琳琅提起平嫔在后罩殿那边出了个大洋相的,是张小桂。

    在听他爆料之前,琳琅倒是听二格格说起过,平嫔最近常在后罩殿的佛堂里抄经,还是给孝诚仁皇后抄的。

    “也就五六天的功夫,已经抄了好多,七八卷都有了。”说完二格格还伸手比了个八。

    五六天里抄经七八卷这是打了鸡血吧。

    琳琅一想也就知道平嫔在干嘛呢,她在同时刷太后和康熙的好感度。

    不过,这事也就是平嫔能做,哪怕她做得再鸡血,那都叫姐妹情深,其他人要敢使这招,那就只能是娘娘变凉凉真以为谁都能消费万岁爷的元后啊。

    察觉到平嫔的意图后,琳琅也是有些警觉,回头就吩咐张小桂多注意一下平嫔那边的情况。

    结果,也没两天,张小桂就幸灾乐祸的来和她说,平嫔可是在后罩殿里出大糗了

    按张小桂打听到的,“奴才听后罩殿的一个管事的说,平嫔不知怎么就惹怒了皇上,先是被拘在殿外罚站,后来索性还叫梁九功把她给骂昏过去了。”

    在太后的门口把平嫔骂昏过去康熙的画风可不是这样的。琳琅一点都不信,笑道“那管事的肯定是道听途说。”

    “主子就是眼明心亮”张小桂赶紧见缝插针的拍了个马屁,才道“奴才也觉得不像,可后罩殿那边管得严,消息实在是不好打听。”

    琳琅道“那你就别再打听了,那毕竟是太后的地盘。”要是因为想吃瓜,而让太后误会就不好了。

    虽然叫停了张小桂,可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发现平嫔俨然成了园子里的流量明星。

    真是说神马的都有。听张小桂和茴香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一阵后,让琳琅最有印象的有两种说法

    一说平嫔太傲气,总仗着自己是赫舍里氏就欺负住在她隔壁的宣嫔,所以终于被忍无可忍的太后叫人掌了嘴好吧,太后的画风也不对了。

    还有一说是,平嫔的脑子有点问题,一心以为自己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于是一见圣驾就各种发痴,把万岁爷都给吓了一跳。这才被为主分忧的梁大总管给骂昏了。

    哈哈哈,古人的脑洞也不容小觑啊

    一句话,平嫔赫然被黑成了炭渣。而更大的问题是,不管是后罩殿还是御前,都没发布官方辟谣声明,就任凭平嫔被园子里的人乱嚼舌头。

    这样的形势下,平嫔哪敢出来见人,琳琅听大格格她们说起,蕊珠院那边已经派人和太后报过病了,说是平嫔哮喘复发,需要卧床休养

    这下,琳琅一点也不担心平嫔会搞事了,反而很好奇,平嫔到底是得罪了太后,还是万岁爷

    “听说平嫔病了,也不知道会病多久”

    而被她这么拐着弯的一好奇,康熙竟然撇嘴道“哼,她就没好过”

    见他这样,琳琅更好奇了,就问“难道她真的泪流满面的冲着万岁爷您”琼瑶剧女主附体呢

    康熙一脸厌恶的摆手道“别提她了朕也没想到,赫舍里氏的妹妹居然”

    有些话不好和玉儿说,叹了口气后,他只说“你别管了,只要知道她真的病得不轻就行了”

    秒懂康熙的意有所指,琳琅惊了,敢情平嫔还真的是脑子有病

    就在琳琅知道真相的同时,病情越发严重的平嫔又开始搞三搞四了。

    这时已经过了九九重阳,紫禁城里,四妃正在惠妃的承乾宫里核实入冬后宫里需要发放的份例。

    如今,内务府的总管是内大臣海拉逊,因为皇上又下旨削减了宫里的开支,四妃和他好一番扯皮后,才最后定下了各宫各处的份例。

    等海拉逊和内务府的一众管事的都跪安了,惠妃一边反手给自己捶腰,一边就提起了储秀宫。

    “这海拉逊也太见人下菜碟了,今年可是大选之年,以往哪一届的大选之年,储秀宫那边不是加两倍的份例,虽说今年也就留了五个秀女,可也不能简薄到一点都不加吧。新人新气象,他也不怕里面又蹦出个走大运的。”

    这话说得太酸,荣妃笑着摇摇头,德妃也不接话,只低头喝茶,宜妃却笑着道“海拉逊见人下菜碟,那是他眼孔小,惠姐姐你就不同了,你一向慧眼识珠,你要觉得谁能走大运,那她指定能走大运

    不过,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依妹妹浅见,那拉氏和袁氏就很不错,我打算回去后就一人赏一块黑貂皮,也好叫她们做个围脖,到时暖暖和和的叩见皇上。

    妹妹我也是先和姐姐提一句,免得咱们赏重了。”

    惠妃全当没听出宜妃话里的挤兑劲儿,点头道“那我就赏些衣料吧。让她们好好做几身新衣服。”

    惠妃和宜妃都说要赏,荣妃和德妃自然不好干坐着,也都说要赏些东西。

    接着,选秀结束后,冷清了几个月的储秀宫里就热闹起来了。先是秀女那拉氏和袁氏得全了四妃的赏赐,然后苏氏,张氏,钱氏也都得了德妃和荣妃的赏赐。

    宫里的人都清楚,这次的选秀,皇上就没回过宫,留下的这五个秀女都是四妃列在册子上,送去园子那边让皇上御笔圈选的。

    谁也不知道皇上是凭哪条哪款才把这五人从几十个秀女里圈出来的,但有一点,消息灵通的奴才都知道,皇上到这时都还没召过哪个秀女去园子里伴驾,却是在前两天的重阳节,带着瑜嫔弄舟湖上,直到隔天的早上才从船上下来。

    所以,岂止海拉逊有些瞧不上这一届的五个秀女,就是在储秀宫里当差的宫女太监们背后都在嘀咕这一次的小主们怕是没着落了。

    直到这时,见四妃总算开始抬举秀女了,储秀宫里的这些奴才方才松了口气,换做宫里其他的地方,秀女算不上是正经主子,可在储秀宫就不同了,秀女们真要是个个都烂泥巴糊不上墙,他们这些做奴才的没油水可沾不说,一出了储秀宫的门也跟着没脸。

    没个好主子,哪来的得意奴才。

    屋子里,那拉氏散了一头乌黑的浓发,一边叫宫女寄琴用上好的发油给她仔细保养,一边就问墨书,“这次的参,胡答应真收了”

    墨书笑着道“真收了,还说她虽然身子不好,可只要小主去,必扫榻相迎。”

    那拉氏一双杏眼极灵活的一转,也笑道“什么扫榻相迎,她不过是见风使舵罢了。”

    何止是胡答应见风使舵,四妃没往储秀宫这边赏东西前,不管吃喝穿用,桩桩件件,那拉氏都得使钱,膳房,针线房,茶房,炭库就没一个地方不是衙门口子的。如今却是好了不少,至少知道她这个小主还是有份例可用的。

    墨书道“胡答应也是胆子小,怕惹事。”

    那拉氏哼了一声“再怕惹事,还不是被瑜嫔从乾清宫里赶出来了。还病得连药都吃不起。可见怕是没用的”

    墨书道“胡答应也是没法子,她出身太低,不过是在御前伺候的宫女,而瑜嫔娘娘,那可是个很爱吃醋的主儿,她还住在咸福宫时,倒还离得远,可一搬去长寿宫,哪里还容得下胡答应在御前伺候。”

    说是从没名没分的侍寝宫女升做了答应,可离了御前,这胡答应也就真的糊成一片了。

    那拉氏听得心慌,可她又想,自己好歹是正经秀女出身,不比胡答应卑微。何况,瑜嫔再受宠也不过就是个嫔位娘娘,四妃重赏了储秀宫,不就是指望她们这些秀女能把瑜嫔拉下来吗

    那拉氏可不甘心就这么老死宫中。这天下午,她也就悄悄去了胡答应那里。

    胡答应就住在离储秀宫不远的一处院子里。她先也是住在储秀宫里的,可自从生病后,也就被挪到了这里,

    在听她指天发誓说,以后一定提携胡姐姐后,胡答应就如她所愿,说了好些皇上平日里的喜好。还拉着那拉氏的手夸道“妹妹好相貌,尤其是这头秀发你还不知道,瑜嫔的头发也长得好,皇上就喜欢看她披着头发,说是特别好看。可要我说,其实瑜嫔的头发还不如妹妹你的好”

    一头乌黑浓密,光可照人的好头发向来是那拉氏引以为豪的地方,而且看胡答应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胡夸。那拉氏一边有些得意,一边赶紧把这事记在心里。

    可接下来,她最想打听的,皇上喜欢什么样的女子,胡答应又是怎么伺候皇上的这些私密事儿,胡答应却是只字不提。

    那拉氏只能悻悻而归。

    又去胡答应那里坐了两回客后,那拉氏就清楚胡答应想要什么了,除了要她的承诺,胡答应还想要银子别看在御前待了好几年,还得幸伺候过皇上,可胡答应的手里没攒下钱来,否则也不会得了个小病,就被挪出了储秀宫。

    而那拉氏手里却是有钱,她家是镶红旗的,阿玛是四品参领,额娘家里更是和康亲王有亲,这次进宫前,她阿玛足足给了她三千两的银票。

    知道胡答应想要银子防身,那拉氏索性就给了她八百两银票。拿了银票,胡答应也就知无不言的,把她想知道的事儿都说了。

    那拉氏心满意足,可又怕胡答应转头又把这些事儿也告诉袁氏她们,尤其是袁氏,墨书说,这两天伺候袁氏的碧柳和管事的问起了胡答应的去处,估计袁氏也想到了胡答应的用处。

    所以,那拉氏也不敢就这么不理胡答应了,反而是天天都往胡答应的小院跑,不久还和她姐妹相称起来。

    半个月后,颁金节到了。

    花了好些银子,提前知道皇上颁金节不会回宫,那拉氏心里也是失望得很皇上回来得越晚,会召见秀女的机会就越少。

    等到了颁金节当天,见皇上果然就没回宫,惠妃那边却是恰好赏了一桌好酒好菜,她也就气闷地喝醉了一回。

    谁知隔天早上,外面却是出事了胡答应突然吞银自尽,还留下封血书,说她五月间曾怀上龙胎,到了七月才自觉有孕,可发现这事的不止她自己,还有诊病的太医所以龙胎没了,她也被赶出了储秀宫

    血书里还写到了那拉氏,说因为有那拉氏安慰,她才有心活到了这颁金节,可她没保住龙胎,终究是该死的。

    这封血书很快就被送到了四妃的面前,四妃一边封锁消息,一边就让慎刑司严查

    那拉氏心惊胆颤的被带去了慎刑司。

    在慎刑司里,有人暗中告诉她,慎刑司已经查过胡答应的身子,发现她确实怀过孕,又在储秀宫的一个花台里发现了一包半干涸的血块

    “你要是什么都不说,可别想再从这里出去”

    于是半天不到,那拉氏的口供就出来了,她说,一提到瑜嫔,胡答应就会浑身发抖。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