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8、茶摊

作品:《就怕绿茶有演技

    风声微动, 杨初初静默了一瞬。

    她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小祝子失落地低下了头。

    夜色已浓。杨昭回到云瑶宫。

    他身披墨色大氅,一路从太极宫走回来,没有让人撑伞, 身上落了些许细碎的雪花,也毫不在意。

    杨昭缓缓踏入内院,然后, 顿住了步子。

    院内秋千微荡,一高一低, 划出优美的弧度,杨初初身着奶白色绣花夹袄, 如一轮明月坐在上面,双腿垂下, 裙裾飞扬。

    杨昭信步走来“初初”

    杨初初闻声抬眸,笑意盈盈“四皇兄这么晚才回来”

    杨昭微微颔首, 低声“这么冷的天,怎么一个人坐在这儿”

    杨初初抿唇一笑“初初在等四皇兄”

    杨昭眸色微滞, 微微勾起唇。

    他想起一事“去看过苏嫔娘娘了吗”

    杨初初点点头“看了, 娘娘好可怜。”

    杨昭沉吟片刻, 道“我已经安排封锁了京城要道,可还是没有发现六弟的踪迹除了你之前说的地方, 他会去哪儿”

    杨初初也摇了摇头。

    她确实不知道。

    杨瀚一向是他们里面最无拘无束的人, 洒脱惯了。

    要去哪里玩,说走就走。

    想要干什么,说干就干。

    杨初初把这些年杨瀚和她一起去过的地方、他提起过的地方,都好好地写下来,交给了杨昭。

    杨昭派出不少人,都搜寻未果。

    到了现在, 杨初初也有些茫然。

    他还能去哪儿呢

    他早已不是她记忆中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他为了避开兄弟争斗,刻意离开皇宫,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杨初初心中泛起酸涩。

    杨昭抿唇不语,对于杨瀚的离去,他也十分意外。

    一开始以为杨瀚在生自己的气,只不过是负气出走。

    而后来听了宫人们回禀,才知道,原来皇帝早已找到杨瀚,且有意将一部分政事交给他。

    杨昭对此,心有疑虑,却也不好表现出来。

    而杨瀚拒绝了皇帝的扶持,态度十分坚决,倒是让杨昭松了口气。

    毕竟,皇位只有一个。

    杨昭有些贪心,他既想要皇位,又不想破坏兄弟的情谊。

    也许,最好的办法,便是杨瀚此时离去。

    杨昭一面想确认他去了哪儿,是否平安。

    一面又有些踟蹰,如果杨瀚回来了,真的站到他的对立面,怎么办

    两人默默站着,相对无言。

    杨初初率先挽起笑容“四皇兄近日是不是很忙初初觉得你瘦了”

    他确实很忙,如今皇帝虽然将许多事交给他,但是每日都要去太极宫,事无巨细,皇帝都要过问。

    今日谈及北疆增兵和粮草一事,又有些不欢而散。

    种种事项,都让杨昭有些疲惫。

    杨昭淡淡应了一声,但这些事他也没法和杨初初说。

    杨昭提起精神,道“都过去了,四皇兄能应付的,你放心的。”他看着她明亮的眸子,继续道“不过四皇兄上次跟你说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五皇妹今年便要出嫁,而你也快及笄了,婚事要尽快定下才是。”

    杨初初眸色微滞,随即露出憨憨的笑“五皇姐要成亲了太好了,初初想看新娘子”

    杨昭定定看着她,沉声道“初初。”语气多了几分严厉“你长大了,也要许婚的。”

    杨昭不容她继续插科打诨,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上次狩猎的时候,也有不少公子来了,你可有中意的”

    杨初初心头有些不安,但她佯装回忆,思索了一阵,认真摇头“没有。他们都觉得初初笨,偷偷笑话我。”

    杨昭皱了皱眉。

    杨初初的婚事,高不成低不就,确实很难。

    杨昭又道“那初初有没有喜欢的男子”

    此话一出口,杨昭面上也浮现出一丝尴尬。

    他不像杨谦之那般懂人的心思,便也只能直接问了。

    杨初初笑着问“初初喜欢的人可多啦初初喜欢父皇啊、四皇兄啊、二皇兄啊、还有”

    杨昭打断她“我说的不是亲人,是除了亲人以外的男子。有没有谁,是初初想要日日见到的见了他,觉得欢喜,不见他,觉得惦记。”

    杨昭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给杨初初解释。

    他也想在能力范围内,为她找一个好归宿,却也不想勉强于她。

    杨初初咬唇不语。

    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清俊的身影。

    那人眉眼温润,气质清冷淡漠,唯有见到她时,才会不自觉勾起嘴角。

    他一次又一次将她从危险之中夺过来,护在怀里,紧紧的。

    他身上的木质香调,温热的手指,亲吻她时颤抖的眼睫杨初初心口发烫。

    但想起未知的将来,她静默半晌,摇头。

    杨初初小声道“没有。”

    她抬眸,看向杨昭“四皇兄,初初不想这么早嫁人,想多陪娘亲和皇兄几年,好不好”她可怜巴巴的样子,让人不忍拒绝。

    杨昭看着她,微微叹了口气,恐怕她是害怕离开家,所以才想等等

    杨昭无奈,道“罢了,那等你及笄之后再说吧。”

    也许大一些,她会懂事一些吧。

    杨初初眯起眼睛,对他嘻嘻一笑,便回了自己的寝殿。

    寝殿木门关上。

    殿内没有点灯,杨初初静静靠在门上,笑容已然消散,身子微微发冷。

    还有九个月,便要及笄了。

    按照剧本的安排,她在及笄之前,便会被安排和亲,然后送去敌国。

    不久后,再客死异乡。

    这个剧情是剧本里最重要的一环,她躲不过去,这是早就知道的事。

    但眼看着逼近十五岁,杨初初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慌。

    杨昭是为她好,她心里清楚。

    若是她说出自己心里的人是谁,杨昭一定会努力去满足她。

    可是她不能。

    如果她被提前定下婚事,影响了剧情走向,这蝴蝶效应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幸。

    况且如今剌古对大文虎视眈眈,皇帝病着却又时不时犯浑,杨昭和白亦宸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精力,应该都会放在对付剌古和处理内政上。

    杨初初不想自己的事,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若是生命还有九个月,她只想好好和爱的人在一起,没有遗憾地过完余下的日子。

    在皇宫的另外一角,玲婉阁里的寂静,被婴儿的啼哭打破。

    躺在床榻上歇息的女子,本来已经快要入睡,听到这婴儿的哭声,便刹时坐了起来。

    “威儿回来了”女子双目圆睁,眼中透着狂喜,她发丝凌乱,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这女子正是佩玲,因为生了八皇子,刚刚被皇帝晋为了玲嫔。

    但她平日里都见不到自己的儿子。

    珠帘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一位年长的嬷嬷,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径直入了殿内。

    佩玲踉跄着起来“威儿,威儿”

    嬷嬷将孩子送进佩玲怀抱中,佩玲一脸怜爱地将孩子抱在怀中,双手稳稳地托着他的身子,轻轻拍了起来。

    “威儿不哭,娘亲在这儿乖”佩玲轻声呢喃。

    婴儿一进入母亲的怀抱,不多时便停止了哭泣。

    他在佩玲怀中蹭了蹭,在母亲的轻拍下,逐渐睡去。

    佩玲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脸上满是柔情。

    嬷嬷松了一口气,低声道“娘娘,把孩子给奴婢吧,还要送回储秀宫呢。”

    佩玲下意识缩了缩身子,道“威儿还没睡熟,让本宫再抱一会儿。”

    嬷嬷面色一沉,道“若是回去晚了,贵妃娘娘生气,奴婢可担待不起”

    佩玲面色微顿,她低着头,眼中怒意翻涌。

    看着恬静酣睡的孩子,她咬咬牙,将孩子递给嬷嬷“还请嬷嬷好生照顾威儿。”

    嬷嬷瓮声瓮气“八皇子也是贵妃娘娘的心头肉,奴婢自然要好好照顾的。”

    佩玲面色微绷,没有说话。

    孩子被嬷嬷抱走。

    佩玲怀中空空的,心好像也缺了一块,怅然若失地躺了下去。

    她原本是周贵妃的宫女,因为人聪明伶俐,曾经被派去伺候庞贵人。

    在庞贵人失势之后,她又回到了周贵妃身边。

    可周贵妃为了讨好皇帝,又亲自将佩玲送到了皇帝床上。

    佩玲侍奉皇帝时间不长,便有了身孕,这个孩子,便也成了周贵妃的指望。

    佩玲一夕临盆,孩子便被周贵妃带走了。

    美其名曰是帮她照顾,实则是把孩子当成了稳固地位的筹码。

    佩玲还在月子中,便日日都见不到孩子,唯有像今晚这样,嬷嬷实在哄不住了,才会抱过来给她看看。

    佩玲原本只想等二十五岁到了,便出宫去和家人团聚。

    但如今,不但一生都要蹉跎在这个吃人的后宫里,连亲生儿子也要被夺走

    她攥紧身前衾被,指节微微发白。

    寝殿内,两个守夜宫女见她睡下,便窸窸窣窣到了门外。

    “这玲嫔娘娘也是可怜,自个儿的孩子,都见不到几面。”

    “要享富贵又不受罪,哪有那么好的事一早贵妃娘娘便看中了她的肚子,她能生下皇子,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啧啧啧,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不过这福气也享不了多久了,如今她连饭都吃不下,这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按照药量,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就差不多了吧”

    “嘘小声些别被她发现了”

    两个宫女顿时有些心虚,其中一个,又轻手轻脚地推开了门,向床榻方向望来。

    只见佩玲背对着她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两个宫女才放下心来。

    门被重新关上。

    佩玲的眼泪无声而落,枕巾上湿了一片。

    冬日的早晨寒风刺骨,云瑶宫的宫人正在宫里洒扫。

    小楠子也起得早,便来看看宫人们干活干得如何。

    他如今成了云瑶宫的总管太监,与竹韵一起,将这云瑶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自大公主杨婉仪出嫁之后,皇后便逐渐隐退,连后宫的事务也不大管了,还将不少事丢扔给了盛星云。

    如今的云瑶宫,云妃帮着协理六宫,四皇子风头正盛,七公主最得皇帝喜爱,简直风头无二。

    连小楠子的腰板都跟着硬了起来。

    小楠子正在指点宫人洒扫,却忽然瞥见杨昭自院内出来。

    杨昭今日换了一身深蓝色常服,整个人看上去沉稳大气,还透着几分随和。

    小楠子迎上去“殿下今日不去御书房吗”

    杨昭理了理袖口,漫不经心道“今日我有事,要出宫一趟。”顿了顿,他压低声音“若是父皇派人来找我,就说我出宫找人喝酒去了。”

    小楠子面色微怔,茫然地点了点头。

    杨昭面无表情,转身便离开了云瑶宫。

    出了皇城,走上一刻钟,便到了城东闹市。

    鳞次栉比的房屋,从街头延伸至巷尾,熙熙攘攘。

    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大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杨昭行在人群中,鼎沸的人声充斥于耳,满目都是热闹,与皇宫之中的冷漠森严截然不同。

    杨昭生得剑眉星目,不说话的时候,还自带了几分威严,气势逼人。

    街上的姑娘们忍不住偷偷看他,却又不敢上前。

    杨昭置若罔闻,自顾自地继续向前走。

    不多时,杨昭便走到一间不起眼的茶摊面前,停下了脚步。

    这个茶摊用几根大竹竿支起来,上面拉了一片简陋的顶棚,看起来是一块有些年头的厚布。

    门口挂着块半褪色的布旗,写了个歪歪扭扭的“茶”字。

    顶棚下面摆了几张陈旧的桌子,都空无一人。

    唯独一张桌子前,坐了一位丰神俊秀的年轻公子。

    这位公子端坐着,一身月白色的衣衫,衬得他气度不凡。

    他眉眼温润如玉,独自坐在这无人问津的茶摊上,整个人似乎将这角落照亮了几分。

    白亦宸缓缓端起茶杯,亲抿一口,举止优雅得体。

    之前偷看杨昭的那些姑娘,又忍不住转了兴头,红着脸去看这位清俊的公子,眼里满是雀跃倾慕之情。

    白亦宸见杨昭来,淡淡笑一下。

    杨昭身量高,路过茶摊门口,伸手将顶棚的旧布抬了抬,才直起身子进来。

    他在白亦宸对面坐下。

    白亦宸拎起茶壶,为杨昭倒了一杯茶,低声道“新泡的茶,殿下尝尝。”

    杨昭面色无波,他看了白亦宸一眼,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这茶具虽然有些粗糙,但这茶水喝起来却十分清冽,也不知道是什么泡的。

    “茶不错。”杨昭淡声道。

    白亦宸没有说话,茶摊的摊主却乐呵呵道“好喝吧这水可是青城山的泉水,入口甘甜,泡什么茶都香啊”

    杨昭闻声抬头,只见那摊主约莫五十多岁,眉毛浓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话音未落,自己便呵呵呵地笑了起来。

    但他的左腿,似乎有些站立不稳。

    白亦宸对摊主笑道“确实如此。”

    摊主点了点头,又乐呵呵地烧水去了。

    白亦宸低声道“你可知这人是谁”

    杨昭看他一眼,等待下文。

    “先皇曾在的时候,他是北伐的先锋精锐之一。”白亦宸淡淡道。

    杨昭面色微顿,看向那跛脚的男子,他独自一人在烧水冲茶,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候,有几个客人来到摊上,咋咋呼呼问道“孙老二,今日还有不要钱的茶水吗”

    他们虽然穿着便装,但一看便是这次回京的北疆士兵们。

    跛脚的孙老二笑声如雷“你们来了,那定然是有啊”

    两人相视一笑,孙老二不多时便给了几个男子一壶茶。

    杨昭看着他们,若有所思“那他怎么在这里卖茶”

    若是先皇时期的先锋精锐,能待在京城的,要么已经受了封赏,就算老了也有极其不错的保障;要么便还在军中任职,衣食无忧。

    怎么也不太可能是他这副落魄样子。

    白亦宸道“他曾经在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今皇上登基之后,主张韬光养晦,缩减军费开支,于是不少士兵,被迫离开了军队。孙老二的几个兄弟全部战死了,他的腿也在战场上受了伤,于是在京城留了下来,开了个茶摊,勉强维持生计。”

    杨昭看向白亦宸,表情认真“为什么带我来看这个”

    白亦宸缓缓放下茶杯“我想知道,殿下对于北伐,到底是如何想的”

    在先帝时期,兵强马壮,他们多次和瓦旦、剌古交手,胜负参半。

    先帝雄才大略,意图建立卓著功勋,在战争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可当时时机不算成熟,大文的能力也不能支撑着他获得最后的胜利,他倾力而出,最终却郁郁而终。

    而像孙老二一样的那些士兵们,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也随着新皇登基的保守改革,而日渐消退了,他们埋没在闹市中,泯然众人。

    但此一时,彼一时。

    这十几年来,先有静瑜公主和亲,稳住瓦旦;后来原剌古一分为二,分裂成了北剌古和南剌古,两边一直争斗不休,便给了大文喘息的机会。

    但好景不长,如今蒙坚便是在帮着南剌古王,攻打北剌古,等他们一统剌古之后,下一步,恐怕就是南下中原。

    这些年大文的经济和民生虽然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在军事力量方面的投入,却十分有限。

    这也和皇帝谨慎多疑的性格有关。

    如今剌古对大文北疆虎视眈眈,若是朝廷再没有实际支援,只怕处境艰难,一旦北疆破防,剌古就能长驱直入。

    杨昭神色凝重,抿唇不语。

    他又何尝不知道皇帝的顾虑皇帝担心打仗的军需对国库消耗太大,会让他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皇帝总抱着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剌古没有胆子来侵略大文,就算闹起来,也不过是小打小闹,不足为惧。

    他为了打消武将们主战的念头,甚至延长了他们的京城里述职和驻扎的时间。

    杨昭看在眼里,心中焦急万分,但户部被皇帝牢牢抓着,他也无法插手。

    他正沉思着,却听得那饮茶的男子道“孙老二,你这茶果真的清甜可口,放了什么好东西啊”

    孙老二憨厚一笑“我每日都去那青城山接泉水啊,一担子挑回来,能用一天哩”

    那客人惊讶道“你的腿都这样了,还能去挑水吗”

    孙老二哼了一声,粗着嗓子道“少看不起人了我虽然腿废了,手劲儿还大着呢当年老子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这帮小娃娃,还不知道再哪儿玩泥巴呢”

    众人一阵哄笑。

    孙老二又道“若朝廷还要征兵北伐,我孙老二第一个报名”

    “别开玩笑了,你这腿,路都走不了几步,还怎么打仗啊”

    孙老二拍拍胸脯“那我就去做伙头军,给大伙儿烧水做饭总是可以吧哈哈哈哈”

    “成成成我们现在那伙头军的饭可太难吃了哈哈哈”

    如雷的笑声充斥着小小的茶摊。

    杨昭心头震动,久久不语。

    白亦宸又帮他倒了一杯茶。

    杨昭缓缓端起茶杯,手指微微用力,茶到嘴边,他停住了。

    “若是我能设法拿到军需,你有把握打赢剌古么”杨昭语气微沉。

    白亦宸凝视他“还未正面交手,我也不知。”顿了顿,他道“但我必誓死守住北疆。”

    两人对视一瞬,杨昭移开目光,忽然笑了。

    “你可不要再骗我了。”他慢悠悠道。

    自从知道白亦宸就是当年的“李广路”,两人的关系便近了不少。

    杨昭童年孤独,当年的“李广路”便是他唯一的朋友了,如今两人在政事上少不得有些往来,也是意气相投,十分默契。

    孙老二来收拾茶碗,忽然发现那茶碗下压着一张银票,他惊愕了一瞬,抬起头一看,方才坐在这里的两位公子,却已经不见了。

    白亦宸与杨昭回到街上。

    时至晌午,街头更是热闹,他们穿越过繁华的街道,两人皆是风姿出尘,引得百姓们赞叹连连。

    直到两人出了这条热闹的长街,到了偏僻的拐角处,姑娘们的目光才恋恋不舍地收了回去。

    杨昭道“军需的事,我去想办法你们还是早些走吧。”

    杨昭恐生变故,还是想要武将们早些回北疆去做准备。

    白亦宸点头“我亦是这样想的。”顿了顿,他迟疑片刻,问道“我托付给殿下的事”

    杨昭抬眸,似笑非笑看着他“我问过初初了。”顿了顿,他道“初初说最喜欢的是四皇兄,舍不得离开云瑶宫,暂时还不想嫁人”

    作者有话要说  白亦宸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感谢在20210816 23:33:1720210817 22:27: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6589714 12瓶;40148848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