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大杀四方

作品:《带着空间闯六零

    李蓁蓁暗暗下定决定, 以后不能让陈国到家里吃饭, 真是太能吃了。

    从他们的对话中,李蓁蓁得知, 陈建国跟李秉文同岁, 今年都是3岁。陈建国的父母早逝, 是李家爷爷收留了他,他跟李秉文是发小。

    不过陈建国15岁时就去参加革命了,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到转业前已经是大校级别了。

    现在转业到了地方,按照级别算,其实官也不算小了, 不过有句话说, 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秉文,想当初我们”

    “栓子, 咳那你家小,咳”

    “秉文,来, 喝水, 我家里的人都还在樊市, 时间匆忙, 就我一个人来京城, 他们到时候再过来。”

    “咳, 咳那就好, 那你,咳”

    “爸爸,别说话了,来,我喂你喝水。”

    这个陈建国真是的,没看到李秉文是病人吗,还不停地引他说话,李蓁蓁从陈建国手里拿过水杯,有些迁怒地看了他一眼。

    陈建国尴尬地笑了笑,“秉文,你瞧我,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心里一高兴,这话也多了。对了,刚才我的提议你觉得怎么样要是不同意,对蓁蓁你有什么打算你现在的身体”

    李蓁蓁怒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算哪门子发小,当年李家儿子女儿饿死的时候,怎么不见他来操心,现在操的什么心

    李蓁蓁刚要开口骂人,没想到李秉文反倒先开口了,说的话还让李蓁蓁大吃一惊

    “栓子,咳对你我是放心的,咳蓁蓁就托付给你了,咳我就一个女儿,以后咳咳你多照看着。”

    李蓁蓁大急,在她没回来之前,陈建国到底跟李秉文说了什么

    “建国叔叔,你跟我爸爸说什么了”

    “蓁蓁,你爸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刚才提议,到时候收养你,你别怕,我会像你爸爸那样对你好。以前你大哥大姐,我是不知道,我要是知道”

    “停收养我怎么没人问我同不同意呢爸爸,我不要别人收养我,我就只有你一个爸爸,我只认你,爸爸,呜呜”

    “别哭别哭,我真不会说话,我的意思是,以后你就多了两个长辈疼爱你,我和你阿姨都会疼你的。”

    “建国叔,您别怪我说话不好听,什么时候我家的事情要按您的意思来办了,我姓李,是李秉文的女儿,这辈子都不会改变”

    “蓁蓁,咳咳爸爸只是跟你栓子叔商量,咳”

    “对,我们正在商量呢,蓁蓁你别哭啊。”

    “总之我是不同意的。”

    “蓁蓁,你还小,爸爸不放心你一个人生活。咳咳”

    “蓁蓁,你爸爸说的对,要不是当年我不在,你大哥大姐也不会”

    “建国叔,你不要老提当年的事情行不行,我大哥大姐已经死了,饿死的,那时候你在哪里我妈妈,累死的,那时候你在哪里我爸爸被打为资本家,你在哪里你不是救世主,你改变不了我爸爸资本家的身份,也改变不了我妈妈大哥大姐已经去世的事实。现在我爸爸还好好地活着,你就跑到我们家来说要收养我,请恕我不能接受你的好意”

    李蓁蓁是故意表现得这么任性的,因为她不想被收养。

    李蓁蓁的芯子已经变了,这幅身体也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照顾自己当然没有问题。更何况自己熟知历史,又有空间加成,要是还不能好好活着,不如趁早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要是被陈建国收养了,不说寄人篱下这种话,就是以后使用空间都有了风险。因此,她必须阻止自己被收养。

    李蓁蓁心里明白,陈建国不是坏人,说要收养她也是真心的。

    但是,可能是由于陈建国幼年时曾经被李家收留过,虽然没人看不起他,但他内心深处是有些自卑的。

    现在他和李秉文的地位之间发生了变化,说要收养她,也是为了报恩。

    至于老是假设当年,说些要是有我在就怎么怎么样的话,其实是一种救世主的心理,有一些施恩的味道在里面,这就很微妙了。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又自卑又自信的心理。

    人无完人,李蓁蓁对于他的内心不做评价,对于他能在此时主动提出收养她,却是心怀感激的,但她并不打算接受。

    刚才李蓁蓁不管不顾地说了一通,自己是痛快了,但是李秉文却更加担心了。

    “建国,咳咳蓁蓁是小孩子,胡乱说话,咳咳你别怪她,以后还得麻烦你,答应我,我李秉文求你了,咳咳”

    李蓁蓁看着李秉文为了她低声下气的样子,心中难受死了。

    陈建国的反应更大

    他猛地站起来,脱下帽子抹了一把脸,红着眼睛,声音嘶哑。

    “秉文,你放心我发誓我陈栓子说到做到我真的是直到最近才知道你家的事,要不然我早来了大饥荒那几年,我在越南战场上,我,我,我,当年你爹对我那么好,我为什么不早点来找你们,我不是人我栓子”

    “栓子叔叔,您这是干什么,不要吓我啊,都是我不好。”

    “蓁蓁,你要相信叔叔,叔叔会对你好的。”

    “我相信,我心里也将叔叔视为长辈的,只是我爸爸就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不能被收养。我知道叔叔都是为了我好,但我现在只想好好照顾我爸爸。”

    “好孩子,蓁蓁,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秉文,你这辈子没吃亏,到老了还能有一个蓁蓁这样的女儿。”

    陈建国是个好人。

    如果他是坏人,就不会主动上门说要收养李蓁蓁;如果他是坏人,他就不会在李蓁蓁表现得那么任性之后,还能毫无芥蒂地作出承诺。

    难道陈建国活该上赶着找虐吗

    当然不是,像陈建国这样的人,责任感非常强。只要让他知道了李家的困难,他就一定会来帮忙,不让他帮忙他还不乐意。因为在他心里,已经将李蓁蓁视为自己的责任了。

    所以,李蓁蓁不是拿大,陈建国也不是抖。

    陈建国说完后,惊觉自己失态了,有点尴尬地抹了抹脸,生硬地转移了话题。

    “蓁蓁,我给你们带来了军大衣和军被,还有两瓶麦乳精,你和你爸爸都能用。”

    “叔叔,怎么还能拿您的东西,这些都是精贵的好东西,您带回去给家里人用。”

    “不值得什么,再说了,我家小都不在京城,你们就帮我把它们消灭了吧,哈哈哈。”

    “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您送的东西正好可以给我爸爸用。”

    “哈哈,你们都有,蓁蓁,别不舍得用,用完了叔叔再给你们拿。”

    “那我就先谢谢叔叔了。”

    “别跟我客气,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叔叔,别急着回去,您留在我们家里吃饭吧。”

    “也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蓁蓁,你随便做点什么都成。”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前些天国庆节的时候,买了腊肉和大白菜,要不今儿就吃大白菜炒腊肉吧,我再蒸一笼馒头搭配着吃。”

    “蓁蓁你说的我口水都快下来了,好,就吃这个。”

    “那您跟我爸爸先说话,我去做饭。”

    牛舌饼,顾名思义,长得就像牛的舌头,采用芝麻、猪油、花椒面等精炼而成,吃起来外酥里嫩,焦香可口。

    李蓁蓁前世就喜欢吃京城的糕点,特别是枣泥糕和牛舌饼。后来去了鹏城,还经常托京城的朋友帮忙邮寄,有了某宝之后就更加方便了,但是邮寄的糕点毕竟不是现做的,味道总要差一些。

    现在又能在京城买到新鲜出炉的糕点,李蓁蓁很高兴,拎着两包糕点回了家。

    “爸爸,我刚才出去买了糕点,你快来吃。”

    “蓁蓁,你又去黑市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爸爸跟你说过,黑市很危险”

    “我没去黑市,就在城西市场逛了逛,爸爸,我跟你说”

    见李秉文着急担心,李蓁蓁赶紧解释,把她今天的行踪除了空间以外全部告诉了李秉文。

    对于李蓁蓁自己去银行取钱的事情,李秉文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告诉她要把钱收好。当听到女儿受到了冷遇之后,又非常地心疼。听到女儿花了六十几块钱买票时,才兴致勃勃地让李蓁蓁把票拿出来,父女两个凑在一起研究这些票。

    “爸爸你看,我们有票了,这是粮票和肉票,以后就能买很多好吃的,等票用完了我再去买,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蓁蓁,这么多布票,可以给你做几身新衣服了。”

    “爸爸,给你也做一身,天冷了,给你做一套厚厚的,你穿了就不冷了。”

    “好孩子,爸爸就不用了,给你自己做就好了。”

    “爸爸要是不做新衣服,那蓁蓁也不做。”

    “那好那好,我们都做新衣服。对了,你到我们家的地窖去看过了吗”

    “还没有呢,爸爸,地窖里到底有什么呀”

    “快吃,等你吃完我带你下去看看。”

    李秉文拿上钥匙,领着李蓁蓁去了厨房,两个人合力把大水缸移开,露出底下的大青砖,这块大青砖跟旁边的地砖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

    李蓁蓁还很好奇地敲了敲,没有听见空心的响声,一般人还真想不到里面大有乾坤。

    “蓁蓁,你来把它打开,还记得我教过你的办法吗”

    回忆父亲之前交代的方法,李蓁蓁很顺利地把这块砖头打开了,发现在这下面是一块看上去就很厚实的大钢板,上面有个钥匙孔,把钥匙插进去,果然一下子就拧开了。

    “爸爸,这块钢板好厚啊,居然比我的手指还要长。”

    “差不多,这可是你爷爷找洋行专门设计的,你看,这里是支点,利用了杠杆原理,就连你也可以很轻松把它打开,你来试一下。”

    揭开钢板,下面就是地窖了,筑有楼梯,看起来面积不小,黑乎乎的一片。李蓁蓁探头往里看,李秉文连忙拉住她。

    “蓁蓁,先不要下去,这个地窖封闭了十几年,不透气,我们等一会儿。”

    “爸爸,你后来没有再进去过吗”

    “当初是我跟你爷爷一起封的,里面都是李家的家传之宝。你爷爷叮嘱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启地窖。想来,现在就是你爷爷所说的万不得已的时候吧。”

    “爸爸,我”

    “蓁蓁,爸爸对你没有这样的要求,如果有一天这些东西威胁到你的安全,你可以把它们都舍弃了,爸爸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

    “不,我不能”

    “听我说完,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来看这些东西了,从现在起,我就把它们都交给你,以后它们就随你处置了。蓁蓁,爸爸只有这个心愿,你答不答应”

    “呜呜呜爸爸”

    “傻女孩,你是我唯一的女儿,这本来就都是你的,别哭啊,快答应爸爸。”

    “爸爸,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它们的”

    李蓁蓁已经决定要把李家的秘宝放进空间,空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只有放到里面才能万无一失。

    以前自己老想着不是原身,总不肯接受李秉文对女儿的爱护,现在看来是大大矫情了。一则自己已经是李蓁蓁,二则如果没有了李家父女,李家的秘宝还不知道便宜了谁,没有人能比李蓁蓁更有资格继承李家秘宝了。

    “蓁蓁,应该可以了,你去拿个煤油灯过来。”

    “好的爸爸小心,我扶着你。”

    两人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下到地窖里,这个地窖大概五、六平方米,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十几口大大小小的樟木箱子,箱子上都没有挂锁头。

    “蓁蓁,你上去打开看看。”

    李蓁蓁听话的打开最上面的小箱子,嗬,竟然是满满一箱子金条拿起一根掂了掂,至少六两重

    “这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旧秤十两重,按现在的重量计算大概是三百多克。”

    这种“大黄鱼”金条,前世李蓁蓁只在博物馆里看到过,从来没有上手摸过,忍不住拿起一根细瞧。

    “蓁蓁,这根金条上面有很多圈螺旋状的纹路,说明是天津宝恒炼制的,你看,商号在这里。还有这种,是民国的中央造币厂独有的,你看这里,上面印着孙中山的头像,还有秦代钱币秦半两的图案。”

    李秉文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大概是再次见到李家的秘宝,他难得的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李蓁蓁介绍起来。

    “你看这一面,盖着足赤的戳印,说明了它的成色。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上面都有编号和重量。”

    “爸爸,这里一共有多少根金条”

    “呃时间太久,我也记不清了,那两个小箱子里也装了金条,大概两百来根吧,不全是大黄鱼,还有些一两、三两、五两的。”

    “爸爸,我们数一下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条呢。”

    父女两人把三个小箱子都打开了,把里面的金条都拿出来数。

    好家伙,只“大黄鱼”就有足足一百二十根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重量计算就是七十五斤

    在后世,按金价计算少说也要七八百万了,更别提还要加上“大黄鱼”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价格不菲。

    “蓁蓁,这种旧秤一两重的小金条,就叫做小黄鱼,你拿着灯照一照,是不是很形象生动就像真的金鱼在游动一样。”

    “还真是,爸爸,原来我们家这么有钱。”

    “想当年我们李家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家族,这些东西其实还不算什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匆忙间兑换的,还是我亲自去办的,要不是咳咳咳咳咳咳咳”

    “爸爸,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啊”

    “咳咳没事,可能这里面咳太闷了,咳咳咳”

    “爸爸,我们快出去吧。”

    “咳我出去就好,咳你继续看看完记得锁好,咳咳咳”

    说完这些,李秉文摆了摆手,不让女儿搀扶他,佝偻着背走出了地窖。

    李蓁蓁不放心,连忙跟上去,把李秉文扶到床上躺着,又给他倒了热水,才在李秉文的催促下再次来到地窖里。

    虽然李蓁蓁的空间原本是个购物广场,里面的珠宝店也有金条,她也只在最初的时候兴奋一阵子,很快就被现实打击到了。

    毕竟在六十年代,你就算有再多的金条也没用,根本卖不出去,空间里的金条还不如粮食来得实在。

    但是现在看到这么多大小黄鱼,李蓁蓁那颗热爱古玩收藏的心又重新火热了起来。

    是啊,这个年代对于收藏者们来说就是春天,许多珍贵的古董还无人问津呢。

    古籍善本、名人字画沦落到造纸厂里打成纸浆;青铜、黄铜、鎏金铜铸造而成的精美器具,变成大炼钢铁的原材料;而黄花梨、紫檀等贵重木材和家具,由于具有油性大、致密、耐烧的优点就成了投进高炉的燃料;金银工艺品回炉重造,变成急需的金银储备;瓷器玉器等珍贵古玩,为了获得外汇,可以批发出国,那可是批发价格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京城作为六百年古都,现如今的老百姓家里还是有很多古董的,而且压根卖不上价钱。或者可以说,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古董根本就不值钱。

    不知过了多久,李蓁蓁才收慑住心神,把金条重新装回箱子里,刚打算把箱子搬开,结果一使劲,差点没累断了腰,这可真重,死沉死沉的,才发现自己真笨,直接收进空间不就好了么。

    于是把三个小箱子都收进空间,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干脆自己也进去了,确定箱子和黄金都好好地在里面摆着才出来。

    煤油灯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李蓁蓁从空间里拿出几个远光手电筒,分别放在地窖里的各个角落,一瞬间亮如白昼。

    李蓁蓁看清楚了,现在地窖里还剩下十四个大箱子,叠成两层,把地窖里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李蓁蓁打开离得最近的大箱子,瞳孔一缩,被里面的东西惊呆了

    李蓁蓁前世就喜欢吃京城的糕点,特别是枣泥糕和牛舌饼。后来去了鹏城,还经常托京城的朋友帮忙邮寄,有了某宝之后就更加方便了,但是邮寄的糕点毕竟不是现做的,味道总要差一些。

    现在又能在京城买到新鲜出炉的糕点,李蓁蓁很高兴,拎着两包糕点回了家。

    “爸爸,我刚才出去买了糕点,你快来吃。”

    “蓁蓁,你又去黑市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爸爸跟你说过,黑市很危险”

    “我没去黑市,就在城西市场逛了逛,爸爸,我跟你说”

    见李秉文着急担心,李蓁蓁赶紧解释,把她今天的行踪除了空间以外全部告诉了李秉文。

    对于李蓁蓁自己去银行取钱的事情,李秉文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告诉她要把钱收好。当听到女儿受到了冷遇之后,又非常地心疼。听到女儿花了六十几块钱买票时,才兴致勃勃地让李蓁蓁把票拿出来,父女两个凑在一起研究这些票。

    “爸爸你看,我们有票了,这是粮票和肉票,以后就能买很多好吃的,等票用完了我再去买,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蓁蓁,这么多布票,可以给你做几身新衣服了。”

    “爸爸,给你也做一身,天冷了,给你做一套厚厚的,你穿了就不冷了。”

    “好孩子,爸爸就不用了,给你自己做就好了。”

    “爸爸要是不做新衣服,那蓁蓁也不做。”

    “那好那好,我们都做新衣服。对了,你到我们家的地窖去看过了吗”

    “还没有呢,爸爸,地窖里到底有什么呀”

    “快吃,等你吃完我带你下去看看。”

    李秉文拿上钥匙,领着李蓁蓁去了厨房,两个人合力把大水缸移开,露出底下的大青砖,这块大青砖跟旁边的地砖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

    李蓁蓁还很好奇地敲了敲,没有听见空心的响声,一般人还真想不到里面大有乾坤。

    “蓁蓁,你来把它打开,还记得我教过你的办法吗”

    回忆父亲之前交代的方法,李蓁蓁很顺利地把这块砖头打开了,发现在这下面是一块看上去就很厚实的大钢板,上面有个钥匙孔,把钥匙插进去,果然一下子就拧开了。

    “爸爸,这块钢板好厚啊,居然比我的手指还要长。”

    “差不多,这可是你爷爷找洋行专门设计的,你看,这里是支点,利用了杠杆原理,就连你也可以很轻松把它打开,你来试一下。”

    揭开钢板,下面就是地窖了,筑有楼梯,看起来面积不小,黑乎乎的一片。李蓁蓁探头往里看,李秉文连忙拉住她。

    “蓁蓁,先不要下去,这个地窖封闭了十几年,不透气,我们等一会儿。”

    “爸爸,你后来没有再进去过吗”

    “当初是我跟你爷爷一起封的,里面都是李家的家传之宝。你爷爷叮嘱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启地窖。想来,现在就是你爷爷所说的万不得已的时候吧。”

    “爸爸,我”

    “蓁蓁,爸爸对你没有这样的要求,如果有一天这些东西威胁到你的安全,你可以把它们都舍弃了,爸爸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

    “不,我不能”

    “听我说完,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来看这些东西了,从现在起,我就把它们都交给你,以后它们就随你处置了。蓁蓁,爸爸只有这个心愿,你答不答应”

    “呜呜呜爸爸”

    “傻女孩,你是我唯一的女儿,这本来就都是你的,别哭啊,快答应爸爸。”

    “爸爸,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它们的”

    李蓁蓁已经决定要把李家的秘宝放进空间,空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只有放到里面才能万无一失。

    以前自己老想着不是原身,总不肯接受李秉文对女儿的爱护,现在看来是大大矫情了。一则自己已经是李蓁蓁,二则如果没有了李家父女,李家的秘宝还不知道便宜了谁,没有人能比李蓁蓁更有资格继承李家秘宝了。

    “蓁蓁,应该可以了,你去拿个煤油灯过来。”

    “好的爸爸小心,我扶着你。”

    两人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下到地窖里,这个地窖大概五、六平方米,里面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十几口大大小小的樟木箱子,箱子上都没有挂锁头。

    “蓁蓁,你上去打开看看。”

    李蓁蓁听话的打开最上面的小箱子,嗬,竟然是满满一箱子金条拿起一根掂了掂,至少六两重

    “这是民国时期的大黄鱼,旧秤十两重,按现在的重量计算大概是三百多克。”

    这种“大黄鱼”金条,前世李蓁蓁只在博物馆里看到过,从来没有上手摸过,忍不住拿起一根细瞧。

    “蓁蓁,这根金条上面有很多圈螺旋状的纹路,说明是天津宝恒炼制的,你看,商号在这里。还有这种,是民国的中央造币厂独有的,你看这里,上面印着孙中山的头像,还有秦代钱币秦半两的图案。”

    李秉文很久没有这么兴奋了,大概是再次见到李家的秘宝,他难得的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李蓁蓁介绍起来。

    “你看这一面,盖着足赤的戳印,说明了它的成色。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上面都有编号和重量。”

    “爸爸,这里一共有多少根金条”

    “呃时间太久,我也记不清了,那两个小箱子里也装了金条,大概两百来根吧,不全是大黄鱼,还有些一两、三两、五两的。”

    “爸爸,我们数一下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条呢。”

    父女两人把三个小箱子都打开了,把里面的金条都拿出来数。

    好家伙,只“大黄鱼”就有足足一百二十根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重量计算就是七十五斤

    在后世,按金价计算少说也要七八百万了,更别提还要加上“大黄鱼”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价格不菲。

    “蓁蓁,这种旧秤一两重的小金条,就叫做小黄鱼,你拿着灯照一照,是不是很形象生动就像真的金鱼在游动一样。”

    “还真是,爸爸,原来我们家这么有钱。”

    “想当年我们李家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家族,这些东西其实还不算什么,是为了躲避战乱,才匆忙间兑换的,还是我亲自去办的,要不是咳咳咳咳咳咳咳”

    “爸爸,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啊”

    “咳咳没事,可能这里面咳太闷了,咳咳咳”

    “爸爸,我们快出去吧。”

    “咳我出去就好,咳你继续看看完记得锁好,咳咳咳”

    说完这些,李秉文摆了摆手,不让女儿搀扶他,佝偻着背走出了地窖。

    李蓁蓁不放心,连忙跟上去,把李秉文扶到床上躺着,又给他倒了热水,才在李秉文的催促下再次来到地窖里。

    虽然李蓁蓁的空间原本是个购物广场,里面的珠宝店也有金条,她也只在最初的时候兴奋一阵子,很快就被现实打击到了。

    毕竟在六十年代,你就算有再多的金条也没用,根本卖不出去,空间里的金条还不如粮食来得实在。

    但是现在看到这么多大小黄鱼,李蓁蓁那颗热爱古玩收藏的心又重新火热了起来。

    是啊,这个年代对于收藏者们来说就是春天,许多珍贵的古董还无人问津呢。

    古籍善本、名人字画沦落到造纸厂里打成纸浆;青铜、黄铜、鎏金铜铸造而成的精美器具,变成大炼钢铁的原材料;而黄花梨、紫檀等贵重木材和家具,由于具有油性大、致密、耐烧的优点就成了投进高炉的燃料;金银工艺品回炉重造,变成急需的金银储备;瓷器玉器等珍贵古玩,为了获得外汇,可以批发出国,那可是批发价格更是便宜得令人发指

    京城作为六百年古都,现如今的老百姓家里还是有很多古董的,而且压根卖不上价钱。或者可以说,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古董根本就不值钱。

    不知过了多久,李蓁蓁才收慑住心神,把金条重新装回箱子里,刚打算把箱子搬开,结果一使劲,差点没累断了腰,这可真重,死沉死沉的,才发现自己真笨,直接收进空间不就好了么。

    于是把三个小箱子都收进空间,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干脆自己也进去了,确定箱子和黄金都好好地在里面摆着才出来。

    煤油灯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李蓁蓁从空间里拿出几个远光手电筒,分别放在地窖里的各个角落,一瞬间亮如白昼。

    李蓁蓁看清楚了,现在地窖里还剩下十四个大箱子,叠成两层,把地窖里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李蓁蓁打开离得最近的大箱子,瞳孔一缩,被里面的东西惊呆了

    虽然空间里有很多漂亮的新衣服,但是李蓁蓁不敢穿在外面,只好贴身穿着保暖内衣。

    整个六七十年代都是很压抑的,对美的追求尤其压抑,鲜亮的颜色、修身的款式、甚至崭新没有补丁的衣服,都会惹人侧目。

    李蓁蓁作为“资本家”的女儿,而且长着一幅惹眼的相貌,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当然不敢贸然做出改变,什么肥大破旧打补丁的衣服也穿得。

    甚至为了掩人耳目,还用空间的化妆品把皮肤调黑些,做到尽可能低调。

    后世去看病一般要求空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个要求,因此李蓁蓁也没做饭,扶了父亲出门,坐上公交车直奔协合医院。

    协合医院成立于1921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重症,在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在李蓁蓁看来,华国的医疗有一样最好,至少那些专家名医,不会只给权贵看病治疗,只要去的早,普通老百姓也看得起名医。

    到了医院一看,果然人还比较少,大厅里站着几个护士,穿着白大褂,戴着护士帽,除了没戴口罩,跟后世的护士打扮差不多。

    李蓁蓁让父亲在休息区等候,自己跑去挂号,找了一个面相和善的中年女护士。

    “你好,护士同志,我给我父亲挂号。”

    “过来登记,病人的姓名生了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名字叫李秉文,喏,就是坐在椅子上那个,是我父亲,他咳嗽得很厉害,看着挺严重的,我想着,咱医院不是最好的么,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

    “这你就来对了,要说我们医院,专家多的是,我看你爸爸这个病找张主任比较好,他是这方面最好的专家。”

    “太好了,那您能帮我挂他的号吗”

    “没问题,小姑娘,你挺有孝心的嘛。”

    “谢谢护士同志。”

    人不多,很快就轮到李秉文了,进了诊断室一看,张主任是一位面容清铄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看上去倒像大学教授,光这气质就让人心中信服。

    李蓁蓁站在一旁,看张主任对李秉文又是询问又是听诊按捏,检查完之后面色沉重。

    “你的病有可能是”话未说出口,张主任反应过来,掩饰性地咳了咳。

    “现在不好确定,我看还需要安排机器检查,比较贵,你是劳保医疗,也要将近100块钱,这个”

    张主任有些为难,这个病人的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机器做检查,但是100块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高昂,因为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块钱,何况李秉文并不是工人,只有劳保医疗,估计收入更低。

    李蓁蓁抢着说“要检查,张主任,我们有钱,需要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

    “那好,我开个单子,你跟护士去交钱,这个检查要到后天上午才知道结果,结束后你们可以先回去,到时候再来找我。”

    李秉文有点着急,连忙问“张医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我是不是是不是快死了既然快死了,就不用做检查了,蓁蓁,我们回家。”

    李蓁蓁急道“爸爸,您别胡思乱想,人家张主任是认真负责,才安排做检查的,来,我们快去交钱,待会人多起来,不知道要排多久队呢。”

    李蓁蓁半哄半骗地把李秉文拉去做检查,一整个上午就在各项检查中悄悄过去了,需要验血、尿、粪,还要照b超和x光,还有一些李蓁蓁也不懂的检查项目。

    李蓁蓁跟着跑上跑下,心里其实很忐忑不安,这些检查的内容看上去就不像小病。

    前世的父母就是生病死的,李蓁蓁有一段时间经常往医院跑,对各种检查项目心里有数,禁不住害怕了。

    回去之后,看到李蓁蓁忧心忡忡的样子,李秉文反倒安慰她

    “蓁蓁,别担心,要看开点,人总有一死,爸爸也不能永远陪着你。你答应我,要是爸爸真的不好了,你一个人也要好好活着,知道吗”

    “爸爸,您一定会没事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我是不行了,可你还小,爸爸的蓁蓁以后该怎么办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