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 章
作品:《六零之养成失败的大佬》 “老伴儿,你说老三家这回肚皮头真的是小孙女,我这几年都梦到好几回了,回回都看到个金闪闪的胖闺女往我怀里钻,结果到现在屋头生的都尽是男娃儿。”张文玉躺在木床上侧着头,脸上都压出了几道褶子,攥紧拳头担心的追问。
周德忠在经历过每次儿媳妇怀孕都会被追问几遍后,到如今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并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你就放心,这都五个乖孙了,该来的总会来的。再说,你要真喜欢孙女,隔壁大哥家不也有两个孙女嘛,你多带带不就行了。”
“我就晓得你就稀罕你那几个屁娃儿,一天到晚脏兮兮的,又费粮食又费布料。”张文玉眯了眯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把周德忠的手一掌拍开,不甘心的压低声音悄悄说道,“再说,我就是稀罕女娃娃也是喜欢自己屋头的娃娃,之前托文芳姐带的麦乳精和红糖都是留给我乖孙哩,可不能就这样让那两个丫头霍霍了,屋头那几个皮猴儿我都没舍得给一口。”
“好好好,你高兴就好,记得莫放坏了就行。明天要上工插秧,先睡。”周德忠摇了摇头,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心想年年都偷偷藏点麦乳精,最后还不是被我几个乖孙吃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回肯定生的是我的乖孙女,我得好好准备准备,我藏在柜子里的东西谁也不许动。”话音刚落,随之响起阵阵呼噜声。
天还未亮,大堰村家家户户都已冒着炊烟,大堰村处在南方地区一片山沟沟里,距离所属的清泽县里有三十多公里,还分为上村和下村,现在也是两个单独的生产队,上村31户人家,共300多人,下村27户人家,也有200多人口,因为年轻一代大多还没分家,所以每户人家的数量也都不少,村里的姓氏主要还是周王陈这三姓,只有几户外姓人。周德忠家是大堰村上村人,上村有600亩左右的田地,因为宗族的原因,村民互相之间也非常熟悉,都是种田的一把手,要是哪一家有懒人啊,总会找到近亲的长辈好好教育一番的。所以跟山外面的情况比起来,村民门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更多的也没有了。
周德忠家的灶屋也已经传来热闹的说话声,“淑英,给我把碗递过来分红苕,动作麻利点。”张文玉手里拿着汤勺,眼里紧紧盯着铁锅里的红苕稀饭说到,“老二家的,火烧大点,昨晚没吃饱饭嘛”
“本来就没吃好多,全被几个小的吃了,还有喊大嫂就喊淑英,喊我就喊老二家的,像哪个没得名字一样。”吴蓉桂一边嘟嘟囔囔,一边往灶里添柴。
“你嘴巴在说些啥子,一天懒得烧虱子吃,火都要歇了。马上都要上工了,饭都还没煮好,你看隔壁大哥家都吃完饭准备出工了,你还想不想要工分了淑英,盆和碗怎么还没给我”张文玉把勺子往锅里一放,瞪着吴蓉桂骂道。
“妈,来了,碗给你,筷子我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刚刚二娃楚义起床的时候磕到头了,哭得很凶,我哄了一会儿。”马淑英脸上带着笑从隔壁屋赶过来,接着转头和气的对吴蓉桂说,“蓉桂,我来烧火,我刚看到三娃楚礼已经起来了,你去把老幺楚信收拾收拾就准备吃饭了。”
吴蓉桂站起身来,拍了拍手,接着把手往本来是蓝色但是现在灰扑扑的衣服上一抹,想到锅里满满的红苕稀饭,有点兴奋,快步走出灶屋一边还不满的说到“哼,我都煮好了,早干嘛去了,妈还说我懒,也没见大嫂勤快到哪儿去呀,一天天的专门针对我。”
张文玉就看不得吴蓉桂这副偷懒还觉着自己占理的样子,皱着眉头对马淑英说“你就惯的她,家里地里的活儿就没见她干过,做点灶间的事儿还忒多意见,她莫不是想上天”
“妈,饭好了,我把柴火撤了。蓉桂也没啥坏心,跟村里其他人比起来已经很不错了,我能做就多做点嘛。”马淑英利落的抽出柴火,低头抿嘴一笑答道。
“行,也就是现在年份还不错,你看看我们那时候这样偷懒是要不得的,直接就要请族规的。你去叫开梅吃饭,这快生了,也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乖孙女,我这心慌的呀。”张文玉越说声音越小,最后一句只能自己听清了。
马淑英看张文玉这神情,心知最后说的还是老三家肚子里孩子的事儿,也没追根究底,答应了一声就转头出去了。
等张文玉分好红苕稀饭走到堂屋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回来了,大人小孩一起围在饭桌,马淑英起身去灶屋把饭端进了堂屋,张文玉瞪了吴蓉桂一眼,吴蓉桂呆呆的没有丝毫反应,还是周正祥看他妈脸色不对,就扯了扯吴蓉桂同样灰扑扑的袖子,低声说了句“媳妇儿,端饭去。”吴蓉桂才瘪瘪嘴不太情愿的起身去了灶屋,临走前还瞪了瞪还坐着的陈开梅和她的大肚子。
“大嫂,你看老三家的,这都还没生呢,就天天不干活,还隔三岔五吃糖水蛋,就跟谁没怀过孕生过娃一样,妈也不管管她。还有老三正平,他媳妇这都怀第二个了,还稀罕的跟啥宝贝似的,也没见他多喜欢他家四娃楚智,这才两岁就扔给你家楚仁带着睡。”吴蓉桂愤愤不平的发着牢骚。
“你呀,别说老三了,哪回我们怀孕不是一样的待遇,你去年怀孕生楚信的时候也没见老三家酸什么。你回头想想,别整天在家里说酸话,搞得之后开梅不帮你带孩子,在家也不给你搭把手,之后自留地的活儿都要你自己干。还有我家楚仁是老大,带弟弟是应该的,妈都没说啥。”马淑英端着碗,轻手轻脚走着,无奈的劝道。
“不说就不说,我又没出去说啥。你别说开梅带孩子真是一把好手,你看我们家这几个娃儿都还不错,你看村里其他孩子,脏兮兮的,大人也不管管。”吴蓉桂想到村里那些邋遢孩子,一脸嫌弃的说。
别看吴蓉桂在家干的活不多,那也是她娘家家里条件不错,家里三兄弟就她一个闺女,虽然整个村都穷,但也算从小娇养长大,田里的活儿是多多少少从小跟着兄弟在做,灶间的活儿是真不擅长。这不和周正平结婚五年生了两个男娃,但在带孩子和做饭上就还是全仰仗两个妯娌。
而马淑英是孤女,在那个年代身世也比较坎坷,早年过得不如意,幸好长得比较乖,家里地里的活儿都会,经人介绍和周德忠家的老大周正顺成了亲生了两个男娃,日子才算好过起来。
这边饭桌上围着八个大人和五个小孩,每个人都捧着饭碗,大人碗里都是满满的一碗,碗里都有五六块红苕和半碗稀饭,这已经是吃的不错的了,毕竟要干活,不吃饱可不成。四个大男人又去锅里续了大半碗饭,这才停下碗准备出门上工,这插秧可是耽误不得,而且每天要记工分的,这年头可都靠着工分吃饭。
张文玉出门前对陈开梅嘱咐“你这几天就该生了,自己去打猪草的时候注意着点,带着老大家的楚仁,让他挖点野菜回来,折耳根,地皮菜都可以。”
“要得,我洗完碗就跟翠花婶子去打猪草,尽量多打点,村里新买的这两只猪崽我们肯定好好养,养出肥猪好过年。”陈开梅对于自己最近的活儿还是很有热情的,毕竟这是村里过年难得的肉。
“蠢货,你都快生了,莫这么实在,跟你翠花婶子多说点好话,歇一歇,要是把我家乖孙女累到了,你脱不了干系。”
“哎,我晓得了。妈,你放心。”陈开梅连忙答应,心里却不太赞同,翠花婶子这要是偷偷跟村长说了,估计村长对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印象都是偷奸耍滑了。而且闺女有什么好的,再生一个跟楚智一样乖的儿子才好,这才算在家里站稳脚跟了。闺女总是要嫁出去的,看我一年才回几趟娘家呀,也不知道家里小弟相亲相得怎么样了,怎么这么久也没个准信。哎,也不知道大嫂家的楚义在家能不能带好弟弟,毕竟楚义才5岁。
别看陈开梅做事儿勤快,其实内心想法可多了,什么都在考虑,什么都担心。毕竟从小就是长姐,带着底下的两个妹妹和小弟,操心的事儿多了就养成了习惯。
清晨,雾气缭绕,周德忠和张文玉就带着家里的劳动力去坝上集合上工了,刚赶到坝上,村长周德阳就到了,大堰村上村的村长是周德忠的堂兄,也是周家的族长。村长看着这130多劳动力,再想想300多亩水田,觉着时间还是有些紧,赶紧安排好分工进行春耕。
附近村子包括大堰村都是水育小秧,一般来说,男人负责犁田、耙田和插秧,妇女们负责在育田里拔秧,然后用稻草扎成一束一束的,用竹筐运到大田边来。周德忠、周正顺、周正祥和周正平爷四个都是负责栽秧,张文玉带着马淑英和吴蓉桂拔秧。
张文玉她们拔秧时,都能看出是拔秧熟手,只见弯下腰,双手飞快地把秧苗拔起,在水中抖几抖,抖落秧苗根部的泥巴后,手指转一圈就把一捆巴掌大的秧苗扎好,然后放在背篓里。
周德忠爷四个就在山田里插秧,山田插秧不必插头手秧,顺着山田田岸的弯度插就行了,而且山田山高水冷,山田的前岸沿和后沟留下的空间不能插秧,山田插秧比较稀,虽然说秧田的行距一般控制在五至六寸半左右,但一到山田插秧的时候,经常插到七寸,甚至更宽。
村民之间配合默契,一上午的成果喜人,张文玉正要带着两儿媳妇回家做饭,恍惚听见大娃楚仁的叫喊声,果不其然楚仁一会儿就转过弯弯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喊道“婆婆,幺妈要生啦,翠花婆婆喊你快点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话,还可以收藏一下作者和专栏里的预收文
接档预收文七零之大佬回归穿书求收藏
文案
异界大佬重回七零的苦逼日常
在七十年代结局凄惨的娇娇女顾修玥,死前只希望下辈子可以换个活法。
她如愿以偿的穿越修真界,从在死亡边界徘徊的小弟到修真界的大佬,她花了三千年。
然而从大佬到小弟,却只需要一秒钟。
在再次成为大佬的路上,却面临重重险阻。
顾修玥“你们给我监视住赵淑雅的一举一动,她有可能就是在背后使绊子的人。”
小弟们“好的,大佬。”
陈易梅一巴掌拍在顾修玥头上“你们这帮熊孩子,在这儿围着干嘛呢,猪草打好了么,作业做完了么”
顾修玥摸了摸因为割了一筐白菜回去喂猪,结果被打肿的屁屁“额,妈,我这就去,你别发火。”
顾修玥“你们先别管赵淑雅了,快去帮我打猪草,还有谁先把作业给我抄抄。”
小弟们很惭愧“大佬,对不起,猪草可以打,作业真不会。”
顾修玥望着满是红叉的试卷“这都是些啥三千年过去了,学校怎么还要考试”
有小弟献殷勤“大佬,隔壁纪老大肯定会,他次次都是班级第一。”
大家转头齐刷刷的看着纪尚瑾。
纪尚瑾微微一笑“那修玥,现在能让我加入你们大佬队了么”
文中背景为西南地区,前几章涉及一部分方言,后期保留方言的称呼,对话以普通话为主。
文中出现过的方言
婆婆 奶奶
老汉 爸爸
晓得 知道
要得 好的
等哈 等一会儿
乖 漂亮、好看
打胡乱说 胡说
脑壳 头
勒回 这次
屋头 家里
稀罕 喜欢
二爸 二叔其他类似
幺爸 小叔其他类似
红苕 红薯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