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0 章

作品:《世界一级基建狂魔

    桑托斯和约马尔的恩怨, 永远围绕着基础建设不死不休。

    一个是菲律宾国内建设工程总负责,一个是背靠大资本的建筑商同时也是拥有话语权的政客。

    两方在建筑工程上的争夺从未停止,但是真正对上了, 也只能友好握手, 请进请进。

    约马尔带着两位美国专家入场,身后跟着一群新闻记者。

    他悠闲自得地环视室内, 说道“既然是中菲交流会,记者们也是履行新闻报道职责,让人民能够了解我们政府在做些什么。所以, 他们应该也可以参会吧”

    桑托斯没有说不。

    对于见风使舵的新闻记者来说, 等同于默认。

    毕竟大部分人的雇主是约马尔, 雇主都这么说了,他们当然义不容辞响应命令。

    有主动走向会议室后排席位的先行者, 就有茫然跟风的后行者。

    在没有人阻拦的情况下,记者们和约马尔、美国专家一同入席, 行动整齐安静, 像是会议刚刚开始一般。

    原本宽敞的会议室,因为突然涌入的人群,变得格外拥挤。

    室内响起电脑键盘、相机调焦和架设三角支架的声音。

    律风的视线扫过对面的约马尔。

    这位发色深黑,面部轮廓深邃, 皮肤全然不像菲律宾人般黝黑的议员, 仿佛跟身边美国专家更为亲近。

    菲律宾经历过西班牙、美国、日本三代殖民,再加上国际移民影响, 成为了亚洲西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不应该以貌取人。

    但是,律风本能的觉得,这更像一个美国人, 而不是菲律宾人。

    “唉。”短促的叹息,从身边响起。

    律风诧异转头,却发现叹气的不止翁承先一人。

    同行的工程师们皱着眉翻看资料,所有人都清楚无比的知道,剩下的时间,恐怕除了手上资料数据,再也得不到菲律宾方面的任何解释说明。

    “那么各位,我们继续。”

    桑托斯坐回席位神情平静,冲冈萨点头。

    他身边眉头紧皱的建筑师,重新拿起资料,用英语说道“里可岛鱼平地区因为洋流长期冲刷和台风问题,土质松软多淤泥,无论是埋管建立隧道,还是钻孔建桥都十分困难”

    “抱歉,冈萨。”

    他还没能详细讲述有多困难,约马尔就打断了他。

    这位议员语气没有半点尊敬,更没有一丝歉意,手背弹了弹资料,命令一般的语气说道“我们需要你解释一下现在的会议进度。”

    冈萨抬起头,直视约马尔。

    他清楚这人做工程项目出身,比他更清楚里可岛鱼平地区的问题,却依然要行使权力,拖慢会议时间。

    如果没有媒体,他必然大声讽刺约马尔的故弄玄虚。

    但是,就在他沉默凝视约马尔的这几秒钟里,会议室后排的记者,纷纷举起相机,闪烁出监视般的白光。

    他毫不怀疑,自己敢呛声约马尔,今晚就能登上头条,明天就只能被迫辞职。

    现在,还不是他退出时候。

    冈萨压下怒火,垂下视线,说道“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在里可岛和三季岛之间,建设跨海大桥或者隧道。”

    “不错。”约马尔并没有认真听讲的意思,他挑起眉来,略带讽刺道,“你们竟然是想学中国一样用桥梁连起我们的岛屿。不过,我想问,这个计划提交国会了么”

    “约马尔先生,这只是一场交流会。”冈萨沉着脸回答道,“我们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增长见识不可以吗”

    “毫无意义的经验。”约马尔并没有打算保持友好和平。

    他带着讽刺的笑意,看向会议室正中的翁承先,“菲律宾可没有中国幸运,有邻国的高山岛屿帮忙削弱台风,也没有像诸位一样优秀的工程师,举全国财力物力人力,去设计和建造奇迹一般的桥梁。”

    约马尔的话,听起来是夸奖,配上他刻意的表情,竟然透露出绝对的厌恶。

    律风清楚这个人不会是朋友,但他没想到,约马尔能在记者面前,直白摆出对中国的敌意。

    代表团的脸色都不好看。

    然而,翁承先却笑出声,好像一个迟钝又和蔼的老人,用英语客气礼貌的回答道“感谢您的夸奖,不过,我认为菲律宾不需要幸运,它已经拥有了优秀的建筑师,只是缺一个表现的机会。”

    “哦”约马尔笑道,“什么机会”

    “比如说”翁承先耐着性子,扶了扶眼镜,翻开资料,“在鱼平地区建设一座菲律宾的跨海大桥。”

    这样的对话,听得记者笑出声。

    菲律宾人讽刺中国,中国人却认可菲律宾,觉得菲律宾的建筑师能够在鱼平淤泥里建起桥梁来。

    他们快乐地敲打键盘,噙着笑记录这短短对话。

    可没等他们的笑意消失,约马尔走到了一位记者面前,认真问道“您刚才笑什么”

    来自菲音日报的记者,惶恐的收敛笑容。

    菲音报社完全归属约马尔,工作时间大boss点名问话,差点吓得记者灵魂升天。

    约马尔又重复了一遍问题,端得是温和亲切。

    “啊”记者僵死的思绪快速活动,给出了boss想要的回答,“因为在鱼平地区建桥很可笑。菲律宾十三岁的孩子都知道,鱼平地区的淤泥,是每年泛滥的洪水带来的地质灾害。先生,那里没法建桥。”

    “哈。”约马尔像极了一个表演者,“记者先生,您不知道中国人最擅长在无法建桥的地方,建起桥梁吗”

    “可那是中国人。”记者配合地贬低道,“菲律宾如果有几百亿的资金,一定会选择援助贫困的人民,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建一座毫无意义的跨海大桥。”

    优秀的记者,总能给出约马尔想要的答案。

    “是的,毫无意义。”约马尔转身看向翁承先,宣告胜利一般说道,“翁先生,您不懂得菲律宾,我们不需要国家耗费大量资金才证明我们的建筑师有能力,我们只需要国家心系人民,给穷困潦倒的百姓更好的生活。”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律风平静听完他的话,勾起一丝冷笑。

    果然全世界拥有资本背景的政客,都擅长表演学和脱口秀。

    这么一段唱和,要是放在舞台上,不知道会获得多少鲜花掌声。

    就连背后那群记者,都疯狂调转镜头,拍照、录制下了优秀的约马尔议员,即兴做出的优秀回答。

    “更好的生活,不是单纯给钱,就能够带来的。”

    坐在会议室的律风,听完他的作秀,终于没法冷静。

    他说“菲律宾穷困的百姓,需要的不是你的心,而是优秀的建筑师,建设出畅通无阻的道路,学会能够长久持续的谋生技能。否则,再多的钱投入到贫困地区,也是杯水车薪。”

    “钱,解决不了贫穷。但是基础建设可以。”

    约马尔仍是笑着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律风。

    他看穿了中国人行事谨慎,就算遭到了多大指责,都会隐忍到底。

    这场交流会,本该是他和美国专家宣告胜利的表演现场,却因为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一番话,变了风向。

    然而,他将律风的话,视作单纯的挑衅。

    他嗤笑道“我可不觉得里可岛的鱼平地区,一座耗资巨大的跨海大桥就能称为改变贫困的基础建设了。”

    “这说明,你根本没有认真了解过里可岛的鱼平地区。”

    律风翻开手上资料,上面给出了他想要的全部数据,“里可岛鱼平地区距离繁华的三季岛仅仅一条海峡之隔,台风、地震情况基本相同,但是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不仅落后于隔壁岛屿,甚至在里可岛上,都算是极为糟糕的地方。因为,它距离里可岛机场近6小时路程,除了公路、船舶,再没有其他的交通方式。”

    鱼平地区遭到海洋冲刷,形成了独特的淤泥地带。

    下沉的地貌,与周围地区相似的风景,导致这片落后地区,依旧过着种植、捕捞的传统农业生活。

    台风一来,逃无可逃,避无可避,几乎是菲律宾年年台风救灾的重点区域。

    然而,鱼平地区连救灾都极为困难。

    飞机停飞、船舶停航。

    甚至依靠政府呼吁居民,自行乘车、乘船离开鱼平地区,获得救助。

    所以,复苏计划的三大岛组连通方案,将跨海大桥选在了这里。

    为了那些执着于故土不肯远离的穷苦人民,也为了结束鱼平地区惨不忍睹的淤泥地貌,桑托斯和建筑师们,巨细无遗地讲述了建筑困境。

    律风说“如果在鱼平地区建起桥梁,直通三季岛,它将成为新的交通枢纽,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也有了改变一生的倚仗。”

    桥梁、道路将人民带出贫困的先例,律风在中国见了太多太多。

    菲律宾的建筑师,能够想到这么一个连通方案,必定做好了后续的铺设和规划。

    这将是一项困难又伟大的工程。

    哪怕律风作为一个局外人,也能感受到菲律宾仍有一束微光,在隐隐燃烧。

    即使美国注定接手重建城市项目,那些微弱光亮仍旧想尽办法,希望中国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

    在期望之中,律风没有办法保持沉默。

    特别是面对约马尔这么讨厌的家伙。

    当然,约马尔看他一样觉得讨厌。

    “我发现中国人参与交流会,总是以一种自负的态度,对待基础建设项目。”

    他皱着眉,摇头道“我不知道桑托斯为什么会列举鱼平地区,可我已经带过优秀的桥梁工程师,去看过鱼平的淤泥和冲刷的海洋。”

    “詹姆斯先生。”约马尔终于找到了表现美国强大的机会,“请告诉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中国人,鱼平是怎么样一个糟糕的地方。”

    詹姆斯与约马尔合作多年,走遍菲律宾大多数桥梁项目,对中国基础建设颇有微词,却恨而不能取而代之。

    中国修建在菲律宾的桥梁虽说没有美感,但座座坚固稳定,他就是想挑错,都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幸好,角度来了。

    他呵呵一声,宛如资深鱼平地区研究专家般说道“年轻人,可以理解。先生,如果你像我一样去过鱼平,就不会说出在鱼平地区建桥的傻话了。”

    “那个地方,连长久居住的人都无法修建起房屋。频繁的台风,随时会吹垮鱼平的建筑,暴涨的海水,立刻就会淹没平地。等到洪水退去、风浪平息,鱼平地区只剩下一道一道冲刷的淤泥沟壑,里面还会有几只深海鱿鱼,蹦跶着祈求生存。”

    詹姆斯讲述一个地区的灾难,好像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笑得开心,说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好像困在陆地的鱿鱼,脚下除了肮脏的烂泥,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坚硬的岩层,又怎么能去谈,建起一座桥呢”

    鱼平地区的烂泥湾,不是什么秘密。

    就连坐在现场的记者,听了詹姆斯的话,都能回想起电视里、照片里,层层淤泥裹挟的海岸,有多么的腐朽、肮脏。

    这地方,只能在烂泥里养殖海产,根本不可能建设任何建筑。

    台风随便一刮,连墙带泥全都消失在深不可测的海洋里,找寻不到踪迹。

    所有人都以为,律风会无话可说。

    连代表团成员,都被这可怕的鱼平地貌,惹得皱起眉头。

    中国建设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桥梁工程,能够翻山越岭、跨河穿洋。

    但是,他们还从来没有在烂泥湾和台风区里做过冒险尝试,更没有和鱼平地区相似的地形地貌,造过大桥。

    然而,他们低估了律风对中国建设能力的信心。

    “为什么不能”

    几乎在会议室沉默刹那,律风就开了口,“美国做不到,不代表中国做不到。而且,我们中国不仅能够做到,还会带着菲律宾一起参与建设,让他们也学会做到。”

    他说得斩钉截铁,会场的菲律宾建筑师闻言,愣在现场。

    冈萨目不转睛地盯着律风,他无法确定这是律风为了挽回面子说的大话,还是真心实意的承诺。

    此时,约马尔挑起眉来,“中国人,做不到却随便承诺,是会下地狱的。”

    律风没有宗教信仰,更不害怕什么地狱威胁。

    他有理有据的分析道“鱼平地区再多淤泥,能够成为海岛,下层必定存在支撑整座岛屿的岩层和基石。”

    “建造桥梁,先造桥桩,淤泥里立不起桥桩,那就往下打桩。”

    “五十米不行,那就一百米。一百米不行,那就两百米。”

    “围海造起来的人工岛都可以建起南海隧道跨海大桥,天然形成的鱼平海岛造一座区区五公里的桥梁为什么不行”

    在场的人清楚知道为什么不行。

    因为查看鱼平地区的美国人不行,研究了鱼平地区几十年的菲律宾人不行,还有千千万万望泥生畏的各国专家不行。

    冈萨几乎被他的一番话说得情绪激动,热血沸腾。

    技术困难、设备设施,在律风化繁为简的描述,成为了一种朴实的坚持。

    好像只要坚持,就能打穿鱼平淤泥,就能建起岛组桥梁,就能让贫穷落后的国度,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律风脸上没有半分迟疑,更没有一点困惑。

    他背靠最为强大的基建国家,懂得全世界最为先进的基建技术,即使面对一片烂泥,心里升起的也不是退缩,而是坚定的尝试。

    冈萨忽然羡慕起来。

    中国和菲律宾都经历过殖民和战争,那么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他真的很想有一天,能像中国人一样,面对质疑,自信说道你们不行,我们行。

    作者有话要说  菲律宾独立于1946年,曾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

    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但一直在弯道超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