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番外
作品:《行医在三国》 北原的雪总比南国来的纷扬洒脱些,一渡黄河,湿冷的风潮便夹了细细晶莹的雪花,落在人的眉梢睫上,也将白茫茫的视野镀上一层模糊的细边。
缁衣的青年阔步下了扁舟,将斗笠深压,迎着扑面的风雪往前走去。
此处是豫郡,魏属。
刚迈出两步,雪里照面冲来个半人高的小不点,欢呼雀跃地奔到他身后,极不认生地往青年背后一躲,单探出个咋咋呼呼的脑袋,朝后头扮了个鬼脸。
“冬至在月头,么被不用愁冬至在月腰,有米么柴烧冬至在月尾, 冻死老乌龟来抓我呀,老,乌,龟”
远远传来一阵气急败坏的怒号“混小子,快回来”
小屁孩非但不以为惮,反吐出舌头,很欠揍地“略略略”了一声,挑衅着自己的亲爹。
追来的老翁气得直捶心口。
这小混蛋正笑得忘形,不意颈上一张大掌落下,轻轻松松地被连衣带人提了起来。
他这才慌了起来“呜呜,你是谁,你放开我”
等命运的后脖颈被人揪在手上,熊孩子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撞上这人极为陌生,根本不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边的邻里乡亲。
扭动间,不经意地瞧见那深压在斗笠下的瘦削面容。
剑眉深刻,星目璀璨,一张脸极为俊朗。只那锋利的轮廓在风雪薄吹下,更显出一种天然的凛冽气息。
小屁孩登时不敢吱声了。
这人是当过兵的,他看得出来。
惹谁都行,别惹官兵,即便是个七岁的垂髫小儿也懂这乱世生存的道理。
见小东西还挺懂得审时度势,缁衣青年嗤一声笑了出来,掂量着这小子的斤两,挑眉笑道“我是谁不打紧,你的小命儿可在我手中捏着,不老实答我的话,我就把你丢进山里喂狗熊。”
手里的小屁孩哪见过这阵仗,险些没吓得尿裤子,巴掌大的脸簌簌抖着,努力撑着没哭出来。
甚至还很坚强地问了句“你,你问什么”
远远地,他的阿翁还一深一浅往这里赶着。
青年瞟了远处一眼,又将目光落回眼前,倒挺欣赏他的镇静,松手将他丢了下去,只问“听说,你们村来了位李先生,他在何处”
小屁孩约莫已经是准备好了老实交代家里几亩地缸中几斗米,乍然听他这样一问,一时怔住了。
过了片刻,才犹豫地抬起小手,往后指了指,还是交代了出来“喏,往东走十里地就是。”
他老翁这才赶到,老母鸡护小鸡似的将孩子往身后一搂,万分警惕地打量这不速的异乡人,压低了声音“贵人找李先生,也是为了求医问药还是”
还是有什么别的企图
在他怀疑的视线中,青年挺直了腰,迎着飘雪举目眺望,却是轻轻扬起手中的竹篓。
他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来送礼。”
村东。
李隐舟刚搁下纸笔,远远便听见一阵鼓点似的细小又仓促的脚步声,掀开窗格往外一探,却见是村里的小孩子跌撞着跑来,红扑扑的小脸大口呼着热气,刚到门口,便累得弯下了腰。
神情却是急得不得了,刚喘过气便仰起脸“先生快跑有官兵来抓你了”
官兵
李隐舟微挑起眉,望向门外重雪。
此处虽然是魏境,但实际属于曹植的封地,司马懿便是再恨他也不敢轻易越界拿人。更何况他行踪隐匿,至此也不过两月功夫,按古代信息传递的效率,这信儿恐怕还没送到洛阳城王宫。
雪中渐渐步出个高挑削薄的身影。
朔风劲吹,那人的面容也掩在乱飞的额发下,有些模糊不清。而李隐舟却是一眼便认了出来,忍不住有些讶异。
“公绩”
一别经年,凌统瘦了,也更见成熟,俊朗的面容被风霜雨雪磨砺得沉稳从容,是驻守一方的将军气度。
雪地的辉光微映在脸上,那熟悉的轮廓便更加清晰起来。
凌统揭下深压的斗笠,朝他挑眉大笑“先生可真会躲,叫我好找”
那冒死前来报信的小屁孩眨眨眼,不敢相信这凶神恶煞的官兵居然是李先生的旧相识。
李隐舟一看这无措的表情,就知道准是凌统又吓唬小孩子了。
于是弯腰摸了摸跟前懵懂的小脑袋,对他笑道“多谢你,先回家吧。”
小孩脸蛋更红了,仰头看他一眼,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便有模有样地做了一揖,一溜烟地跑远了。
凌统托腮看着许久不见的这人,又瞧着眼前这令他一顿好找的小屋,笑得意味深长“看来先生过得不错啊。”
李隐舟侧身让他进门,收起悬在屋檐下的药材,漫不经心地问“可是有什么事么”
这是魏境,凌统自有混进来的本事,但却未必有那个闲工夫。
战后的民生百废待兴,新置的兵线更缺乏将才,凌统虽一贯不羁自在,但好歹也领了个偏将军的衔,孙权不可能让他太悠闲。
他眼神微沉下,透过雪上明亮的折光看他,慢慢压低了声音“局势有变”
凌统打量四周的目光一顿,却没立刻答他,只讪讪抬手摸了摸鼻子,半晌才提起另一只手,将那一路随他北上的行李晃在手上,欠欠道“无事,只是怕您老孤苦无依,特意给您送点吃食。”
这话说得可真欠揍。
虽过了四十的年龄,在这个时代也确属于长辈,但李隐舟并不肯承认自己已经是凌统口中的“老年人”。
他搭在门上的手停住,目光一转,凉凉道“怎么忽然想起来看我”
凌统笑得更深“冬至规矩,统为小辈,当孝敬长辈。”
李隐舟听出来了,几年没给他添堵,这小子皮又痒了。
他面不改色的抬手一指,极随和道“哦,这样呀,你放在那边吧。”
凌统依言走了过去。
转过案角,显眼地瞧见一方简简单单的铜柜,他不以为意地往前迈步,刚拉开那柜门的一角,便不由自主地眯缝起来眼。
那貌不惊人的柜子里,从上至下,整齐累摞着数个精致的檀木箱,走近些,还能嗅到里面各色各样的香味。
他鼻尖抽了抽“乳酪”
两汉数百年来,胡人与中土交汇甚多,他们的特产乳酪也不入中原食谱,但在这常年天灾的年头中,能吃得起乳酪的不是显贵,也是富甲一方了。
凌统不由生疑“这村中怎么会有”
李隐舟慢条斯理理着他的药材,懒得回头看一眼那金贵的吃食“这个啊,是阿香差人送来的,说是西域进来的,给我尝鲜。我查之有滋养效果,平日有身子不好的产妇,便随手送了。”
这平平淡淡的语气,仿佛陛下宫中送来的珍贵补品压根不值一哂,不过是有点“滋补效果”,甚至可以“随手送人”。
凌统深纳一口气,又掀开那铜门的另一半,果不其然瞧见了别的什么。
“牛肉干”
这年头能吃上肉的,非富即贵,更何况是这样品相上乘的牛肉
李隐舟想了想,才记起来“这是此前蜀帝送来的,别的我都没要,这个适合赶路的时候补充体力,你要带些走么”
凌统“不必了。”
他刚将自己的竹篮放进柜子中央,左瞧是吴王宫中的提盒,右看是蜀帝所赠的紫檀木箪,那小巧的竹篮摆在中央,便有些伶仃得可怜。
凌统挫败地低下头,却见脚下摆了个浅缸,缸中盛满了碎冰,冰里透出鲜艳至极的一抹红色。
细看一眼,才能看出冻上的是一尾锦鲤,下头还压着一头更加肥美的黄鱼。
不待他问,李隐舟已收拾完手中活计,拍拍指缝中的药屑,轻轻瞟一眼神情复杂的凌统,继续补上一刀“子建送来的鱼,说是洛阳名产。常听人说道,伊洛鲂鲤,天下最美,洛口黄鱼,天下不如,不知其滋味如何。”
凌统额角一抽,隐约听出这话里挟私报复的意味,按了按掌心,扯出一丝笑容“看来先生游走列国,处处都是朋友啊。”
李隐舟踏步进屋,轻描淡写道“不过早些年多与人为善罢了,种因得果。公绩远道而来,不如留下用饭。”
凌统心中警铃一作,下意识道“吃什么”
李隐舟万般和善地对他笑着“今日是冬至,就吃阿茹托人送来的浆板番薯汤粿吧。”
凌统“”
这分明是在赤裸裸的炫耀
李隐舟这个“孤寡老人”可半点没有“孤老无依”,反而是四海之内皆亲故,一年四季有人忧,不出门户,千帆自来。
和他这个正儿八经的孤家寡人根本不同
凌统有些牙酸地咬着唇,假假道“先生收了这样多的礼,也不差统着一点了吧”
话这样说着,双手却是稳稳揣在身前,站姿岿然不动,连走人作势都省略了。
逗也逗完了,李隐舟收敛起戏弄的把戏,淡笑道“辛苦将军远道而来,某不胜感激。”
凌统不咸不淡地哼一声,双眼斜睨他,抱在怀中的手终于松了下来,反从贴身的蓑衣下摸出个锦布包袱,信手掷给了他。
“我送不了贵重东西,不过一点吃食,这是张家少主人张温托我一并带来的,先生看看吧,我也好带话。”
李隐舟抬手接下,将包袱摊在案上,却见一双做工考究、用料惊细的丝履平平叠在中间。
凌统也未拆过这包袱,好奇地一眼瞧过去,刻意压下的唇角禁不住溢出一丝笑“对长辈才行履长至,惠恕好心思。”
所谓“履长至”,是冬至节小辈对长辈的一种礼仪,意为帮助长者度过冬天,祝其在新春穿得新履,步向新日,以期长寿健康。
李隐舟一瞧这浑小子的脸色便知道他心中在嘀咕些什么,捏着丝履的手却在思忖间越收越紧,心间疑窦密布。
张温并不是凌统般随性厮闹的脾气,更何况,他是怎么知道他双足的尺码大小的
两人正各有所思间,忽闻门上叩叩两声,抬眼一看,却见是方才那小豆丁又折了回来,这回手上还提了个扑着热气的竹篮。
凌统打量过去,目光低压,刻意营造出一种悚然不善的吓唬“又回来救你的李先生了”
小屁孩战战兢兢看他一眼,却是小步跑到李隐舟身边,藏在他身躯前,献宝似的捧起竹篮,巴巴道“先生,这是阿娘做好的祛寒娇耳,阿翁让我给您也端一盘来。”
祛寒娇耳
凌统有趣地挑起眼“祛寒娇耳是什么”
小屁孩自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李隐舟接过那竹篮,揭开盖子,便觉一阵扑鼻温香袭上脸来,不觉含笑“师傅行至此处时,路遇穷苦困顿的人家,曾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熬成一种祛寒娇耳汤,汤可为药,剩下的药渣也是食材,包进面里便能当一餐饭。因面中包着食材像耳朵,才取了祛寒娇耳汤的名号。”
他顿了一顿,声音在飘渺不定的雾气中越发轻低“后来师傅驾鹤西去,这里的百姓便都在冬至节包娇耳,纪念他曾经施下的恩惠。”
能想出药食同用的办法,真不愧是张机,也唯有那样仁善的心,才能处处为穷苦的百信考虑周全。
凌统那散漫不羁的笑容淡去,目光低垂,不知落在何处。
片刻,才笑了一声“他老人家是好人,百姓不会忘记他的。”
不会的,李隐舟比任何人都清楚。
娇耳便是后世的饺子。
或许后世不会记得这种日常的食物的来历,不会知道背后辛酸又温暖的故事,但他们依然会记得曾有个踽踽独行的老人,在这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悬壶而行。
他也渐渐地明白,短暂的生命并不会随着消逝而消失,那些曾照亮一角的辉光,终将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代代相传,循循不灭。
和李隐舟一同吃完了一顿特殊的娇耳餐,凌统终于起身告辞。
他远望而笑“魏帝滋扰不休,都督也够辛苦了,我总该帮他分担些。”
战火只是暂且休止,小范围的摩擦依然不停出现,只要有人侵犯故土,他们这些将士便要毫不犹豫提枪上阵。
李隐舟知道他的责任所在,并不强留,只送他出门。
凌统刚要举步,袖尖沉沉一坠,像是被谁拉住了。
低头一瞧,却是刚才那顽劣的孩子,睁着圆滚滚的眼珠子看着他,有些怯生生的期待含在眼中。
片刻,才鼓起勇气道“收我做弟子吧将军”
凌统“啊”
小屁孩双眼放光,万分向往“我也想像你一样,做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威风凛凛啊凌统笑了笑,却未直接走人,反有趣地看向他“可军营很苦,当兵很难,当将军就更辛苦了。”
小屁孩想也不想地“苦就苦,男子汉大丈夫就该保家卫国等我长大以后就可以当魏国的将军了”
凌统笑意更深“你是魏人,我是吴人,你更不该拜我为师了。”
小孩被噎了一下,旋即一拍脑袋,仰头脆生生道“我听说战国时的商鞅也是卫国人,可是他最后为秦国施展才能,可见一个人的出身和前途未必相关。更何况从你们吴人身上学到本事,我才能对付你们吴人啊”
年纪不大,倒挺能说会道,是读过几本书的。
只可惜到底是孩提心思,半点不加遮掩,也未曾真正懂得两国之间的纷争意味着什么。
凌统垂下手摸了摸他的脑袋,并不直接回绝,只轻道“我倒希望,等你长大,不必再上阵杀敌。”
年幼的孩子懵懵懂懂地仰头看他,不懂这话的深意,只以为自己被委婉拒绝,伤心地抽噎起来。
他哭得伤心,凌统却笑得阔达,片刻,才拍拍他抽动的小肩膀,严肃了神情“要想保家卫国,头一件事就是不许哭,知道吗”
那孩子眼睛用力一眨,努力遏制住抽噎的胸脯,极认真地点点头“我,我不哭,嗝。”
“好了。”凌统抽回手,笑着对他扬了扬,阔步走进漫天的飞雪中,边行边道,“有缘再会。”
此时日落,霞光万丈,千山影重,万里雪落。
李隐舟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见那坚朗的背影踏着积雪愈行愈远,在流转的霞光中显得格外深长。
他便也收回目光,只浅淡而笑,对着那飞雪后的远方,无声道“再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