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零年代小媳妇16

作品:《六零之酸爽人生[穿越]

    “上次刘家老婆子不给周梨花粮食,不是被刺了一刀”穿蓝衣的妇人问道。

    “是啊,听说上次从卫生所回来,刘家婆子修养了一个月。”刘家邻居说道。

    “刘老婆子当初赶走李晓红和四个孩子,就不说了,刘家婆子是个狠心的,当初刘建设怎么能猪油蒙了心老婆、孩子说不要就不要竟然同意刘婆子的做法。”灰衣妇人提起这段过往。

    “就是被狐狸精迷住了眼。”灰衣妇人咬牙的说道,她丈夫也曾经跟周梨花好过。

    在讨论李乐乐四人跳级的事迹,众人不免提起刘家,妇人们窃窃私语地讨论起刘家的丑事,丈夫曾和周梨花有往来的妇人们,更是忿忿不平

    刘建设听到四个孩子一起上五年级的事情,有些惊讶,他的孩子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

    想起四个孩子,以前总是焉焉的,不知道多说些好听话来讨好他这个父亲,比周梨花的两个儿子还没用,没想到现在竟然开窍了

    刘家整天乌烟瘴气,大嫂不知怎么回事,总是看周梨花不顺眼,经常欺负周梨花,娘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跟周梨花过不去,经常教训她,之前还要饿死周梨花,现在家里经常吵吵闹闹

    对比四个孩子的出息,他感觉自己吃亏了,好像不应该赶走李晓红,娶了周梨花。

    不过娘有句话说的没错,不管四个孩子以后多出息,他都是四人的老子,以后都得给他养老,现在让李家出钱、出粮养着,也没什么不好,毕竟读书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而且周梨花比李晓红有风情多了,虽然不像李晓红可以争到八个工分,还能做好所有的家务,可是女人只要懂得怎么侍候男人就行了,其他的不用多做也没关系。

    现在周梨花不帮大嫂做家务,虽然偶尔吵个几句,不也没事,而且周梨花带来的两个男娃,虽然吃的不少,可就像周梨花说的,他家如果吃少了,也只是便宜大哥家。

    他现在每天被周梨花侍候的很舒服,虽然娘和大嫂常常找周梨花麻烦,可是都被周梨花泼辣的反击回去。

    周梨花既有女人味,又不像李晓红那么没用,被大嫂欺压都不会吭声,被娘痛骂也只敢找他抱怨,根本不敢撕破脸,大胆地和她们争吵。

    以前李晓红每天一副受到欺压,却无没办法反击的样子,看了就倒胃口。

    现在每次看到周梨花被娘欺负地楚楚可怜,他会觉得那个被欺压的好像是小时候的自己,他会把周梨花被欺负地楚楚可怜的影像,幻想成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干最多活,却永远吃不饱、穿不暖,瘦巴巴的小男孩。

    每当周梨花战胜了娘的无理取闹,看到娘束手无策的样子,他就觉得内心里那个小男孩也战胜了压迫他的娘亲。

    刘建设内心会随着周梨花的胜利,也跟着有一股隐晦的痛快感,周梨花泼辣的反击,让他觉得,内心瘦弱的小男孩击败了无可动摇的巨人,有种隐约的成就感。

    所以他不再阻止周梨花吵闹、耍泼,就算娘要他出手管好自己媳妇,他也不理。

    他发现,当周梨花刺了自己母亲一刀时,自己并不伤心,反而有一种隐晦的爽快感,感觉大仇得

    报。

    从此之后,他不再像个傀儡人,只是被小时候累积的恐惧驾驭,只能娘亲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只能反射性的听母亲要求。

    刘建设发现,自己内心那个无法打倒的巨人,也能被一个弱女子刺伤,娘不过如此,没什么好怕的,刘建设内心那瘦弱充满恐惧,只能被欺压的小男孩,渐渐地消失。

    现在刘建设过得可痛快了,他不再理会母亲的话语,也不再忍让着大哥,他发现就算自己这么做,母亲对他也没有办法,现在这样过日子,可是比过去松快许多。

    开学第一天,李家四人走进五年级教室,在教室中间找位置坐下,李乐乐看着同班同学,发现九岁的自己在众人中显得相当矮小。

    在前世,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约莫十二岁,可是这班的孩子,年纪约在十五、十六岁,而且班上大部分都是男孩,加上她和姐姐,班上只四个女孩。

    本来以为李卫国十五岁才读五年级,算是晚的,没想到农村孩子读书晚,再加上学校已经停课很久,导致这个班级的学生,年纪都和大哥差不多。

    这间小学是附近四个大队联合办理的,招收一到五年级的学生,学校里的教师,大部分是知识青年,四、五年级由高中毕业的知青教授,一到三年级由初中毕业的知青负责。

    五年级的学生非常少,一共只有二十几人,这时候乡下对教育并不看重。

    让孩子读个两、三年书,能识字、会算数,村民就觉得很不错,这个时期的乡下,很难透过教育到城里找到一份工作。

    城里的初、高中生,本来人数就太多,城里人自己都找不到工作,政府必须搞知识青年下乡的活动,连高知识的城里人都被赶到乡下务农,读那么多书做啥

    不过,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李乐乐希望透过这个法子,帮哥哥姐姐们找到城里的工作,

    现在可要抓紧时间,不然就来不及了

    “停课这么久,今天第一天开课,班上有新同学,也有旧同学,不过停课太久,应该有人忘记同学名字了,所以大家再自我介绍一次”

    张文谊看着台下的学生,差点感动的泪流满面,幸好学校重新开课,他又可以回教室教书,不用再做那些辛苦的农活。

    那些农活既辛苦又只能拿较少的工分,在学校教书,既轻松,又能拿满工分,凭他那拙劣的务农手法,能给他和妇女一样拿八个工分,都是看在他是学校老师的份上,可怜他了。

    张文谊开始第一天的教学

    “去学校还习惯吗”李晓红工作回来后,好奇的询问。

    王芳和李卫国一边在院子做杂活,一边竖起耳朵听着。

    “习惯,今天就自我介绍、发书、老师只上了一点点内容。”老大李卫国回答。

    “老师会不会很凶”李晓红有些担心地问,听说有的老师很爱打人

    “”李乐乐满脸黑线,就算很凶,第一天也看不出来。

    四孩子知道家人的好奇和担心,开始七嘴八舌地讲起学校状况

    第一次期中考后,张文谊发现了几个好苗子,李家兄妹虽然跳级,可是成绩比班上同学还好,李家四人这次每科考试都在九十五分以上。

    这一次小学升初中考试,他们学校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一番,平常考上初中的人数,都是个位数,这次有了李家四人,应该可以考到十个以上

    张文谊非常兴奋,虽然乡下人不重视升学率,不过还是有懂行道的人,升学率好一些,他的饭碗就能稳一点。

    张文谊除了教授课本内容,也去废品回收站,找了几本习题,他把习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增加做题机会。

    大队小学和镇上小的学教育资源相差许多,镇上小学的习题、考卷不缺,教师资质、整体学习风气都比农村好,所以大队小学考上初中的人数并不多。

    不过这次他们班有李家兄妹四人,升学率有望大幅提升,自从经历过饥荒停课,能再次回到学校,张文谊现在非常珍惜这份工作。

    两学期的时间很快过去,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日子,悄悄地到来

    “明天考试不要紧张,该读的你们都读了,今天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尽力发挥即可”张文谊有些紧张地鼓励着台下的学生。

    一年的努力,决胜就看明天

    看着台上张文谊讲的口沫横飞,李乐乐有些受不了地翻着白眼,从来没看过考个试,老师比学生还紧张

    老师,你没看到很多同学打哈欠、发呆,根本没听你说话

    大部分同学对升学并不踊跃,很多同学明天会去参加考试,可是去不去读,就很难说了,毕竟这些大小伙子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上工后,也可以拿到不错的工分,而且这里大部分的人都十六岁了,再过两年的时间,就要相看结婚,多读个初中对他们来说也没啥用,还不如赶紧上工。

    除非像陈佳佳一样,家里有门路可以让她去城里当临时工,不然,现在连城里人都找不到工作,多读个几年书也只是浪费时间。

    张文谊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大家对张老师康慷激昂的鼓励,根本无动于衷。

    小学升初中考试一天就结束,放榜的时刻很快到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