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第 46 章

作品:《多功能科举考生

    说到仵作, 后世人们最为熟悉的,大概就是那位著名的大宋提刑官宋慈。

    宋慈,南宋著名法医学家, 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理学著作, 而他老乡宋慈的洗冤集录同样是一部对世界法医学有过巨大贡献的法医学专著。太祖在位时, 也曾将洗冤集录改编发行, 而“宋慈”这个从未露过面的神秘人物, 也被尊为仵作这一行业的祖师爷。

    在祖师爷的引导下, 各地衙门的破案率都提高了不少, “仵作”这一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也都有所上升。

    此时,听到王谨要请仵作过来, 刚刚有些得意的刘老爹瞬间就又蔫巴了下来。他一言不发地低下了头,愣愣地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

    “居然是你你个老东西真是”躺在地上的刘大不停骂骂咧咧着。人群一片哗然, 刘老娘已经彻底愣住了,两个孩子也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说起来, 当初这刘老娘嫁进刘家之后,好像没多久就生了刘大,该不会”

    “不会吧”

    “你别说, 这刘大跟他爹确实长得一点都不像,还真有可能”

    王谨在心里将刘大和刘老爹的面相仔细对比了一番,觉得这个猜测的可能性还真的不低。

    “我的老天爷我造了什么孽啊我的儿”刘老娘坐在地上崩溃地大哭了起来。

    刘大看样子早就知道刘老爹不是他亲爹, 嘴里不停往外冒着各种污言秽语。围观的人群都对着刘家人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

    听着人们的议论声和刘大的辱骂声, 王谨也终于彻底搞明白了这件事。

    这刘大平时吊儿郎当, 不做正事, 天天就知道跟他娘要钱买酒喝, 刘老爹估计早就心里有怨。这次县试放榜让王家在县城里出了一回大风头,刘老爹又知道先前刘大跟王家有过冲突,就想趁机讹一笔钱,再顺便将这个不省心的便宜儿子收拾一顿,让他以后别出去惹事。

    “你个老不死的要骗钱就不能提前跟我说一声吗我装装瘸,咱们演一场戏不就行了吗真是个没脑子的老东西”

    围观群众

    得,看来这父子二人某些方面的想法倒真是如出一辙。

    王谨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还真把他们王家当软柿子捏了。今天上午的事倒真是赶了巧,看来日后还得多跟县令大人走动走动才是。

    刘老娘坐在地上缓了一阵,也实在有些受不住旁人的嘲讽和奚落,过去推了一把刘老爹,两人抬上刘大,挤出人群,灰溜溜地走了。

    刘老爹依旧面无表情,看起来没半点尴尬或者愧疚的情绪。

    也是,以时下的观念来看,老子打儿子,那就是天经地义,并不算什么丢脸的事。更别说,这儿子还不是自己的种。当便宜老爹多伤自尊啊,能拉扯这么大就很不容易了,打一打,根本没什么值得指摘的。

    王谨低低叹了一口气,又忍不住有些庆幸。还好他们王家没有这种“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不然,他自己倒是有信心能避开,他二哥估计就要遭殃了。

    只是,王谨抬起了头,看了一眼那两个依旧留在原地的小小身影。

    亲娘婚前怀了别人的孩子,或许是真爱,所以格外偏疼;亲爹寡言少语,一早就知道大儿子不是自己的种,两个人也只是凑活过日子;大哥游手好闲,但又欺软怕硬,日子过得不顺了说不定还会对弟妹动手。这两个小的,才是整个刘家最可怜的人。

    此时,只见那男孩的双眼通红,但还是忍住没有哭出来,只是不停安慰着正在小声啜泣的妹妹。

    王谨心下忍不住有些触动。

    他承认,这一世温暖的家庭环境,让他每次看到这样的温情的画面,都特别容易被感动。

    于是,被触动的王谨便决定再做一回好人。他默默从储藏室里拿出了一张二十两的银票,折成小块,在经过男孩身边的时候,迅速地塞进了他手里,接着便几步走进了面馆。

    这一对兄妹日后究竟如何,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王家人也实在没什么心情开张做生意,便干脆将江娘子请进了面馆,一大家子人关上门说话。

    “此事都是因我而起,让各位费心了。我先以茶代酒,向大家赔个不是。”江娘子端着茶杯,毫不扭捏地朝王家人作了个揖,接着便抬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

    王家人纷纷摆手让他别客气,江娘子笑着回了几句,接着又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满脸感激地对着王谨道“刚刚多亏王家小郎君替我解围,否则我还真不知该如何回话了。真是多谢了”说着便又朝王谨作了一揖。

    唐宋时期,女子行礼一般都是“万福礼”,即双手半握,左下右上,放在腰腹间,欠身行礼。

    而本朝,由于女子地位的提高,以及尚武之风的重新兴起,许多女子为了显得不那么小家子气,也会选择行男子的揖礼。

    此时,江娘子便是行了一个男子的揖礼。

    江娘子身材高挑,因其尚在孝中,今日穿的便是一身素色的棉袄棉裤,袖口点缀着几朵简单的小花,头发用一根木簪盘了起来,浓眉大眼,不施粉黛,清丽中又带着几分爽朗,配上落落大方的举止动作,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时人守孝讲究三个月茹素,二十七个月禁婚嫁。江娘子的父亲一年多前去世,也就是说,最迟等到明年,江娘子就能出孝了。

    邓氏心中不停盘算着,看着江娘子手中的茶杯,她眼珠子一转,突然开口道“看我,真是老糊涂差点把正事都忘了,咱们这么一大家子人,都还没吃午饭呢”说着,她便起身往厨房的方向走去,临走前还朝董氏使了个眼色。

    董氏闻弦歌而知雅意,也跟着起身,一边走,一边小声念叨着“我竟也忘了这事,唉,这下等做好饭,都不知道什么时辰了”

    一旁的王蕙听到这话,忙打算起身去厨房帮忙,结果刚动了动身子,就被身旁的王菀拉住了。

    王菀神神秘秘地朝她眨了眨眼,看了一眼对面的江娘子,又朝她眨了眨眼。

    王蕙哪里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她朝王菀笑了笑,接着便也稳稳当当地坐在了椅子上,微低着头,一副什么都没有听到的样子。

    好在江娘子本身也是个勤快人,并没有浪费王家人的一番心思。

    只见她很快就站起身,跟在董氏的身后,笑着道“我平日里也经常下厨,虽然厨艺肯定不如几位长辈,但帮帮忙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

    董氏忙转过身来,拉着江娘子的手,笑眯眯地道“那我们今天就偷个懒,让大家尝尝你的手艺了”

    江娘子爽快地点点头,道“那就当是我给大家赔罪了”

    几人说笑着走进了后院。前厅的桌上,王菀一边捂着嘴笑,一边不停朝王谦挤眉弄眼着。

    王谦有些恼羞成怒地轻拍了拍王菀的头,凶道“你给我消停点”

    王菀放下手哈哈大笑,王诚也在一旁打趣着王谦。王谨一边笑着看着几人打打闹闹,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后厨这一场挑媳妇现场的实况转播。

    “嚓嚓嚓”的切菜声伴随着邓氏和董氏不住的夸赞声,江娘子的这一番厨艺展示显然非常成功。

    邓氏和董氏拐着弯儿地打听了江娘子的许多事,等到邓氏终于问起“家中可有订下亲事”的时候,场面安静了一瞬。

    半晌,才听到江娘子有些犹豫的声音,“我知道两位长辈有意只是,我无父无母,无亲无故,家中的银钱为了给父亲治病早已用完,如今连嫁妆都凑不齐。更何况,我整日抛头露面地在外面摆摊,实在是”

    仿佛昨日重现,王谨很快就想到了当初齐佑的那一番话。只是,齐佑是他的好友,自己帮他打开心结是理所当然。而江娘子这边,自己却不方便插手,就只能看她奶奶和大伯母的了。

    “傻孩子,这有什么咱们家才不计较这个像你伯母我,当初嫁进王家之前也是什么都不会,嫁妆也不多,也没见谁嫌弃过我”接着,董氏又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你不知道,老王家有个传统,就爱挑那种娘家人口简单的媳妇”

    王谨有些哭笑不得地听着他大伯母给江娘子科普了一番王家的择媳标准,等将王家大小三个媳妇的娘家都简单介绍了一遍之后,还没等江娘子发表什么感言,就听见董氏提议道“不如这样,咱们面馆之前招来的两个帮工做饭的手艺都不太行,现在后厨也正好缺人,要不你先来咱们面馆做做工,等咱们熟悉了,再慢慢谈以后的事,这样可好”

    邓氏也附和道“这个好做豆腐太辛苦了,还不如来咱们家帮忙,活计轻省些,也不怕碰上什么地痞流氓。”

    江娘子迟疑了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

    前厅里,王谨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正被调侃得浑身不自在的他大哥。看来,他大哥想要娶到媳妇,以后还是得多多努力啊。

    只是,王谨自己也对江娘子这个大嫂的人选很有好感。

    于是,为了发挥一个好弟弟的基本修养,王谨清了清嗓子,对王谦道“大哥,下次你回村的时候,能不能跟村里人抱两只狗崽回来”

    “狗崽”王谦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王谨。“这个没问题。不过,看门的话,一只就够了吧”

    王谨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也没出声解释,只是默默偏过头看了一眼王菀。

    或许是婴儿时期一起喝奶的经历让这兄妹二人产生了极其强大的默契,习惯含蓄的王谨往往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立马激活他的小传声筒。感情充沛,讲解到位,随叫随到,非常好用。

    接收到信号的王菀一本正经地朝她三哥点了点头,然后便一脸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她大哥,道“两条狗,当然是你跟江娘子一人一条啊江娘子现在一个人住,多危险啊,要是再碰上什么地痞流氓怎么办养一条狗不仅能看家,平时牵着狗走在路上也能护主,这不就是江娘子最需要吗”接着,她又压低声音道,“再说,以后你们没事干的时候还能一起牵着狗出去遛弯儿,多好啊”

    王谨朝王菀抛去一个赞许的眼神,王菀朝她三哥挤挤眼睛,接着,又转过头警告她大哥“我跟你说,养了狗可一定要好好管教。我后院里种的那些花,要是哪天被狗给糟蹋了,糟蹋一盆,你得给我赔十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