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第38章

作品:《开局十大帝王盘点[历史直播]

    “有点意思。”

    刘邦摸了摸下巴,意味不明的发出感叹。毕竟就某些方面来说,这位汉朝高祖皇帝同样是喜好美姬、喜欢享受之人。但这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听劝,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因小而失大,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过大家都是人,总有犯糊涂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这时候,往往就需要身边人的提点。

    但就在刘邦以为这位何曾何太尉会想着学学他家子房,对君主做出劝谏的时候,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幕幕却叫刘邦蚌埠住了。

    何太尉不好美色,同妻子之间的关系总之我们只要知道何太尉同他夫人一起为后世贡献出了成语相敬如宾。于是在接下来的画面与场景之中,众人有幸见识到了何太尉年老之后同妻子相见,总是衣冠整齐,相待如宾。

    何太尉南面而坐,何夫人北面再拜,然后上酒。

    酬酢既毕便出。

    一年之中,这样见面应酬不过两三次。

    “这是什么道理”

    刘邦背着手,有些不解。

    虽然说后期宠爱戚夫人,甚至生出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但对于老妻吕雉想想吕雉要是在自己跟前如同这夫妻俩那般相处,刘邦不由得一阵恶寒。

    朕本来就是布衣草莽出身,整这些有的没的干啥,怕不是有猫饼

    刘彻则是仰角四十五度望天,隐隐感觉有些脸疼。

    倒不是说刘彻对心中对卫子夫的死亡有多少真情实意的后悔,而是想到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若是能够在卫子夫年老之后多给那么几分体面,或许很多事情根本便不会发生。

    至于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则是相视而笑,目露打趣。虽然看似是夫妻并肩端庄持重模样,但那流淌在眉梢眼角的浓浓情意以及以指尖轻挠对方掌心的小动作,便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真切的欢喜与热爱是藏不住的。

    但同刘彻一般仰角四十五度望天的还有朱元璋。

    这位手段强硬且性格似乎同残暴有那么一点沾边的大明洪武皇帝对何曾的做法表示嗤之以鼻之余,却是不由得回想起马皇后。

    会怒,会笑,会打趣,会劝着自己,会和自己发脾气的马皇后。

    “秀英呐”

    朱元璋张口,继而咂了咂嘴,一声长叹。

    目露追忆。

    不过既然有人对何曾这样的做法表示看不上,只觉得没有半点真情实意所在,自然有人对此连连表示认同。

    “闺门整肃,无声乐嬖幸之好。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

    打小便是个聪明孩子如司马光,便对何太尉的做法做出评判。

    修齐治平,在某些受儒家思想以及传统仁孝观念的士人看来,何太尉不喝花酒不玩女人,洁身自好,还是个大孝子,同妻子之间尚且相敬如宾,遵循礼仪。

    这是什么周文王行为

    这简直就是当代君子,世间楷模

    周文王

    谢谢啊,真的有被冒犯到。

    那么何太尉这位当代君子、楷模又做了些什么呢

    随着画面与场景变幻,便见何太尉同司马炎一起赴宴,面对着满桌精美的菜肴,何太尉却只觉得无处下箸。

    你不会是以为何太尉觉得宴席太过奢侈所以良心很痛很不安吗

    怎么可能。

    要知道,我们的何太尉每天用于饮食的钱财超过万金。

    然后何太尉的儿子何劲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顿顿都要吃天上飞的地里跑的海里游的,一天的饭钱要两万,比老爹还多一倍。

    见此情况,即便是司马光亦只能长叹一声,开口道

    “何曾身为僭侈,使子孙承流,卒以骄奢亡族,其明安在”

    原本以为你何曾既然能够看到司马炎只顾现在不顾将来不得长久,子孙定然有祸患将要发生。怎么你就不想着抢救一下呢

    反而叫后代跟着染上这种骄奢风气,以致于亡族。

    就问你的聪明劲呢

    又道是,“身为宰相,知其君之过,不以告而私语于家,非忠臣也。”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何曾,既然知道君王的过错不当面指出来就算了,反而在背后偷偷摸摸的和家人说,口是心非一看就不是个忠臣。

    但,口是心非的又何止是何曾一人

    在这个君臣上上下下以铺张浪费为荣,奢靡成性纸醉金迷的时代,孔方兄成为最大的追求。

    有隐士作钱神论,道是“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

    伴随着虚空之中,这字迹生出,随之而出现的是外圆内方的铜钱。在天地乾坤之间,无所不在,无所不通。

    危可使安,死可使活,可谓是妙用无穷。

    这便是所谓魏晋风流,至少是那魏晋风流的一部分。

    只不过这样的风流对于普通人而言,却是一种灾难。

    不要以为不把人当人的情况只是出现在五胡乱华之后,更不要以为,在这位仁恕的晋武帝治理之下,便一定是天下太平无事发生。

    因而伴随着那虚空之中的铜钱虚影化作金粉散去,紧接着出现的,便是司马炎当政时期,国内,同样是历史上有名的销金窟,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东北七里左右,依山而建。园内亭台楼阁,山石河流,绵延几十里,都是金谷园所在范围。

    内部装饰更是富丽堂皇,处处饰以珍珠、玛瑙、象牙、犀角等物,恍若神仙宫殿,极尽奢华之能事。

    有大臣刘寡初游金谷园,眼见前方有红色纱帐、垫子、褥子等物,隐隐然之间,有甲煎粉、沉香汁之类等名贵香料的味道扑鼻而来。更有穿着光鲜亮丽的婢女随侍左右,列队迎立。

    刘龛自以为不小心进了别人家的内院,不由得心中打鼓,赶紧退出,并且对金谷园的主人石崇表示歉意。

    没想到石崇笑眯眯的表示,这只是我家的厕所而已。

    金谷园的豪华程度,由此可见一番。

    但这只是金谷园这个高级会所当中最不起眼的一角。

    因为石崇在这金谷园中的宴会有一个规矩,那就是每个客人面前都有一个美女给客人倒酒。

    如果客人不喝酒,那么石崇就会斩了美女。

    然后王导和王敦兄弟去赴宴。

    其中,王导是个宽厚人,不忍美女失去性命,纵使不胜酒力,亦还是在拼命喝。

    但王敦却不一样,这家伙是个比很人多一点的狼人。

    眼看着接连三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在眼前丧命,愣是滴酒不沾。

    这下连老哥王导都看不过去了,你就是喝一杯又能怎样,反正不会少块肉。

    王敦

    冷笑,“他杀自己家里的人,关我什么事,你着什么急”

    这是一个不把人命当人命的时代,而石崇、王敦这种的想法和意愿并不是个例。

    比如羊祜的堂弟羊琇喜欢喝酒,但冬日里又不喜欢喝冰的,于是便弄出了一个抱瓮温酒的法子。

    专门准备一批人,负责抱着酒缸温酒,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人,防止一个人长时间的抱着而体温下降。

    你以为羊琇心疼的是那些大冬日里抱着酒缸的人,害怕人家着凉

    不,人家心疼的是自己的酒,害怕酒冷了而已。

    更不必说司马炎的女婿王济用人乳喂猪。

    这些司马炎知道吗

    知道。

    但这位在生活上并非奢靡无度的帝王所做的最大让步便是自己不去对此发表任何意见,而是不等宴会结束便匆匆离开。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这样的国度,又如何有不亡之理

    扒皮萱草如老朱,虎目灼灼,只想要给这些君臣一人一个扒皮套餐。至于曹老板更是一脸狞笑,随时准备砍人。

    以此国风,传之庸子

    于是在下一刻,天音再度落下,周遭之画面与场景同样生出变化。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不再是司马炎君臣的摩费行为,而是那位鼎鼎有名的,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

    当然,这时候的司马衷还不是晋惠帝,而是司马炎的太子。

    不过司马衷虽然傻,却没完全傻,知冷热,懂寒暑,只是对于周遭的事物反应要慢上那么几拍。

    这样的缺陷如果是做为一个富贵闲王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储君的话,那便是致命的缺陷。

    更不必说,司马炎身边还有一个名望与才能俱佳并且对皇位同样有想法的亲弟弟司马攸。

    这其实涉及到司马家权力的传承。

    司马懿死后,由长子司马师接过大棒,继续展开挖老曹家墙脚掏空老曹家家业的工作。

    但司马师无子,于是便过继司马昭的二儿子司马攸,做为儿子。

    后来司马师死,爵位由过继而来的儿子司马攸继承,权力则给了亲弟弟

    司马昭。

    所以后来等到司马昭选择继承人时,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到底是选择大儿子司马炎呢,还是选择二儿子司马攸。

    这关系到司马昭在太庙里吃猪头肉的位置。

    虽然从血缘上讲,两个都是自己亲儿子,给谁都是给,自己稳赚不亏。

    但从法理上说,司马昭是司马攸的叔叔。

    如果司马攸继承王位甚至是皇位,那么司马昭这一支就是小宗,是旁支。

    但如果司马攸没有继承王位甚至是皇位他司马昭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可都是从亲哥司马师手中接过来的。

    那可是他血脉相连的亲兄弟,总不能为了自己死后吃猪头肉有个好位置,就把亲大哥赶到一旁吧

    更不必说,司马攸的名声比司马炎更好,更适合继承位子。

    然后司马昭在深思熟虑之后,便在死之前把位子传给了大儿子司马炎。

    于是等到司马炎在发现司马衷是个傻的之后便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一条道走到黑,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把皇位传给傻儿子司马衷。

    要么将皇位传给亲弟弟司马攸,使权力从司马昭这一支回到司马师这一支手上。

    然后便又回到了司马炎的至亲daddy司马昭此前之所面临的那个问题

    朕身死之后,在太庙里吃猪头肉的位置是应该靠前呢,还是应该靠前呢

    总不能被挤到一边吧

    于是司马炎一拍脑袋,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为此,司马炎还贴心为自家儿子准备了一个厉害媳妇儿,贾南风。

    漂不漂亮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好好辅佐我儿,坐稳这个太子位置,坐稳这个天下。

    但

    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

    司马炎的好儿媳贾南风是在司马炎死后才暴露本性,成为一代妖后和八王之乱的导火索及推动者的吗

    在此之前,司马炎便没有察觉到半点不对

    难道司马炎就没想过,司马衷这个傻儿子坐上皇位,究竟会给这个天下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事实上司马炎之所以选择司马衷为太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便是好圣孙司马通。

    不同于老爹司马衷,司马炎的好圣孙司马通智商正常,聪明伶俐,很受司马淡喜爱。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司马遁不是贾南风所生。而贾南风生性好妒,并且妒出了水平,妒出了高度。

    因为自己生不了儿子,所以在看见傻丈夫司马衷的其他女人怀孕之后,童然美任东宫打胎队长,直接把那些女人搞流产。

    你以为贾南风用的是麝香藏红花吗

    不,人家直接上手,物理解决。

    于是司马炎大怒,想要废掉这个儿媳。

    然后又在众人的劝解之下,放弃了这个想法。

    可谓是相当仁恕,耳根子该软的时候不软,该坚持己见的时候,不坚持己见。

    于是为了防止好圣孙司马通被贾南风这个毒妇害掉,司马炎几乎将所有的儿子都分封出去,镇守地方,以期对贾南风形成威慑。

    并且司马炎还重用了外戚杨骏,希望自家的老丈人杨骏能够压制贾南风。

    哦其实司马炎其实还安排了人同杨骏一起辅政,害怕老丈人工作辛苦。

    又或者说,防止杨骏势大,无法约束。

    但杨骏显然并不这样觉得,于是便拦了下这道诏书。

    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意欲见之,有所付托。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

    天音落下,在那画面与场景当中,晋武帝这位开国君主终是走到末路。

    当是时,病榻之上的司马炎心中其实还存在着最后一桩心愿未曾了结,那便是叫汝南王司马亮快速来到京师,同老丈人杨骏一起共同辅政,形成平衡。

    但老丈人杨骏早已经将司马炎身边的人全部替换。

    于是汝南王司马亮来了吗,竟然成为司马炎最后的遗言。

    然后在这之后迎来的,将是一段再是黑暗不过的时光。

    从司马炎灭亡吴国,结束汉末以来将近一百多年的战乱到五胡乱华神州陆沉,天下再度陷入到四分五裂之中,西晋的统一仅仅持续了二十多年。

    但接下来的分裂,却是近三百年。

    做为开国君主,不管是魏以来的言场沉疴还是世家大族的崛起,又或者是异族的逐渐壮大,都是司马炎之所需要

    解决的问题。

    总不能你们司马家窃取了老曹家的家产,便只是享受,而将那些负面影响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但很显然,没有宏大的视野和格局,没有坚定不移的心志及品行,没有对未来的深刻洞见。

    司马炎之所选择的,只是装聋作哑,得过且过。

    只可惜,这最终所造成的影响与结果,却是要世人来进行承担。

    于是随着这之后天下纷争战火流离的画面一晃而过,不少人因此而陷入到沉默。

    苍生何辜。

    然后在那虚空之中,却是有新的盘点与排名生出。

    排名第四杨广

    “居然没有刘子业吗”

    随着天音与字迹落下,乾隆皇帝摸了摸下巴表示惊奇。继而开口,补充道

    “还有北齐高家那几位。”

    一旁的和珅擦汗。

    大概也许或者,如果都上榜的话这个榜单可能会不够用

    但很显然,下一刻乾隆皇帝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

    继而摇头,唇角笑意几乎抑制不住,一脸好奇道

    “不知前朝朱家天下,又有几人可以上榜”

    修豹房的、炼丹的、玩木匠活的就某些方面来说,这老朱家可谓是人才济济啊。

    不像咱大清的诸位帝王,经受过良好的帝王教育,都是如此的贤明。

    乾隆皇帝心中得意,一时之间只觉得志得意满,喜气洋洋。

    毕竟这往前朝代的誓君,可是一抓一大把,当不至于排到他们爱新觉罗家才是。

    乾隆皇帝内心之中的小心思姑且不去说,于李珂身侧不远处,那平平如镜的水面之上,刘邦却是发现了华点。

    “噫,杨广这个姓莫不是属于那同秦一样,二世而亡之王朝”

    刘邦开口,表示疑惑。而后心中警兆拉响,果断后退几步,跳到刘彻身后对着始皇帝赔笑道

    “啊这,您别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

    “嗯”

    始皇帝挑眉,回之以没有任何温度的笑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