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可不管众人的态度,开始了剧情的解说。

    画面一转,来到了猴王那。

    猴王于食草木,饮涧泉,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樟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逍遥悠闲,好生自在。

    猴王于花果山做大王,受万猴朝拜,享无边之乐。

    猴群团结,万众一心,唯猴王马首是瞻,猴王手拿水果,嘴饮甘泉,躺于卧椅,好不惬意。

    众人看得惊了。

    淦这也太爽了吧

    秦始皇“朕幼时受磨难,辗转奔波,十三岁就接手这个处于战火中的国家,后兢兢业业,勤政劳苦,统一六国后更不敢懈怠。”

    如今看来,日子还没有一只猴子逍遥快活

    秦始皇朕心里苦,但是朕不说。

    东汉光武帝刘秀“羡慕”

    作为一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建立了东汉的皇帝,他统一天下后,深知江山来之不易。

    所以每时每刻都兢兢业业,勤勤勉勉,绝不敢荒废时间。

    每日视朝,日仄才罢,晨时宣公卿、郎将来讲论经理,量时度力,举无过事,亲力亲为。2

    现在的他羡慕羡慕这两个字朕已经说累了

    对此,雍正有话说。

    作为一个在位13年,日理万机,勤于审理政务,亲自批阅奏折,一共批复汉文奏折35万件,批复满文奏折6000件,自己的字批阅奏折100多万件的皇帝。3

    他算了,批奏折去了。

    再不批,天就亮了,连一个时辰的睡觉时间都没有了。

    天幕上画面一转。

    猴王正于众猴子猴孙饮酒作乐,忽有一猴孙倒地不起,猴王大惊怎么了

    一白猴哭道他年老体衰,气血耗尽,死了

    如此,猴王大惊日后我等也会这样死

    猴子猴孙道是。

    天幕下的始皇也大惊。

    他也会这样死

    而他的国家,也会亡

    他对长生之事可是心心念念的,如此要细看猴王到底要做什么。

    天幕上传来神女的画外音。

    如此,猴王欲求长生

    猴孙建议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有菩提老祖,他会长生之道

    猴王遂出发,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菩提老祖处。

    菩提老祖赐猴王孙悟空之姓名,又教他七十二变之本领,赐他筋斗云,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

    猴王一开始来拜师,便是为那长生之术,如今学成

    秦朝

    始皇帝心中此刻热血沸腾,兴奋到了极点。

    “徐福,可闻天幕玄女之言”

    徐福哪里没听见,他现在自己也是有希冀的。

    “陛下,可玄女之前曾言,此幕乃虚构,此景乃,如此不等于说神仙等不真切么,此番神迹,臣以为玄女此意,乃是在这故事中告诉陛下治国之理,修身之道,陛下”

    “朕知。”对长生有着执着追求的始皇帝说,“可是朕依旧会派你去。”

    他不甘心。

    于天幕中知秦早亡那刻,他就坚定了继续寻长生之法的心。

    后人觉得亡了无所谓,可那是他十三岁上位以来所有的一切啊。

    他幼时做质子,受惊磨难,归国后朝内一片混乱,六国虎视眈眈。

    他以一己之力稳住这个国家,甚至扩大了他的疆域,在同一六国后实行的政策皆是在谋士的建议下实行,全是有益于这个国家发展的。

    如今天幕告诉他,他毕生心血,没了,全没了。

    他如何不恨。

    天幕虽未说秦亡的原因,可是他自己会想。

    后继无人,那他自己来掌控这一切。

    “朕此番会赐你童男童女三千,金银珠宝万贯,侍卫三十又五人一同与你前去,不管漂洋过海还是翻山越岭,你都要去。”

    始皇闭上了眼,“朕既知这会是大梦一场空,也会胸怀希望,徐福,你莫要辜负朕。”

    “臣知。”徐福主动道,“臣愿意去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菩提老祖,找长生之法。”

    “好,即刻出发。”始皇手朝天幕一指,“替朕寻那长生之术回来,朕定要大秦千秋万代”

    “千秋万代”

    “千秋万代”

    “”

    天台下士兵无不热情高涨,朝臣无不热血含胸。

    扶苏站于始皇身后,眸中含泪,喃喃道“阿父”

    他知世上本无神仙,玄女出现那刻动摇过,可玄女也解释了。

    阿父这样做,都是因为他。

    阿父对他期望很大,兵法,史书,武学,样样让他用功。

    可深得他心的,是那礼仪之道,儒家之学。

    大秦经历了那么多年战争,是该修身养性的,他学那也是想着和平年代可以使大秦走上一条更好的道路。

    可如今

    扶苏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儒家之理本就适合修身养性,对大秦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莫非那帝王之位,根本不是他坐,另有他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