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第31章

作品:《外戚之女

    明珞是知道赵铖有一副一直随身佩戴的防身袖刃的, 只是在她的记忆中,他的袖刃和此时盒中的这副并不相同  是有一些熟悉, 但明显不同  因为赵铖的那副袖刃的腕带是男子所用,而这一副的腕带却似女子饰物,精美雅致。

    她伸手摸过去,腕带柔滑簇新,应该是蚕丝新制,而小巧如细指般的剑刃和机关却颜色暗沉, 金属表面是经长期使用过后的那种润泽  他既说是他幼时所用之物,难道,是用他的那副袖刃改制而成所以她才会觉得很有些眼熟。

    这可是他自小佩戴的随身防身之物。

    明珞皱了皱眉, 去想赵铖这是何意  她倒是完全没有往景灏的那把随身匕首上去想, 毕竟景灏的那把匕首也没送给她,就曾经给她借用过一下而已  而且在她眼中, 赵铖也不是这样的人。

    她几乎是立即就想到先前明琇过来跟自己说的早朝上的事, 照着那帮大臣和明家的心思, 估计很快流言就该传遍满京城了  难道赵铖是怕自己像外人那般误会, 所以特意送了这个过来, 就是为了安抚一下自己吗

    也难为他了, 明珞苦笑了下。

    她并不需要安抚  若是像前世那般她什么都不知道,又对赵铖情根深种,她可能会因为明琇的那番挑拨而伤心忧愤, 对赵铖生出怨意  前世可不就是这样, 令得他们越行越远, 直至关系冷如寒冰

    可是现在的她,不说早就已经知道前因后果,就算赵铖是真的纯粹利用他们的亲事,那又怎么样她自己又不是因为喜欢他而嫁给他,又怎么会因着这种事而起芥蒂呢

    不过不管赵铖是个什么意思,她还是很喜欢他送来的这个东西的  她自己现在的处境,她正在做的事,说不定她那大伯父大伯母就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送她去跟她父母团聚也不一定  所以这东西还真的会很有用。

    明珞慢慢摸着袖刃冰冷的触感想着事不出声。

    就听青叶道“姑娘,如心斋的伙计跟奴婢说,这次的千层松糕和往日略有些不同,是要自行调制酱料点蘸的,如意夫人说了,姑娘先自己玩着,若是觉得自己调的味道不怎么好,下次可以去如心斋,夫人会亲自跟姑娘解说。”

    如意夫人听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暗示,明珞难得好心情的笑了笑。

    可是她此时并没有什么去见赵铖的心思,虽然她也有些好奇这袖刃机关的使用  他记得赵铖跟她说过,里面的两支剑刃有一支是有剧毒的,所以她也不敢乱试。

    明珞伸了细细的手指小心地拨弄着袖剑,想着或者先找些兵器谱来看一看普通袖刃的原理,万变不离其宗,应该也不是多困难的事,耳边就又传来青叶的声音。

    青叶道“姑娘,那伙计还说,如意夫人上次跟姑娘提的两位旧友已经到了京城,姑娘若是有兴趣见见他们,如意夫人会给姑娘安排。”

    明珞的手一抖,手触到剑刃,一股入骨的凉意传来。

    上次在宫中见到赵铖时,他说他派人去北地寻到了几位父亲的部属  是他们吗

    她看着剑刃的锋芒,怕青叶看见自己面上的异色,没有抬头,只似随意道“哦,是吗那你回头传信给如意夫人,麻烦让她安排一下吧,我见见她的那两位旧友。”

    “是。”青叶的语气丝毫未变,仍是语调平稳道。

    明珞收回手,走回到扶手椅上坐下,再转头看向青叶,问道“青叶,你刚刚看见这千层松糕的异常了吗”

    青叶垂着眼,半点神色未动,只毕恭毕敬道“没有,虽是如意夫人新试的方子,在奴婢眼中,也都是一样的。”

    明珞很浅的笑了笑,笑意却不达眼底。

    她缓缓道“青叶,你是个聪明的,这些日子你跟着我,想必也看见了,我在这府上,说起来是金尊玉贵的三小姐,其实不过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身边的人各怀心思,各有算计。祖父祖母虽然疼爱我,但在他们眼中,始终家族更加重要,传承明家的子孙们更加重要,这乃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对我来说却不是,更不乐意用自己的血去喂别人,所以我做的很多事情,在明家人眼中可能都是大逆不道的。”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才继续道,“可是我身边的人,除了你,还有青兰和绿意,其他人都是祖母或者大夫人给我安排的,我做的任何事情,别说是她们经手的,就是只要她们看到的,或者听到的,祖母和大房那边就会立时得到消息  所以你跟我的时间不长,我却只能命你帮我去做这许多事情,你懂吗”

    青兰和绿意便是上次她从岐梅庄带回来的那两个小丫鬟。

    “奴婢明白。姑娘放心,奴婢永远都只会做分内之事,不会多言半句,亦不会逾矩半分。”青叶道。

    明珞扯了扯嘴角,她自然知道青叶不会将她的事情向除了赵铖之外的其他人透漏,她说这些话不过是为了让青叶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信任她,需要她做这些事而已  而且青叶答的也十分耐人寻味,真的是滴水不漏。

    明珞点到为止,也暂时将赵铖的事情放下,转而问道“今日你去庄子上,可有打听到什么”

    明珞跟明老夫人说让青叶帮她打理她母亲的产业,那是真的让她去打理产业了  青叶这些时日常常都会去各个庄子和铺子上去察核情况  不过了解产业情况之余,青叶也同时在帮明珞查所有她母亲身边人的去向。

    这种事情,也只有青叶去干才最能令明珞放心  其他再老练的丫鬟,不是经过特别训练的暗探暗卫,稍有动作,就很难瞒过明家人的。

    青叶禀道“回姑娘,奴婢查过了,当年夫人身边贴身服侍的有两个嬷嬷,两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现如今除了一个于嬷嬷,一个大丫鬟兰月,一个小丫鬟兰鹃,其他人或是远嫁他乡,失了联络,或早已身亡。”

    明珞看着她,青叶不等明珞再发问,就继续道,“于嬷嬷现如今去了顺州的乡下养老,奴婢已经从庄子中请了可信的人去顺州  这位是于嬷嬷的堂侄子,不易引起人的注意。大丫鬟兰月嫁给了大老爷的一名谋士,现如今那名谋士也已经出仕,在庆州府做正五品的同知,那位名唤兰鹃的小丫鬟则是嫁给了大夫人一个姓朱的陪房的儿子,奴婢未得姑娘的吩咐,未再做什么。”

    明珞点头,又细细问过青叶其他几人的死因,或是病逝,或是难产而亡,表面上看并看不出什么特别。

    明珞想着事情,青叶看着明珞,犹豫了一下道,“姑娘,奴婢在向大管事查问这些人的下落之时,因为用了些借口,已经不算突兀,但是大管事却像是立即明白了奴婢的意图,还问是不是姑娘您的意思,之后跟奴婢说起时显然对这些人的下落和现状都极清楚,所以奴婢这才这么快就查到了这么多事情  奴婢观大管事的意思,舅老爷这么些年也似在暗中查访此事。”

    明珞听言先是一愣,随即面色又慢慢沉了下来。

    若是舅舅也一直在追查此事,但这么多年都查不出什么问题,那就说明或者自己母亲真的是受刺激难产,或者当年的事情早已经被抹得干干净净。

    可是没死的两个丫鬟一个嫁给了大伯父的谋士,一个嫁给了大伯母陪房的儿子,若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也就太巧了  或者不好打草惊蛇吧。

    她对青叶道“你去备张拜帖让青兰送去舅母那边,我过几日就去庄子上,就说我想寻何大管事问问话。”

    何大管事便是原先总管明珞母亲所有陪嫁产业的大管事,但他是容家人,待明珞慢慢接手并熟悉了所有产业,容家便会抽走何大管事了。

    明珞当晚就寻了明老夫人跟她说想要去庄子上住上一段时间。

    明老夫人刚刚从宫中回来不多久,很有些疲惫,不过她看明珞眼圈有些发红,还是打起精神道“珞姐儿,这好端端的,如何又要去庄子上肃王爷那边前日才送过来的聘礼,后面可能就要和王府议论婚期,还有你也该着手准备自己的嫁妆了  虽说祖母和你大伯母会帮你料理,但你到底也要学着些。”

    明珞摇了摇头,就将今日明琇过来寻她说的一番话给直接说了  重点当然是肃王只是为了利用她的亲事,对付徐卿等一干文臣,给宗室立威等等,并不是真心要娶她,至于姐妹情深的话也就只说了一句“二姐姐说无论孙女想做什么,她都会帮孙女”。

    然后道“祖母,孙女并不想做什么,这些时日孙女一直在跟着古嬷嬷上课,调养身体备嫁,可是孙女在家中每日里都会有各种话传过来,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不胜其扰,根本专心不了。反正嬷嬷也说有温泉水调制各色浴汤,效果更佳,孙女想着,不若先就去庄子上住上一段时间。待祖母和王府议定了婚期,孙女再回来吧,祖母”

    说到这里,明珞眼中已经隐有泪水,目中尽是哀求之色。

    明珞几经试探了明老夫人的态度之后,就打定了主意无论大房跑到自己面前说什么,她都不会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就跑到明老夫人面前摊白了说了  一步一步地把矛盾撩开,将来自己要拒绝大房,要和大房翻脸,或者要做些什么也就有足够的铺垫了,也给自己很多防备抵触大房的行为寻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反正我就是要直接到你们再不敢假惺惺的跟我唱戏。

    而明老夫人听了明珞这一番话后面色简直沉得能滴出水来,心中是极度的失望  对明琇的失望。

    明琇是老太爷和她花了无数的精力悉心教导出来的  可行事竟然如此糊涂不,也不能说是糊涂,怕是心里目的明确着呢可行事和目的却都透着小家子气

    明老夫人心里实在是怄得慌,她并不愿让明珞自己住到庄子上去。她不像长子长媳那样心里有鬼,心胸也是宽的,但下意识也不愿意明珞和容家那边太过亲近  当年小儿媳妇难产身亡,容家对他们明家非常不满,现如今孙女已经和长子长媳那边生了嫌隙,明老夫人怕容家再玩弄小心思,蛊惑明珞,令她与明家更是离心。

    可是现在孙女泪水涟涟的哀求自己,她也不好拒绝,可偏偏明家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她一时之间也走不开。

    明老夫人想了想,终是做了妥协,她伸手摸了摸明珞的脑袋,道“好,那珞姐儿你就先过去住上一段时间,只是你一个人住过去祖母也不放心,祖母看,不若就让越嬷嬷陪你一起过去,有她服侍,祖母也能放心些,可好”

    不过是一个嬷嬷,她身边别人安插的人还少了。

    明珞破涕为笑,搂了明老夫人的胳膊就道“谢谢祖母,阿珞知道,祖母是最疼阿珞的。”

    明老夫人抱着她,拍了拍她的背,心里却是叹了口气。

    北园,凌太妃的钟华宫。

    钟华宫这名字听起来还有点气势,但其实就是一座荒僻的院子,北园本就是安置先帝们的妃子用的,里面颓败又荒凉。

    不过钟华宫虽偏远,但凌太妃毕竟是当年凌皇后的堂妹,借用了这个名头,宫中记着凌皇后旧情的一些旧人总会对凌太妃多关照几分,更何况现在肃王强势回京了所以现在凌太妃的消息并算不得闭塞,前一日朝堂上的事情也很快就传到了她耳中。

    凌太妃得了消息之后就冷笑道“我就说王爷他说要娶那明家女必有缘故,你看吧。哼,先帝忘恩负义,明家与我们凌家更是有血海深仇,王爷他又不是浅薄之徒,怎会因着那明家女貌美就要娶她明家靠着女人上位,怕是被人捧得失了心智了吧。”

    当年凌家长房,也就是凌皇后的大哥那一房被诬告贪腐渎职,罪名可都是明家人给罗列出来的,接着凌家长房那一支被抄家流放,途中除了早就被救走的几个女眷,皆被“山匪”所杀。

    肃王他,怎么可能会真的喜欢上明家女

    凌太妃的心腹嬷嬷苏嬷嬷笑着道“还是太妃娘娘料事如神,只是,”

    她皱了皱眉,道,“只是王爷弄了一份定亲文书出来,岂不是坐实了这桩婚事,要娶那明家女为王妃这可如何是好”

    凌太妃冷哼一声,道“不过是一个王妃,就像昨日的事情一样,利用的好了,说不定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待王爷大事已成,想除掉一个没什么用的王妃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苏嬷嬷点头,犹豫了一下,道“那还要将二姑娘许配给王爷做侧妃娘娘吗”

    凌太妃似愣了愣,面上也出现了些晦暗之色,然后先前得意的神色退了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王爷不知旧事,对我们二房还多有心结,而且惜月的容色也差了些,我看,王爷办了徐卿,不多时,凌家的旧事也会被翻出来,也是时候该替凌家平反了  阿妱也该是时候回来了。”

    “苏嬷嬷,你让人递了消息给我大哥,将堂嫂和阿妱接回京城吧  让大哥约束了大嫂和惜月,不要让堂嫂和阿妱受到半点委屈,我们凌家将来复兴,可就要靠她们了。”

    凌太妃口中的堂嫂和阿妱,正是凌家长房的大夫人和幼女,肃王的嫡亲舅母和表妹。

    当年凌家长房犯事,举家被抄家流放,先帝还要假惺惺的“记挂先皇后的养育之恩”,对凌太妃娘家那一房格外恩恤,并未受到什么牵连,凌太妃和她大哥都不傻,肃王还活着,他们接受了先帝的这“恩恤”,那和肃王,还有凌家长房的感情就要完了,所以凌太妃让她大哥凌郎中派人火速去了闽地,将在闽地探亲的凌大夫人钱氏以及她的幼女凌妱救了出来,做出钱氏得知夫家变故,携女潜逃时被山贼所杀的假象,瞒过了官府。

    凌家出事,他们这一房过得也并不宽裕,这么些年,他们好吃好住的供着她们,养凌妱所花费的比惜月和惜柔都要多  为的,可不就是今日

    钱氏的夫君,长子,长女可以说皆是因为明家才被杀,对明家人最是恨之入骨。

    明太后总是把别人当成傻子,高高在上的以为能把别人能玩弄于鼓掌之间,她一面跟自己说想把他们凌家的二姑娘惜月许配给肃王为肃王妃,一面却又安排了她的侄女那个狐狸精勾引肃王。

    凌太妃和凌家当然希望自家的嫡亲侄女女儿能嫁给肃王,但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并没抱多少希望,明太后试探肃王试探凌家,凌太妃何尝不也是在试试肃王对他们凌家的态度

    惜月成不了肃王妃,肃王侧妃,他的嫡亲表妹阿妱,总可以了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