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6章 196

作品:《清穿之德妃日常

    披红挂彩的八旗兵丁排成队列, 从高处一跃而下, 背负在身后的旗帜迎风猎猎, 乍一看去好似各色鲜花在冰雪荒原上次第开放。

    然而这样的美景, 似乎并没有引来各位贵人的格外青眼。

    明眼人都能看出上首帝妃二人的别扭, 每每视线交汇,两人都默契地错开目光。皇帝扭头跟左手边的佟贵妃说话, 德妃就跟旁边的良妃轻声耳语。

    魏珠拿粉彩高脚盘捧了葡萄上来,讨好地笑问“万岁爷, 这”

    康熙暗瞪他一眼“糊涂东西”

    魏珠一晒, 赶紧下去拿小盘子分装了葡萄送到绣瑜桌上“娘娘,皇上有赏。”

    “谢皇上隆恩。”绣瑜接了,转头先让宫女捧到良妃跟前, “良妹妹尝尝。”

    良妃抬头一瞥,只见皇帝的脸都黑了一半, 吓得连连摆手。

    “那就搁着吧, 待会儿再吃。”

    康熙忽地起身, 不耐烦道“年年都是这些节目, 你们看吧,朕先回去批折子。”

    他这一走, 众人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起身相随。

    这番动静, 自然惊动了外围彩棚里的众阿哥。胤禛远远地瞧了半天, 拿胳膊肘捣捣胤祚“不太对劲, 你去送送, 顺便给额娘请安。”又转头看看没精打采靠在椅子上发呆的十四,抱怨道“你这成个什么体统舅舅不理你,那也是为”

    “我知道,是为我好。”十四靠在椅上,百无聊赖地把玩着两个文玩核桃,“今时不同往日,我树大招风,跟外戚过从甚密,不是什么好事。只是四哥,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唉,要是还有场仗打,让我再出去个年,那就好了。”

    胤禛顿时觉得牙疼。胤祥在一旁哈哈大笑“今秋粮食欠收,再打个年的仗你是要逼死四哥吗”

    十四想想四哥窝在户部鼹鼠似的左腾又挪筹措粮草的场面,也乐了。

    三阿哥听见他们的笑声,怪声怪气地拖长了调子冷哼一声。

    十四更觉无趣“咱们也走吧,跟六哥一块儿进宫给额娘请安。”

    让人没想到的是,皇帝这场气生得前所未有地久,整个年节都不见他踏入永和门一步。年下六宫妃嫔纷纷给皇帝缝制祈福香囊,以求来年风调雨顺。

    康熙翻遍了一盘子五颜六色的荷包也没瞧见永和宫的东西,倒是永和宫的孩子门年节下统一换了一色簇新的大红羽缎披风,蜀锦做面,杭细做里,雪白的风毛衬得人神清气爽,连远嫁的七公主也没落下。康熙见了又生一阵闷气。

    这下连胤祚也束手无策了,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额娘和皇阿玛生分成这样,不由长吁短叹,手足无措。

    恰逢年节下衙门停工,内务府办了天南地北的各项玩物,供众皇子皇孙取乐。一众阿哥难得抛开恩怨,成群,文雅些的就钓鱼赶围棋,好动些的就摔跤斗力。

    十四见胤祚闷闷不乐的样子,索性怂恿他出去和胤祥一块儿翻骆驼。谁料他心神不宁之下,竟然从骆驼背上滑下来,当众摔了个大大的屁股墩,趴在地上起不来了,于是理所当然地惊动了皇帝。

    胤祚当着一众兄弟的面,垫着屁股趴在床上,已然觉得十分羞耻,忽又见皇阿玛亲自来了,更是恨不得刨个地缝钻进去,连连说“扰了您和皇祖母过节,我还是出宫回府上养着吧。”

    “闭嘴”

    康熙又好笑又好气,一巴掌把他拍回床上趴着,一通数落“多大的人了,还能闹出这种笑话早知道,朕就该带弘晨他们来瞧瞧你这幅尊容。”

    旁边十三十四拿拳头顶着嘴,忍笑忍得十分辛苦。胤禛的嘴角也扬起可疑的弧度。

    康熙瞧着太医开方验药,守着他喝了,嘱咐两句方才出来,坐着轿子走了半日,忽然说“去永和宫,告诉德妃一声,免得她担心。”

    身旁太监欢快地“嗻”了一声,擦擦额上冷汗,心道,我的亲娘诶,都快一个月了,可算找到不掉面儿的理由可以去瞧瞧娘娘了。

    既是年下,又摔了个儿子,永和宫自然是一幅忙忙碌碌的样子。绣瑜正带着一众宫女翻找药材库,捡虎骨熬汤,准备送去乾西二所,见了皇帝不由一愣,赶紧迎上来说“给皇上请安,老六怎样了”

    康熙过来的时候纠结了一路,胡思乱想了一路,假设了无数种“如果孩子娘还在生气”的可能性,以及如何不失体面地哄女人的三十六计。

    岂料她没事儿人似的,张口就问老六怎么朕难道是跑腿传话的人吗

    皇帝顿时黑了脸,丢下一句“他没事”,一甩袖子就往正殿走。坐在西间炕上,宫女奉茶他也不接,捧果他也不瞧,捶腿他扭个身背对着人家。

    绣瑜见了长叹一声,亲自过去端了茶果,一一摆在大爷跟前,接过美人拳在他腿上轻敲“皇上,大过年的高兴些儿吧。臣妾备了乌鸡当归汤,已经在火上吊了四个时辰,您用一盅吧”

    康熙冷笑,讥讽道“你管朕做什么朕老了,儿子才是你将来的依靠呢”

    这话说得太重了,倒像绣瑜盼着他死一样。满宫的宫人都唬了一跳,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你们都下去吧。”

    绣瑜挥退众人,在炕前半坐下来,劝道“皇上,臣妾跟了您快三十年,便是儿子们本事再大,我难道还有第二个三十年去享那福气说到底,他们能干,是媳妇们的福气,是孙子孙女的福气,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唯独不是臣妾的福气。”

    父母之爱子,绝非单单是为了索取回报。养了这么些儿子,这话听着,倒真是别有滋味,康熙倚在引枕上,长长地“唉”了一声。

    绣瑜又说“臣妾知道,您盼着江山永继,国运恒昌。可那都是咱们看不见的事,为什么不珍惜眼前人呢臣妾只盼着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以终百年,也就罢了。”

    “朕知道。”康熙起身拍拍她的手,“正是因为两个都是你生的,横竖闹不崩,朕才这么做的。”

    exce 绣瑜猛地抽回手,背对着他暗自磨牙。老娘给你生儿子,调教儿子,还有错了

    “感情您就是看着孩子们孝顺,才有持无恐的”

    康熙恬不知耻地轻笑“德妃果然聪慧。”在她炸毛之前,忽然又正色道“所以你想老四兄弟和和美美的,就养好身子,争取比朕多活几年吧。”

    绣瑜蓦地回头看他。

    康熙摊手一笑“你要是活到八十岁,到那时,老十四都年过五旬了,这些猴儿还闹什么”

    绣瑜先是扑哧一笑,复又泪盈于睫“皇上江山是爱新觉罗家的,身子是自个儿的。您九岁登基,如今孩子们都大了,也该歇歇儿。”

    “朕知道。”康熙拉了她到身边来,捂着腰抱怨道,“昨儿都快封笔了,山东忽然送来一封雪灾的折子,唉,又是四更才睡。”

    绣瑜从矮柜里翻了一件云纹羽缎玄狐披风出来,拢在他身上。康熙摸了摸,发现是新的,才满意地合上眼睛,不多时便睡着了。

    当胤祚一瘸一拐地出席元宵宫宴的时候,却发现皇阿玛跟额娘之间又忽然和睦有爱起来,他不由捂着屁股暗骂自己咸吃萝卜淡操心。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