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第 101 章

作品:《七零年代花瓶美人

    事不宜迟,  郝厂长摇电话到林水市棉纺厂,经过一番详谈,双方同意一起请西国工人来为他们培训,  费用平摊。

    至于培训地点嘛,就设在彭城。

    之所以选鹏城,  是因为鹏城靠近港城,  而要进口的机械设备从港城运输到华夏各地,  西国工人过来也方便。

    商量好这些以后,  由林水市棉纺厂和西国厂商沟通,淮阳县棉纺厂只要做好协助就可以了。

    毕竟不管论资历还是论产量,  他们都跟林水市棉纺厂差一大截距离,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林水作为南方轻工业大市,  能打国际电话,  方便跟西国厂商沟通联系。

    对于这点,  郝厂长眼红得快挠心挠肺了。

    郝厂长挂电话以后,感到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这下他不纠结安装费问题了。

    这都多亏陈嘉嘉。

    如果没有她,说不定他们就得放弃进口这套机械设备了。

    郝厂长心情一好,就跟孙副厂长商量,“如果这事能成,到时候派谁去鹏城培训”

    孙副厂长说,  “这件事由老周拿主意。”

    老周就是维修部的负责人。

    郝厂长说,  “我觉得苏竟就挺不错的,小年轻为人勤奋,脑子也灵活,还改进了好些工具,  你忘了吗”

    那些工具还给棉纺厂创收了

    他没忘记雷市五金厂厂长在电话里气急败坏的声音。

    孙副厂长当然没忘,“不是我不愿意给年轻人机会,但我听说他还没接触过焊工”

    郝厂长说,“这个简单,可以学嘛。”

    孙副厂长说,“不如我们厂派两个人去学,就苏竟跟老周吧。”

    郝厂长在心里算一笔账,这次培训的费用,大头在西国工人身上,棉纺厂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其实问题不大。

    他们淮阳县棉纺厂虽然比不上林水市棉纺厂,但如今也算小有家底,这都不算事。

    于是他爽快地同意了,“你说得对,两个都一起去吧。”

    很快,老周找苏竟说了这件事,“厂里准备派我们两个

    去鹏城跟西国工人学习,不过现在这件事还没有正式落实下来,你也别传出去,对了,你学焊工了吗”

    苏竟说,“我正在学习。”

    老周点点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提出来,问我,问老何都行,做我们这行的,最忌讳一知半解,万一没有了解透彻,很容易造成机器报废,给厂里带来损失。”

    这样苏竟留在厂里的时间更久了,还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机械制造基本工艺,忙完手上的事情以后总翻开来看两眼。

    陈嘉嘉见他看得津津有味的,平时也不打扰他,而是在旁边做自己的事,背单词听收音机之类的。

    虽然没有条件,但学习这种事情不进则退。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陈嘉嘉的肚子像气球一样涨了起来,甚至走路也有些辛苦。

    虽然去看医生时,医生表示这是正常现象,但过中秋节的时候,苏竟坚决不让她跟着回北竹村,他一个人提着两筒月饼回村,吃完晚饭以后就急匆匆地赶回城里陪陈嘉嘉了。

    陈嘉嘉和他站在阳台上,看着明月当空分外明亮。

    楼下有小孩子嬉戏的声音,还有一盏盏灯笼在黑夜中若隐若现。

    周秋棠把月饼分成四块,“来吃月饼,来吃柚子。”

    陈嘉嘉苦着脸,“能不能不吃柚子”

    这时候的柚子酸得很,靠近柚子核的地方还有些苦涩的感觉,她不喜欢吃。

    “中秋节就应该吃柚子,再说了,柚子能解秋燥,还能清胎毒,孩子生出来以后皮肤一定很好。”周秋棠有自己的见解。

    陈嘉嘉觉得自从怀孕以后,周秋棠开始相信民间土方的力量,她倒也不是不信,只不过柚子真的太难吃了。

    周秋棠走过来往她手上塞了一瓣柚子,“我去洗碟子,你记得吃。”

    然后转身进厨房里去了。

    她拿着柚子,看了看周围,这会儿阳台只有她和苏竟,陈为民在客厅听收音机,周秋棠在厨房里洗碟子。

    她剥开柚子外面的白色薄膜,拾起柚子核,“苏竟,张开嘴巴。

    ”

    苏竟无奈,“好。”

    柚子可真酸啊,她看苏竟的表情就知道了。

    幸好吃柚子的人不是她。

    过了一会儿,周秋棠到阳台,“吃了吗”

    她摊摊手,“吃了,不信你问苏竟。”

    周秋棠将信将疑地问苏竟,“真的吃了”

    “吃了,有些苦。”苏竟认真地说。

    这下周秋棠全明白了,原来嘉嘉这个调皮鬼把柚子给苏竟吃了。

    陈嘉嘉躲在苏竟身后嘿嘿笑。

    “你这家伙”周秋棠气坏了,“过来喝汤。”

    陈嘉嘉只能乖乖地跟着进客厅,进去之前还狠狠地朝苏竟“哼”了一声。

    周秋棠煲的靓汤,她敢不喝,估计今晚就别想睡了。

    这个中秋节,陈家过得其乐融融,但郝厂长就有些糟心了。

    林水市棉纺厂打电话过来,说西国厂商不肯派人过来给他们培训,还放话“要不就让我们的工人收费给你们组装,要不就别买了”,郝厂长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嚣张的人。

    现在林水市棉纺厂正在跟西国厂商扯皮,郝厂长一想到这里连月饼都吃不下了。

    陈嘉嘉想不到西国厂商如此坚持,按理来说,如今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为什么他们还这么有底气呢

    难道真觉得华夏没有人能组装得了他们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

    中秋节过了以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

    这种凉爽,来源于湿度的降低,即使白天的太阳再晒,也不会闷热难当。

    晚上甚至会刮起清凉的风,非常舒服。

    陈嘉嘉也觉得这样的天气不错,她怀孕了以后肚子里好像有一股小火苗,动不动就出汗,天气凉快以后就不会了。

    这天,郝厂长给了她一份文件,“西国那边已经跟林水市棉纺厂达成协议,估计半个月以后,那批设备就能通过海运到港城,这是厂商的合同。”

    陈嘉嘉接过来一看,最上面的的确是合同原件,但合同原件后还夹着一张写有译文的纸,“合同不是已经翻译过了吗”

    郝厂

    长说,“你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这些翻译稿是省府那边的人翻译好以后连合同一起寄过来的,没给陈嘉嘉过目,他总觉得不放心。

    如果合同没问题,他就直接拍板签字了。

    “好的,我尽快整理出来。”

    郝厂长看了两眼她的肚子,“慢慢来,别着急。”

    “好的。”

    最近宣传科没有多少事情,她们要出一期黑板报,还要做横幅。

    彭春桃和黄大姐看到陈嘉嘉有任务,便将她负责的部分接过来做,尽量不去影响她干活。

    苏竟过来接她,路上跟她说了一个消息,“刚才郝厂长通知我们,等西国的设备一到鹏城,我就要去出差了。”

    陈嘉嘉拿到合同的时候已经猜到,“真是太好了。”

    “可是我放心不下你,你快生了,可我不在你身边”他有些不安。

    她笑着,头轻轻地挨了挨他的肩膀,“还没这么快呢,我要到一月份才生,还要好长一段时间,你放心吧,你培训回来,我估计都还没生。”

    况且医生说胎儿很好,没有什么问题。

    他眼里有忧色,很快被巧妙地掩盖过去。

    如果想让其他人承认她嫁给他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仅仅从车间跳到维修部还不够。

    他需要很多的机会。

    更多证明他能力的机会。

    即使有再多的不舍,他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陈嘉嘉看过合同和翻译稿,发现没有问题,便直接交回给郝厂长了。

    过了几天,她收到李丽华的信,才知道原来西国厂商肯让步是有原因的。

    雷市五金厂也从西国厂商那里进口一条生产线,并且答应西国厂商的狮子开大口,付出巨额的安装费。

    这么说来,西国工人来给另外两个棉纺厂培训纯属顺便,而他们也正是托了雷市五金厂的福。

    李丽华在信里毫不客气地说雷市五金厂是冤大头。

    老实说,陈嘉嘉很久没有见过如此财大气粗的人了。

    敢情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就不用扣扣搜搜了是吧

    怪不得最近郝厂长心情非常好,走路都哼着小曲儿。

    她和苏竟一样,迫切地等待着港城那边传来的消息。

    没想到,设备还没来,淮阳便遭遇了一场台风。

    淮阳因为地理位置关系,已经很久没有台风打过来了,一听到天气预报说有台风,郝厂长马上让人往窗户上钉木条,门口堆沙袋,车间里有重要的机器,可不能被水泡坏。

    宿舍区的树也得锯掉枝桠,要不打台风时说不定会倒下来砸到窗户。

    苏竟到厂里帮忙以后,又回家把门窗都用油蓬布盖好,以免雨水渗进来。

    陈为民和周秋棠也将平时种的花花草草收进屋里,要不一刮风就怕砸到别人。

    陈嘉嘉有些担心,“北竹那边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家里用的是青砖,应该没问题,只要雨不大就没事。”苏竟安慰她说。

    相对夏季的台风,秋天的台风更为猛烈,但万幸的是,这场台风先在海岛登陆,然后再在淮阳登陆,等二次登录时,破坏力已经大不如前。

    陈家已经事先囤好蜡烛煤油和水,这样就算停水停电也能挨一段时间。

    傍晚开始,风力就逐渐加大,雨水一阵阵地打在玻璃窗上,等风停雨歇,已经是半夜了。

    陈嘉嘉第二天起来一看,厂区和宿舍区到处是倒伏的树木和电线杆,连之前做好的标语也被吹飞了。

    受台风影响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从西国运来的机械设备,船只停在新国避风,按这样的速度下去,只怕没办法在约好的半个月内交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