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第 52 章

作品:《我穿成了巫蛊娃娃

    听到他声音的时候, 闻弛都没有反应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愣愣抬头,却看到床上的小岁侧过头, 微红着眼睛看着他。

    闻弛的眼睛也一下红了起来。

    小岁睡能够醒来,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闻弛招来了太医, 替他调理身体, 却一句不问关于本体的事情。

    只是一边看这常小岁吃药喝粥,闻弛却大摇大摆地在他面前喝着羊肉汤, 啃着鸡翅膀。

    “嗯, 虽然没有面包糠,但是蘸着淀粉炸一下依旧很香呀”闻弛吃得满嘴流油,看着常小岁都不由咽了咽口水。

    只是闻弛现在的身体, 依旧让常小岁看得有些不习惯。

    等他吃完饭, 常小岁好不容易将药汤喝下, 放下药碗他忽然开口问道“那薯粉做出来了吗”

    闻弛一愣, 放下鸡骨头怔怔嘬了嘬手指, 他还真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只是看着常小岁那亮晶晶的眼睛,闻弛却笑着道“我正让他们在晒呢,等晒干了再磨粉, 应该就可以做成薯粉了。”

    大话说下了, 闻弛一出门便赶紧让人去晒番薯干了。

    但是事情还真没他想象得那么简单。

    他让人将番薯晒得干干的, 然后搬到小院中来磨粉。

    之前为了制作灵液,他们就有很成熟的搅拌磨粉机, 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闻弛看到磨出的粉,带着点微黄的颜色,心里也没在意,毕竟薯粉本来就是有颜色的。

    他还十分兴奋地舀起一大勺番薯粉, 放进小盆子里,端到常小岁跟前,拉着他一起和面。

    刚好遇到乾承帝夏朝,问明了他们在做什么之后,他也来凑了热闹。

    最后搓面条的活,还是他出力最多。

    等到三个人兴奋又期待地终于迎来了番薯粉的出锅,闻弛随便滴了几滴酱油,就赶紧吃了一大口,可最后却只是含在嘴里,怎么都咽不下去。

    看着另外两人吃得十分香甜的样子,闻弛最后还是没忍住,呸地一口吐了出来。

    妈呀,他第一次吃到有渣的面条。

    而且这薯粉口感也太硬了,怎么嚼都嚼不动。

    “你们是怎么吃下嘴的这有渣呀”

    闻弛赶紧将常小岁手中的那碗薯粉夺了下来。

    小岁刚醒,肠胃还未完全恢复,吃这种东西肯定是不好的。

    可是之后对着那一锅番薯粉,闻弛却犯了难

    “这面粉里面有渣滓,要怎么挑出来啊”

    乾承帝还端着他那碗薯粉,盘腿坐在炕上吃,听到他的问话,抬头露出一脸茫然。

    常小岁却嘬着筷子,沉默地想了一会儿,随后眼睛一亮道“我们可以像做灵液一样,把面粉加水之后,过滤掉渣滓呀”

    闻弛一下子惊喜地拍手道“对呀”

    乾承帝依旧茫然脸什么意思朕不懂,反正朕只管出力和吃就对了

    随后,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作出了地道薯粉,闻弛简直都快感动哭了。

    而其中又有乾承帝找来的御厨大师,重新调配了薯粉的水粉比例,才恢复了薯粉柔滑口感。

    吃完之后,连乾承帝都不由感叹“朕倒是不曾想过,这根薯竟还能做成这样美味的吃食来。”

    闻弛听着,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虽然薯粉这件事情,原本只是他想出来的激励常小岁的一件事。

    但是能够真正做出薯粉,对于根薯的种植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依照他们这几次的实验来看,番薯出粉率大概在1615左右,与其含水量息息相关。

    那么一亩地3000斤番薯,能制成500斤干粉,而亩产量200斤的小麦脱皮磨粉后,却只有大约150斤白面,剩下的麸皮都是不能吃的。

    虽然现在的百姓吃饭不讲究口感,会把麸皮都掺进面粉,和成黑面吃,但那口感就很一言难尽了。

    现在有口感完胜黑面,产量又高的其他主食,是人都知道怎么选择啊

    于是,乾承帝成了薯粉的推广代言人。

    以前上完大朝上小朝,他要是高兴,就会把大臣们留到很晚。

    乾承帝对于这些大臣还是比较体恤的,中午会跟他们一起随便吃几口,总归不会让人饿着。

    但那也只是随便吃一口而已。

    可今天,事情似乎有点不一样。

    谭晏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从武英帝开始,朝廷在丰朝境内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讯息传递系统。

    这个主要是靠那些无所不能的道师们完成的。

    谭晏具体并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操作的,但是即便是一条需要贯穿境内的信息,最多只是三天便能传达。

    于是闽地的信息很快就传了过来,谭晏这才知道,根薯在闽地都已经种植快十多年了。

    而皇后所说的确不错,那根薯收成好的时候,一季便能有5000斤,两季那就是一万斤的亩产量

    虽然以现在的地力来看,连续种植两季就需要歇上一年种点别的东西,可即便这样,也已经产量惊人了。

    有了闽地这十几年的种植经验,乾承帝与几位大臣们商量商议之后,决定省略了在京中的研究过程直接推广。

    于是谭晏便需安排人将闽地传来的所有关于根薯的信息整理删节成册,与养猪场的事一起安排。

    可是对于百姓来说,养猪虽然能挣钱,那毕竟也没有吃重要。

    根薯的口味就决定了,它的推广会比较艰难,谭晏为此头痛得很。

    另一边还有各地市舶司的增制问题。

    以前因为只收进口税,出口基本无需监管。而现在两边的税收都收了起来,市舶司甚至是海上护卫队的压力便一下子增大了。

    而这些都是户部的事情,作为户部尚书的谭晏一样都脱不了手。

    接着今天陛下又给他们找到一件事情,说是要在京中建立一所书院,却要请那些阴氏子弟来做讲师,专门教习医术的。

    谭晏简直觉得自己这位圣上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压根不知道他这些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

    他明明应知道那些阴氏的人握着比青芝山还有雄厚的武力,可陛下却偏偏看中了他们的医术,其他事情一概不提。

    兵部那边提了好几次要让阴氏的人入伍,却都被陛下压了下来。

    眼看这次又要无功而返,兵部左侍郎李冰正要退下,乾承帝却一脸和气地道“李爱卿不着急,先与朕一道用个午膳吧”

    随后殿内五六个人一起陪乾承帝,吃了一顿让他们十分消化不良的午餐。

    倒不是说食物有多不好吃,而是乾承帝的态度实在有些热情得诡异。

    从头到尾他们的陛下就一直在介绍这种食物的如何美味可口、香甜滑嫩、晶莹剔透、人间珍品。

    等到端上来一看,众人就在心中嘀咕,这不就是一碗长得有些透明的面条吗

    虽然口感确实与面条有所差别,但也实在没有看出有什么稀奇的呀

    直到谭晏听到乾承帝笑眯眯说道“这可是朕与皇后亲自磨粉制作的薯粉,众爱卿吃着感觉如何”

    这话一出,那李冰立马心领神会地一顿夸“皇后果然贤良淑德,陛下有福也”

    乾承帝闻言立马笑开了,“皇后说了,这薯粉口感叫做 q弹劲爽,朕一连吃了好几天,怎么吃都不腻”

    “臣也觉得这吃食口感特别,十分爽口,真是想再吃三大碗,皇后实在慧心”另一个吏部姓胡的大人也连连夸道,直把乾承帝夸地满面红光。

    谭晏却忽然灵光一闪,出声问道“您说这叫薯粉这是用根薯制成的”

    乾承帝得意点头“不错,谭爱卿觉得如何”

    谭晏却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大声道“好实在是太好了国之主母,慧者恩也。”

    这一顶高帽戴下来,闻弛听到是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他还是笑眯眯地接下了。

    乾承帝这个人,要顺毛捋。

    除非他自己的实力强过对方,否则闻弛即便心中对于有些事情再不满,他也不能表现出来。

    而且这些事情说到底,终究是他自己作茧自缚,其实也不能怪别人。

    这么想着,他从浴池里出来,却是目不斜视地走向铃铛。

    铃铛见状,憋着笑赶紧上来替他擦干了身上的水珠,又为他裹上衣裳。

    自从换身体来,对于闻弛来说,洗澡都成了一项酷刑。

    他纠结了很久,到底是让太监来帮他洗,还是找宫女帮忙。

    最终他选择我闭上眼睛,你们爱谁洗谁洗。

    闻弛泡个澡,把自己泡得满脸通红,出来却看到常小岁带着尚奎正等在那里。

    闻弛很自然地朝他们笑了笑,“怎么,找我有事”

    最近尚奎正带着掖庭司的人,加大马力在京郊修建新的玻璃工坊。

    现在有闻弛的新身份在,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很多。

    他还以为是工坊里面有什么事。

    尚奎还是没有办法很快适应闻弛现在的身份,膝盖下意识地想屈,却是被常小岁轻轻一脚踹在了脚踝上。

    常小岁现在已经能站起来了,闻弛便将他搬来了凤临宫。

    尚奎赶紧站直了身体,扯起笑容道“最近户部那边要派一些小吏,送到地方去推广根薯,我就想着,要么也让我们的人带上风轮纺车跟他们一块去。”

    听到这话,闻弛却露出迟疑之色。

    别说是风轮纺车,就算是多纺锤纺车推广起来,那也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是凭着闻弛那渣渣的历史知识,他还是清楚这种纺车对整个社会带来的重大变革的。

    动力纺车的到来,能够将女性从家中解放出来,她们一部分会分担家中男性的工作,而另一部分则需要用手工业来消化,从而极快地促进经济发展。

    可有时候这并不会代表女性的生活会过得更好。

    就像那位曹大人所说,即便不织布,这片土地上的口粮依旧会进入到这些人嘴里。

    织布并不会让他们吃得更多,甚至反而可能会让他们更辛苦,必须以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足够的口粮。

    所以将劳动成果的分配往百姓身上倾斜,是很多人在努力做的一件事。

    这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一直都是一件难以掌控的事。

    想要推广动力纺车,闻弛首先得尽量减小纺车进入市场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