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2、晋江独家

作品:《穿成六零年代五胞胎亲妈咋破?

    进入十一月之后,天气渐冷。

    娃娃们洗手、洗脸、洗脚要用热水。

    柳小樱见托儿所里有保温桶,下面带两个水龙头,娃娃们喝水都是自己拧开水龙头,用茶缸子接着,可方便了。

    柳小樱想买一个摆在家里,就去商店里瞄了瞄。

    果然有卖的,就是价钱不便宜,大号的要五块钱呢。

    趁着发工资,柳小樱买了一个小号的,加厚型,保温效果很好。她烧了开水,就灌到保温桶里,水龙头一拧,热水就出来了。

    保温桶外面摸着不烫手,可桶里装着热水,温度可不低。柳小樱怕娃娃们烫着,就再三叮嘱着。

    “虎娃,一次少接一点儿,冷一冷再喝”

    “虎娃,喝水之前,要摸一摸茶缸子,烫了可不能喝哦”

    “虎娃,不管是喝水还是吃东西,碰到太烫的不要咽下去,要吐出来”

    为了以防万一,柳小樱趁虎娃们不在家,把水提前灌好。这样虎娃回来,水就没那么烫了,也就安全了。

    柳小樱还在水龙头下面,搁一个茶盘子,省得水洒出来了。这些小常识,平日里注意不到,可有了娃娃,想不注意都难。

    天冷了,洗衣裳很不方便。

    在水池边洗衣裳,水凉渣渣的,柳小樱就提水回去,兑了热水在家里洗。洗完之后,再端着盆去水池边清洗。

    可即便是这样,两只手还是冻得红红的,就像红萝卜。

    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洗衣裳。

    柳小樱揪住五个娃娃,说“小朋友们,去托儿所谁把衣裳弄脏了,就不给吃饼干”

    “妈妈,我要吃饼干”

    虎娃们喜欢吃饼干,就不敢在地上打滚翻腾了。可高兴起来,还是会忘的。尤其是两只小手脏兮兮的,袖子和裤腿上都是土。

    柳小樱找了碎布,给娃娃们在膝盖上打两个补丁,再做几个袖套。

    还没等她做好,冯玉兰就寄来了包裹,都是给虎娃的,有棉鞋、棉袜、棉裤,还有袖套,好大一包。

    “虎娃,这是奶奶做的,好不好看啊”

    “好看”

    虎娃们摸着棉裤,还把新棉鞋套在脚上,在榻上踩一踩。

    “妈妈,新鞋子”

    虎娃们蹦蹦跳跳的,高兴得不得了。

    柳小樱看着,也笑了起来。

    多亏了娘啊,没有娘帮忙真是应付不过来啊。

    这段日子,柳小樱抓紧时间织毛衣。

    换做一个娃娃早就完工了,可家里有五个娃娃,干啥都是一式五份,工程大着呢。

    冯玉兰的经验很丰富,在信里说“樱子,给虎娃打一个毛线领子,罩在棉衣领子外面,这样领子不容易脏,拆洗也方便”

    柳小樱一口气打了五对领子,缀上小纽扣,往外一翻,套在领子上,可洋气了。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柳小樱也很得意。

    她的手越来越巧了,也越来越像个母亲了。

    生活安顿好了,工作上的事儿也不耽误。

    柳小樱早出晚归,兢兢业业。

    赶上去靶场训练,就把娃娃托给托儿所,午饭和午休都在托儿所里,由保育员照看着。这是对双职家长的特殊照顾,家长们提前打招呼,把娃娃的饭票菜票交到托儿所就成。

    这种福利,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不光是部队上,地方上也很普遍。只要是在职人员,不论是干部、工人、还是技术人员都享有这种待遇。

    柳小樱觉得这种模式挺好的。

    后顾之忧解决了,职工们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个年代,社会财富尚未积累,各家各户都不宽裕,可心里却觉得踏实,也充满了希望。

    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吧。

    机关、工厂就是一个大集体,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职工们把单位当成了家,不用操心什么,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

    六十年代的成果,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来的。广大劳动者胸怀理想,无私奉献,也因此创造出了奇迹。

    这种福利延续了下去,直到改革开放后才一点一点地砍去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这种“福利”彻底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集体创造的奇迹,在国防军工方面特别突出。

    最近几个月,孤岛那边仰仗着米帝的支持,不断驾驶着u2高空侦察机拍摄我军布防情况,甚至飞抵西北地区窥探核武实验。

    导弹部队反复研究交战资料,发现了u2侦察机规避导弹雷达的反应规律

    。抓住这一规律,在沿海一带秘密部署,构建了一道铜墙铁壁。

    十一月初,当敌机从西北地区返航时,我导弹部队第二次击落了u2高空侦察机。

    看到战报,夏明扬非常激动。

    在打击入侵敌机方面,空军飞行大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就包括夏明扬和他的战友们。

    到了月底,军区召开表彰大会,夏明扬也参加了。

    开会之余,夏明扬惦记着小樱和虎娃,就趁着午休时间来到宿舍三区。

    他知道小樱和虎娃就住在106号。

    到了宿舍门口,夏明扬屏住呼吸,叩响了房门。

    可屋里却没有回应。

    隔壁邻居出来说“同志,小樱同志不在家,要到下午才回来”

    “唔,她家娃娃呢”

    “娃娃去托儿所了”

    夏明扬不想空跑一趟,就去托儿所看看。

    到了那里,夏明扬装着一脸好奇的样子,问保育员“同志,听说托儿所有个五胞胎”

    “是啊”

    保育员见这位英俊帅气的青年军人来打听,很是热情。

    “同志,能不能让我看看”

    “这个”

    “同志,我驻扎在营区,来一趟不容易”

    “好吧,那就进来吧”

    保育员打开栅栏门,放青年军人进来。

    这会儿是午休时间,娃娃们都在睡觉。

    夏明扬随着保育员进了寝室。

    这是一个大房间,朝阳,摆放着二十多张婴儿床。床上躺着小娃娃,盖着小毯子,床的四面带着围栏。

    到了最里面,保育员指着五个娃娃,压低了嗓门说“瞧,这就是五胞胎”

    夏明扬看着五个娃娃,跟几个月前相比,个子长高了,身形长大了。

    要说,娃娃们的睡相几乎一模一样,都仰着脸,小嘴嘟嘟着,十分可爱。

    夏明扬细细地看着。

    娃娃们的额头很高,额发微卷,眼睫毛长长的,脸蛋白嫩嫩的,就像个小仙童。

    夏明扬心里一片柔软,恨不得抱起娃娃亲两口。

    他不晓得自己为何会这样

    就像渴望已久,蓦然重逢一般。

    这种激动,让夏明扬感到奇怪。

    他不想保育员察觉,就努力克制住了。

    夏明扬看了一会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他注

    意到围栏上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柳星宇

    “这是娃娃的大名”

    “是啊,这个娃娃是五胞胎里的老大”

    保育员指着其他几个牌子,上面分别写着柳星辰,柳星海,柳星河,柳星灿。

    夏明扬觉得这几个名字很熟悉,像在哪里听过可小樱并未提起,去南山村也是“虎娃虎娃”地叫着,他又是从哪里听到的

    夏明扬意识到自己对虎娃的了解远远不够。

    他看着名字,一一记下来。

    保育员说“五个娃娃长得一模一样,若不是点名喊到,根本分不出谁是谁来”

    这句话,夏明扬在南山村也听到过。

    他把大虎跟柳星宇划上了等号。

    这个娃娃,就是喜欢喊爹的那个

    夏明扬伏在栏杆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大虎的脸滑溜溜的,嫩乎乎的,很瓷实。

    从托儿所出来,夏明扬给培训中心打了电话。

    原来,小樱同志去靶场去了。

    想着小樱同志在射击场上,英姿飒爽的样子,夏明扬的心莫名颤了颤。

    作者有话要说捉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