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2、晋江独家
作品:《穿成六零年代五胞胎亲妈咋破?》 农历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除夕。
部队上是没有节假日的,一大早,小分队就驱车赶往南港。
从东港到南港,有三百多公里,路途遥远。
老队员们一上车,就盖着棉大衣睡觉。
金教官跟几个新学员说“路上得五个多小时,都挤一挤,躺下来休息,不然身体吃不消”
几个新学员也躺下来,眯上了眼睛。
这次去南港要演出二十多场,从机关到连队都覆盖到。柳小樱很兴奋,大哥就驻扎在某连队,没准还能碰面呢。
一路颠簸,抵达南港时已是下午。
队员们睡了一路,从车上下来,跺了跺脚,就恢复了状态。
“同志们,辛苦了快进屋休息”
南港驻地早就接到了通知,安排了招待所,热情地款待着。
队员们洗了一把脸,就裹着军大衣,进了食堂。
刚围着桌子坐下,炊事员就端上来一大盆热汤和玉米面馒头。队员热乎乎地吃了一顿,也不觉得乏了。
接下来,就去了大礼堂。
晚上演出,就在这里举行。
“大家抓紧时间,彩排一遍”
彩排结束时,天已经黑了。
队员们稍事休息,就开始化妆,准备晚上的首演。
到了晚上七点,大礼堂里座无虚席。
大幕尚未拉开,台下掌声一片,很是热情。
演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中间穿插着战士们的表演,气氛很热烈。柳小樱很兴奋,觉得这种演出形式很好,跟战士们打成了一片。
演出结束后,队员们在招待所里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就下了基层。
第一站是某英雄连,就驻扎在海边。
演出队一来,除了站岗执勤的,全连指战员都集中起来。
室内坐不下,就搁在了操场上。
风呼呼地吹着,舞台上的横幅沙沙作响。
条件很简陋,可队员们热情高涨。
节目一个接着一个,都很受欢迎。
轮到武术表演时,更是达到了顶峰。
演出结束后,连长同志找到金教官,一脸兴奋。
“金教官,这套拳术赶紧推广吧,战士们都想学习哪”
“好,这个已经做了准备,小册子一编好
就全军推广”
金教官又把柳小樱叫过来,问问情况。
柳小樱说“金教官,册子已经编好了,等校对之后,就可以刻版印刷了”
“好,那就抓紧时间,争取春节之后拿出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
这段时间,柳小樱也想抓紧。可东奔西跑的,在机关停留时间较少,主要是宣传部那边忙乎。
离开了英雄连,第二站就是某连队。
林小樱一阵激动,大哥会不会在这个连队出于保密,大哥并未提到具体连队,可她根据信箱猜测,就是这一片。
卡车开进了营区。
柳小樱一下车,就睁大了眼睛。
她没化妆,素着一张脸,很好辨认。
白天演出是不画彩妆的,顶多描描眉毛,涂一点口红。这样还节省时间,不然,冬天用凉水洗脸太遭罪了。
稍事休息,演出开始了。
舞台就在营房跟前,挂了一道横幅,上面写着“欢度春节”的字样。
柳小樱盯着台下的战士,一个一个地扫描着。她穿着棉大衣,很显眼,大哥看到她,一定能认出来吧
演出结束后,柳小樱听到有人找。
她抬眼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军人朝她走来。
青年军人穿着棉服,戴着军帽,腰里扎着武装带,十分威武。
“大哥”
“小樱”
柳小樱跑上前去,握住大哥的手。
如果不是穿着军服,她真想捶大哥两下。
柳志江咧着嘴笑着,露出了一口白牙。
他就在这个连队,听到慰问演出的消息,就盼望着。他跟小樱通过信,知道小樱下基层演出,演出队一来,就瞪大眼睛瞅着。
看到小樱,激动万分。
可部队上有纪律,不能擅自行动。等演出结束了,就跟班长请了假。
柳小樱仰着脸,看着大哥。
几个月未见,大哥又长高了。
“哥,你在这边吃得好吗
“好,隔天就有白米饭,还有蔬菜,都是连队自己种的”
“哥,你啥时候休假啊”
“唔,要满一年之后”
“哥,娘想趁着过年,给你说个对象”
“樱子,我跟娘说了,要等我回来”
兄妹俩说着话。
那边,集合
哨就吹响了。
小分队要赶回南港,明天还要跑两个连队。
柳小樱跟大哥挥手告别。
柳志江看着小樱登上卡车,目送着卡车远去。
直到看不见踪影了,才回班里报到。
班长很兴奋,大声问道“柳志江,见到你妹妹了”
“见到了”
班里的战友们也喜气洋洋的,柳志江的妹妹是演出队的,他们都为柳志江感到高兴。
回到南港,太阳已经落山了。
柳小樱吃了饭,就倒在了床上。
她听着隆隆的鞭炮声,思念着家人。
爹娘还好吗志远和志广好吗娃娃们好吗
想着宝宝,柳小樱有些愧疚。
宝宝过周岁生日,她不在身边,只是遥遥地祝福了一下。
过年了,她依然在外面。
往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今年只有志远和志广陪着,爹娘一定很不习惯吧
大年初一,南山村很热闹。
分了红,家家户户都有钱了,就想着法子弄点吃的。
虽然困难时期还未过去,可比去年要好过多了。各家各户都有玉米和稻谷,跟鱼干、红薯掺着,将就着吃。
老支书说“等熬过春荒就好了,渔业队恢复作业,就有鲜鱼吃了”
柳根发一家有存粮,更是不慌。
这是小樱走之前准备好的,挖了两口袋稻谷,每天都能喝上大米粥,再配着玉米面饼子和红薯,怎么都能填饱肚子。
家里养的母鸡每天都下蛋,多了七八个,少了五六个,都进了虎娃的肚子。小家伙越来越能吃了,一个娃娃一个鸡蛋,一天下来就得五个。
赶在节前,柳根发去赶集,又买了一筐子咸鸭蛋,配着吃。
除夕那天,冯玉兰宰了一只公鸡,炖了一大锅。
还把鸡脯子肉片下来,剁了肉馅,跟荠菜拌在一起,包了一锅拍馄饨。开春了,田间地头的野菜不少,嫩嫩的,味道还不错。
一家人吃着馄饨,喝着鸡汤。
冯玉兰又想起了志江和樱子。
她的心分成了几块儿,只盼着一家人团圆。
夏明扬在营区过得年。
除夕那晚,队里就像往年那样搞起了会餐。
炊事班领头,和了两大盆面,用鸡蛋、粉条、豆腐、野菜调了一大盆素馅。
战友们一起动手,包起了馄饨。
这边包着,那边下着,热气腾腾的。
夏明扬捧着大碗,吃着馄饨,就想起了小樱和娃娃。
这会儿,小樱在表演节目吗
想着小樱打拳的样子,就忍不住笑了笑。
“春节”过后,培训任务告一段落。
夏明扬趁着星期天,请了假。
他赶回大院,见了大哥才晓得演出队下基层了,过几天才能回来。
夏明扬想去南山村,就跟杜秋华说“妈,我想抽个时间,去南山村看看”
杜秋华知道南山村对明扬的重要性,就点了头。
“明扬,今儿正好有军民联欢,你就趁车过去吧”
“好”
当天上午,夏明扬换了一身便装,就搭乘卡车赶到南山村。
到地方时,已是下午。
夏明扬去了海边。
他站在礁石上,望着那片大海。
远远地来了一队女民兵,戴着花头巾,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夏明扬有一种熟悉感。
他见过这幅画面,隐隐想起了什么
可未等他抓住,又消失了。
女民兵们看到一位青年站在礁石上,就过来询问。
“哎,同志,你在这里做什么”
“唔,我在看大海”
夏明扬温声说道。
女民兵觉得奇怪,大海有什么好看的
这时,一位女民兵认出了夏明扬。
“哎呦,这不是夏同志吗”
“哦,你们是”
“夏同志,我们是南山村的民兵,去年您来过这里,还跟柳队长说过话呢”
“你们队长是”
“我们是柳小樱啊,你还去过他们家呢”
听到这些,夏明扬倍感亲切。
这一趟算是来对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脑子里也有了模模糊糊的印象。
夏明扬在海边转了一圈,就进了村子。
他一路走着,一路问着,摸到了柳家。
这碎石砌成的院墙和门楼子都很熟悉,他一定来过这里。
夏明扬屏住呼吸,叩响了门环。
“谁呀”
冯玉兰过来开门。
看到一位青年站在门外,先是一愣。
“婶子”
夏明扬猜测这位大婶就是小樱的娘。
“哎呦,是夏同志啊,快请进”
冯玉兰热
情地招呼着。
夏明扬打量着院子,三间堂屋,四间厢房,一棵樱桃树发出了新芽。
他再次确认,自己来过这里。
“夏同志,您进屋坐,我给您沏一碗茶”
冯玉兰把人让进屋里,就听到西间传来了响动。
“奶奶”
一个娃娃哼哼着。
冯玉兰赶紧进屋。
果然,大虎醒了,从被子里爬出来,仰着小脸,扑腾着。
“虎娃,戴上帽子,出去浇地”
冯玉兰用小被子裹着大虎,奔到墙根下,对着一片菜地,嘘嘘着。
夏明扬也跟了出来。
大虎憋着劲儿,尿了一大泡,哧得老远。
夏明扬看着,就想笑。
这小家伙儿,劲儿不小啊。
大虎抬眼看着夏明扬,很好奇。
“抱抱”
大虎伸出了小手。
夏明扬想接过来,冯玉兰说“外面冷,咱回屋去”
说着,就抱着大虎进了屋。
夏明扬也跟着进了西间。
大床上,其他四个也醒了,正扶着栏杆,蹦跶着。
“奶,奶”
一个比一个叫得响亮。
冯玉兰赶紧抱起一个,大声说道“都先憋着,一个一个来”
大虎完成了任务,得意地笑着,嘴里还嗷嗷着。
夏明扬看着娃娃,就挪不开眼了。
这就是五胞胎穿着花棉袄,花棉裤,戴着绒线帽子,白白胖胖的,粉妆玉琢,就像个绒团子。
夏明扬见冯玉兰忙不过来,也抱起一个去把尿。
一连跑了两趟,五个娃娃总算尿完了。
冯玉兰开玩笑说“夏同志,咱那菜地不用上肥,就指着娃娃们浇地呢”
虎娃们咧着嘴笑着,很光荣的样子。
夏明扬隔着栏杆看着虎娃,说“喊叔叔”
虎娃们不吭声,睁着大眼睛看着。
“虎娃,快喊叔叔”
冯玉兰也哄着。
大虎忽然蹦出来一句“爹,抱抱”
冯玉兰吓了一跳。
“虎娃,这是叔叔,不是爹”
“爹”
大虎坚持着。
其他四个也跟着喊“爹”
夏明扬脸一红,心说娃娃们真好玩。
冯玉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娃娃,见了谁都喊爹”
其实,虎娃们认人了,见了柳根
发喊爷爷,见了志远和志广喊小叔,唯独见了夏明扬喊爹。
夏明扬不明原因,只觉得好玩。
冯玉兰想着夏同志大老远地过来,一定还没吃饭,就说“夏同志啊,你坐着,我去给你弄点饭”
“婶子,我吃过了”
夏明扬赶紧拦着。
冯玉兰不由分说,进了灶屋。
夏明扬本想呆一会儿就走,可不知为何还是坐了下来。
一会儿功夫,冯玉兰端上来一个托盘。
用馏布子包着两个玉米面饼子,一碟豆酱,两个咸鸭蛋,一碗紫菜蛋花汤。
“夏同志,家里也没啥好的,将就着吃啊”
“婶子,您太客气了”
夏明扬觉得自己在柳家吃过饭。
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
冯玉兰看着夏同志,是越看越喜欢。
想着夏同志对家里的照顾,更是没把他当外人。
吃了饭,夏明扬坐了一会儿,就准备告辞。
他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元钱和十斤粮票,搁在床上。
“婶子,这个给娃娃们,买点吃的”
“夏同志,这可不能要”
冯玉兰不肯收,夏明扬还是搁在虎娃的口袋里。
虎娃捂着口袋,不让奶奶看到。
夏同志走了,冯玉兰才发现。
她捏着钱,不知说啥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捉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