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9、晋江独家

作品:《穿成六零年代五胞胎亲妈咋破?

    夏明言觉得,这棵苗子的发现跟夏明扬有关。

    就趁着去基层采访,跟夏明扬说了。

    “哎,还记得那个柳小樱吗”

    “怎么,有啥新鲜事儿”

    “呵呵,这个姑娘了不得,还会打拳呢”

    夏明言把所见所闻描述了一番。

    夏明扬听着,就想起那日清晨,那个年轻女兵在树下打拳的情景。

    那一招一式,真是好看啊

    夏明扬一直记着,不过,他并未表现出来,只是在心里感叹了几句。

    这是怎样的奇女子啊,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

    夏明言也是显摆一下,就忙别的去了。

    夏明扬回到宿舍,就打开衣物箱。

    那里面有一个铁盒子,装着他的私人物品。

    他休假回来后,就整理了一番。发现里面有一沓汇款存根,十块、二十块不等,都是汇到南山村的,收款人是柳小樱。

    为何有这么多汇款

    他想到了那五个娃娃。这是捐助,是他捐给五个娃娃的可金额加在一起,远远超出了他的存款总量。

    他找到二哥打听。

    二哥挑了挑眉毛,说“老三,你又想借钱这一回可没有了”

    他这才晓得为了捐助,把家里都搜刮了一遍,包括钱、粮票、罐头和饼干。

    这是为什么呢

    他心有困惑,就想探究一二。

    他发现了其他线索。

    他给柳小樱寄过包裹,写过信。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很有交情。想着那日柳小樱提到的“空间钮”,更是锁紧了眉头。

    那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在跟他对暗号

    想到这些,夏明扬再次意识到去年发生的事儿,对他很重要。

    他也一直在努力,努力恢复那段记忆。

    齐大夫教给他的方法,每天都在练习。

    中午回宿舍休息,就扎上几枚银针。

    战友们问起来,就说通血脉的。

    对这个说法,战友们都很认可。他受过伤,大家都晓得,通通血脉也没啥奇怪的。

    针灸疗法的周期很长,不晓得啥时候才能见效

    夏明扬觉得还是去南山村走一趟,看看那五个娃娃,没准就想起来了

    还有柳小樱,也要跟她打听一下。

    上一次,柳

    小樱为何不提娃娃的事儿按说,他们的交情这么深,不应该避而不提啊

    夏明扬把困惑藏在了心底。

    他加紧训练,准备复机。

    这天,飞行中队的许队长来找夏明扬谈话。

    “明扬同志,“春节”过后,培训中心邀请你过去授课“

    “队长,我的驾龄不过一年,航程也短,哪有资格去讲课啊”

    “明扬同志,这是廖教官点名要你去的”

    “廖教官”

    听到这个名字,夏明扬吸了一口气。

    廖教官是著名的魔鬼教官,以严厉著称。

    他三十来岁,是最早的一批飞行员,也是最有经验的教练员。他是培训中心的王牌,只要是飞行学员,都在他手底下磨砺过,不然,也上不了天。

    廖教官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地面上严格,到了天上就轻松了,技术第一,安全第一,不要枉费了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待”

    现在被廖教官点名,可想有多重视

    夏明扬明白,这事儿跟那本小册子有关。

    那是他亲手编制的,可他却忘了,跟学员们讲解不会出纰漏吧

    夏明扬想推掉,许队长却抓住他不放。

    “夏明扬,你就不要谦虚了,大队长也发话了,说个人能力是一方面,提高全员技战术水平更重要”

    夏明扬推让不过,只好点了头。

    他回到宿舍,翻阅着原稿。

    这厚厚的一本,都是他写的

    那战术和思路,远远超出了他的经验值。他不晓得是怎么写出来的就像有人代笔一般。可字迹是他的,一笔一划都是那么熟悉。

    带着种种困惑,夏明扬想寻找答案。

    就像心里藏着另一个自己,等着唤醒一般。

    夏明申听说后,就跑来贺喜。

    “老三,真有你的”

    “二哥,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老三,甭怕,就你这水平,保准扛得住”

    夏明申乐呵呵的,捶了明扬几下。

    他晓得明扬失忆的事儿,见明扬的记忆恢复了,很是高兴。他驾龄三年还没资格当教练呢,明扬却得到了提拔。

    夏明扬是有口难言。

    想跟二哥说吧,却不知从何说起他有一种直觉,不管是大哥还是二哥都不晓得他去

    年的变化,就像一个秘密藏在心底。

    这天晚上,夏明扬又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他站在海边,凝望着大海。

    远远地来了一位姑娘,穿着花布衫,戴着草帽,甩着一条大辫子,肩上扛着一杆红缨枪,冲着他招手。

    他认出来了,那姑娘就是柳小樱。

    他迎上前,不禁问道“小樱同志,什么是空间钮”

    柳小樱说“空间钮是一个微缩型的开关,能打来粒子空间存放物品,还能跟异世界相连”

    柳小樱说的,他不是很明白,就追问道“那空间钮在哪里”

    柳小樱指着那片大海,说“空间钮就在大海深处”

    夏明杨还想继续追问,却听不到柳小樱的回应。

    他一着急,就醒了。

    怎么会做这种奇怪的梦难道潜意识里真得残留着什么

    他呢,要到何时才能找到答案

    部队上的生活很单一。

    每天除了排练、学习之外,就是吃饭和睡觉。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柳小樱适应得很快,唯一牵挂的就是家里那五个宝宝。

    宝宝一岁了,该学说话了。小腿儿有劲了,该学走路了。

    本该有的陪伴,却让她打破了。

    柳小樱一点也不后悔。

    作为女性,就要抓住一切机会。这个世界上,有得到就有失去,没有两全的。要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唯有努力才行。

    训练之余,柳小樱站在高处,朝南边望着。

    那是南山村的方向,虽然什么都看不见,可还是习惯性地望一望。

    她给家里写了信,算算日子,也该收到了吧

    南山村这边,生活依旧。

    小樱走后,冯玉兰就搬到了西间,跟五个娃娃住在一起。

    她心里空落落的,好一阵子适应不过来。

    好在,虎娃们吃饱了倒头就睡,一点儿也不闹人。尤其是大虎,一举一动都有了大哥的样子,其他四个也跟着学,高兴了就嗷嗷两声。

    “娘,娘”

    冯玉兰听着,就说“虎娃,喊奶奶”

    可娃娃们还是喊着“娘,娘”

    冯玉兰心说,这是想娘了

    平日里小樱忙着出工,和娃娃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多,可娃娃们还是记着娘

    这天,小樱来

    信了,一家人都很开心。

    志远就拿着信,念给虎娃们听。

    “虎娃,你娘来信了,问你们几个好呢”

    五个娃娃就扶着栏杆,踮着脚尖,嗷嗷着,就像听懂了似的。

    冯玉兰暗暗称奇,这娃娃也太聪明了吧

    可为啥憋着不喊奶奶呢

    这天中午,五个娃娃在床上晒暖儿。

    冯玉兰在一旁缝衣裳。

    大虎忽然蹦出了一句“奶”

    冯玉兰高兴坏了,小家伙终于肯喊奶奶了

    大虎开了头,其他四个就跟着喊“奶”

    那声音那脆脆的,像小雀儿一样,冯玉兰的心都快融化了。

    “当家的,快过来,虎娃会喊奶奶了”

    柳根发乐颠颠地跑过来。

    “虎娃,喊爷爷”

    大虎看着柳根发,隔着栏杆伸出了小手。

    “爷”

    “哎”

    柳根发握着虎娃的小手,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娃娃开窍就是一瞬间。

    志远和志广放学后,教虎娃喊“小叔”。小家伙们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那单音节词一个一个地往外蹦。

    晚上临睡前,虎娃忽然喊了一声“爹”

    冯玉兰吓了一跳,这是谁教的

    娃娃们没爹,可不敢乱喊。

    年关临近了。

    村里核算了账目,准备分红。

    开会这天,会计站在台上举着喇叭报了账目。

    有农业队、渔业队、副业队的收入,还包括罐头加工场和酒作坊。

    “社员同志们,截止到昨天,村里一共走了五批罐头和一批黄酒,销售状况良好。算下来,咸鱼罐头和酒坊都有产出,扣除了成本之后,还有盈余”

    老支书也站起来,发了话。

    “社员同志们们,咱这账目都是公开的,大伙儿心里先有个数,不要出去瞎胡乱说,下面就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核算每家每户的收入”

    村民们是喜气洋洋,一个二个都竖着耳朵听着。

    喊到自家名字,就上台领钱。

    柳根发一家分了一百五十六块五毛。这是按照工分折算出来的,包括柳根发、冯玉兰、柳志江和柳小樱在内。

    柳根发一连数了三遍,才用手绢兜着掖在了怀里。

    回到家,就交给了冯玉兰。

    “志江他娘

    ,咱有钱了”

    “是啊,除了去年挖浮财,啥时候见过这么多钱啊”

    “这多亏了樱子啊,给队里出了这么好的点子”

    “是啊,听着那罐头和黄酒可没少赚钱”

    柳根发和冯玉兰高兴了半天。

    “当家的,志江和樱子都走了,明年就分不了这么多了吧”

    “是啊”

    冯玉兰一阵心疼。

    柳根发就宽慰道“志江他娘,你就知足吧虽然志江和樱子不在家,可咱在酒坊里,工分也没少挣啊”

    “嗯,那倒也是,活儿也轻简一些”

    柳根发去酒坊,是队里指定的。虽然没有明说,可那是照顾。酒坊的事儿小樱出了力,队里都明白,也不能白干不是

    有了钱,冯玉兰就阔气了一把。

    见志远放学回来,就说“志远,给你姐写封信”

    一封信要贴八分钱的邮票,赶在过去哪里舍得

    可现在不同了,多写几页不就赚回来了

    几天过后,柳小樱收到家里的来信。

    她一连看了好几遍,美滋滋的。

    虎娃会说话了,一点都不闹人。

    村里的副业搞起来了,家家户户都沾了光。

    这就是集体经济的好处吧

    这种传统延续了下去,直到后世还保留着。像沿海一带,那些富裕村落一到年底就发钱,不知羡慕了多少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捉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