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87 章

作品:《原来这里是红楼

    顾景棠一点都不怕布匹堆货,布多了,虽然为了避免市场混乱,不能投放到国内,但是这点布,海外各个大大小小的国家轻易就能吞下,去往占城,面典等地的船只传信回来,他们带去的布匹一到岸便被抢购一空,很是好卖。

    所以以现在大周朝的这点生产力来说,对比庞大的海外市场真不算什么。

    因此,随着珍妮水力纺纱机研制出来,就京都这边,沿河处的纺织厂一下子便修建了三座。

    纺织厂有了,便意味着要招女工,这也是顾景棠主张大力发展纺织业的目的之一,这样一来,家中清贫的人家的女儿便能走出门户,到厂力做工,这样一来,即便不用去特意宣传教化,只要她们将工钱带回家来,作为家里经济来源之一,家里的事情,便不用她们来做,有钱便有家庭地位,在潜移默化中女子的社会地位必然有所上升。

    而且,以后这纺织业不只会仅限于京都,以后普及开来,各地的商人见有利可图,也会纷纷跟上,这样有了京都女子做榜样,各地便会有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门,找活做。

    顾景棠相信随着他们的研究和社会的发展,以后女子能够选择的工种也会多起来。

    经济方面有了着落。

    而另一边由皇后,和废太子,追封为忠理王的忠理王妃协同文康郡主一同牵头开办的大周朝第一所女子学院也正式落成了。

    虽然开办之前许多大臣纷纷上奏反驳,但是最后正德帝坚持,这事便也定了下来。不过眼见女院落成,除了几个思想固化的老学究外,不少的大臣还是很愿意将家里的姑娘送来学习的。

    毕竟能得到一国之母的叫教导,说出去倍有面子,以后说亲也是一大优势。当然最重要的便是,你家姑娘考进去了,我家的却这到时候和同僚说起来时不免太过丢面子了。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学院充其量不过是个新娘学院,但是当初这个学院的策划是顾景棠写的,里面的课程设置极其全面,采用的是修分制,除了必须要上主修课,经略,算学,管学等外,还有不少的辅修课,琴棋书画,插画品茶,礼仪装扮,骑射等,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皇后和忠理王妃,以及文康郡主都是难得通透,对世事和生活有独立见解的女子,对于开办女子学院,能为女子争得一份公平很是上心。

    女人有了事业,也如有了第二春。这段时间皇后和忠理王妃等人一心都扑在这事上面。

    生源不愁,她们也在愁老师。

    坤宁宫里,这会季皇后正在和忠理王妃,文康郡主坐在一起查看下面送上来的各科老师的人选。

    “徐家二太太,这个不行。”文康看到这人的自荐信,便道。

    这话说完,便忠理王妃点了点她的头,道“你呀,人家不过就是闲说了你几句,你就记着了。我们看过提些意见,等娘娘看了裁决才是。”

    “二嫂,你呀,不必这般小心,我也不是那等小心眼的人,文康的眼光的本宫也是知道的,那里会因为人家说她几句,便否决这人。肯定是有原因的。”季皇后拍拍她二嫂的手,笑着说道。

    这话一出,文康便笑道“还是娘娘懂我,我娘便总觉的我还是孩子。”

    忠理王妃其实那里不相信女儿,只是有些话,自己这个当娘应该说再前面。

    文康便把她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徐家二太太虽然得了个贤妇的美名,但是她太过重规矩。不光对她那几个儿媳苛刻,就连她自己的女儿定亲后,男方那边不幸出了事,守了望门寡,人家的男方那边都说了是自家没有福气。各自归还信物,徐家小姐再选佳婿出嫁便是了。

    但是她一个当娘的却不心疼自家女儿,嚷着女人就得从一而终,为了名声逼着她女儿嫁了过去。

    男方当然更心疼自家孩子,既然你们徐家愿意,那就更好了。好在徐小姐嫁过后,这家人家因为愧疚对她不错。但是对于一个女子来说,不是出于自愿的话,还是残忍了的。

    至此之后,徐小姐便没有再回过家。

    听完文康说的这些,季皇后眉毛紧凑,这是魔障了吧,事关女儿一辈子的事,如何为了名声轻付,当下便冷道“这人的确不行,不配身为人母。且过于迂腐了。”

    忠理王妃也皱眉道“这人的确不能为人师。”

    她们需要得老师不仅需要文学渊博,而且最重要的是思想上要有所觉悟,不能太过的被所谓的规矩所局限。

    “就是,原先因为我主动要求和离这事,她可是说了我不少闲话,可把我气的,不过等到的我打听到她对亲生女儿都尚且如此,便不气了。只觉得这人怕不是有病吧。就是可怜的徐小姐。”文康郡主接话,感慨道。

    三人说完,又继续往下看了起来,又挑出来一些不合适的人选,最后确定了一份名单出来,便差人去各家通知了。

    三日后还要面试一次,过了才能正式成为女院的老师。

    不久之后,林家的沉静多时的大门便被敲开了,林黛玉的名字便在那份名单上,她如今不过十四岁,但是她上交的自荐信上不只提了首大气洒脱的好诗,还写了些关于女院的看法,见解很是独到。

    受顾景棠所写的那些的影响,还有父亲依靠的黛玉,性情上相比之前的敏感,更添了不少疏朗洒脱,对于感情反而看淡了不少,更愿意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写。

    看过顾景棠的那些好书后,再看市面上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不免觉得少了很多,对于这些书里对女性的弱化极度不满,这不便动手自己写了起来,抱着希望自己写的书也能接用不同的视角,去帮助的更多的姑娘去思考生活的念头。

    黛玉走上了一条新的路,百年后,在文坛也有了一席之地。当然那是后话,这时的黛玉才开始尝试着写文。

    写文毕竟只是副业,爱好,因为一时还不想嫁人,等看到皇后建立的女院要招人,便忙写了自荐信递了上去。

    几天后,黛玉顺利的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女院花苗班的一名老师。

    林如海不是那等迂腐的人,他希望女儿能找到一个依靠,但是一时没有合适得,而且女儿明确的表达了不想早早的嫁人,就这么一个女儿,他那有不心疼的。

    女儿喜欢写话本,又不是什么坏事,他不会拦着孩子。现在女儿想去的当老师,还被选上了。

    当下那是特别的骄傲了,自家女儿可是这女院里唯一一个未出嫁,年龄最小的女老师。

    得了这个好消息,这下几姐妹相聚在林家,一起给黛玉贺喜。

    “恭喜林妹妹了,不对,应该叫林老师了”迎春打趣道。

    探春也作了个楫,笑道“对呀,林老师,请受学生一拜。”这下把黛玉笑的,忙上前挠着两人,几人在屋子里你追我赶的闹了会儿。

    迎春和探春两人虽然也羡慕,但同时也提黛玉高兴。

    迎春没有参加这次招聘,是因为她定下的婚期将至。她和张越泽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信越写越长,感情更加融洽,对于这门婚事,迎春大大方方的应下了。

    不过她和张越泽可是说好了,下次女院再招人,她便去参加。而探春就较为遗憾了,她目前的身份,已经不是官家女了,所以这次招聘她不在列。不过她也慢慢的不去在意这些了,既然没机会便算了。

    她现在更多的心思都花在自己经营的几个铺子上面。誓要做个像巴清夫人那样的女子。

    而一旁的惜春则是惆怅多了,她这个年龄,现在不过才七周岁,因此她即将就读于盛世女院。

    盛世女院便是正德帝为大周朝第一所女院题的名字,而女院目前按照年龄分为三个班级,四到六岁的归为花苗班,七到十岁的是花苞班,而十到十四岁则是花朵班。要不了多久,惜春便将成为花苞班的一名学生。只希望老师不要太严厉,功课不要太多。

    几姐妹在一起有说不完了话,等到散了的时候,迎春看着黛玉和探春的,一手拉着一个,道“初五那天,你们可都要来陪我几天。”

    “我们一定早早的来陪你,看着你穿大红嫁衣出嫁。”黛玉和探春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初五那天便是迎春婚礼纳征的日子,接下来便是告期,迎亲了。对于未来婚姻生活她是既期待又害怕的,她希望人生中重要的时刻,能有亲人,姐妹陪着她。

    此刻的勤政殿,正德帝这会正在和朝臣开会,谈论的大周朝的海权问题。

    顾景棠是倡导重视海权和海军主力派,必然参与在其中。

    说到底之前因为观念的问题。西方已经认识到制霸海洋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付诸于行动。而大周朝对外海外的国家多是一种轻视的态度。

    大多的大臣对海外贸易的利润只停留在听说方面。现在有了出海卖布的船队短短几个月里便赚了十来万的案例,再加上顾景棠的海贸带来的高额利润数据,以及诸多好处面前,大臣们的态度转变的很快速。

    要想成为海洋上的强国,大周朝不止需要重视海军,还要重视强大海贸。

    重整海军和建立沿海商贸行都不是小事,大家不得不连续开会加班,把这些计划各项细则都落到纸上,以便于以后管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0123:59:472020070223:44: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7819437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