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3 章(捉虫)

作品:《原来这里是红楼

    皇城外的京都也并不平静。

    顾景棠把跑到院墙边,两眼放光,恨不的把耳朵的贴在墙上去倾听的小修乐捉了回来,两条小胖腿还在半空中晃动,嘴上大喊道“爹爹,我就是听听坏蛋来了没有,我听话的,不会出去的。就让我看看嘛。”

    “你给我老实的和修安呆在屋里,别添乱。”顾景棠不理他,而是把他和修安带到书房,给两个人布置了新的功课。

    看着新功课的小修乐心里很是不满,嘟着嘴气道“爹爹,你偏心,大哥都可以出去,我就在院子里听听还不行嘛。”

    顾景棠才不相信这个熊的不行的小子只是听听而已,只要给他机会,他可狠不得亲自上场,也不看看自己那小身板。

    “你大哥多大了,你多大,能你到了你大哥的年岁,你要出门我才不拦着你。现在你就老实的待在家里,等会我要出门一趟,你可不能给我胡来,不然,回来,小心你的屁股。我可早就想试一试手感了。”

    这话一出,吓得小修乐捂着小屁屁后退,退了几步后,见爹爹和哥哥都笑着看着他,心里更加不服气,扭头跑去坐着做功课,不理人了。

    顾景棠见他这样,也不在意,而是摸了摸不爱说话的小修安的小脑瓜,说道“修安,修乐就交给你了,你帮爹爹盯着点他,可以吗”

    “好吧。”修安懒懒道,说完又觉得不够慎重,又用力的点了点头,弟弟这么幼稚,不过爹爹都说了,他就帮忙看着点吧。

    见他们都认真在做自己的功课。顾景棠便放心了的出门了。

    太上皇寿宴,设席于宫中宴请文武百官,连御林军的指挥使都受邀在内。所以宫外能拿得出手的官员不多,敢站出来的主事的更少。顾景棠的任务便是协助防止留在外面的北静王的人手溃败的时候伤害到百姓。

    等顾景棠赶到兵马司,张裕已经的等待多时了,见他一到,两人交接了完,便开始分派人手,到京都各主干街道驻守,严防溃兵以及乘乱抢劫掠夺得强人。

    夜渐深,不知等了多久,街道上多处突然传来响声震天,原来是七王爷一派的人马乘机想要控制京都几处城门和各大重营,但是很快他们发现了其中的蹊跷,这里埋伏这大量的好手在等待着他们。

    带头的也是七王爷一派的心腹,见到带队的是昔日的大皇子,当下便有了不好的预感,一路被缠着,免不了又是一番的殊死搏击,双方上千人搅在一处,举火如星,刀剑声不断,喊声大震。

    但是他们那里是昔日大将军王之称的大皇子的对手,只见大皇子带领的铁甲骑士就像凶猛的狼群盯上了猎物一般,四散开来,待斩杀一伙人马后,又汇聚在一起,鹰隼般寻找着下一个目标。

    吓得心志不坚的士兵不断的崩溃四处逃窜。

    而京都的各门各户,听到外面的杀伐声,心惊不已,似乎十多年废太子的逼宫的那一幕再现。家里的老人们经过同样的情况的,当下便紧闭房门,提棍提刀的警惕着乘乱出来抢劫的混人和士兵。

    而这时的贾府,贾赦新搬的院落,得到确定消息的贾赦,回来后便有调了不少老兵到府里,把守好各个门户,墙角下不断的有人来回的巡逻。

    迎春带着贾琮和巧姐,守在她嫂子旁边,王熙凤前几天刚查出怀孕,不过怀象不大好,出了这事又受了惊,肚子一阵的不舒服,这会被扶着躺在床上。

    听着外面“砰”的一声,声音震天动地。巧姐吓得抱住了迎春的胳膊,小肩膀抖呀抖的。连坐在边上的贾琮也忙往迎春身边靠了靠。

    迎春忙安抚了两个孩子一番,也顾不得王熙凤焦急的样子,把巧姐放在的王熙凤身边,吩咐边上的平儿还有小红他们好好的照顾着人。

    便出去主事去了,她嫂子这会不舒服,这府里的人也乱糟糟的,前院有爹和哥哥费心的管着,她心里不由的担心起舅舅家,不知道舅舅和两个小表弟如何。现在也只能安慰自己,舅舅也是提前知道这些消息的,应该早有准备。

    心里才好过点,目前先安排好后院才是正事,可不能让人闹起来。

    便吩咐众人道“去叫了各院的管事嬷嬷来议事”

    不了多大一会儿功夫,十来位嬷嬷都聚在了王熙凤这屋子。

    迎春环顾众人,镇定的缓缓道“嬷嬷们都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吧。我把众位找来,就是要你们知道,现在危机时刻,外面乱成一团,那些溃军和乘乱抢劫的人都可能打上门来,不过前院有不少的家丁看护着,安全还是有保证的,但是诸位这个时候可不要给我闹出什么事来,不要交头接耳,都老老实实的呆着。”

    嬷嬷们忙称是。

    见他们态度服帖,迎春又道“大家都是忠心的,遇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必太过担心,按照我说的做就好了。首先,屋里只留下常用的烛火,余下一律熄灭。还有烦请诸位管事嬷嬷各带些人手,守在后院墙下。每队人带只铜盆,一旦有反贼潜入,你们就敲盆示警。”

    “还有,各屋子里丫鬟们不准任意离开,更不准大声吵闹,有生事者先绑了,待大事解决后再处理。”迎春说完,眼光扫过众人,见众人都点头应和,又道“越是这个时候,大家越发该齐心协力。我们贾家好,大家也能好,知道吗”

    “是。大姑娘。”

    管事嬷嬷们纷纷应道,这才鱼贯而出。各自去忙了。

    很快,外面的多盏灯火便被熄灭了,贾家的园子里顿时出在晦暗中。

    屋里的王熙凤,听到的迎春镇定的嘱咐下人,一项项事情安排下去,原本焦急的心情也镇静了些,用手轻拍着依偎在她身边的巧姐,又让小红招呼着贾琮。心里不由感叹到,这才是大家小姐该有的样子。迎春便成了后院女眷们的主心骨。

    同样的林府处,林如海早早的就感受到了京都的风云变化,府里安排了不少的健仆,还有厚着脸皮从大舅哥那里借来的人手,亲自坐镇大厅,听着多次的门墙被击打的声音。而黛玉也努力在后院管束好下人,两父女就这样兢兢颤颤的平安苦熬到了天亮。

    钱家和陈家也是一样,早有准备,特别是陈家这边,顾景棠还安排了些人手过去帮忙照应,也平安的度过这次叛乱。

    反倒是荣国府这边,因为院子实在是太大了,府里的下人根本顾不过来,所以放弃了不少院室,被几十个还有些胆子的家仆们护着,所有人都聚到了荣禧堂后院,一大家子还有不少的丫鬟们都瑟瑟发抖的听着外面的杀伤抢夺的声音。

    听着外面贼人和家仆们的打斗声,而贾政一家之主,却坐在最靠内的贾母的身边。

    而贾母的另一侧挨着她的一脸惶恐的宝玉,紧靠这宝玉是同样一脸惨白的湘玉。

    只从上次元春省亲后,黛玉那里,即使是宝玉多次上门拜访都被林如海出面拒了。

    贾母无法,最后选了湘云入府来同儿媳打擂台。一住便住到了现在。

    同样惊恐的王夫人,左右看了看周围,选了个木凳子抱着,自个浑身还在打颤,却还是站在宝玉前面,把他护在身后。

    另一边探春和身边的两个丫鬟挤在一起,偷偷的头上拽下根银簪握在手心。

    而这时赵姨娘拉着贾环塞到探春的边上,手里提着根粗粗的木棍护在他俩的前面,探春看着站在她前面的姨娘,心里一时无味繁杂。最后只有这个满嘴粗俗,对她骂骂咧咧的亲妈惦记着她,护着她。

    就在这时,坐在最外侧的是薛家。薛蟠看着母亲吓的满脸苍白,又看边上的小妹面上镇定,但是拉着她衣袖的手,却在不断的抖动。

    他是蠢,但是他不傻,在这样下去,一旦这些贼人闯了进来,小妹怎么办他一定要保护好母亲和小妹。坚定的信念给了他无限的勇气,薛蟠突然大叫一声。“娘,小妹别怕,我这就去杀了这些贼人。”

    便提起手里的长剑,便往外一冲,双眼泛红,盯着人就一顿乱砍,凭着这份孤勇,也吓住了起了坏心,还想进来在捞一笔和尝尝这侯府小姐的滋味的这些贼人。

    看看天色已经微微泛白了,这些贼人一时间也冷静了些,一旦局势稳定官府便会有人来巡查,他们可不想被捉住,还不如趁现在拿着手里的东西出城,远走高飞。当下便避开薛蟠的剑,乘机狠狠的踹了人一脚,便跑了。

    而有了顾景棠的参与,用上神识,捉起那些溃兵和乘乱打劫的地痞流氓来,一捉一个准,将城北居住的普通百姓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很快便带领着兵马司人马,一路从城北巡查到城南,看到门户大开的荣国府,便进来查看了一番。

    看到顾景棠和他身后的士兵,一大家子人才松了口气,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好不容易看见能帮忙的人,贾家也不管熟不熟的,拉着顾景棠不愿让他走。

    顾景棠解释了几次现在街道上都有巡逻的士兵,贾家还是不太放心,烦的顾景棠直接懒的再理他们,带着人急匆匆的走了。

    他接下来还有的忙,不仅要清理街道,还要处理那些倒在地上的反贼,可能也曾是良民,更有人是名门之后,不过跟了七王爷,结局可想而知。同时,还要统计这次反叛产生的损失等。

    就在不少的大臣看来,宁熙王这次的逼宫,闹的像是过家家一样不过几个时辰便结束了。

    除此之外,也让不少大臣清晰的认识到了他们这位平常沉默寡言,甚至在他们眼里欠缺些威信的陛下,才是真正的精于默算的君主,看看他身边配陌刀的军士,还有这一场引君入瓮,一次便解决了两个敌人,还一丝坏名声都没有留下。

    次日天大亮了,入宫赴宴的大臣们才等到允许陆陆续续的出宫。最近几日的朝会都停了。

    经过太医一夜诊治的太上皇,也在太和殿清醒了过来。这个躺在床榻上发髻花白蓬乱,褪去了皇权光环下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干瘦老人,完全没有了昔日在朝堂之上的威严。

    边上不止正德帝,还有刚从宫外赶来的曾经的大皇子,如今的忠义王,还有忠顺王。

    因为簪上有毒,这毒发作的时间极快,已经蔓延到了心肺,太医委婉的告诉皇上,太上皇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正德帝便把忠义王和忠顺王召了进宫,见上最后一面。

    正德帝看着躺在床上的太上皇,从小在他心里威严的像一座大山一样的父皇,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的不断变小,直到在先太子自刎的那一刻全面崩塌,但是此刻看着命不久矣父皇,正德帝的一时百感交集。

    而此刻的太上皇,眼神有些飘忽的望向边上的正德帝,待看到床边的忠义王和忠顺王,心里瞬间明白了过来,不过都是要死的人了,现在这样大儿和三儿愿意辅佐四儿,也好。

    “长陵你来了,这都有多久了,我们两父子多久没见了,你怎么双鬓都白了。”

    被叫的忠义王,曾经的大皇子。心里闷闷的,怎么双鬓都白了,他这个罪魁祸首还不知道吗

    当年被废,一圈禁便是十来年,这样的日子他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这些年圈在方寸的府里,他慢慢的想明白了许多事情。

    他和太子相争了那么多年,不过都是父皇手里的棋子罢了。曾经他最羡慕的,整个宫里最尊贵,父皇最疼爱的太子,也不过如此,在父皇心里还是敌不过皇权,什么都及不上朝局平衡,一旦朝局不平衡,威胁到了他的皇位。

    连太子不也是一步步被逼着走上了不归路,何况他呢。

    曾经的大将军王,不也一样。他这辈子,风光过,落幕过,为失败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王妃走了,几个女儿先自己一步也走了。

    想到王妃临走前对他的不放心,还有对允琪的担心,为了王妃好不容易的给生下来的嫡子,他也要振作起来。这孩子才二十来岁,大好的年华才开始,他不能让他跟着他一辈子被圈禁着。既然现在四弟愿意用他,他便出来给他效力。

    想到以往的那些事,忠义王便不想搭理他父皇,但是想到人都要死了,还是闷闷的回道“嗯,有十一年了。”

    “是呀,明熙走了也有十一年了。已经过了这么久了,朕也该下去见他了。只是他肯定不想见到朕的,他那么骄傲的人,肯定不会原谅朕的。”

    当他说出这些话时,眼神望向虚空。仿佛看到了那个他亲手带大的孩子,他亲手给他启蒙,教他骑马,带他放过风筝最疼爱的儿子,最后还是被他毁了。

    回过神后,太上皇这才把目光转到正德帝身上。对着他欣慰道“你是个好的继承人。即使朕不想承认,但是你的确是最适合的。以后这江山就交给你了。”

    说完,正德帝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太上皇便含着笑走了。

    耳边响起宫女内侍的哭声,直到宫鼓连鸣四下,一短三长,太上皇驾崩了。

    这三兄弟才反应过来,这个叫他们崇敬过,怨恨过的父皇没有了。

    忠义王长叹了口气,和正德帝打了个招呼,便出宫换孝服去了。

    一直没有人搭理,当了半天透明人的忠顺王也跟着走了。果然老头子到了最后要走了,还是一样的偏心,都没有对他说过一句话。虽然抱怨,出了宫门躲到了马车里,还是忍不住掉了泪。

    以后真的没有父皇了。

    正德帝一个人站在太和殿前久久伫立,想了很多,想到去世的先太子,想到刚走的父皇,还有那些年过去的一桩桩的事情。他能做的便是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将用会一身去抵御权力对他的侵蚀。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1722:35:422020061822:58: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眠30瓶;张轶萌5瓶;沐风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