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37 章

作品:《我爹是王羲之

    第二百三十七章大小区分

    王献之被封为太保的消息,立马传遍整个建康城。

    这是琅琊王氏出身的第二位丞相。年纪未到立志,却当上了丞相。备受众人关注。

    尤其是王献之本人,不久前因容貌俊美,被围堵在街头。已经获得了一大批爱慕者。听说王献之当成了丞相,众人立马朝乌衣巷奔去。

    这一日,乌衣巷车水马龙,挤满了人。

    各大世家纷纷前来道喜。王献之的友人们,也都来到了王家。

    宫里派来的使者,挤不进乌衣巷,只好大声叫喊“吾等奉皇命,特来传旨诸位借过”

    听到此话,众人这才让出一条路。

    使者艰难的挤过去。

    王献之睡得正沉,王家子弟得知消息,欢喜地跑来吵醒他。

    “七郎快醒醒你被封为太保了”

    “以后要叫七郎王丞相了”

    “王丞相快起来宫里派人送来了金印,要亲自到大门迎接”

    王献之睁开眼睛,望向他们。

    “我知晓了。”王献之打了个哈欠,推开众人,从榻上起来。

    阿陌高兴地凑过来,为王献之披上衣衫。

    阿陌转头对其他王家子弟言道“诸位郎君,不如到外候着。小奴先伺候七郎梳洗更衣。”

    王家子弟羡慕地望着王献之。有人出声说道“七郎真是俊美。我的容色能及你一半,那该多好”

    “今后要叫王丞相”王珣纠正道。

    “王丞相多生疏”那人撇嘴。

    王献之转头看向他们,笑着说道“自家人何必如此多礼。如往常一样即可。王丞相倒是把我叫老了。”

    王家子弟笑起来。

    已经及冠的王家子弟告诉王献之“这倒是。一叫王丞相,我便想起阿龙从翁。”

    从前,王丞相这个称呼,默认为王导。

    如今,琅琊王氏又出第二位王丞相了今后,可要将前一位王丞相与现在这位王丞相区分开来。

    王珣说道“不如叫小王丞相”

    其他人纷纷点头“倒是可以如此这样一来,便能区分前一位阿龙从翁与七郎了”

    王彪之下朝回来,发现乌衣巷都是人,挤都挤不进去。哪怕亮出琅琊王氏的身份,也没人在意,围堵的路人,都不肯退让。他只好从车上下来,绕了一段路,从后门走进王家。

    看到王彪之走后门进来,王家仆人大吃一惊,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王彪之走进来后,直接问道“七郎醒来否”

    王家仆人张大嘴巴,一副吃惊的模样,没有回应王彪之。

    王彪之嫌弃地看了眼那个仆人,转身离开。

    一路往王献之的院子走去,半道上碰到王家的管事。王彪之问道“七郎醒来否”

    王家管事向王彪之行礼,一脸喜色地说道“郎主七郎被封为丞相了大喜”

    王彪之刚从宫里回来,当然知道这件事。他再次问道“七郎此时在做什么”

    王家管事笑着告诉王彪之“宫里使者送来圣旨,正等着七郎到大门接旨”

    王彪之皱着眉头说道“他还没起来”

    王彪之也不让左右搀扶着他了,他加快脚步,往王献之的院子走去。

    王彪之还没到王献之的院子,便在院子外面碰到了许多族人。

    王家族人都挤在王献之的院子外面。正等着王献之出来。

    王彪之抬高声音说道“都站在此地做什么各回各院莫要耽误七郎的正事”

    王家族人讪讪地点头,慢吞吞地离开了。

    王彪之走进院子里,听到屋里传来各种说话声,看到王献之被一群王家子弟拥簇出来,王彪之出声说道“汝等不好好看书学习,在这里缠着七郎做什么”

    王家子弟

    王彪之说道“看到七郎如此风光,汝等难道没有出仕之心想要出仕,如七郎这般当上丞相,就得好好学习用功读书”

    王家子弟

    他们哪有王献之那个本事

    王献之在宗塾待了没多久,就被小皇帝征辟了。压根没读多少书。王献之就是个奇葩甚至,可以用非人哉来形容外面人人都说王献之是天人转世,为的是拯救苍生才来到人间。这样的人,王家子弟怎么可能比得过

    王家子弟讪讪地点头离开。

    人都走了,王彪之走过来,他打量着王献之,满意地说道“不愧为王家麒麟。妙哉妙哉七郎随我到大门,接旨吧”

    王献之笑着颔首。没想到来到王家大门,被外面密集的人群惊到了。

    “这么多人”

    王献之低声呢喃。

    王彪之笑着说道“如玉美郎,少年丞相,全城的百姓,都向来目睹七郎的风采。”

    王献之的笑容有些不太自然。

    “琅琊王献之,接旨”

    来使大喊一声。

    王献之行礼。

    王彪之与王家族人也行礼。

    顾和等人就在一旁围观。

    来使念完圣旨的内容,将圣旨与太保府的金印交给了王献之,并且向王献之行礼。这才转身离开。

    武陵王笑着走过去,出声言道“王丞相”

    顾和也凑过去,笑眯眯地说道“新朝之后,王家出了两位丞相。不如以大小区分日后就叫小王丞相好了”

    王献之笑着对他们言道“多谢诸位。若非诸位支持,献之也无法位及三公。诸位请”

    王彪之立马将宾客请进来,让王家族人与王家仆人用心招待来客。

    王献之成为丞相的消息,像疾风一般,迅速传到各地。

    消息传到会稽,传进学堂里的时候,王羲之正在与全体教职工开会。

    “郎主郎主大喜七郎当上丞相矣”

    仆人忘了场合,高高兴兴地闯进屋子里。

    众人闻言,微微一怔。

    就连王羲之也怔住了。

    谢安轻笑一声,开口对王羲之言道“恭喜先生。”

    王濛高兴地说道“日后若是见到官奴,要称呼官奴为王丞相矣”

    王玄之呆呆地问身旁的王徽之“官奴当丞相了”

    王徽之伸手掐了一下王玄之的手,挑了挑眉。

    王玄之吸了一口凉气。

    疼

    这是真的

    “官奴竟然当上丞相矣”王玄之激动地对王羲之说道。

    王羲之回过神来,扯了扯嘴角,笑容很淡,眉目之间甚至露出担忧的神色。

    这几年,王献之在庙堂上过得不容易。如今,当上了丞相,只怕将来在庙堂之上过得更是艰难。

    当初王导成为丞相之后,其他士族联手,多次寻找机会弹劾王导,想把王导从高位上拉下去。王敦作乱的时候,王导与身在建康的琅琊王氏族人,险些被朝廷治罪。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了。

    越想,王羲之的眉头簇得越紧。心里为王献之担忧起来。

    这会议的内容,直接变成了谈论王献之升官的事情。

    王羲之心情复杂,他走出了屋子。

    王徽之起身跟出去。

    王玄之拉了拉王肃之与王操之,让他们跟上。

    王羲之走到外面,眉眼忧愁地望着院里的景物。

    王徽之漫不经心地言道“官奴天生适合官场,更何况,有琅琊王氏帮助,他不会有事。”

    王羲之转头看了眼王徽之,他低声言道“若是其他士族联手对付琅琊王氏,只怕琅琊王氏承受不了诸位世家的政治攻击。”

    王羲之出生在天下大乱时期,他亲眼见证琅琊王氏的兴起,知道王导与琅琊王氏有多不容易。当初王导被庾亮、陶侃紧紧相逼,若不是与郗鉴联手,通过王郗两家联谊,达到政治结盟,恐怕当时王导就被庾亮与陶侃逼出庙堂了。

    想起成长时期,经历过的事情,王羲之的面色越发凝重。

    王徽之不以为然“阿耶不必担忧。官奴比你更清楚这些事情。”

    王羲之懒得理会王徽之,他加快离开的脚步。回到办公室,直接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王献之。

    王献之收到王羲之的信,是半个月后的事。

    见王献之笑得这么高兴,王彪之问道“是家书”

    王献之望向王彪之“叔父来了。阿耶给我捎来家书。”

    王彪之点头,他问道“你阿耶都说了什么”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阿耶恭喜我成为丞相。并且告诉我,二郎与三郎定亲了。二郎的婚期举办在季秋之初,让我务必归家,参加二郎的婚礼。”

    王彪之诧异“二郎与哪家女郎定亲”

    “是司马氏女。具体身份,献之也不清楚。”王献之不想将对方的身份告诉王彪之。

    王彪之一听,王凝之竟然娶了司马氏女,他皱着眉头说道“为何要娶司马氏女司马氏女,配不上琅琊王氏嫡子。更何况,你如今身为丞相,如此身份。你的兄长,应该娶能帮助你的世家女。”

    王献之不想跟王彪之讨论这个话题,他转而言道“只怕到时候我没空参加二郎的婚礼。”

    王彪之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问道“凉国那边有进展了”

    王献之颔首“谢艾已经与当地世家商谈好了,打算扶持张玄靖为新凉王。”

    “张玄靖”王彪之低声呢喃,他诧异地说道“未曾听闻此人大名。”

    王献之告诉王彪之“因为张玄靖五年前出生,五年前,凉王与晋国关系日渐冷淡,那时候起,凉王便不再向晋室上表凉国的情况。”

    王彪之点头,他低声说道“扶持一个稚子为新凉王,只要辅佐大臣心向晋国,这便足矣”

    新凉王人选已经选出来了,很快,凉国就会易主。到时候,只要新凉王上表朝廷,向晋国求助。晋国就有理由收拾秦国了

    作者有话要说王羲之好担心官奴

    谢安担心他不如担心他的政敌。谁敢惹王七这小子。,,,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