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作品:《渣攻不渣了[快穿]

    孟向北是个细致讲究德人,但凡要做事,肯定要做到最后。

    画画的时候,他表情专注而严肃,极为认真,周围很安静,他也没有受到什么干扰。

    半个时辰的时间,一幅麻姑献寿图一气呵成。

    仙姑乘仙鹤踏云而来,手上端着先酿,寿桃。

    “好好好,画得好啊。”黄老板赞不绝口。

    他虽不是读书人,可做的书斋生意,对这些方面的鉴赏能力不亚于读书人。

    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孟向北的画比起他从那些所谓的书画大家购买来的也不逞多让啊。

    黄老板喜欢,他相信刘员外也会喜欢。

    能在短短时间内画出这样一幅画,黄老板不得不重新审视下眼前的男人,按理来说,这样有才华,又气质的文人,他应该听说过才对,怎么他却没有什么印象呢

    “孟公子,不知这画你打算卖给黄某多少钱”黄老板试探性地问。

    “黄老板是个实诚人,不如您给个价,孟某相信您。”孟向北确实不知道这方面的行情,不想胡乱开价。

    黄老板略微沉思了一番道“孟公子,我这桃李书斋一般卖出去的画在一两到五两内,不过黄某确实喜欢孟公子的画,这样,这幅麻姑献寿,黄某十两银子跟你买,不过希望孟公子以后如果有作画,能优先卖与我们桃李书斋,或优先在我们这里寄卖。”

    寄卖,是文人与书斋交易的一种方式,把自己的书法,画作寄卖在书斋,给书斋租借费,等画卖出再给书斋一定的分成。

    “可以。”孟向北爽快答应了。

    两人商议了下寄卖的事情,签订了契约,黄老板给孟向北免了租借费,分成按照二八分,孟向北八,书斋二,但孟向北必须每个月至少画两幅画。

    其实这契约,乍一看是孟向北占了便宜,实际上黄老板是笃定孟向北的画能卖出高价,这样书斋抽的分成就高,不仅与孟向北成了朋友,还能长期合作。

    除了卖画,孟向北还打算抄书。

    从书斋借书回去抄是需要押金的,孟向北借了几本书,原本要交的押金被黄老板做主免了。

    孟向北买了几本考秀才需要的书,花了八两银子,啧啧,实在是贵。

    最后,孟向北拿着书和剩下的二两银子出了书斋。

    “老板,您就不怕这位公子拿了书跑了。”孟向北离开后,小二凑到黄老板身旁嘀咕着,他说的是借孟向北回去抄的书,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家老板这么“大方”。

    黄老板抬手,狠狠敲了下他的脑袋,“你啊你,怎么那么没有眼力,那人是会为了区区几本书跑路吗以后遇到人要留心观察,这个孟向北,不是个池中物。不过,还是得让人去查查。”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不可能平平凡凡。

    “明白,小二的记住了。”

    “嗯,以后遇到这孟公子,要客气点。行了,去把画裱起来吧,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你毛手毛脚的,万一弄坏就不好了。”小二再次被嫌弃了。

    孟向北本来还想在街上弄个摊替人家写书信呢,没想到进了趟书斋,有那么大的收获,那也暂时没必要写书信了。

    不过黄老板那么看重他也是能理解的。

    在大盛朝,但凡和书有关的买卖,那都是暴利行业,这也导致有不少商人做这方面的生意,其中的竞争也激烈,所以黄老板才会在与他初次见面,笃定他有能力后,给了他大价钱,签了契约。

    出了书斋,孟向北来了茶楼,点了壶茶,听说书。

    这年头,说书也是一个挺赚钱的行业。

    茶楼里,满堂皆是人,人们边喝着茶,吃着点心,听得津津有味。

    说书先生是一个瘦高留胡子的中年人,听说也是个童生。

    讲的是武侠类别的,讲到高潮处,众人纷纷喝彩道好。

    孟向北打听了下,这里说书内容比较单一,除了武侠类,就是神话类,内容也一般,但经不住这是老百姓们接触“文化”的一个机会啊。

    魇兽以梦境为食,为了寻找,吞噬梦境,他上天入地,去的地方很多,见识多了,听到的也多。

    让他来说书,他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他接了画画和抄书的活,又要参加科举复习,没那么多时间来说书,而且来回县城太远了,他懒得来回跑。

    所以,他打算写了,到时候卖给那说书先生。

    仰头将茶一饮而尽,孟向北心里有了主意,离开茶楼,开始逛街扫货。

    家里穷得叮当响,人都快饿死了,还欠债,必须得马上补给。

    幸好今天还有二两银子。

    只要不花在与书相关的东西上,二两银子还是能买很多东西的。

    孟向北不愿意委屈自己和家里的瘦弱的父子俩,买了米,面粉,盐,油,菜等,又割了猪肉,买了鸡蛋,想起父子俩单薄的衣裳,他又打算买几件衣服,可钱好像有点不够,他退了一步,买了布。

    那么多东西,路那么远,孟向北一个人提不回去,花了几个铜板雇了牛车。

    “我可怜的毛毛,乖孙啊。”

    “疼不疼啊,姥爷给毛毛呼呼,呼呼就不疼了。”

    孟家土炕上,毛毛腿受伤躺在床上,坐在土炕边缘的是一个瘦弱的老人。

    他很瘦,又上了年纪,以至于露出来的皮肤都贴着骨头,干爸爸的,脸上满是褶子。

    他身体不好,时不时地咳嗽几声,病恹恹的,仿佛随时会倒下般。

    “姥爷,毛毛不疼。”

    林父心疼地摸着毛毛的头发。

    林泽卿给他倒了一杯水,问道“爹,您怎么过来了。”

    林父叹了口气,“毛毛都伤成这样,我这个做姥爷的怎么能不过来,难不成你要一直瞒着我。”

    林泽卿在旁边坐了下来,垂眸,有些愧疚,“没有,我只是不想让您担心。”

    “唉,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报喜不报忧。”

    一个月前,林父被孟向北赶了出来,因为村长好心,暂住在村子另外一头的旧房子里。

    那房子据说以前是一个鳏夫住的,后来鳏夫死了,那房子就一直空着。

    他现在住的地方与这里差得较远,消息也滞后。

    这次,听到毛毛受了这么严重的伤,他也顾不得身体不好,顾不得来了之后会受到孟向北的冷眼或驱赶,急急忙忙过来了。幸好,孟向北不在,他暗暗松了口气。

    在林父的要求下,林泽卿将事情始末告诉他。

    听到孟向北居然借钱,亲自带着毛毛去县城看大夫,林父错愕,这完全颠覆了他以往对孟向北的认知。

    林父从怀里拿出了一个浅蓝色的旧荷包,干瘦的手指将它打开,倒出了里面的十几枚铜板。

    这荷包,是以前林泽卿的阿么,也就是林父的夫郎送给他的,在夫郎死后,这荷包更是成为了林父对夫郎唯一的寄托。

    林父拉过林泽卿的手,将铜板塞到他手里,“爹这里还有一点钱,你拿着拿着。”

    “爹,我不能要。”林泽卿将手缩了回来,态度强硬地拒绝。

    林父身体不好,不能劳累,没办法做工,按照孟向北以前的说法就是,林父的存在是在拖累人的。

    林父被赶到旧房子独居后,如果没有林泽卿去救济,很可能早就死了。一直也觉得自己是拖累的林父,在被孟向北毫不留情地嘲讽后,寻短见了。后来是林泽卿苦苦哀求,拦了下来。

    住在旧房子里的林父靠林泽卿的救济过日子,他没办法做工,可想而知,这十几个铜板是当初林泽卿偷偷给他,他又暗中存下来。

    “乡亲们是好人,因为毛毛的腿欠了乡亲们那么多钱,能还一点是一点。”林父再次把铜板塞到林泽卿的掌心里。

    林泽卿怔然,不愿辜负老人的一番好意,红着眼眶接过。

    “对了,孟向北那小子呢”林父低声询问。

    林泽卿低垂着头,咬唇,并没有说话。

    林父的脸微沉,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他是不是又去县城了,去喝酒,去逛青楼了”

    林泽卿轻轻点了点头,

    林父剧烈咳嗽起来,胸口上下起伏,林泽卿连忙拍着他的背,给他顺着胸口。

    直到缓了过来,林父悲泣,“我苦命的卿哥儿啊。”

    “卿哥儿怎么了”

    牛车刚到家门口,悲凉哀叹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孟向北以为卿哥儿出了什么事,立刻跳下车,往屋子里奔去。

    就见大屋里,一身形消瘦,脸色苍白,明显病恹恹的老人拉着卿哥儿,神色悲伤。

    他循着声音,猛的看到着急进来的孟向北,吓得往后缩了下,一双浑浊的眼惊恐看着孟向北。

    孟向北站在原地,一眼认出老人。

    这不是他的岳父嘛。

    那他能明白刚刚那话是什么意思了。

    孟向北不由得尴尬。

    一时间,三人面面相觑,寂静了下来。

    “你,你怎么回来了”林泽卿看了下外面的天色,才刚过了午后,太阳依旧悬挂着,又上下打量了番孟向北,模样清醒,没有醉醺醺的,他悄悄深呼吸了一口气,没有酒味传来。

    “我从镇上办完事就回来啊。”

    这时,外面传来了赶牛车人的呼唤声。

    孟向北拉起林泽卿的手往外走,“我买了东西,跟我一起去拿进来吧。”

    林泽卿不敢挣脱,只能跟着他走出去。

    牛车上,满满的米粮,面粉,菜,肉等,还有一匹素色的布,还有几本书。

    林泽卿站在牛车前,“哪,哪来的。”

    孟向北率先将书拿出来,“买的呗,我们赶紧把东西搬到厨房。”

    说着,他转身进大屋,随手将书放在简陋的书桌上。

    “卿哥儿,赶紧搬吧,人家刘叔还急着回去。”孟向北出来,看到林泽卿还站在原地,像傻了般。

    林泽卿被指挥着,与孟向北一起将东西放到厨房里。

    满满的东西将小厨房占了一半。

    林泽卿扭头看向正在倒水喝的孟向北,止不住心里的好奇问,“这些东西,你说你买来的,你有银子”他估摸了下,起码需要二两银子。

    事实上,林泽卿猜对了,孟向北还真是把钱花得只剩下几个铜板。

    连续喝了几杯水,孟向北终于解渴,放下水壶,他兴高采烈道“我今天赚了十两银子。”

    说着,孟向北将今天在书斋作画,卖画得事情说了下。

    他说得简单,可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得意,如同一只开屏的孔雀,眼睛亮晶晶,似乎在说我那么厉害,你快夸我啊。

    林泽卿睁大了眼睛看他。

    林泽卿知道,在大盛朝,读书人是最矜贵的,可他没想到一幅画就卖出了十两,有,有那么好赚吗要知道他绣一个荷包才三个铜板,他一天最多也只能绣三个。

    他不太相信孟向北的话,可厨房里的东西摆在眼前。

    孟向北缓缓走到林泽卿面前,认真道“卿哥儿,我会努力赚钱,努力考科举,让你和毛毛过上好的生活。”

    男人的眼眸深邃而迷人,林泽卿冷不丁被里面藏着的深情灼烧到了,立刻低下了头,他双手揪着衣角,没有说话。从孟向北的角度也看不到他的表情。

    孟向北也没渴望立刻让林泽卿原谅他,但他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孟向北倾身上前,抱了下林泽卿,转身立刻了厨房。

    林泽卿愣在原地,男人的怀抱触之即离,连体温都没来得及感受到,可他平静无波的心还是起了一丝丝波澜。

    林父在大屋里坐立难安,想出去又不敢,不出去又不放心。

    孟向北急急忙忙把卿哥儿拉走,也不知道是去干嘛,他只看到两人往厨房里搬东西。

    他不敢去打扰,也不敢去问,就怕触了孟向北的霉头。

    孟向北生气骂他没关系,可他怕孟向北会把怒火发泄到卿哥儿和毛毛身上。

    孟向北出了厨房,就瞧见大屋里探头探脑着急的林父,他走过去,笑着道“岳父,你今天过来啦。”

    林父的身体随着孟向北的靠近,略有些僵硬,点头低低地“嗯”了一声。

    孟向北走到土炕边,察看着毛毛的情况,边道“岳父,您是来看毛毛的吧,毛毛的腿已经看过大夫了,大夫说休养三四个月就能好,您放心,我和卿哥儿会好好照顾他的。”

    在孟向北来到土炕边的时候,林父已经不着痕迹远离了,面对和颜悦色的孟向北,他有些恍惚。

    这个人,真的是孟向北吗

    这时,林泽卿进了屋子,手里拿着东西。

    “这也是你买的吗”

    那是用油纸包着的点心和几个肉包子。

    孟向北一拍脑袋,“对,我买的,居然还忘了,卿哥儿,把点心和肉包子分了,你们赶紧吃掉。”

    林泽卿是在整理粮食时看到的,手里的肉包子还有些温度。

    “不,不用了,你吃吧。”

    “我回来的时候已经吃过了,这些是专门买给你们的。”

    “那要不,留着你下顿吃。”

    孟向北叹了口气,接过点心和肉包,一一分给他们三人,“赶紧吃。”

    林父看着手里的两个肉包子和一块点心,眼睛微微睁大。

    他,也有吗

    可孟向北不是最讨厌他,以往看到卿哥儿去接济他,都会大发雷霆吗

    林父,林泽卿怎么想的,孟向北暂时管不了。

    他正在投喂毛毛。

    香喷喷的包子,里面还有剁碎的肉,香糯可口。

    以前,孟父还在的时候,毛毛偶尔能吃上一些肉,后来,孟父死了,毛毛再也没有吃过肉。

    肉真的好好吃,好香啊。

    给毛毛投喂了一个肉包子,孟向北又把一块点心递给他。

    毛毛两只手拿着点心,低头,小口小口地咬着,像是不舍得一下子吃掉般。这可爱的模样,像是一只小仓鼠。

    孟向北的心软成一片,恨不得把他揉进怀里。

    他更加坚定了要好好赚钱养媳妇孩子的决心。

    林父摄于孟向北以往的压迫,最终还是把肉包子和点心吃了。

    他有些感慨,这还是他第一次吃到孟向北这个所谓的哥婿买给他的东西。

    孟向北在,林父不想多待,打算回去。

    “爹,我送您回去吧。”孟向北随口道。

    林父吓得咳嗽了起来。

    孟向北瞥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默默去厨房,拿了一部分粮食出来,

    “爹,走吧。”

    林父能拒绝吗敢拒绝吗当然不敢。

    林泽卿本想自己送,可孟向北坚持。

    孟向北拿着粮食,迁就着老人慢吞吞的步伐,往村子的另一头走去。

    老人的身体是真的不好,走得慢,时不时咳嗽,上气不接下气。

    孟向北真怕他走快着,老人为了跟上他的步伐,会厥在路上,那可真是罪过了。

    想了想,孟向北直接把林父背了起来。

    “你,你你,放我下来。”

    “岳父,别动,我背您能快点。”

    林父当然知道被人背比自己走路要快,可这是孟向北的背啊,这跟老虎的屁股差不多,他敢去摸吗他吓个半死,可孟向北不管不顾。

    孟向北掂了掂背上的老人,有些心酸。

    老人是真的瘦,背着没什么重量,真的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1018:11:212020041117:30: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歲月风平10瓶;骆一锅的日常、729团粉小甜心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