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大喜

作品:《[清穿]咸鱼后我当上了太后

    过了六月之后,  绵怡便奉了思宁去了热河避暑。

    避暑山庄虽然不如园子大,但是却比园子凉快,思宁在避暑山庄过得也相当安逸。

    不过这段时间绵怡倒是格外忙碌,整日里也不见人影,  之前每日还过来请安,  如今隔了好几天也不见人影。

    思宁也不是一天见不着儿子就担心的坐立难安的人,  但是却也怕儿子熬坏了身体,  便让青衿每日提了参汤送到绵怡跟前,她是怕儿子忙急了连饭也忘了吃。

    不过绵怡明显也很给思宁面子,  每次思宁送过来的汤或者饭,他都会老老实实的吃完。

    皇后这边的宫女紫鸢知道了这事儿,也忍不住对皇后谏言“娘娘,皇上这几日这般辛劳,  您也该给皇上送些吃的才好,也让皇上知道您对他的一片心。”

    皇后听着这话,却只是愣愣的看着窗外,许久才叹了口气。

    “若是我送过去,皇上只怕也不会吃上一口吧。”

    紫鸢听了这话满脸惊讶“娘娘为何这样说,皇上自来对娘娘尊重有加,  怎么会不吃娘娘送过去的东西”

    皇后苦笑一声,  沉默许久,  还是决定遮掩过去“我也就是随口一说,  这件事不必再提了,免得打扰皇上办公。”

    紫鸢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但是看着皇后不想多谈的样子,  紫鸢还是压下了心中疑惑,  再不多言。

    皇后此时当然也知道紫鸢的疑惑,  可是她却没有再解释的意思,只是低着头,想着她与皇上之间的关系。

    她们是夫妻,还有一个这样优秀的儿子,可是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她依旧觉得自己并不了解丈夫。

    他们举案齐眉,他们相敬如宾,可是他们之间也时时刻刻仿佛隔着一层什么。

    或许这就是帝王之爱,从不会彻底交心,也从不会放任自由,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克制的,清醒的,有分寸的,若是有人越过了那条线,那么结局想来也不会太好。

    皇后将这一点想的很透彻,因此即便如此,她也并不抱怨,并不会觉得痛苦,只是难免会有一丝丝遗憾,他们到底,也成不了真正亲密无间的夫妻。

    绵怡忙过了这一遭之后,今年木兰秋狩也没有举办,倒不是绵怡不喜欢,只是如今国库真的告急,绵怡要做的事情也是四处要钱,这种烧钱的大型活动只能少办。

    许多满族大臣觉得不满,毕竟木兰秋狩不仅是围猎取乐,更是与蒙古王公交流感情,同时也是检验八旗子弟的骑射功夫,保持骑射风俗。

    可是现在绵怡一言九鼎,他们便是心里不高兴,也一句拒绝的话不敢说,还得在那边高呼皇上万岁。

    绵怡心里也清楚这些人心中的不满,他倒没有头铁到彻底与大臣决裂,而是在这个时候,将一个宗室之女赐婚漠北蒙古王公,先稳住了这一支距离朝廷比较远的蒙古部族。

    至于京中的这些大臣,在绵怡看来,不过是冢中枯骨,翻手就可倾覆,倒是不必太过在意。

    绵怡的这番操作,让之前的风波平息了一些,同时也让大臣们看到了皇上的坚定,知道如今这位,可不必从前,意志之坚定,等闲是动摇不得的。

    绵怡这边连续出手,奕煊的婚期也一天一天近了。

    眼看快到了九月,皇后就与皇上请命,要回宫给奕煊准备定礼。

    绵怡听了自然允准,同时也命令内务府要用心办理,还给奕煊赐下了许多东西。

    奕煊谢了恩之后,就奉了皇后回了宫。

    思宁倒也想回去参加孙儿的定礼,但是因为来回路途也不算远,绵怡自然不能让额娘跟着旁人回去,因此思宁到底还是留在了避暑山庄。

    一直到九月中旬,奕煊的定礼都结束了,绵怡这才奉了太后回转圆明园。

    回来之后,看着皇后满脸高兴的样子,思宁就知道这回的定礼办的不错。

    皇后也来思宁这儿和思宁说了许久这次的事儿,思宁细细听了一遍,也看出来皇后是用了心了,便笑着点点头“你办的很妥当,想来日后奕煊大婚的时候,旁人倒也不必操心了。”

    皇后谦虚的笑笑“哪里,儿臣也是头一次办这事儿,有考虑不周到的,还得皇额娘提点。”

    思宁知道这是皇后恭维自己呢,便也只是笑了笑。

    之后又说起了大婚的程序,思宁大概听了听,和当年绵怡的程序差不多,看出来皇后是遵循了绵怡的意思,并不奢费,但是却也尽量做到了不丢体面。

    思宁看着皇后精打细算的样子,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如今绵怡要改革,用钱的地方很多,不免就要委屈些许,不过即便如此,与普通老百姓相比,那也算是很奢华的生活了,做人还是要知足才是。

    等到了十月底,奕煊的婚期终于到了。

    但是奕煊本人却很淡定,哪怕他身边的其他人都很激动。

    塔娜跟着皇后学管家,一天三遍的要与人订对聘礼和嫁妆的数目。

    绵怡也抽空找奕煊说了一回话。

    好像人人都在围着奕煊忙碌,但是偏偏奕煊自己看着一点不着急,也不激动,根本不像是个要成婚的少年。

    思宁都有些诧异,这孩子也未免太能端得住了。

    大婚前一天,富察家的嫁妆入了宫。

    这份嫁妆除了富察家自己出,内务府也是出了一部分的,这是以往阿哥成婚的习惯,奕煊身为皇长子,内务府补贴的还比以往更多了一些,所以这份嫁妆也算是看着煊赫。

    思宁还特意去看了一回,真真是上到婚床,下到马桶,样样齐全,而且都是好料子做出来的,看起来富察家也是给闺女攒了不少的好东西。

    嫁妆摆了一院子都差点摆不下,后来借了旁边的院子,这才摆完。

    娘家人铺床的时候思宁就没往跟前凑了,她出行那是大工程,周围不知围了多少人,这种事儿都掺和,只怕要搅了奕煊的好事儿。

    思宁借口累了,从南三所走了出来,结果刚一出来,就看见马上要做新郎的奕煊竟然在南三所不远处的小路上散步,神情看着有些恍惚。

    思宁一见,立刻让人停了轿子,对着奕煊招了招手“怎么在这儿待着,你院子里如今不知多热闹呢。”

    奕煊有些局促的笑了笑“人太多了,孙儿便出来走走。”

    思宁隐约看出了他眼底的不安,心中终于明白,原来不是不激动,只是这孩子自小老成,将这抹情绪藏得太深了。

    思宁笑了笑“既如此,那就跟我回寿康宫吧,我也正好想与你说说话呢。”

    奕煊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行了一礼“孙儿遵旨。”

    就这样,两人一前一后的回了寿康宫,进了屋子,思宁便让人给奕煊上了一碗他最喜欢的杏仁露,笑着道“这个时节风凉,喝一碗杏仁露暖一暖吧。”

    奕煊浅酌了一口,喉头微动,却再没有多喝,只将杏仁露摆在了桌上。

    思宁看着那碗杏仁露,有些出神,淡淡道“你小的时候,看见杏仁露便像是没了命,一定要一口气都喝完才好,如今不喜欢了吗”

    奕煊微楞,然后又笑了笑“自然是喜欢的,玛嬷这儿的杏仁露是宫里做的最香甜的。”

    思宁叹了口气“人都说你像你额娘,温厚,脾气也好,可是如今看着,你却是像极了你阿玛,执拗,不服输,时时刻刻都想着克制自己,束缚自己,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喜好。”

    奕煊一下子呆住了。

    自打他小的时候,许多人见过他之后都会说,性格真的是像极了大福晋,像极了皇后,可是却没有人说他像阿玛。

    那时候他不服气,他是阿玛的儿子,怎么会不像阿玛呢所以他努力上进,咬牙忍着一切的指点和议论,就想争一口气,让阿玛以他为荣。

    等到他长大了,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心中对这种说法也看开了,他自己甚至也觉得,他或许是真的不像阿玛,毕竟千人千面,哪能各个人都一模一样呢

    不过他心中偶尔也会惶恐,他这般不像阿玛,若是阿玛对他心中不喜该怎么办

    可是现在,玛嬷却说他像极了阿玛。

    奕煊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愣愣的看着思宁。

    思宁此时却笑了“好孩子,我理解你的做法,不过有句话玛嬷却要告诉你,无论如何,你都是玛嬷的好孙儿,你阿玛的好儿子,有时候,你也不必如此为难自己,有什么压在心底的话,也可以与玛嬷说一说。”

    奕煊低下了头,许久终于抬起头看向思宁,他面上满是苦笑“玛嬷,多谢您开解我,是我钻了牛角尖了。”

    思宁却只是笑笑“你阿玛和你这么大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和我说说心里话,他那时恐怕还不如你稳重。”

    奕煊有些惊讶,毕竟在他眼中,皇阿玛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克制,冷静,聪明,孝顺。

    你处处都找不出他一丝一毫的缺点,好像这个人天生就是来当皇帝的人。

    现在听到思宁说起皇阿玛小时候的事儿,奕煊一时间也觉得有些新奇。

    婆孙俩一边说一边笑,等说道最后,奕煊原本心中的紧张和不安也尽数消失了。

    这一晚,奕煊在思宁这儿用了晚膳这才回去。

    思宁将他一直送到了门口,走的时候还叮嘱他“今晚回去喝一碗热牛乳,早些睡,明儿是你的大日子,要休息好才行。”

    奕煊笑着点点头,这才离开。

    看着大孙儿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思宁也轻轻叹了口气,当年绵怡有没有这样迷茫的时候呢

    她现在努力去回想也想不起来,或许那时候的绵怡,便已经十分能隐藏自己的情绪了吧,自己这个当母亲的也一点没有察觉到。

    想到这儿,思宁转头正想回去,结果一回头,却看见绵怡正站在不远处,他没有打灯笼,就那么站在那儿,在深沉的夜色中,几乎融为一体。

    思宁皱了皱眉,立刻走上前去“这么冷,怎么就站在这儿。”

    绵怡看着额娘,轻轻笑了笑“听着额娘在屋里和奕煊说我小时候那些事儿,我这个当人阿玛的,自然有些不好意思进去了。”

    思宁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这般大了还说这些俏皮话,看来我刚刚那些话真是没说错。”

    绵怡忍不住也笑了,许久才温声道“多谢额娘开导奕煊了,这孩子,就是心思有些重。”

    思宁叹了口气“做皇子的,尤其是被万众期待的皇子,自然都心思重,你自己也该明白。”

    绵怡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便转移了话题“今儿儿臣还什么都没吃呢,正饿着呢。”

    思宁笑了一声,急忙招呼儿子进屋,让底下人去御膳房提饭。

    寿康宫的人手,一下子又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大阿哥大婚。

    整个紫禁城都热闹了起来。

    思宁一大早就起了身,坐在寿康宫等着奕煊过来拜别。

    也没等多久,奕煊人就来了,他郑重的给思宁行了大礼。

    思宁笑着抬手让他起身“好孩子,别耽搁了好时辰,且去吧。”

    奕煊又郑重的拱了拱手,这才退了出去。

    看着奕煊小小少年挺拔的腰背,思宁恍惚间又仿佛想起了当年的绵怡,当年他成亲时,也是这般来拜别他的,一时间,两父子的身影渐渐在她的眼中重叠。

    思宁的眼中忍不住涌出泪水,孩子们都长大了啊

    奕煊的婚礼办得既庄重又不失体面,等到大福晋的轿子抬进了紫禁城,南三所开了宴,这场婚事也终于完成了十之八九。

    等到宴饮结束,宾客离席,大阿哥小夫妻入了洞房,这场热闹才算结束。

    等到第二天早晨,思宁又是起了个大早,特地让青黛给她穿戴了一身喜气的衣裳,青黛透过镜子看着思宁,笑着道“太后娘娘今儿这般高兴,倒是看着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呢。”

    思宁笑着嗔了她一眼“又胡说八道,要真和你说的一样,我不是成了返老还童的老妖精了。”

    青黛笑着继续道“奴才可没这么说,咱们太后娘娘是返老还童的老神仙才是。”

    一时间屋里笑成一团。

    等到终于收拾妥当了,思宁这才从屋里出来,此时皇后一行人已经到了,见着思宁出来,便都起身给思宁行礼请安。

    思宁缓步走到正座上坐下,这才抬了抬手“都起身坐吧。”

    皇后等人这才坐下。

    思宁看了眼皇后,今儿她也穿得格外鲜亮,整个人都看着精神了许多。

    等到思宁坐下,皇后便起身道“大阿哥和大福晋已经在外头候着了,正要进来给您磕头请安呢。”

    思宁笑着点了点头“让她们进来吧。”

    皇后点了点头,跟前也立刻有人出去传唤大阿哥和大福晋入内磕头了。

    思宁没等多久,奕煊和富察氏便走了进来。

    两人都穿着朝服,看着格外庄重。

    等一进来,便有人放了垫子在跟前,两人一前一后给思宁行了跪拜大礼。

    等到礼毕,思宁笑着点点头“好孩子,都起身吧。”

    两人这才起身。

    思宁仔细打量了一下孙儿和孙媳。

    奕煊比起前天见他时面上多了一丝红晕,面上看着也是喜色居多。

    而一边的富察氏,比起当时选秀时,面色红润了几分,皮肤也白了许多,面上有一抹青涩,但是整个人看着还是稳重端庄的。

    思宁心中了然,别的不说,但是这两人的新婚应当没出什么岔子,她心中也算是松了口气,立刻让人赐坐。

    两人坐下之后,思宁又将富察氏叫到了跟前,细细的问了些事。

    也就是问她吃的可好,习不习惯这些普通的家常话,富察氏也拿得住,温声细语,回答的滴水不漏。

    思宁笑着点点头“好孩子,日后与奕煊好好过日子,若是他欺负你,可一定要告诉玛嬷,玛嬷帮你教训他。”

    奕煊急忙起身给思宁行礼求饶“玛嬷明鉴,孙儿可不敢欺负福晋。”

    一边的皇后也笑着道“如今你媳妇可有了太后当靠山,我想你也是不敢的。”

    一时间屋里顿时陷入了欢乐的气氛。

    倒是富察氏脸蛋红红的看了眼大阿哥,然后又低下了头,小声道“大阿哥宽厚有礼,哪里会欺负孙媳呢。”

    思宁看着这个长孙媳妇,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再没有多说。

    说了会儿话,时间也差不多了,思宁并没有多留她们,直接让她们往绵怡那儿去请安了。

    等到两人出去了,一边的谨嫔这才笑着道“如今大福晋入宫,太后娘娘这般心疼。到底是皇后娘娘有福,能得这样一个讨喜的儿媳妇。也不知日后我们奕燊有没有这个福分。”

    她这话虽是说笑,却也说的格外刺耳。

    思宁看了眼谨嫔,不等皇后回应,便淡淡道“又胡说,奕燊也是我孙儿,他日后的福晋我自然也是一样心疼。”

    谨嫔心里撇了撇嘴,才不信太后这话,但是面上还是笑着恭维“太后娘娘宽厚,那是满宫皆知的事儿,倒是嫔妾说错了话。”

    皇后此时也回过神来,笑着道“谨嫔既然知道说错了话,这回回去可要好好反省才是,等日后奕燊成了婚,正有你高兴的时候呢。”

    谨嫔咬了咬唇,知道这是皇后警告她呢,她看了皇后一眼,到底不敢与皇后对着干,只能讷讷应了,然后低下头。

    思宁看着绵怡妻妾间的暗潮汹涌,却只当看不见,只笑眯眯的坐在上头听着。

    等到她们说完,这才笑着道“行了,时间差不多了,你们也都回去吧,我也累了。”

    皇后等人这才告退离开。

    等到人都出去了,青黛这才有些不满的道“奴才看谨嫔娘娘抄了经书竟然还没静下心,这样的大好日子也要出来扫兴。”

    思宁笑着摆了摆手“她就是那样一个糊涂人,何必与她计较,收拾一下外头,我先进屋歪一歪。”

    今儿思宁起得比以往早,这会儿兴奋过去,也是有些累了。

    青黛点头应了,又小心将思宁扶进了屋。

    之后几日,富察氏时常往思宁宫里来请安,思宁渐渐的也与这个大孙媳熟悉了起来。

    是个会说话的,也是个聪明有眼色的,倒是和她的婆婆钮祜禄氏是一个性子,怪不得两婆媳能这般契合呢。

    一边的谨嫔看的眼热,也想着自己的奕燊日后该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反正定要是个不输大福晋的贵女才成,否则她可不会与皇后干休。

    而这段时间,绵怡在前朝的改革也有了初步的进展。

    绵怡以宫中的侍卫为例,率先训练处一批新式军队,又加强了海防,购买了无数炮舰,还有之前让京中的匠人们研究西洋的这些舰船,如今也有了初步的进展。

    因此绵怡这几日都十分高兴,进进出出都走路带风。

    思宁听他说,这些匠人们之所以能取得进展,也是因为绵怡暗中从西洋弄来了许多匠人和图纸的缘故。

    而操持这件事的,正是绵忱。

    绵忱这孩子有个优点,和谁都能说得上话,行事又足够敏锐,因为是绵怡带出来的,语言基础也不差,因此做这件事得心应手,很快就弄来不少西洋那边淘汰的东西。

    再加上匠人们的钻研,和新购买的舰船的辅助,终于取得了一些进步。

    思宁也很高兴,无论如何,她都不希望这个国家再经历那些惨痛的过往。

    前朝喜事连连,后宫这会儿也有了喜信,原本看着闷不吭声的宁嫔,竟然突然传出了喜信,她怀孕了。

    这消息一出,思宁都有些惊讶。

    因为宁嫔之前生了二公主,可是伤了身体的,如今竟然还能怀孕,也算是不容易。

    不过宫里其他人就不见得会这般想了,反正谨嫔气的不轻,当天就摔打了一套瓷器,后来被宫女提醒再摔打她们可就没有待客的东西了,这才住了手。

    之前在南三所的时候,谨嫔心里最不服气的就是宁嫔,明明同是格格,偏偏她显得多出淤泥而不染,还时常得皇后和皇上的夸奖,倒是衬的自己多粗鄙。

    后来出了那样的事儿,谨嫔高兴都来不及,只盼望宁嫔能永世不得翻身呢,结果入了宫,两人却又是一样的位份,这又让谨嫔生了场气。

    可是想着她日后都不能诞下阿哥,谨嫔心底还是有所安慰的,没成想,竟又让她怀了孕。

    谨嫔的牙根差点咬断。

    可是旁的人却不会在意她的心情,皇后太后甚至皇上那儿,都一一给出了赏赐,给的东西,也不比仪妃那时候差。

    谨嫔气的鼻子都歪了,要不是宫规不许,她都想在宫里扎小人咒宁嫔。

    自此之后,她每次见了宁嫔也是鼻子不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可惜宁嫔却好似没看到似得,一点都不在意,谨嫔越发生气了,仿佛一拳打进了棉花里,真是恨都恨的不痛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