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9.亏钱的第一百二十九天

作品:《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关于二人决定进军教辅界的理由, 在这里也不做赘述了,这是属于连白编剧在剧本里都不想让男女主角多解释的事情。整段故事情节还是以二人如何发展事业线为主线的。

    在事业线发展这段内容上,白编剧在剧本里走的是同时段同步进行的描述手法

    决定了要依靠自己扎实的学习基础搞考试辅导用书, 第二天, 两个人就各自考察起了市场上的同类竞品了。

    男主角走的是去书斋抄书的路线。

    和所有古代科举小说一样,在男主角所在的这个古代位面,书斋一样为生活拮据的学子抄书的临时工作, 并且你还可以自己选要抄什么书。

    所以男主角就借口自己要找书抄在书斋里翻阅寻找。

    没找到。

    但你人都进书斋了,空着手回去不好吧

    这就跟你和小姐妹约好在咖啡店集合,你人都坐在咖啡店的座位上了, 你不点点什么照顾下人家的生意, 你好意思走吗

    于是他挑了本三字经, 在书斋伙计疑惑的目光下这秀才什么毛病,挑了这么久最后选了本三字经坐下来现场快速抄写还得赶着下午去第二家书斋呢

    相比之下, 女主角这边就简单多了。

    身为学校里学霸之中的学霸, 女主角只在和同桌一起上厕所的时候在女厕所说了一下想要问她借初中她用的一些教辅资料, 就算是做过的也没关系她有个不存在的小表妹今年要念初中啦没错,她决定先做做初中教辅

    第二天, 班上一半的走读生都从家里翻出了已经用过的或者没用过的初中教辅习题集之类的,直接打包给了女主角。

    当天晚上, 吃晚饭的女主角特地让那厚厚的一叠练习册出现在镜子能够照到的地方, 主打一个让男主吃饭的同时还能看到她这边上那叠书, 顺带嘲笑

    “看看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某人偏偏就为了所谓的学霸的面子,死活不愿意开口两天里连跑了县里四家书斋,硬着头皮抄了四本三字经,这叫什么这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男主角默默的吃着书童给他留的县学的晚饭, 把嘴里的饭咽下去才开口

    “但是最终的市场调查结果是,我这边可完全没有考秀才的教辅书,市场一片空白,我只要写出来,那就是独一份,而你”

    他的视线看向了那厚厚的一叠市场竞品书籍。

    一下子好心情就被破坏了的女主角“”就你长了嘴巴会说话是吧

    气急败坏把镜子给放平。

    鉴于后期男主角朝堂的事业线和搞革命的事业线会比起女主创业的事业线更精彩,在后期将会着重讲,白编剧决定在高中到大学这段二人手拉手搞教辅的这段戏份上,给女主角这边更多的分量,所以详写了女主角编教辅和推销教辅的事情。

    作为以中考第一名成绩入学的女主角,她如果上来就编高考教辅,那肯定是没有人会看的,但中考的教辅资料,她来理这个,那后期推销就显得权威且方便了很多。

    最先理的就是数学。

    所谓教辅资料,其实是个统称,一般放在培训机构,这种资料其实应该是分成讲义和习题集两个部分。讲义么基本就是根据中考的考纲如果有的话,然后分模块讲解,讲讲概念,再讲讲基本公式,讲讲公式演变,最后放几道例题

    反正人家的教辅资料都是这么写的。

    但女主角这个教辅肯定不能这么写。

    这尼玛内容也太多了吧

    别的不说,就这个考纲,网上版本那么多,你知道哪个是对的

    而且她也没有教学经验,她连成年都没成年,人家家长找家教都不会找她。让她写教学讲义,她写了也卖不出去

    所以想了想,决定就按照自己擅长的写解题过程

    就一本习题册

    一道题,一个解题思路,然后把差不多的题型组到一起,这样就算完事

    再考虑到她初中那些年,实际上正儿八经听老师上课不多,正儿八经做题也不多,更多的还是因为参加竞赛做一些难题和怪题,于是干脆,出于和市场上绝大多数教辅资料分流的想法,她决定出一个难度级别更高的习题集

    “我打算自己这本习题集,就专门帮考生攻克卷子上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女主角在又一个夜晚,把自己的想法对着镜子和男主角和盘托出。

    参加过中考高考的考生都知道,中考和高考实际上是一个筛选考试,为的是筛选出全面掌握了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的那批学生,让他们享受更好的学习资源。

    所以考试的整体难度,其实如果你认真听课认真按照学校里老师的要求做题的话,想要完成中考、高考,可以上高中、大学,这个难度是不高的。

    大部分题目都还是基础题,特别是中考。

    对大部分培训机构和学校的老师来讲,他们的主要任务其实是让学生能够把这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题目给做会

    毕竟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在老师布置的课程之外还来买习题集,那肯定是因为这一门科目是他本人的薄弱科目,他的目的肯定是补基础,把课上老师讲的他没听懂的那些内容给补一补。

    很多培训机构收的也就是这个钱。

    这才是广大中考学生的普遍需求。

    “但这种需求我是不懂的。”女主角皱着眉看着这些个教辅资料,她翻看了这么多内容,看来看去,也就对模拟测试卷的最后一题感兴趣一点。

    “所以我决定,我这本习题集,就是专门为那些需要攻克最后一题的考生们准备的一来市面上没有这种充斥着难度的题库,可以让他们系统化的学习最后一题不同的题型答题思路从哪几种方法出发得出结论的可能性大,二来,对于有更高追求的,比如本身就想要上市一中的学生来讲,如果能够答出最后一题,就意味着他在中考的时候可以比别的考生有更多的优势三来,这是这个教辅市场上空白的内容意味着我是独一份”

    所以命题内容就变成了找难题和解难题。

    这就命题命到女主角的兴趣点上了。

    又是熟悉的网吧,又是熟悉的座位,又是熟悉的台式电脑。

    女主角在网吧所有仔钦佩和难以置信的目光下,抱着一堆同学们友情的教辅资料、自己在初中的考试卷、和参加竞赛时学校发的竞赛用书,开始忘却时间,埋头苦干。

    她先是把自己以前初中那些个做了的觉得不错的题给找出来,从网上找到原题复制到文档里,然后在下面自己写解答思路和答案。

    然后再翻教辅资料,把看得上的、据说来自某地某年中考的真题也抄进去。

    答案当然还是自己理,嗯,版权问题还是要注意的。

    再然后就是对这些题目根据解题思路做分类,证明题归证明题,计算题归计算题。女主角再根据题目类型,梳理一个总的解题思路放在开头,结尾再自己结合之前的题目,出个几道也很神奇的题目进去。

    到这一步的时候男主角也会很有兴趣的加入进来。

    他也是跟着女主角一步步系统学习过初中数学知识的,且他的位面,还有文言文版的数学应用题。

    为了提升这一整套习题的逼格,她委托男主角在他那个位面找了几道文言文算术题。

    后来还嫌弃题目不够,自己写了个白话文的,让男主给翻译成文言文,再誊抄上去。

    在外人面前装正经、不苟言笑的男主,在女主面前那就是个戏精,一边翻译题目一边还要哇啦哇啦,说自己这是异界的无偿打工人,说自己太可怜的,马上到了农忙时候县学就要放假了他就要没地方吃饭了生活如此痛苦他还要帮她出题目呜呜呜这是白编剧为了满足苟董那个要求男主喜怒无常的设定写进去的。

    于是女主角跟世界上所有的资本家画饼,说等自己这边这套习题卖出去了,就和他一起想办法搞他那套科举辅导教材

    然后女主角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教辅习题里的数学板块给做好了。

    五号宋体用a4纸正反双面打印,一共二十八页。

    她花钱找学校边上的印刷店印了三份,一份送去了自己原先所在的初中虽然对里面的学习氛围感到厌恶,也不喜欢里面的同学,但她当时确实也受到了学校里老师们的特殊照顾,送一本给数学老师,请他帮忙提提修改意见是应该的。

    当然,如果财大气粗的她的初中能够慧眼识珠,支持本校毕业学子创业,花钱把这本习题集买下来,那当然是更好的。

    然后又送了一本给自己的数学老师市一中是分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高中部的老师和初中部的老师也是认识的,她希望高中老师能帮她把这套习题集介绍给一中初中部的数学老师们。

    就这样焦急等待了又一个星期。

    这个星期她回到家主要的工作就成了还债帮男主这个位面,设计制作第一份从童生到秀才的科举教辅真题集。

    是的,男主角本人这个仪式感是真的强。

    题目还没动手理,书名倒是已经想好了。

    他那边的排版格式就简单很多了女主直接找了本某某真题集的书,让男主看着这个格式抄一下,把打听到的历年真题腾上去,再自己写答案,顺便找人一起写答案,这就够了

    一个星期后,她收到了两所学校的回音。

    她本人所就读的那所初中的数学老师对自家学生这个解题思路和题目选择都大加夸奖,并且还友情又送了一些他自己凭关系搞来的周边地市好学校的习题,让女主角参考优化这份习题。

    但对于采购,他只字未提。

    倒是市一中初中部的数学老师亲自来高中部找到了她,详细询问了她的出题思路,并询问能不能拿她里面一些自己编的题作为月考题目给学生们做一做

    从法律上来讲,把知识产权的作品只单纯用于不盈利的学习,实际上是不需要给著作权人付费的。

    但市一中的老师还是很讲道义的,他帮助女主要了一笔出题费大概就是以后考试中每用一道题给八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总比另一所学校一毛不拔的好女主私底下都开始和男主抱怨自己怎么就把习题集送给数学老师了呢她就应该说借一共她就印了三本还浪费了一本

    抠门的男主角深以为然。

    女主角刚开始的教辅事业陷入了一个低谷。

    但下一集,很快一切就峰回路转

    一所校外的中考培训机构通过初中那位数学老师找到了她,表示愿意帮她出版这套题,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她能授权这家机构卖,两边分成。

    自此,女主角未来事业的第一个小伙伴登场。

    白编剧写到这里,沉吟片刻,发挥自己当初在陈导身边学习的那种薅羊毛精神,继续写道

    此处可以找个培训机构当冠名赞助商。

    蓝导收到剧本之后看到这一行字,立刻电话叫来了黄制片。

    他俩一直以来在拍戏这件事情上都是有分工的,拍戏剪辑那都是蓝导这边总领头,但资金方面的问题就是黄制片操作了。

    于是他问他“你说这个可行吗”

    黄制片想了想,说“我去问问隔壁综艺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