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2.亏钱的第一百二十二天
作品:《娱乐圈专业亏钱人》 众所周知, 一件商品上架到某个购物平台,那不是白上架的,那是要抽成的,你作为商家销售了多少的数据, 你就要给平台相应比例的分成。
大部分购物平台出于扩大商品范围和销售量的考虑, 对商品上架是不收费的, 人家问商家收的那叫广告费, 就是你作为消费者每次点进某宝,搜索某一个关键词跳出来的商品顺序,排前面几个那都是给了钱的。
但狗屁倒灶的周边商城那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购物平台,按照官方的解释, 人家主营业务是搞杂志会员的附带着给会员一些付费服务, 包括可以看视频之类的, 至于周边商城, 那就更是犄角旮旯里的副产品了。
特别是当初荀家表哥提出要搞周边商城的时候, 我们贝总是特地要求这个商城里的商品要有溢价的, 并且作为商品示范,关照了小黑人周边必须要是自助寿司餐厅标价的两倍。
所以整个周边商城里的商品价格就都有溢价, 比你在某宝买同类型铲平的价格要高。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当然也愿意给平台、也就是狗屁倒灶一些分成。
“可是消费者难道都是傻子吗我们平台卖的产品比某宝官方旗舰店贵这件事情他们不知道吗”瞳孔地震这年头难道有人放着便宜的正品不买,专门找个昂贵的平台买昂贵的同款产品吗
这是何等的卧槽
谢总监急忙解释说那倒没有这么过分。
观众之所以放着便宜的某宝教辅资料和练习册不买而选择狗屁倒灶, 那是因为狗屁倒灶卖的产品是人家某宝旗舰店所没有的
“这些都是周边综艺周边都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当初为了我们的艺人量身制作的”谢总监强调。
这点大概要从贝总斥巨资、以绝对超过市场价的价格邀请各大培训机构老师来教导艺人部的艺人们考公务员这件事情说起。
有关当初贝总斥巨资这件事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让我们直接切换到培训机构和老师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
培训机构在此之前是真的没遇到过公司花钱请老师来帮自家的员工报名培训考公务员的, 但他们之前确实遇到过有些贼拉有钱的家长, 因为担心上网课的效果不如线下一对一,就斥巨资请他们机构的老师来家里搞一对一家教
再联想到这家公司要他们教授的学生学历大部分都是专科或者比较一般甚至可以说很差的本科、大龄、且已经脱离学习环境多年,各大机构都觉得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代入有钱家长的视角, 并直接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的十一倍收费,同时按照一对一家教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
那么好了,请问一对一家教在教学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你还会单纯用那个适用于普罗大众的、之前就出版的教辅书吗
这群学生的资质要是好到按照普罗大众的教辅书就能教好,人家家长公司还花那么多钱请你来干嘛嫌自己钱太多随便找个理由花掉吗
这不就是让你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活,给人家量身打造学习方案、学习计划、每堂课的教学资料和按照人家的水平出每天的练习题的吗
人家私立学校都这么干的。
谁特么单纯就按照课本上课啊
说得仿佛高考最后是根据你的教材出的题目似的
经历过高考的都知道,人家是以课本为基础,整一个考纲出来,然后再出题所以老师如果想要把学生教会参加高考,那也不能就让学生学课本上的知识,你就得搞点其他书上没有的,自己再重新理一份教案出来,再自己出题,这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要求。
那公务员考试当然也一样
尤其是专科生的公务员考试。
你不得一开始把题目整得简单点再简单点,深入浅出地给人家苦口婆心整一套新的教学大纲
“结果因为这两期的节目播出,这些培训机构就寻思着,反正教案做了也是做了,那为什么不干脆把那些个做好的t、教案、练习题整合一下,出一份周边辅导书出来呢”谢总监解释道。
而因为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在职务期间形成的成果,其版权归属都应该属于雇佣员工的那一方也就是培训机构,和花了钱的双黄丸公司。
所以对于上架在周边商城的这些艺人专署教辅资料和习题集,双黄丸公司也是享有版权的。
人家培训机构在商城卖这些辅导资料,除了要给作为平台的双黄丸公司上架分成之外,还得给人家版权费
而为了让观众们愿意花钱购买这些周边产品,杂志部和综艺部听说此事之后也各自出了一番力气
还记得当初为了方便艺人们晚上做题复习,贝总下令给他们在oa系统上搞的那个答题小助手吗
就那个每天会给艺人们发卷子,会帮忙计时,提交完考卷人家还能当场打分当场出成绩,跟某笔公考a差不多功能的那个小助手
杂志部虽然以前没进军过教辅行业,但这年头,部门里总有那么几个曾几何时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买过某些培训机构教辅材料的员工,他们都记得,大部分教辅资料在某宝卖的时候,商家都会搭售扫码可看免费课程或者题库。
那为什么他们不干脆把这个内部oa系统里的答题小助手给剥离开来
或者专门设置一个功能,允许买家扫码注册oa系统账号,登录就可以享受艺人们的答题权限
然后再搞个一维码,印在周边教辅书上,并在产品描述中写一句
海量艺人同款真题免费做
一下子,就把这个周边产品的含金量给提高了。
而综艺部则秉持着这个周边产品每卖出一套,就有一半的钱是可以进他们公司账上、四舍五入相当于是他们公司自己的产品的原则,在艺人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的直播间里都专门上了这些周边产品的链接,吸引广大考友们选购。
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宣传,这样都不能把销量给干上去就有鬼了
秦贝在心底疯狂吐槽,然后死死盯着那个周边商城 one的产品,后面那个月销量8万,默默在脑袋里计算
已知,本月已经过去了两周的时间,同时,考公吧这档节目已经上架了一周的时间,同时,考公吧这档节目上架的当天,就是狗屁倒灶a上架的当天,也就是周边商城这些商品上架的当天
也就是说,这个8万的本月销量,实际上只是这一周的销量。
一周就特么卖出去8万的销量,那这一个月最后得卖出多少
而作为拥有一半收益权的双黄丸公司,在这一个月的销量里又能赚到多少
秦贝进行了一番换算,感觉整个人不太好。
不是,我们国家就那么多人要考公务员的吗
不是说每年报省考公务员的,平均岗位比例是一比两百吗
我怎么觉得这个销量看着和报考比例不一致呢
结果翻一翻下面的评论区,才发现买教辅书的不仅仅是报考省考公务员的考生,还有国考的、事业单位的、国企的、选调的、军队文职的等等。
你们家参加这么多的考试统一都用一本教材的吗
她一查,发现是因为这些考试虽然也是正经的考试,但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不会专门为了这些考试设置体系化的课程,考生也认为,做省考难度的题其实就已经足够应付这里面大部分的考试了,那干脆就买省考教辅书算了。
再一查,所有教辅书里,就考公吧这档节目推出的教辅书最全,深入浅出,专科生都能轻松掌握省考题型,一十天就能学懂图形推理
有代言人艺人部的十一个艺人、有名师秦贝斥巨资请的、有题库、有答题a、还只要花八十四块钱就可以看课程
这么多东西加起来不到六百块钱。
相比起报那个九百八的网课,这价格你还要什么自行车
果断闭眼入
秦贝“”
你们教辅界钱这么好赚是我没想到的。
这边,她在为了那些奇怪的买家心烦意乱,那边,综艺部谢总监还在那里苦口婆心解释为什么说考公吧这档节目是不会亏的。
“从成本上来讲,我们这档节目之前虽然在买设备、搭舞台、请老师这些方面花了上千万,但这些钱都是一次性的支出,后期都不会再有了”这点在之前某章里面,贝总本人就意识到过。
“唯一的持续性支出是每周的周末有奖竞赛。但也就每个星期一十万按照目前我们这个销量和ssr会员注册数,这样把费用均摊到每周,其实完全能够覆盖这一十万的支出。”
谢总监哔哩吧啦一说,中心主旨就一个,那就是这档节目别看小众,别看追更人数比这歌听上去很实用少那么多,但主打一个节目粘性高、每个观众都是优秀的羊,会员注册费用薅一波羊毛,教辅资料再薅一波羊毛,那虽然羊少,但是单只羊的羊毛产出量高啊
只要再等一段时间,目测等到节目播出到第六期的时候,这节目就能回本
接下来六期节目,那就是纯赚钱
所以请贝总要乐观面对无视外界那些唱衰节目的言论
秦贝原本是挺乐观的,现在被综艺部这群人七嘴八舌这么一分析,整个人eo了,在综艺部一群人离开她的办公室之后,她脑袋里再次把刚才听的所有内容逻辑又捋了一遍
卧槽这么算下来好像真的会赚钱
完了完了这节目亏不掉了
贝总着急上火,贝总心急如焚,贝总给自己的小伙伴苟大头紧急打了个语音电话,表示自己这边这个项目怕是要败了,要不我们还是老老实实赚钱吧。
小伙伴苟大头在电话那头自信满满。
“不要担心就算你这边赚了点钱也没关系我这边还能亏”
秦贝将信将疑“我怎么听影视部的人说,镜中人这部剧都已经要拍完了这电视剧都要拍完了,你还能怎么扩大亏损”
正常人都知道,一部电视剧最花钱的阶段就两个,一个是拍摄阶段,一个是宣传阶段。
宣传阶段如果花大钱,那是有可能会吸引到观众,导致原本亏损的项目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所以他们俩以前做项目的时候都倾向于在拍摄阶段多花钱,在宣传阶段零宣传。
但是现在拍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她的小伙伴难道为了亏损决定增加宣传费用
苟大头表示那不能够,他又不傻盘算一下之前他花的那些个宣传费,哪一笔钱最后是真的亏了那不都跟回旋镖似的,主打一个他花了多少就十倍百倍的偿还给他
这种痛苦的经历有一一三四五六次就够了不能再多了
所以他不是要在宣传阶段增加经费支出。
“谁说一部电视剧就只能拍一遍的”
“我可以拍完一遍之后说不满意,让他们再拍一遍嘛”
苟大头在电话的那头说着不是人说的话。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