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作品:《七零纪事

    新猪场修好后马上便过年了, 再加上猪崽出生后一般一个月左右才断奶。所以谢意这边一直到开了春之后,才把后院的猪崽赶到里头去。

    至于后院空下来的那些猪圈也被谢意好好的收拾了一下, 一部分拿来当杂屋用, 一部分用来养鸡了。

    而挪到新猪圈的小猪崽因着被谢意放在后院养了接近两个月了,身上也长了不少肉了。因着卫生做得到位, 一个个胖嘟嘟的, 身上也干干净净的, 看着格外的招人喜欢。

    除开赵桂英和朱家五兄弟抱走的那十二头小猪崽,谢意这边还有二十头小猪崽,以及两头成年母猪和一头大公猪。

    其中二十头小猪崽里面有十三头是之前剩下来的,另外的七头是年后小两口去外头买回来的。

    新修的猪场不小, 再多养上二十头都没有问题。可惜的是去年年底不限制养家畜的消息一出来之后,这猪崽都不好抱了。

    也亏得谢意和朱娇娥下手早, 加之又跑了不少地方才能抱来这七头小猪崽。但想要更多的, 也没有了。

    而且即便是这七头,也比头一年抱的价格要贵上好几块钱一头了。

    至于那两头大母猪以及那头公猪能被安全的留下来, 还多亏了去年交任务猪的时候,赵桂英把她那边养的两头猪给交了上去, 保留了谢意这边的。

    毕竟谢意这三头都是没有被劁的,留下来等到日后还能配种用。

    现在想来,不由得说一声, 赵桂英这决定做的倒还真是正确。因为正常来讲,母猪一年可以下两窝崽。

    也就是说,现在谢意就又可以给母猪开始配种了。

    给母猪配种并不是多麻烦的事情, 按照笔记上面说的,只要先算好母猪的发情期,后面就简单多了。

    而母猪发情的时候都是有一些症状的。像母猪这种家畜,基本上也只需要配一次种就能成功。

    谢意按照这些症状算好时间,给两头母猪又开始配种了。

    几天后,谢意蹲在一头母猪身下,用手轻捏母猪最后第二对rutou,摸到其中有一根比较硬的乳管了。

    谢意再用同样的办法去摸了第二头,一样摸到了那根比较硬的乳管,谢意这心里头便有数了。

    等到谢意出了猪圈回到自个屋时,正在剁猪草的朱娇娥将手里的菜刀往旁边一放,便赶紧问他,“怎样,成功了吗”

    这是谢意第一回学着给猪配种,也不怪朱娇娥这般记挂在心了。

    “应该是成功了吧。”谢意如是说。

    笔记里有写到,按照那样的方法摸到硬的乳管,母猪便是受孕成功的迹象。不过为了稳妥起见,谢意决定等过二十来天再去观察。

    如果那时候母猪的食欲大增,而且腹部开始逐渐变大,那便可以真的确定受孕了。

    其实眼下按照谢意之前的办法也可以确定一大半了,这不是谢意觉得自己第一回弄,心里头多少有点没谱,所以才会想着等过段时间再看看。

    朱娇娥也没明白这事急不来,见谢意这般回答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转头说起了另一件事情,“我前天去我妈那里,说过段时间红薯秧子出来了,让咱们过去拿。”

    村里的地在年后按人头到底分了下来了。

    朱娇娥和谢意因着决定养猪,所以分到的田他们是不打算种了,于是便都给到谢卫国那边去种了。不过一些旱地,小两口都留了下来。

    这些地小两口一开始就计划好了,打算用来种红薯。

    毕竟家里现在一下子养这么多的猪,像以前那样每天去打猪草只怕还真不够了。思来想去,两人决定多种点红薯。

    谢卫国那边一听谢意是打算种红薯养猪后,除了留下来挨着屋子近一点的地拿来种点应季菜什么的,其他的也都给到谢意拿去种红薯了。

    红薯这东西好种不说,产量还忒高。关键是还耐放,只要挖的时候注意点别弄破损了,储存得当的话可以一直留到明年新的红薯出来都不带坏。

    这样的话,就算是到了冬天,谢意也不用担心养猪而没有猪食了。

    并且这长出来的苗也好,挖出来的红薯也好,用来养猪都是最好不过的了。

    张红云知道自个闺女有这打算之后便说了,红薯秧苗她那边给帮着弄了,到时候找个时间过去拿,完了就可以直接种下去了。

    这么一来,倒还真是又帮了谢意一个大忙了。所以眼下,谢意也只需要想着去哪里多弄些米糠来就行。

    因为要想把猪养好,光靠红薯去喂养也是不行的。最好可以的话,再猪食里面加进一些米糠,这样猪才更爱吃。

    以前养得不多,谢意还真没发愁过这些东西。可这不是一下子养了二十多头猪了么,顿时便发现要想养好还真不容易。

    也亏得这二十多头猪里面,也就三头成猪,其他的都是猪崽,食量也相对小上许多。这要是全是成猪,只怕谢意就得发愁的头发都得掉光了。

    可就算是这样,谢意也还是愁,愁的好几天都没吃好饭了。

    毕竟这眼瞅着家里的猪一天天的再长大,加之眼下两头母猪又怀上了。这再等上几个月,家里怕又得添上一二十头猪崽,所以这米糠的事情便迫在眉睫了。

    思来想去,谢意便干脆在村子里花钱收米糠了。只要谁家里有米糠,他便收,给钱的那种

    这么一来,倒还真让他收来不少米糠了。

    不过时间一长,又不行了。

    因为有些人有样学样的,也学着他这样的开始在村里收米糠了。

    这说起来,主要原因还是在谢意身上。

    就说去年村里开的那个会吧,说了允许随意养家畜了,养多少都不管了。可因着这长久以来的管制,大伙其实心里头还是有点害怕的。

    就怕这政策一会一个样,这万一养到一半又说不给养了,咋办啊

    所以本来有好多人都在观望中的。

    可谢意这家伙呢,这时候做了第一个出头鸟,而且一搞就搞了个大事出来,整了个大猪圈不说,还养了那么多头猪。

    于是一瞬间就勾动了不少人的心。

    有那胆子大一点的,开春了之后,也抱了头猪回来养不说,还一口气养了十几二十只鸡。

    这养得多了,就也跟谢意这样,家里头的米糠不够了。

    虽说不跟谢意这样一次要得量大,可到底还是分薄了不少出去。于是本来谢意就觉着这米糠缺少的很,这会就更缺了。

    谢意这段时间为着米糠的事情,着急的嘴角都开始长泡长疮了。

    别看这老天是给他赏了饭吃,可就是因为老天赏了这饭吃,谢意才更能感觉得到,自己每回进猪圈喂猪时,猪圈里头的那些猪的想法。

    这要是哪一天猪食里的米糠多放上一些,这些猪都能吃得更香更欢一些。

    所以说,要想猪养得好,这米糠真少不了。

    见谢意着急成这样,朱娇娥心疼极了,“那要不,我让我妈在她那边帮着收一点”

    这倒也是个可行的办法。

    于是朱娇娥特意抽空了一天,骑着自行车去了趟朱家冲。

    张红云一听说是这事,当下拍着自己的大腿道,“没问题,这事交给你妈,一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说完还一再让朱娇娥放心,让她回去等消息便是,说米糠的事情她一定能帮着解决。

    这事张红云还真没吹牛,没等上两天,她便跟朱建军赶着牛车送了满满一车拿着麻布袋子装着的米糠过来了。

    看到这么多米糠,谢意惊讶极了,“妈,这么多你是从哪收来的啊”

    要知道,谢意刚刚大致数了数,都有十多袋呢

    他也在村子里面收米糠啊,可两三天能收到一麻袋都算是不错的了。毕竟眼下才刚分完地,几乎每家每户手里也就过年前分的那百来斤稻米。

    这稻米都不多,想要米糠多就更不可能了。更何况人家自个也养了不少家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这米糠卖出去的。

    所以谢意是真好奇,好奇张红云是怎么在两天之内收到这么多的米糠。

    却说那天朱娇娥走了之后,赵桂英也试着在朱家冲帮着去问了好几户人家,米糠也收到了一点,可也跟谢意这边的情况差不多。

    能收得到,但想要多的却不可能。

    于是第二天张红云便不在村子里面问了,收拾了家里的几个空麻袋挂在自行车上,骑着扭头就去了公社,来了个守株待兔。

    要知道眼下这个情况,都是好几个村子共用一个碾米机的。碾米机被统一放在公社那边,所以大伙都是担着担子把米担到这里来排着队碾米的。

    所以张红云只需要坐在碾米机旁边,来一个人碾米的话问一句,“米糠卖不卖”就可以了。

    就算是有的人自个家里也养了家畜不卖,但架不住来这边碾米的人多啊而且碾完米之后,既能把米糠卖了换钱,还不用自个再担回家了,自然便有不少的人愿意卖。

    于是这样一来,张红云可不就能收到不少米糠了么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