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第38章

作品:《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

    盛兮颜静静地思忖着。

    等到昔归带着枣花酥和药材回来, 盛兮颜才又忙活了开来。

    这一次,她足足用了四天,才把蜜丸制好, 装了三个小瓷瓶, 然后就给镇北王府递了一张帖子,当天就得了回话。

    盛兮颜便去看了一趟吴嬷嬷。

    吴嬷嬷已经被关了好几天了。这些天来, 她三餐不愁,也不需要当差,看着好像很清闲, 但是没有人与她说话,更不能踏出屋子一步。白天孤独难耐, 到了晚上,更是极怕了黑暗, 夜不能昧。再加上每隔两三天就会发作一次的胸痹, 短短时日, 吴嬷嬷就已经被折磨的不成样了。

    见到盛兮颜进来,她也只是迟钝地抬起头, 目光混沌呆滞。

    盛兮颜半点都没有同情她, 只说道“我明日要去镇北王府,你与我一起去。”

    吴嬷嬷的眼中透进了一点光, 盛兮颜嘴角微翘, 笑吟吟地说道“看来能见到郡主,你是很高兴了。”

    听到“郡主”两字,吴嬷嬷的心一阵狂跳,紧接着就是剧烈的痛疼, 心脏好像正在被人死命撕扯, 痛得她双手捂着胸口蜷缩了起来。

    盛兮颜没有再理会她, 转身走了。

    于是,等她再来到镇北王府时,马车上还坐着吴嬷嬷。

    此时,已经过了九月,天气也凉爽了许多,日头没有那么毒辣了。

    她是和盛琰一起出的门,盛琰骑马,美其名曰“护送”。

    盛琰现在是天天去镇北王府上课,上午和楚元逸一起习武,下午就两个人一块儿上课,上的是兵法策论。盛琰精神头十足,从前最讨厌读书的他,现在每天都挑灯夜读到二更。

    “阿琰。”

    楚元逸正在门口等他,一见到他就开心地打着招呼,然后又向他身后的马车作揖道“盛大姑娘。”

    楚兮颜撩开窗帘,与他回了礼,马车就继续往仪门去了。

    兰嬷嬷早早就候在仪门,马车刚停下,她就笑容满面地迎了过去,正问候了两句,就见到吴嬷嬷也跟着下了马车。

    吴嬷嬷低眉顺目,掺着银丝的头发盘得整整齐齐,神情木然。

    兰嬷嬷啧啧称奇,这才几天的工夫啊,盛大姑娘倒是挺有些能耐的,真不愧是他们王府未来的世子妃

    她回收了目光,热情地说道“姑娘,郡主正在等您,她可惦记着您呢”一边说,一边领着盛兮颜往内院走。

    静乐一见到盛兮颜,眉眼都在笑意,热情地招呼盛兮颜到自己身边坐下,至于吴嬷嬷,她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静乐对着盛兮颜细细打量了一会儿,眉头轻蹙道“几日不见怎么瘦了”

    盛兮颜眨了眨眼睛,睁眼说瞎话“郡主您看错了,我每天好吃好睡的,哪儿会瘦呢。”

    静乐一针见血“原来是熬夜加没有好好用膳啊。”。

    盛兮颜“”

    静乐的嘴角弯得更高了,这小丫头大多数的时候戒备心都很重,对任何人都会防着几分,但有的时候,又单纯的好像一眼就能看透。静乐心中一片敞亮,知她这是对自己没有了戒心,所以,不再刻意伪装。

    静乐有些心疼,这没娘的孩子,也不知道从前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才会养成这步步谨慎的样子。回想自己在她这个年纪,仗着有父王母妃宠着,天不怕地不怕,不说上房揭瓦,也足以过得恣意轻狂,完全不用去看别人的脸色。

    静乐温柔的眸光落在她身上,又拿出了一支早就准备好的珠钗,插进了她的发间。

    这珠钗上坠着的南珠颗颗都有拇指头大小,盛兮颜本就颜色出众,珍珠柔和的光晕氤氲在她的脸颊,更是美得炫目张扬。

    静乐越看越欢喜,心道儿媳妇真好看

    她的愉悦由心而发,说道“中午陪我用膳,昨日庄子上送来了新鲜的活鱼,我特意让厨房养着呢,还有刚采摘的西瓜,可甜了。”

    盛兮颜抿嘴一笑,大大方方地应了。

    吴嬷嬷就站在下头听着她们说话,心里忐忑不安。

    原本她还心存侥幸,觉得郡主可能会放她一马,但是,从进来到现在,静乐的反应彻底击溃了她的侥幸。

    她太了解静乐了,若是静乐雷霆震怒,对她大发脾气,反而意味着这件事能就此揭过,而静乐越是平静就意味着越是不会罢休。

    时间不知道过去久,她觉得自己就是那快要被处刑的犯人,就等着闸刀落下,尸首分离。

    “吴嬷嬷。”

    终于,静乐开口了,她一个哆嗦,双膝一软,“扑通”一下跪倒在了地上“郡主,奴婢是被逼的。”他哭得老泪纵横,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鲜血顺着额头滑落,那模样着实有些凄惨。

    但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同情她。

    静乐面无表情,盛兮颜刚刚已经把前因后果都告诉她了,她也不想再重新听一遍。

    她轻击了两下手掌,就有两个粗使婆子走进来了。

    静乐挥了挥手,直截了当地说道“带下去。”

    “郡主”

    吴嬷嬷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她想好的一肚子话连说的机会都没有,不由歇斯底里道“郡主郡主您别听盛大姑娘乱说,事情不是这样的”

    盛兮颜悠然微笑着,声音不轻不重“那事情又是怎么样的吴嬷嬷,你要不要再与我回去慢慢说”

    她的笑容又娇又美,但落在吴嬷嬷的眼中,却是比厉鬼还要可怕,吴嬷嬷一下子哑了声音,脸上又惊又惧。

    她缩着肩膀,身子瘫软,任由粗使婆子制住她的双臂,把她拖了出去,再也没有任何的挣扎。

    静乐挑了挑英眉,略带惊讶地看着盛兮颜。

    盛兮颜是故意想让静乐看到自己的这一面。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她以后会在镇北王府待一辈子了,她也不想隐藏本性。

    她抿嘴一笑,浅浅的梨涡浮现在颊畔。

    儿媳妇真可爱静乐的桃花眼波光流转,充满了笑意,恨不得把她抱在怀里揉搓一遍。还是姑娘家可爱家里只有两个儿子的静乐馋软乎乎的闺女馋了很久了。

    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盛兮颜眨了眨眼睛,赶紧要转移她注意力,就让昔归把自己制的那三瓶蜜丸拿出来,亲手交给了她。

    盛兮颜清了清嗓子,说道“郡主,您每天吃三次,每次吃上十丸。”她这次做的是小蜜丸,

    “先吃着看看。”

    盛兮颜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就是她没什么行医开方的经验,总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两天翻医书的时候,她总忍不住会想,要是上一世能跟在外祖父身边再多学上几年就好了。

    静乐让兰嬷嬷端来了清水,先吃下了十颗,把其他都给了兰嬷嬷收好。

    然后,她就主动说道“吴嬷嬷应当不是皇帝派来的。”

    盛兮颜呆了一瞬,她没有想到,静乐会与她说这个,毕竟这是镇北王府的家事,所以,她在告诉了静乐审问吴嬷嬷的结果后,就闭口不提了。

    静乐一眼就瞧出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细嫩的手背。心道她可是镇北王府未来的女主人,又有什么事是不能知道的呢应该说,静乐乐于把王府的事慢慢教给她,然后自己就能含饴弄孙,当个老太君了

    静乐想想就觉得美满,含笑道“这几日来,我把王府上下都盘查了一遍。除了吴嬷嬷和小鱼,没有可疑的人。”

    静乐这般说,自然是真得确定其他人并无可疑,也就是说,被塞到镇北王府的,只有吴嬷嬷和小鱼。

    “小鱼是家生子,她的哥哥是仪宾的长随,八岁进府后,先是在针线房里打杂,十二岁就到了正院,一直到现在。至于吴嬷嬷。”静乐仔细给她着,“这四年来,她家中置办了良田百亩,还有一个酒楼,一个铺子。酒楼她男人在管着,铺子盘了出去收租子。她儿子如今在东林书院,听说课业很差,本来按着书院的规矩是要被退学的,但是,并没有。”

    静乐现在提起吴嬷嬷时,无论是语气还是神情,都没有半点变化,仿佛吴嬷嬷的背叛已经不会在她心里再掀起半点波澜。

    静乐继续说道“若是皇帝,那么如今在王府里的钉子,就不会只有吴嬷嬷和小鱼了,有吴嬷嬷作接应,至少能再多安插几人,以防万一。”

    “更不会是永安。”静乐一一道来,“永安若是有机会,只会一杯毒药送我上路,她没有这个耐心等上四年,或者五年,六年,等我慢慢去死。”

    盛兮颜长翘的睫毛轻轻颤了一下,她突然想到,郡主莫不是不知道萧朔和楚元辰的关系要不然就应该跟她一样,早早就猜到了啊。

    静乐不提萧朔,她便也不提,只问“郡主觉得会是谁”

    静乐的眸光瞬息就暗了,她苦涩地笑了笑,说道“有机会做这件事的,不会是外人,肯定是镇北王府的人”

    她的神情显然是已经知道是谁了,至少有八分把握。

    盛兮颜“”

    盛兮颜默然,她猜测,静乐和她想的也许是同一个人。

    她思忖片刻,从袖袋里拿出了一个掐丝珐琅小银罐,递给了静乐。

    “郡主,这叫梦魇,方子来自苗疆,能让人做一场噩梦,梦到的会是心底深处最恐慌的事情。”盛兮颜把它的作用解释了一遍,又索性说了一下用在吴嬷嬷身上的效果。

    盛兮颜专门带出来就是为了给她的,只是一开始还有些迟疑,直到现在才拿出来。

    静乐听得瞠目结舌,这小小的银罐在手上重若千钧。

    她太明白这东西要是用得好,能够起到什么效果了。

    “郡主。”盛兮颜直白地说道,“您若是怀疑谁,又不能确定的话,不如就用上一些,说不定就会有答案了。这里面的量,还够用三次左右。我这里还有几颗药丸,若是郡主不慎也吸进了一些,把药丸含在口中即可。”

    梦魇的方子她有,但是,其中有一味药材只有苗疆才有,库房里的那些存货,已经被她用完了。

    静乐“”

    盛兮颜点到为止,就见静乐把小银罐捏在了手中,手掌还微微用力。

    她知道,静乐有了决定。

    “郡主。”这时,有人在帘子外头回禀道,“仪宾让人来传话说,世子爷到翼州了。”

    在听到“仪宾”两个字的时候,静乐的眼神瞬间变冷,但很快就又恢复如常。

    她只笑着对盛兮颜道“颜姐儿。阿辰快要回来了。”

    大荣朝没有驸马、仪宾不得入朝为官的规矩,江仪宾如今就在鸿胪寺任职。楚元辰带北燕使臣回京献国书,会由鸿胪寺负责礼节事宜,因而楚元辰一到翼州,江仪宾就得到了消息。

    但是,静乐早在三天前就得了消息。

    盛兮颜掩嘴也是笑,心跳快了几拍,忍不住想到,等楚无辰回来后,他们的婚期也会定下了。她的人生也会彻底和上一世不同了。

    她的耳垂隐隐有些发烫,心里多了几分期待。

    正看着她的静乐也注意到了她饱满而又红润的耳垂,心念一动,问道“颜姐儿,你说我长得好不好看”

    盛兮颜总觉得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耳熟,点了点头,发自内心地说道“好看”

    静乐郡主长得是真好,就如那已经完全绽放的牡丹,绝色天成。

    静乐又道“阿辰他长得像我,眼睛鼻子都像,好看得很”

    当娘的首先想到的是夸儿子的容貌,大夸特夸,虽然她已经好几年没见过楚元辰了,也不知道他如今会不会长歪。

    盛兮颜笑得眉眼弯弯,她也觉得楚元辰长得很好看,和静乐郡主至少有六七分像,一起走出去,一看就知道他们是母子。但是楚元辰的身上更多的是那种浑然天成的锐意,和在战场厮杀中养出来的肃杀之气。

    静乐眼睛一亮,觉得有戏,像颜姐儿这般年纪的小姑娘,果然喜欢长得好看的男孩子

    幸亏自己把阿辰生得这般好看,要不然,就他那不着调的样子,怕是会被颜姐儿嫌弃

    她再接再励地说道“阿辰他不但长得好,脾气也好。”就是有点不着调,也不知道父王是怎么养,静乐在心里暗暗吐槽了一把,还不忘继续夸儿子,“阿辰他从小就在北疆长大,一年里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军营里头,身边就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青梅竹马更是没有了。”以后也不会有

    静乐目光灼灼,她本来还想夸夸儿子身手好,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又想到盛兮颜是文臣家的姑娘,说不定会嫌弃阿辰粗鲁,就及时打住了。她觉得还是得等阿辰回来后,找个机会让他们俩见见面,阿辰长得好,说不定靠脸就能把儿媳妇给哄住了。

    静乐的思绪一不小心就飞远了。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又忙着解释了一句,说道“本来阿辰这会儿已经该到京城,就是他在路上的时候,折返回了北疆一趟,所以晚了些。”绝对不是对婚事不满故意怠慢

    “是出了什么事吗”盛兮颜问道。

    从永安公主府回来的时候,静乐就说过,楚元辰还有一个月左右到京城,如今确实有些晚了。

    静乐的笑容收敛了些许,微叹道“这事说来话长”

    她理了理思绪,说道“颜姐儿,你应该也知道,大荣除了我们镇北王府外,曾经还有过岭南王府和平梁王府。”

    盛兮颜点了点头。

    见她认真在听,静乐就往下说了“平梁王魏叔叔一家当年是因为谋反未遂,全家上下自绝而亡,而岭南王府则是亡在了南怀铁骑之下。”

    这件事,盛兮颜也是听说过的。

    据说,当年南怀突袭岭南,他们来势汹汹,足有四十万铁骑,一路北上,连下数城。

    岭南王魏景言率兵相抗,但是,却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南怀趁着湛古城兵力空虚,从后方绕道,进而偷袭,他们把无数火油浇在了湛古城的四周,然后,点燃了一把火。

    当时正值深秋,天干物燥。

    这把火烧了三天三夜,整个湛古城被大火毁于一旦,全城老少无人生还。

    平梁王府就在湛古城中,当时王府上下数百口人,包括王妃和小世子也全都死在了这场大火中。

    薛重之在前言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赶回去的途中,为抄近路,全军被困毒雾沼泽,二十万大军只有一千多人活了下来,而薛重之自己也被毒雾侵蚀,全身上下皮肉烂尽而亡。

    这是盛兮颜出生前的事了。

    当时先帝在位,今上还只是太子。

    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版本,至于当时具体发生过什么,她就不得而知了。

    静乐噙了口茶润润嗓子,慢慢说道“当年,在薛伯伯家出事后,皇上在朝中几次痛哭,说是薛家忠心爱国,失了薛家,大荣就失了一块屏障,他是失了重臣好友,国之重器。”

    “薛伯伯还是世子的时候,曾和我父王一起,都是先帝的伴读,薛伯伯、父王、魏叔叔和先帝是极要好的朋友,先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遇刺,也是薛伯伯舍命相护。”

    大荣疆土辽阔,外敌环侧,一向仰赖藩王守卫领土,为了让新帝和藩王君臣相得,同心协力,太宗曾经下旨,让藩王世子进京与太子一起读书起居,而他们一般都会在京城待到及冠前后再回藩地。

    所以,百多年来,大荣的皇帝和藩王的关系都还较为融洽。

    薛重之的死讯传到京中后,先帝悲痛万分,直接就病倒了,在病榻上,他下旨倾大荣全国之力南下伐怀,为薛重之报仇。

    静乐自嘲地笑了笑,当年,她也就十来岁,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

    先帝素来都表现出对藩王极为倚重的架势,薛重之袭爵后,先帝更是放手让他重整岭南军务,全心信赖,薛伯伯常说得君如此,他愿为大荣马革裹尸。

    “先帝下旨后,又让魏叔叔从梁州调兵,直取南怀腹地,朝廷禁军也立刻开拔,赶去支应。”

    平梁王魏景言与薛重之亲同手足,当然也是当仁不让。

    “那一战,平梁军折损了数十万人,但魏叔叔却攻入了南怀的都城,亲手斩杀了怀王,灭了南怀,为大荣立下了开疆辟土的大功。”静乐忆起当年的事,语气有些沉重,“之后,朝廷的禁军才终于姗姗来迟。”

    盛兮颜默然。

    静乐看出了她神色的变化,问道“你觉得呢”

    她问了,盛兮颜也就答了“先帝在利用平梁军。”

    “真聪明。”静乐夸了一句,就发现小姑娘的杏眼更亮了。

    “当时魏叔叔因薛伯伯一家的惨死悲痛欲绝,再加之对先帝的信任,所以并没有怀疑。直到这此战结束,细细复盘,才发现一点蹊跷。”

    盛兮颜颌首道“禁军来得不止是太晚,还太巧。”

    “对。”静乐说道,“父王后来与我说起此事时,也曾经说过,若是当年魏叔叔的决策略有差错,没有整军,而是选择分散击破,禁军怕就不止是来收拾残局,接管南怀的,而是会连平梁军也一块儿收拾了,顺便再去接收梁州。”

    “那之后,魏叔叔曾写过一封信给父王,与父王说了他心中的怀疑,那个时候,魏叔叔对先帝还有是几分信任,生怕是自己太过多疑而错怪了先帝。”

    “也正是因为魏叔叔的这封信,父王也对先帝起了戒心。”

    “平梁王经此一役死伤惨重,数年都没有恢复元气,魏叔叔回了梁州后,就把全部心力都放在了重整平梁军上。不久以后,皇帝下旨厚葬薛重之一家,还把薛家远房的一个侄儿过继到薛重之名下,为他供奉香火。

    当时朝中上下皆赞先帝仁义,是举世难得的明君。

    “薛家上下的尸骨都已经找不到了,最后只得立了衣冠冢。再后来,岭南王府无人能主持大局,皇帝忍痛收回藩地,在岭南建了卫所。”

    “可是一年后,不知从哪里来的传言,说其实是薛伯伯与南怀勾结,才会引狼入室,遭了这灭门之灾,对此,先帝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法,甚至后来,薛家一家的衣冠冢也被人给掘了。”

    “阿辰之所以会晚来,是因为把薛伯伯一家的灵柩扶了回来。连先帝都不知道,薛伯伯他们的遗骨都在北疆,魏叔叔当年在起了疑心后,就对先帝谎称尸骨无存,却悄悄把尸骨送到了北疆,托给了我父王。”

    盛兮颜微微瞪大眼睛,眼中有一抹难以置信。

    静乐愉悦地说道“皇帝既然能为镇北王府守国丧,那么岭南王府呢,总得要有个明确的说法。颜姐儿,这是你为岭南王府带来的转机。”

    静乐眸光微动,眸中仿佛蕴藏着璀璨流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