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8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正统帝听了玉荣的话后,只说道“梓橦有心了。”

    玉荣听了这话,却是摇摇头,她回道“圣上,我是专门研读过历朝历代的起居注。帝王有英明者,有昏庸者。可这世道,为何皇朝百年又开启轮回”

    玉荣的目光里,真的全然的认真。

    “我非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自己的儿孙后代。”玉荣得承认,人嘛,都是自私的。没什么是真正的圣人。

    至少,玉荣自个儿办不到。

    正统帝听了这话时,也是动容了。

    他当然听懂了皇后话中的深意。

    “北面的大草原一事,哪怕跟国本有关。可我相信,有圣上的英明领导,一定会平息的。”玉荣先拍了皇帝的马屁。

    这是政治上的正确。这路线错了,办再多的事情,还是错。更可能错上加错。

    在肯定了她的话语是符合了皇帝的意思后。玉荣才又说道“圣上,这之后呢”

    “是看着草原上继续的兴起胡人,又或是蛮人。总之,大草原成了大魏朝一块一直流血的伤口吗”

    玉荣看似寻问。实则是回道“那么,还不惹让与国同休的勋贵们出些力气。继续与国同休,那为国效力也是应该的。”

    玉荣回了话后,递了一幅纸笺给皇帝。

    皇帝接过了,找开后,他看得仔细。那是一幅舆图。是北面大草原的舆图。

    “梓橦哪来的”

    正统帝惊讶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若想办成这等大事,没些功夫可不成。

    北面的草原,可不是大魏朝的地盘。

    “人要吃盐的,缺不得。”玉荣淡淡的回了话。

    正统帝听懂了。他一直知道的,内务府下面的皇商,那就是皇家的钱袋子。盐道一事,皇后是有盐场私产。

    一直以来内务府的财力收入丰厚。这让皇帝很满意的。

    现在看来,这里面的文章也颇多。

    哪怕如此,正统帝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内务府挣的银子,全让皇帝给花了。

    皇帝修仙要花钱,皇帝养军队要花钱。皇帝收买民心要花钱。这些钱可不是户部的国库乐意支出的。

    这些皇帝的私人消费一直是内务府挣的银子。

    这内务府可是皇后在苦心经营。对于自己的财务总管,皇帝还是给些体面的。

    “一直以来,我在思量一件事情。那便是历朝历代里,百姓为何要造反一个皇朝为何要覆灭”

    玉荣笑了,又是哭了。

    她是想到了许多。可能有些伤感吧。

    落了泪。

    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在这一个时代里,偶尔里,玉荣也觉得压抑的。毕竟,演戏演多了,她觉得自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梓橦。”

    正统帝伸手,抹了皇后眼角的泪花。

    “我失仪了。”玉荣回了话,拿了帕子擦拭了眼睛。

    “圣上,我的举动有些逾越了。我就是想着,为了儿孙忙碌,盼着大魏朝真能万世绵延。”玉荣这话有真有假。

    盼着皇朝活得长一点是真。

    什么万世永存的这话哄一哄人,玉荣自己是不住的。

    天下间,就没有不灭的皇朝。

    “你之善心,朕懂。”正统帝伸手,握了皇后的手,他道“皆为儿孙忙碌啊。”这话正统帝有感觉。他也是为了继承人,那是多费苦心的。

    玉荣笑道“比不得圣上,一直为大魏操劳。我做事,那有底气,皆是背后有圣上的支持。天下之主乃是圣上,把万均担子压在肩头的还是圣上。”

    夸了皇帝。

    玉荣才道“百姓要造反,只是为了一口吃食。能活下去,没人想冒着杀九族的罪去造反。那么,粮食从哪来除了土地不做它想。”

    这才是最大的资源。

    土地,是一切的根本。

    “土地是有限的。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每一个皇朝的灭亡,背后缺不了土地的兼并。”玉荣说到这儿时,又笑了,她道“我就是装了聪明。这些事情,圣上当然知道的。圣上只是听着我讲,乐意给我一些体面罢了。”

    正统帝听了皇后的话,心中最是知道的。

    他一直还真没注意这问题。

    或者说,在正统帝的眼中,土地当然重要的。可皇朝的灭亡吗

    一直觉得太远。

    政治清明,官员不贪。

    皇朝便能不灭。现在想来,何其可笑

    人皆贪心。

    哪一个人不盼着,自己的土地那不是越多越好。

    “大魏朝治下的土地,就是这般多。父生子,子生孙,子子孙孙无穷尽矣。这人口多了,土地总会有一个极限的。草原未必就是鸡肋。”

    玉荣这时候,把话讲到这儿,挪回了原题。

    “这舆图,就是梓橦你的答案。”

    正统帝懂了皇后的意思。

    “是的,圣上。”玉荣给了肯定的答案。她笑道“划分草场,按着水源来。给勋贵以实封。让勋贵往后,不必纳税赋,要纳便纳血税。”

    “勋贵按分封爵位不同,草场大小不同。每一回天子有召时,当按爵位征召不同数量的骑士,为天子打仗。此乃是血税。除此之外,勋贵再无其它任何赋税。享有的是与国同休的权柄。”玉荣是一个封建主义时代的受益者。

    她能做的,只是给这个时代打了补丁。

    “血税。”

    皇帝听懂了皇后的话。

    “大魏朝现行的爵位是降等而袭击。一旦改为实封,确实是与国同休。”实封爵位,不存在降等了。

    那是子子孙孙皆传下去。

    可血税嘛,那就是一代一代也传下去。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至少,在大魏朝嘛,是利大于弊。

    因为大草原搁那儿。

    一旦胜了,若是大魏朝廷不占了。留给后面的胡人或者蛮人吗

    朝廷治理

    这是瞎话。这地方不能种地的。只能游牧。

    那么问题来了。

    让朝廷怎么收税

    游牧与农耕那是两种文明啊。

    玉荣会这般想着,这等法子。

    “圣上,不必分封太高的爵位。”

    玉荣笑着说道“古有推恩令,如今也可行之有效果。把高等爵位的国公府,侯爵府、伯爵府这些高等爵位一一拆分。多子承继,折成了大大小小的子爵领地、男爵领地。相信能分封更多。”

    “人多了,力量就散了。如今才能不给大魏的朝廷惹来麻烦。”

    用了勋贵,自然也要防了勋贵的。

    这爵位自然是低等的为好。毕竟,大草原挨着大魏朝的繁华北方。

    “至于后面若得军功为高等爵位国公之辈。不若与宗亲一起,远封海外为诸侯。”玉荣的目光中,悠悠的向往。

    大航海啊,那才是真正的出路。

    “海外诸侯”

    正统帝挑眉。

    “圣上,京都市集之上,有海外的新奇之物。亦有海外来客,来我大魏经商贸易。”玉荣说道“那些海客能千里万里之远,来了大魏。那海外有无数的土地,那么,何不让大魏朝的兵戈,为大魏朝的百姓寻得更多的领土耕种”

    “人少了,地多了。大魏朝的统治,才能长治长安。”玉荣叹息一声,道“我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可那些海外之土,太远了。”

    “远的朝廷难以治理。到不若分封给宗亲与勋贵。便是咱们的儿孙将来,也未尝不可的皆是分封出去。”

    玉荣笑道“若是我的话,有何不妥之处,圣上莫怪。我一时就是胡思乱想。”

    非是胡思乱想。

    玉荣真觉得走出去,去寻了出路,才是正确的法子。

    人多地少。

    从来是大问题。特别是农耕时代,百姓没饭吃,就要抄家伙造反的。

    “也可能是胡人南下,这战争之事一起。我这想了后事的处理妥善来。”玉荣给自己的行为与谈话找了描补。

    正统帝听后,点点头。

    “朕明白。”

    正统帝表示理解的回道。

    “朕听得梓橦之意,非是觉得你之言全是妄想。实是有许多想法,朕之前未必没有考虑。只是不如梓橦想得更加的明白透彻。”正统帝肯定了玉荣的话,才又道“那么,梓橦,对于北面的战事,你肯定还有想法吧。”

    玉荣听了皇帝的话。她沉默了片刻后,才是递了一封奏本。

    这是玉荣写的,她思考良久,终于还是拿出来。正统帝接过后,看了起来。

    这奏章本说的什么

    自然是统合了玉荣的想法。

    玉荣的简单。

    说的简单明白些。

    那就是请皇帝御驾亲征,以此才夺得大胜之基,拿下军中的全部威望。皇帝出征,她这一位皇后随行。

    玉荣需要军中的威望。

    她哪怕这些年,在那些军户的军村是努力许多。也是经营了人脉。可有些事情,要做了,才有结果的。

    军中的威望,不是说出来,而是打出来的。

    除了皇帝亲征。

    那么,就是勋贵中,宗亲中,有些人不管得用与否既然大魏的帝后有心经营了北面的大草原。

    那么,提前的布局就必需要了。

    勋贵可以分封。

    军中有功的将士,自然也可以分封的。

    以草场为根本,把北面的大草原占下来。

    这以人为本的防线,才是真正的防线。修什么要塞,修什么城墙。

    这分封的小贵族,得了实封的。合一起,在一面天子旗下时,那是一股势力。可若是分散了,分得很散很散。

    那么,这对于皇家而言,这何尝不是自己手中的牌。

    可要把牌拿住了,这里面的消耗也是蛮大的。布局,皇帝亲自去了,玉荣这一位皇后也可以落子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